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20140827【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20140827【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我們討論了《這樣思考,和好運交朋友》「到人事物快速流動的地方,好運就來找你」,以及《超級關係》中的「強連結」、「弱連結」和「樞紐」。其中,強連結給了我們歸屬感並幾乎決定了我們的幸福快樂程度,弱聯結為我們帶來機運和創新,樞紐則是我們建立連結的主要管道。

加入好的樞紐(社群、團體、組織)或認識正確的人脈王,可以讓你不用刻意經營,就可以開發許多新的弱連結,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至少讓別人知道你的名字、在做什麼事情,以及有什麼需求。這樣好運自然會來找你!

但樞紐也有好壞之分,要慎選加入的團體,並練習脫離不好的樞紐及切斷不好的連結。壞的樞紐有三大特徵

1.要求各人完全死忠於組織

2.有一個「完全正確」或「永遠正確」的魅力領導者

3.透過長時間的參與投入,來切斷你與組織外的連結

好好檢視一下你的樞紐是幫你帶來好運還是切斷你的好運!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20140818【愛閱實踐社群】樂齡心理學系列


20140818【愛閱實踐社群】樂齡心理學系列

今天討論了《熟年大腦的無限潛能》第二章。其中談到不論是兒童、青少年、成年、熟年或老年,人終其一生都有追求成長的「動力」與「潛力」。

我們引述McClusky的「需求幅度理論」,藉中高齡者的五大需求來說明其追求成長的可能動力:

1.基本(應付)的需求:中高齡者有應付「老化所帶來的挑戰」的需求,所以會為了提高生活品質而追求成長。

2.表達性需求:中高齡者有自己獨特「想要」的需求,所以會為了滿足個人興趣而追求成長。

3.貢獻的需求:中高齡者有「付出與回饋」的需求,所以會為了幫助他人而追求成長。

4.影響的需求:中高齡者有「發揮影響力以促成改變」的需求,所以會為了改善社會、社區或社群而追求成長。

5.自我超越的需求:中高齡者有「超越肉體限制」的需求,所以會為了豐富人生的意義而追求成長。

另外,中高齡者也因為其逐漸成熟的「發展智商」和「自我引導人格」,而有追求成長的潛力。

「發展智商」是指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加所獲得的能力和特質,例如認知能力、情緒智商、判斷力、社交技巧、生活經驗、自我意識…等,以及更重要的,以上這些能力與特質的協調整合程度。簡單說,發展智商有時候就等同於「智慧」。

中高齡者在許多單一能力及特質上,例如記憶力、反應速度、體力…等,都因為老化而比不上年輕人,但當我們把所有能力當成一個整體來看,中高齡者往往將這些能力整合得更好,而較能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自我導向人格」則是指中高齡者因為愈來愈了解自己(的需求)、對自己的人生擁有愈來愈多自主權,而能有意識地自由選擇,讓自己朝希望的方向前進。

當然,智慧和自我導向人格都不是伴隨著年齡增長而自動出現的,也不是年輕人就絕對無法擁有的。一旦有了上述兩種能力與特質,中高齡者不但能繼續成長,甚至還會比前輕人更有優勢去追求成長!

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20140815【中山社區大學】當退休規畫遇見心理學


20140815【中山社區大學】當退休規畫遇見心理學

本週我們討論的是《象與騎象人》中的最後一章「人生意義」。講到人生的意義,有兩個層面的問題不可以搞混:

其一是「人生有什麼意義?/人生的目的為何?人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上?」這個問題幾乎沒有答案,如果有答案大概也是「人生並沒有任何意義或目的」。

其二是「我如何讓我的人生過得有意義(感)?/我的人生是為了什麼而活?」這個問題似乎更重要,更可能得出答案,也對我們有幫助得多了。針對這第二個問題,我們討論了三個人生意義感的來源:

一、「愛」:我們體內的依附系統施愛系統和(改良版的/不同於動物的)交配系統,讓我們有和別人在一起的需求、為他人好付出與奉獻的需求、以及與他人結合的需求。因為這三個系統而產生的親近關係或親密關係,例如家人與伴侶,常常是我們人生意義感的來源,也是我們生命的重要目的、每天所從事的活動其背後的原因。

二、「工作」:這裡講的工作不是混口飯吃的「差事」,也不是一味追求更高的成就目標而無法享受過程的「事業」,這裡的工作講的是能夠沉浸的過程中並且發揮天賦與潛能的「天職」。一份好的工作(廣義的工作,包含不給薪的工作,如志願工作、家庭工作、學習工作…等)一開始多半只是有興趣,從事該活動時常常進入「心流」(全神貫注)的狀態。而經過多年的投入,漸漸地與相關的人、事及核心價值產生緊密的關係,生活中充滿著與這份工作相關的人事物,整個人生開始與這份工作變得密不可分。

三、「信仰、宗教,或者比自己更偉大的事物」:通常當個人的肉體、心理與社會文化三個層次的生活產生一致性時,我們就會感到有意義。例如一個人每天從事的工作,和他心中理想的工作不一致時,就容易感到「沒意義」;另外,就算能夠從事自己心中理想的工作,但無法獲得社會文化或其他人的認同時,也很難感到有意義。而當我們虔誠地加入某個宗教,或者加入有相同信仰(例如科學研究、終身學習、或者社會服務…等)的群體時,我們每天從事的「儀式」和我們心理所認同的價值一致,並且身邊的人及所處的社會文化都給予我們支持與贊同時,我們便能產生意義感。

問問自己,每天從事的諸多活動其背後到底是為了什麼?是什麼讓你的人生變得有意義?如果能夠找到你願意為他(它/祂)而活的「人」、「工作」或「信仰(社群)」,並用心經營,相信你的人生會活得更有意義!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20140812【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20140812【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本週討論到塔雷伯的「槓鈴策略」。槓鈴策略是指結合極端的兩種做法,比採取想要兼顧兩端卻同時喪失兩端好處的「中庸策略」來得更好。

例如:很多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會陷入「找自己熱愛的工作」和「找賺比較多錢的工作」的兩難,如果採用中庸策略通常就會變成找到一個「既不熱愛也賺不到錢」的工作。真是太慘了~~

中庸策略就像餐廳本來應該端上主菜快餐牛排,附加沙拉、紅酒和餐後甜點乳酪蛋糕。可是餐廳並沒有照你點的內容上菜,而是將這些東西全部切丁攪和在一起,或甚至打成一杯汁液。太噁心了…

補充:槓鈴策略的一端是把大部份資源放在具有「強固性」(相對來講較不怕波動、較不受隨機事件影響、較穩定)的事物上;另一端是把少部分資源暴露在「正面黑天鵝」(雖然會不斷產生小損失,卻有很小的機會能獲得極大報酬)之中。這樣做可以讓你的「(廣義)投資組合」更加「反脆弱」(下檔空間很小或受控制,上檔空間則極大或接近無限)。

應用在投資、職涯發展、人際關係和情緒調適上都很好用喔!有興趣可參考《反脆弱》的11章,和《黑天鵝效應》的第3章。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20140811【愛閱實踐社群】樂齡心理學系列


20140811【愛閱實踐社群】樂齡心理學系列

我們分別討論了《窮得有品味》的第5章和第14章,主要討論內容是何謂「品味」。我的看法是:

(1)品味是很主觀的能夠按照自己的價值觀來行事、依照自己的標準來判斷事物的好壞美醜、以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過生活,就是有品味。反之,按照他人的價值觀來做事,或者只用單一外在標準,如價格來判斷事物的好壞美醜,或者因為不了解自己而用不適合自己的方式過生活,這樣就是沒品味。

(2)品味也是一個人能夠細細「品嘗」生活中各種人事物「味道」的能力。如果每天過得汲汲營營、匆匆忙忙而無法感受到生活的味道,這樣的生活就很沒品味。反之不論忙或不忙,若能保持好奇心與對事物的新鮮感,珍惜一切人事物而不視為理所當然,便能全心投入當下面對的人事物,細細品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這樣的生活就是很有品味。

以上是我個人的淺見,也請大家發表你對「品味」的看法。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行為財務學:損失趨避 & 框架效應


投資心理學,或其他將心理學融入經濟、財務領域的行為科學(如行為經濟學、行為財務學),其發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更早還可追溯到凱因斯所提出的「動物精神」。但投資心理學真正受到重視,則是在2002年心理學家卡尼曼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後。

卡尼曼和其研究夥伴特沃斯基對一件事情感到好奇,就是為何大多數(90%)的股票投資人都賠錢,於是開始著手研究。他們發現股票投資人普遍地、有規律的犯下一個錯誤─出盈保虧,也就是股票小漲就獲利出場,而股票下跌則續抱不停損,導致大部分投資人都是滿手賠錢貨,當然不可能賺錢。這便是投資心理學上著名的「處置效應」。


為了找出處置效應的原因,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發現人們有一種「趨避損失」的心理傾向。每個人都不喜歡損失,這是無庸置疑的,但研究發現人類趨避損失的強度遠比想像中大。損失帶來心理衝擊的程度,大約是獲利帶來心理衝擊程度的2甚至人們為了趨避損失,常常做出不理性的行為,導至最後蒙受更大的損失而不自知。




現在有一個擲硬幣的賭博遊戲,如果你擲出正面則可獲得10,000元獎金,如果擲出反面,則要付出10,000罰金,你玩不玩?由於損失10,000元的痛苦程度,高於獲得10,000元的快樂程度,所以大部分的人不玩。如果獎金增加為15,000元呢?增加為20,000呢?大多數的人還是不玩。平均要等到獎金增加為25,000元,一般人才會參加。


這傳統經濟學假設的理性決策模式並不符合,畢竟只要期望值為正數(平均獲利大於損失),人們應該就會選擇參加,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人們做決策時考量的並非只有單純的經濟誘因,還包括心理動機等其他因素。


除了損失趨避之外,另一個在投資心理學中著名的心理偏誤便是「框架效應」,指的是運用不同的方式(框架)來描述同一個問題,就可以讓同一個人做出不同的決定。這當然也違反人是理性的假設,畢竟是同一個問題,怎會換個問法就有不同的答案呢?




假設國內爆發罕見的傳染病,預料某隔離地區可能會有會有600人喪生,目前已提出兩個因應計畫:

採用A計畫─可挽救200人性命
採用B計畫─有1/3機率挽救所有人,2/3機率救不了任何人
面對上述問題,大約有2/3的人選擇A計畫。

若換個方式描述問題:
採用A’計畫─有400人會喪命
採用B’計畫─有1/3機率沒有人喪命,2/3機率所有人皆喪命
面對這個重新描述的相同問題,有超過3/4的人選擇B計畫。

這便是框架效應。而框架效應要能夠奏效,則必須和配合人類其他的心理偏誤。上述例子便是運用損失趨避的心理偏誤,來重新框架同一個問題,使人們做出不同的決定。



在待解決的難題中,ABA’B’兩種選項的期望值都一樣,但第一種描述中的A計畫,將焦點放在獲救的人數(獲利框架),而第二種描述中的A計畫將焦點放在喪命的人數(損失框架)。由於人們會趨避損失,所以在第一種描述中自然會趨避B計畫,而第二種描述中則會趨避A計畫。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將損失趨避心理和框架效應,進一步發展出一套可運用在投資上的理論,也就是其獲頒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展望理論」。

展望理論解釋,當投資人邁進股票後上漲,便是處在「獲利框架」中,投資人可以選擇獲利了結或繼續持有而有可能續漲或下跌,為了趨避損失,投資人自然會選擇獲利了結。

但是當投資人買進股票下跌,則是處在「損失框架」中,投資人可以選擇停損出場或繼續持有而有可能續漲或下跌為了趨避損失,投資人自然會選擇繼續持有。

傳統經濟學認為投資人是「趨避風險」的,但在展望理論中卻不是如此,還要考慮投資人處在何種框架之中。當投資人處在獲利框架中(持有股價高於買進股價)時,的確會「趨避風險」急著獲利了結;但當投資人處在損失框架中(持有股價低於買進股價)時,卻會「偏好風險」賭它會反彈上漲。

展望理論解釋了處置效應的原因,但由於趨避損失是人類的天性,所以即使知道這個道理,如果沒有長期學習,訓練自己的心智(大腦)強度,一般人是很難克服的。停損的道理8歲小孩都聽得懂,但80歲的老翁卻做不到,所以九成投資人都賠錢,只有極少數花時間學習(或一時運氣好)的人能在股市中獲利。



展望理論亦解釋了許多現象,例如賭徒為何賭到傾家蕩產還不收手,原因也是因為一旦輸了錢,處在損失框架中,便會偏好風險,想要再賭一把,一次贏回來。

另外如果有不肖醫生為了賺取較高額的醫療費用,便可將提供給當事人選擇的醫療處置選項,套上不同框架(例如聚焦在手術成功的機率,或手術失敗死亡的機率)便可誘導當事人選擇對醫生有利的選項。

但所有心理偏誤只是人類的天性和本能,它是中性的,並非只有壞處。除了藉由終身學習和閱讀可以訓練自己的大腦(如額葉皮質)、有效克服眾多心理偏誤之外,我們其實也可以適當運用這些心理偏誤,來幫助自己。



例如,就算工作再怎麼痛苦、老闆再怎麼機車或同事再怎麼白目,一般人總是不敢冒險離職,轉換跑道或創業。用展望理論來解釋,那是因為你把自己架設在獲利框架之中,你覺得處在現在的工作中,有穩定的薪水和保障,所以偏向趨避風險,不敢貿然離職。

但如果你能換個方式描述現在的工作,你會發現你其實每天都過得不快樂、無法發揮潛能、對社會沒有貢獻,人生也毫無意義,簡直浪費時間和生命。把自己架設在這樣的損失框架中,也許可以使你偏好風險,寧願出去闖一闖,而不是繼續說服自己情況會有好轉的一天。

投資心理學就是一門判斷與決策的科學,不只運用在投資上,更能幫助你在人生中做出更好的決策!投資也不只侷限在財務上,我們更強調投資自己的腦袋與人生,運用投資心理學和正向心理學的智慧,幫助您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陰性建議


陽性建議VS.陰性建議

一般投資理財書籍和坊間投資理財課程,都在教導「要投資什麼金融商品或投資標的」、「什麼時候要買進或賣出」、「要採用什麼投資策略」、「怎樣才能獲利」…等內容。相較之下,愛閱實踐社群的學習內容和《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一樣顯得獨樹一格,我們總是強調「不要買哪些金融產品」、「不要在什麼時候買進或賣出」、「不要相信哪些投資策略」、「如何避免虧損」…等內容一言以蔽之,坊間投資理財講師專注於「陽性建議」,我們則專注於「陰性建議」

所謂陽性建議就是教人「去做什麼事」、「什麼是好的」或「如何成功」而陰性建議則是教人「不要做什麼事」「什麼是不好的」或「如何避免失敗」。


在簡單的人造情境裡(例如學校),陽性建議和陰性建議的分別不大(例如要用功讀書和不要浪費時間看電視),而且陽性建議往往更具體、更容易執行,且更有成效;但在面對真實的複雜系統時(例如股市、人際互動),遇到的難題通常沒有正確答案,號稱具體有效的陽性建議,通常只是江湖郎中的把戲,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遵守陰性建議,並漸進調適自己的作法

為什麼說陽性建議是江湖郎中騙人的把戲呢?因為在資本主義市場中,只會有人叫你「買」,不會有人叫你「不要買」,叫你買的人一定是有利可圖,而叫你不要買的人不但無利可圖,還會得罪要賣你產品的小學同學、朋友、表哥、阿姨之類的,說不定還會因為擋人財路,給自己惹上一堆麻煩


例如財經節目「理想路75號」的主持人,有次主持到一半突然佛心來的,竟脫口說出「保險不好,她自己一張都沒買」的真相,結果無知的觀眾和網友群起攻擊、大聲撻伐,該名主持人最後不得已只好公開說謊(道歉),以平息眾怒另外,一向以看空房市、譴責房地產炒作聞名政大張金鶚教授,也因其言論屢遭受建商、房仲及投資客的恐嚇威脅

懂得投資市場真相的人,只會提供真正有助於投資人的陰性建議,無奈豬玀不識明珠,一般投資人只想尋求看似具體可行的陽性建議,殊不知在接受陽性建議的同時,已經成為金融產業的俎上肉、準備任人宰割了


追求獲利VS.避免虧損


在股市投資中,絕對沒有萬試萬靈的法則,沒有「情況A就賣出,情況B就買進」這回事。如果像那些技術線型軟體介紹的那麼簡單,「出現綠色就賣,出現紅色就買」,那只要不是色盲連小朋友都會投資,為什麼政大周行一教授的研究會指出台灣股民90%都賠錢呢?

真實的情況是,股市投資的掌控度低、隨機性高,賺錢沒有你想像中的容易,所以正確的方法是盡量避免虧損,時間一久自然也能賺到股市的平均報酬,運氣好甚至能打敗大盤。所以投資大師多專注在避免虧損,而非增加獲利

例如肯恩‧費雪(Ken Fisher《投資最重要的3個問題》中說:「避開1987年、1990年和2000年的熊市,是我事業成功的重要原因。當你避開一大段熊市,你等於賺到好幾年的漲幅。」更精典的則是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名言:「原則一,不要賠錢;原則二,不要忘記原則一。」(你看,兩個原則都是陰性建議呢!)


而不要賠錢意味著不要買錯誤的金融商品,例如個股、期貨選擇權、共同基金、避險基金、保本基金、連動債、結構債、儲蓄險、年金險、投資型保單…等高風險、高成本產品不要採用錯誤的投資方式,例如依照技術線形、基本分析、媒體報導、內線消息…等操作投資;還要避免各種心理偏誤,例如一窩蜂的從眾行為,在市場一片看好時搶進、在市場哀鴻遍野時殺出

《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一書便是著重在破謬(Debunkery):教你藉由破除迷思,來減少投資犯錯的機率其中五大類迷思如下:

一、令你賠大錢的基本迷思:對資本主義體制基本法則的誤解。
二、華爾街「智慧」:金融業的運作方式,會讓你付出的代價。
三、大家都知道:傳統智慧通常是,有傳統、沒智慧。
四、歷史教訓:歷史可以有效檢驗自己相信卻錯誤的東西。
五、美麗大世界:因為未能放眼全球,而導致的迷思。


虧損在心理及財務上的衝擊


除了獲利難以掌握,所以應該專注在避免虧損之外,另外一個陰性建議比陽性建議重要的原因在於,虧損會在心理及財務上,會造成投資人加倍的損失

首先,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展望理論指出:人類都有損失趨避的心理傾向,也就是虧損帶來的心理衝擊(痛苦程度),是獲利帶來的心理衝擊(快樂程度)的 。所以避免損失在心理上的效益,其實比追求獲利來得划算。

也因為有損失趨避的心理傾向,所以股票投資人應避免頻繁看盤,因為短期內股市的漲跌比例大約呈現11,也就是一半時間上漲一半時間下跌。但由於下跌時帶來的痛苦程度大於上漲時的快樂程度,所以太常看盤會讓投資人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壓力,更有可能因此做出不理性的操作

其次,虧損對投資人財務造成的影響,也大於獲利造成的影響。例如投資100萬在股市若虧損50%,則資本只剩下50萬;但要從50萬恢復成100萬的資本必須獲利100%才行。賺錢比賠錢難多啦!(廢話)投資除了操作得宜之外,資本額的大小也很重要,如果本錢都在之前賠光了,即使天大的賺錢機會擺在你面前,你也只能望梅止渴啦!


為什麼會犯錯?


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孟格(Charles T. Munger)是徹底遵循陰性建議的代表人物,他思考問題總是從逆向開始:如果想了解人生如何得到幸福,要先研究人生如何變得痛苦;如果想知道企業如何強大,要先研究企業如何衰敗;如果想明白如何在股市投資上成功,要先研究大部分投資人如何失敗。他的思考方式源自於他最喜歡的名言之一:「我只想知道將來我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不去那裏了。」

所以,想要獲利,就要先知道為什麼會虧損,想要成功,就要先知道為什麼會犯錯。在股票投資上沒有人不會犯錯,《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列出投資人經常犯錯的三大原因如下:

原因一:人腦並非根據資本市場的需求演化。常識與直覺在人類生活的許多領域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但運用在投資上,卻經常令人損失慘重。我們還因為偏見、意識形態及各種認知錯誤而變得盲目。行為財務學正是研究我們承傳自祖先的腦袋,如何令我們經常在投資上犯錯。

原因二:複雜系統(如股市)的規律總是在改變。有些規律過去有效,現在則已過時,有些則只在某種情況下有效。股市能有效消化公開資訊,某條規律看似有效越久,就代表它越沒效,但相信它的人卻越難想像它可能會失效。當你察覺到一種股市規則的時候,你已經處於危險中了。

原因三:金融業者會優先推銷高佣金,但其實對投資人不利的商品;或大力推廣有利於金融產業獲利,但會使投資人虧損的投資策略。例如停損、掩護性買權(到底要掩護什麼?)、定期定額、變額年金、股價指數年金…等。


做好準備,等待機會


社會科學分析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最大因素,常常是因為他們的好運氣(所以並沒有具體有效的陽性建議可依循)。但前提是好運氣來臨前,他們沒有因為犯下大錯而提前被淘汰出局(所以陰性建議才能幫助你成功)。

成功關鍵在運氣並不代表我們什麼事都不必做,只要等著好運來敲門就可以了。我們要做好準備並耐心等待,做好準備代表有紀律地累積資本和避免犯錯,包括努力工作、謹慎消費以累積財力資本;以及持續學習、追求成長以累積智慧資本。如此一來在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認出它並抓住它。

誠如查理‧孟格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說的:

我們的經驗往往驗證一個長久以來的觀念:只要做好準備,在人生中抓住幾個機會,迅速採取適當的行動,去做簡單而合乎邏輯的事,這輩子就能得到很大的財富但這種機會很少,通常屬於不斷尋找和等待、充滿求知慾望,而又熱衷分析各種不同變數的人。一但機會來臨,如果勝算很高,那麼利用過去的謹慎和耐心得來的資源,重重壓下去就對了


相關授課影片推薦:
目標設定的4大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