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贏在終點》三缺人才成功法則


根據1028期《商業週刊》的描述,《富比世》2007年的全球富豪榜中,名列前三十名的富豪,有一大半是放棄文憑的輟學生。保守一點來看,我們可以說文憑和事業成功之間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但如果要有激烈一點的看法,我認為學歷或在校成績越高,對事業成功的幫助不但越來越小,反而有「學歷或在校成績越低者越容易成功」的趨勢

當然這樣說並不是否定學歷或學校教育,更不是說故意得到爛成績就是事業成功的保證。重點是,在校成績好與不好的人,各有不同的特質和優勢,只要能用對方法,在校成績不好的人也能建立自信。不要再擔心自己「輸在起跑點」了,關鍵是要「贏在終點」!



在校成績不好的人,在職涯上遇到的第一個障礙,就是求職時不得其門而入。因為在眾多畢業生都沒有工作經驗、沒有相關人脈的的條件下,最常拿來當用人參考憑據的就是文憑與在校成績,而這正是你所缺乏的。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最重要的是要先從「局外人」變成「局內人」,所以你的首要目標是應該是進入某個組織或某個領域,而不是進入某個部門或擔任某個職位,前者的目標設定會比後者容易達成的多,在心理上的壓力也比較不會這麼大。當然啦,並不是說想當太空人就先去NASA當大樓警衛,也只有極少數的高階經理人,是從卑微的工作一路往上爬的。所以你要注意的是,和你真正想要的工作只有一部門之隔,或只差一個階層的工作。


一旦得其門而入,就會有各式各樣的機會讓你達到目標,但也不是說躺在躺椅上就能成功,我想就算是贏在起跑點的高學歷者也不可能這樣就成功,成功是必須要主動積極去追求的,而第一步就是要爲自己找到一個好老師。


找好老師不是真的用「找」的,而是要吸引他們的目光,因為有智慧和有經驗的人,從人群中找到你的機率,會比你找到這種人的機會大多了一個在組織中備受敬重、位高權重的人,通常會想找一個提攜的對象,通常會引起他們注意的是有潛力,或者和他們有些共通處的人,例如和他一樣學歷不高、在校成績不好,但有潛力肯上進的人,好消息是,學歷中下的人總是比高學歷的人多,學歷中下的上司也總是比高學歷的上司多。


要吸引良師的目光,就要提高自己的能見度,要提高自己的能見度,就要敢冒險,而這是低學歷者最重要的優勢之一低學歷者的優勢在於沒有被貼上「優秀人才」的標籤,也就比較不害怕失敗所帶來的風險,由於一開始就沒有什麼名聲可言,所以任何的學習與成長都特別容易引起別人注意。書中列舉對職涯發展有利的六種冒險,依風險由小到大排列依序為:


1.尋求協助,勇敢說出「我不懂」
2.表達不同的意見
3.自願接受有挑戰性的任務
4.做出不是人人都贊同的決定
5.接受高挑戰性的新職位
6.尋找可能更有發展的機會




對低學歷的人而言,冒險最棒的報酬就是學習,把握機會學習和職涯目標有關的知識和技能,學習成長越多,受矚目的機會就越大高階經理人總會注意到那些求知若渴的人,他們欣賞喜歡問問題、接受高挑戰性工作、以及在工作中成長的人

但如果一切都進行得那麼順利,那未免也太不像輸在起跑點的人的成功之道了吧,沒有來個先苦後甘、絕地大反攻,就好像少了那麼一點味道。雖然聽起來有點像電影或連續劇的劇情,但事情的確不可能進行得那麼順利,所以書中雖然提供了許多輸在起跑點的人的成功法則,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心態上的準備,也就是要有「用耐心安撫野心」的心理建設。



在進入社會之初,你會看到許多優秀的人獲得一流的工作,覺得自己遠遠落後於人,覺得自己好像永遠追不上他們,所以你可會在意薪水,而不在乎是否對那份工作有熱情,你可能會在意頭銜、職位,而不在乎有沒有學習成長的機會這些都會讓已經輸在起跑點的妳,再次輸在終點,甚至到不了終點


想要贏在終點,就要用耐心安撫野心,不可躁進。訂下一段時間,三年、五年或十年,把畢業後的幾份工作當成在唸研究所,全心全意累積知識和技能、從失敗中累積經驗,讓自己成為炙手可熱的商品然而學習要有目的、有目標,想一想未來希望從事什麼樣工作,認清那樣的工作需要什麼技能,就朝那個方向取努力學習。永遠要記得職業生涯是場漫長的耐力賽,就像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輸在起跑點沒關係,重要的是能贏在終點線上!


相關文章推薦:
接受《Smart智富》月刊專訪

勇於冒險

穩定其實不穩定

《不乖》皇冠

《沒有名片,你是誰》麥格羅希爾

能把學習當工作的人,少之又少

《Smart智富》月刊專訪 全文

《把自己賣出去!》人微言輕力量大

閱讀治療師:周舜欽 接受台師大學術訪談 Q & A

《找出勝算的技術》經濟參與者的 4 種類型 & 《川普清崎點石成金》創業家 5 大特質

《看見價值》華倫‧巴菲特 の 自我投資之道

但願我18歲就懂的成功學》高學歷泡沫 & 學貸泡沫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你的桶子有多滿?》當個快樂的加水人




不用急著檢查你的「水桶腰」有多滿,這不是一本減肥書。

本書作者之一的唐諾‧克里夫頓(Donald O. Clifton受到美國心理學會認可,被譽為「天賦心理學之父」(Father of Strengths Psychology以及「正向心理學之祖父」(Grandfather of Positive Psychology),為了怕你以為我亂掰,特地把英文打出來給你看,證明他真的是正向心理學的「阿公」!只不過應該沒有人像我這樣翻譯……

正向心理學是目前心理學術界的主流研究方向,而唐諾‧克里夫頓早在1950年代初期就提出正向心理學的概念:過去心理學幾乎把研究重點放在人的問題上,現在更重要的是應該探討人性的光明面。隨後1990年代,受到唐諾‧克里夫頓的研究領域影響,便興起了一門新科學─「正向心理學」。


本書以水桶與杓子的比喻,說明正向情緒的力量與負向情緒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無形的水桶,水桶裡的水不斷增減,端視別人如何對待我們。水桶滿溢時我們會心情愉快,乾涸見底時則令人沮喪每個人也都有一支無形的杓子,當我們舀水到別人水桶裡(以言行為別人增添正面情緒)時,也會讓自己的水位高一些;反之,如果你用勺子去舀別人的水(亦即你的言行有損別人的正面情緒),自己桶子的水也會減少

我們的生活深受人際互動的影響,而人際互動鮮少是中性的,幾乎必然會造成正面或負面的結果。因此我們每一刻都在面臨一個抉擇:為彼此加水,或互相舀水負面人際互動經驗雖不會馬上致命,但卻會慢慢侵蝕你的健康與生產力

幸運的是,正面人際互動經驗的力量更大。幫別人加水的內涵絕對不只限於「稱讚」與「認可」,不過這兩者正是我們替人加水的最佳策略。然而,表達對一個人的稱讚或認可時,必須針對個人的情況、內容具體且名符其實,才能發揮最大效果。一體適用的獎勵通常無效,勉強或虛偽的認可與稱讚甚至可能達到反效果


雖然「稱讚」與「認可」是我們替人加水的最佳策略,但這兩者卻是職場上或生活中的稀有資源。由於多數人成長的文化都是習慣指出他人的缺點,而不是稱讚他人的成就,因此光是了解替人加水的重要性是不夠的,還必須不斷練習,改掉在別人的水桶裡舀水的習慣,改以替別人水桶加水,並鼓勵其他人也這樣做。

即便我們總是強調正面思考和正向態度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忽略負面情緒與一個人的缺點,因為所有的正面態度都必須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完全忽略負面因素可能為導致過度樂觀,光稱讚不批評反而使稱讚失真

人際互動中,正向互動與負向互動的黃金比例是51,舉例來說,家長與孩子的互動中,稱讚與批評的最佳比例就是51,而當這個比例超過131時,情況反而會惡化。不過只要檢視一下自己的人際互動,你就會發現這個擔心是多餘的,多數人的比例嚴重不足,更不用說要擔心超過上限了,這也是這本書希望大家努力改善的部分!一起當個快樂的加水人吧!

最後,祝大家水桶滿溢,水桶腰不要滿溢


相關文章連結:
《打造自己的成功》讚美是一種控制
SQ》情緒感染 & 鏡像神經元

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SQ》情緒感染 & 鏡像神經元


丹尼爾‧高曼的代表作《EQ》之所以在台灣造成熱賣(賣歸賣,真的看完的人應該不多),原因之一是他在書中闡述的自我覺察、自律、同理心與社會技巧等理念,與華人文化的價值非常能夠相呼應。

而本書《SQ》所注重的社會智能,也一樣深植在華人文化的價值體系之中,例如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孟子就已經闡述過與本書主要概念相同的道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簡單說,心智會讓我們自然地感受到別人的痛苦,並興起幫助他們的念頭,而這種情緒感染如今已得到科學上的證實,確有其生理(大腦神經迴路)上的基礎


藉由情緒會在人際關係中交互感染這個基本論點,丹尼爾‧高曼在書中探討「建立契合關係的關鍵」、「黑暗性格的形成原因」、「人際關係對生理健康的影響」、「親密關係的維持」、「影響工作及學習成就的因素」等主題,並點出當務之急是奠定社會建立正向情緒連結、發揮同理心的能力。



情緒的確會感染,而且感染的方式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具體,大腦中具備與人連結的神經迴路,其中一種神經元(鏡像神經元)可以即時感受他人即將做出的動作及感受,並讓我們立即準備就緒,模仿對方的動作並體會其感受,這就是情緒感染的主要原理。


這樣的流程是發生在意識層面之下,也就是你並不會發現自己在模仿對方的動作、表情和情緒這種情緒感染的機制點出了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挑選正確的人或團體作為溝通的對象,因為長期與擁有負面情緒的人相處就像慢慢發作的毒液一樣,會嚴重影響你的健康,而美好的人際關係則像維他命一樣,能夠增進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