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視或翻開報章雜誌,說到股價漲跌,你會聽到一大堆「原因」:利率推升股票、失業報告造成股價下跌、油價恐慌摜壓股票…等。但真正的事實就如德國投機家安德烈‧科斯托蘭尼所言:「都是先有股價波動,然後才有影響股價波動的原因。」
科斯托蘭尼的意思是說,這些事後諸葛的原因,根本就不是影響股價波動的真正原因。所以如果你認真研究,常常會發現同樣一個理由今天造成股價上揚,改天又成了股價下跌的原因。
真正影響股價漲跌的短期因素只有一個:供給與需求,如此而已。就像所有商品一樣,供給相對於需求增加 ( 或需求相對於供給減少 ) 便會造成價格下跌;供給相對於需求減少 ( 或需求相對於供給增加 ) 則會造成價格上漲。
但你不可能聽到財經記者這樣播報新聞:「今日股票的供給維持穩定,但需求因為不明原因增加,造成股價上揚。」這樣的新聞誰要看啊!
既然股價漲跌只和供給需求有關,只要能掌握股票供給和需求的消長,自然能有助於掌握股價漲跌的預測。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也說過,在股市裡想要賺錢,要先懂得分辨「是股票 ( 供給 ) 多,還是傻瓜 ( 需求 ) 多」,說的就是此一道理。不過就算是柯斯托蘭尼,也要倚靠自己多年的經驗來加以判斷,似乎沒有很具體的方式可以有效掌握股票的供給與需求。
股票投資的確佔有很大比例的「藝術」成分,不過當然有「科學」的另一面。今天就從科學的角度,幫助大家多掌握一些股票的供給與需求。
股票的供給
|
股票的需求
|
|
變動原因
|
IPO或增發新股;買回庫藏股或併購
|
投資人急於買進/賣出的情緒
|
變動速度
|
慢
|
快
|
變動幅度
|
理論上沒有上下限
|
有一定的幅度限制
|
影響時間
|
長
|
短
|
供需的變動原因
在需求方面,投資人若急於買進,代表股票的需求增加,投資人若急於賣出,則代表股票的需求減少。雖然不知道投資人急於買賣股票的原因為何,不過可以知道的是「急切」是一種情緒,所以股票的需求是屬於心理層面的問題。
另外,在供給方面,公司發行IPO ( 首次發行股票 ) 或增發新股,就會造成股票供給增加,公司買回庫藏股或企業間的現金併購,則會造成股票的供給減少。
供需的變動速度
情緒是可能非常快速又隨意改變的,加上科技進步、下單方便又快速,投資人的情緒可以立即被轉換為具體買賣行為,所以投資人對股票的需求通常也是快速且隨意改變的。
相對地,股票的供給在短期內相當穩定。通常在股價高漲、發行股票籌資的成本便宜、籌資效益較高時,公司才會急切想發行股票,股價很低的時候,公司則不會急於發行新股,甚至會買回庫藏股,造成股票的供給下降。
供需的變動幅度
以個別投資人來說,每個人的情緒不可能無止盡地上揚或低迷,而且情緒要轉換成實際購買行動才會影響股價,所以受限於資金的有限性股票的需求不可能無上限地增加。
另外,若以全體投資人來看,每個人的情緒起伏差異很大,所以會有部分互相抵銷的效果,導致股票總需求雖然會變動,但僅限於一定的平均幅度內。若供給維持穩定,股價是不可能無限制上漲或下跌的,這也是大盤 ( 個股則否 ) 的歷史高低點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原因。
發行IPO或增發新股所能增加的股票供給,以及透過買回庫藏股或現金併購所能減少的股票供給,幾乎都沒有限制。如果公司有足夠誘因大量發行新股 ( 例如股價漲到一定水準,籌資成本幾近於零 ) ,股票的供給必定淹沒所有需求,造成股價下跌甚至崩盤。
供需的影響時間
我們很難讓情緒維持在極端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投資人的極度樂觀或悲觀也不會維持太久,這代表需求只會影響短期的股價。相對地,供給的轉變對股價則有較長程的影響力。
結論
需求就像情緒,其變動通常是強烈、快速的,不過不會無止盡的增加或減少,也不會維持在極端狀態很久。反映在股價上通常是急漲或狂跌後,逐漸恢復常態。相對於供給,需求對短期股價影響是較大的。
供給的轉變是由公司考慮籌資的成本效益而決定,短期內通常維持穩定,但一旦發行股票成本低廉,供給的增加有可能沒有上限。例如2000年網際網路公司泡沫化就是因為發行新股籌資成本低、效益高,導致股票供給大量增加,最終壓過投資人的需求,以崩盤收場。
從來沒人可以預估長期的股票供給轉變,所以我們只需要注意需求的轉變即可。而經驗豐富者卻可以藉由觀察投資大眾的情緒,進一步掌握短期需求的改變。另外,供給的改變一旦發威,影響力將蓋過需求,所以IPO是一個危險的指標,歷史上幾次大泡沫破滅前,都夾帶大量的IPO,看到大量IPO出現,大概也離崩盤不遠了。
--
相關文章推薦:
行為經濟學家眼中的金融海嘯
《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陰性建議
《漫步華爾街》投資理論 4 大取向
《動物本能》動物精神 & 非理性繁榮
《再想一下》行為經濟學:誘因 & 金融海嘯
投資心理學:從眾行為 & 資訊階流
投資心理學:從眾效應 & 自我因循
基本分析 の 四個重大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