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障礙就是道路:改變認知,啟動意志,超越自我的行動三紀律 閱讀心得

當面臨令人挫敗、沮喪的、棘手的甚至是讓人手足無措的困境時,我們會採取什麼行動?或是其他人會怎麼做?或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陷入壓力反應下的凍結狀態,明明危險當頭,卻什麼也沒做。這是種現狀偏誤,忍受痛苦比改變容易,我們只願選擇已知確定和熟悉的事情,不願選擇未知和陌生的事物。任何改變都意味著會喪失一些事物,因為我們天生害怕損失,因此,任何和現在不同的情況感覺起來都很糟。當我們安於現狀,而不願做更好的選擇,雖然節省我們的時間和精力,不用花心思去想,卻未必帶來最好的結果。

《障礙就是道路》中,舉了許多不同的例子讓我們思考,有些人在遭遇困境時,不但沒有動彈不得,更將讓人深陷泥沼的阻礙變成前進的助力。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災難中看到機會,即使在大家都恐慌的時刻保持冷靜。雅典演說家狄摩西尼面對不幸命運的時刻,透過採取行動提升自我鞭策能力。林肯終極一生都在與不斷打擊他的憂鬱症纏鬥,他真正的力量在於他的意志、不屈服於絕望的能力並且兼具幽默與嚴肅的能力。

我們在科技日異月新、物價上漲、壓力過大、競爭激烈的環境,更需要從逆境中成長、在矛盾中找出平衡,在混亂中茁狀。「克服阻礙」的三種關鍵分別是認知、行動和意志。認知是看待世界的角度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認知對我們的影響很大,當預期會有什麼影響,實際就會發生什麼影響。健康心理學家凱莉.麥高尼格在《輕鬆駕馭壓力》提到,如何看待壓力和回應壓力的方式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將左右壓力對我們的影響。重新改變認知就能擁抱壓力甚至改變壓力對我們的作用。還有研究顯示對老化持正面觀點的人,其壽命平均增加將近八年,一個人下老化的心態是預測其他重要的健康指標。因此,在某種思維模式啟動後就會引發目標、情緒還有思想,進而影響行為和作法,這些行動又影響了長期的結果。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看事情,我們轉變觀點或思維模式時,就能改變阻礙的樣貌。

行動很容易,但要正確的行動就沒那麼簡單。如何在我們被恐懼、焦慮不安、沮喪所綁架時,不讓最壞的念頭擊垮我們的信心,而是採取行動,欣然迎接障礙。想想愛迪生常常做實驗失敗的場景吧,他選擇拒絕放棄,不斷嘗試新的選項和新的可能性。事情很多都是困難的,最初幾次的嘗試失敗是很正常。更何況如同美國廢奴運動倡議者溫德爾.菲力普: 「什麼是失敗?不過是一種教育,不過是到達更好境地的第一步。」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種回饋,用這種方式看待世界,正是逆轉障礙的關鍵方式,負面的事件有了正面的意義,令人失望的事情也成了學習的機會。

意志是內在的心靈堡壘。羅馬皇帝奧里略的《沉思錄》給我們的提醒,那擺脫了激情的心靈就是一座堡壘,因為再沒有什麼比這更安全的地方可以使他得到庇護。什麼是我們可以掌握改變的事情,什麼是不在我們掌握範園之內的事。是否能大富大貴,是否能成功、有名、擁有無上權力,這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的;但讓心靈除去錯誤意見、擺脫無窮的慾望這是在力量控制範圍內的。比起控制別人的行為按照我們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容易得多。我們可以思考、行動,但最終世界是無法預測的,會發生什麼的情況沒辦法事先得知,意志就成為關鍵的第三力量。對老羅斯福來說,人生就像是一座競技場,而他就是格鬥士。為了生存,就要強壯、堅韌、無懼、為一切做好準備。如同古希臘哲學家克里安西斯:「命運會引導那些接受它的人,阻礙那些抗拒它的人。」有時接受我們無力改變的事,就能有所改變。


當我們擁有這三種力量,首先看得清楚。接著,正確行動。最後,承擔並接受這世界的真實樣貌,我們就擁有逆轉障礙的工具,學習「將恐懼化為睿智,將痛苦化逼蛻變,將錯誤化為創新的計劃和投入事業的渴望」,這是一個正向迴圈,讓阻礙道路的,現在已經成為道路。曾經阻礙行動的,現在促成行動。雖然人生會給我們許多障礙,只要去轉變它,就會因為它讓我們變得更好。因此,未來我們面對困難,不再害怕,反而是感到興奮,更期待未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