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閱讀實踐力訓練】轉變,需要一場儀式

一、簡介
我們熱愛閱讀與學習,我們之所以看書不是為了娛樂消遣、也不是為了考試考證照,更不是為了求得一官半職或加官晉爵。我們不當閉門造車、獨學無友,或者鎖在象牙塔裡死讀書的書呆子。我們相信透過閱讀而學習到的知識可以在生活中實踐,進而培養出生命的智慧。真正的學習必須能夠促成行動解決問題造成改變

這是一個由短期課程(每期4~6週,每週1堂課)組成,卻可以長期持續參與之終身學習社群。我們精選優良讀物為主軸、以科學的「投資心理學」、「正向心理學」與「樂齡心理學」最新研究成果為學習焦點,透過閱讀的實踐,以及社群成員們正向的人際互動,一起在財務、工作、生活及人際關係上,朝成功智富又幸福快樂邁進

二、本期課程資訊



題目:轉變,需要一場儀式
日期:8/15()8/22()8/29()9/5()
時間:19:00~21:30
地點:忠孝西路一段50號(詳細教室編號,報名完成後以E-mail或手機簡訊告知)

內容簡介:

8/15()【轉變理論篇】
很多人把人生中所遭遇的改變與轉變混為一談。改變只是生活外在的變化,而轉變是內在的心理調整。假如我們只有經歷改變而沒有轉變,我們的外在也許不一樣了,其實內心還是老樣子,不斷重複著過去的習慣與行為。透過儀式幫助我們度過轉變時期,開啟新的生命篇章,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能做好準備。

8/22()【轉變人生階段篇】
一個人的「自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因其內在生物性心理需求與外在社會環境的互動,不斷發展與平衡。自我發展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歷程,每一階段累積的心理社會力量和資源愈多,就愈能修正早期的發展失序,也更能夠處理後續的發展危機。生命原本就需要全心投入和活躍參與,不出港的船雖不會擱淺但也失去造船的意義。所以,勇敢迎向生命奔流中的暗礁吧,如此才能激起美麗的浪花!

8/29()【轉變感情篇】
一個健康的人隨著成長而成熟改變,對於人生和伴侶的需求也一直在改變。理想伴侶的條件在人生不同階段各不同,困在不幸感情裡的人,往往是那些不思改變的人。伴侶要永保恩愛,通常要為彼此變成六種不一樣的伴侶,才能克服歲月的挑戰,也就是唯有與時俱進,才能讓一段關係永保新鮮。

9/05()【轉變職涯發展篇】

「我從事的工作,對我是否合適?我應不應該改變方向?」這個問題是在職場中的人士最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問題之一。多數人一生中至少會做出一次重大的改行決定,然而改行轉型期的感受是困惑、失落、缺乏自信、無所適從。如果決定改行,知道前方道路如何,不但能增加成功改造的機會,進而在就業時增加找到更多喜悅與成就感的可能性。

三、進行方式:
第一階段19:00~20:10 深度閱讀:由團體帶領人引言,講師發表課程主題演說/授課。
第二階段20:20~21:30 閱讀實踐:由團體帶領人引領參與者進行討論、分享、應用與實踐。

四、延伸閱讀 / 推薦書單:
《轉變之書》早安財經
《每個妻子都該有的6任丈夫》積木
《一個人的療癒》大是文化
《轉業聖經》藍鯨
《老年之書》立緒
《生命週期完成式》張老師文化
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張老師文化

五、報名方式與費用
一次報名四堂課,共2,600元。8/15()前報名繳費。

六、報名流程
(一)8/15(二)前,填寫以下報名表並送出
(二)收到E-mail(優先)、LINE訊息或手機簡訊回覆(含教室地點及匯款資訊)
(三)完成匯款繳費後,以E-mail(優先)、LINE訊息,或手機簡訊告知完成繳費及帳號後五碼。

七、授課教師 / 團體帶領人:周舜欽 簡均羽


歡迎免費訂閱:Life心理學講堂〈請按此〉

不乖》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



今天來推薦一本比較輕鬆的書,讀起來雖然輕鬆有趣,但並不代表沒有收穫。侯文詠用幽默有趣的故事和邏輯清晰的立論,提出許多符合「正向心理學」研究的結論。而這些充滿智慧的結論,是學校不會教、父母很難懂,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不乖」!

教育 3 大規準 & 成人教育之侷限


我們假設成人是成熟的個體,都一樣擁有計劃未來、判斷價值的能力和選擇的自由。所以成人教育不會強迫成人要學習,教學內容則迎合成人 ( 短視近利或錯誤的 ) 需求,且不正視成人學習者有程度上的差別而予以分級教育。然而這些都只是「政治正確」的做法。

心理學家霍華德‧嘉納在《不一樣的領導力》中提到,大多數成人仍繼續使用兒同時期的運思方式,只有少數成年人發展至成人應有的抽象與後設運思方式。成人沒有想像中的理性,也沒有足夠的知識和智慧選擇正確的學習內容,更因為進社會後是否持續學習的差異,造成程度上極大的鴻溝。

不論兒童或成人,大腦的發展都具有神經可塑性,且遵守「用進退廢」原則。畢業後不再學習的成人,智力便會退化;而對於不熟悉的領域,成人則無異於兒童。成人教育應在政府規範與市場自由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閱讀實踐力訓練】成功與運氣─如何掌握最難以掌握的事?

一、簡介
我們熱愛閱讀與學習,我們之所以看書不是為了娛樂消遣、也不是為了考試考證照,更不是為了求得一官半職或加官晉爵。我們不當閉門造車、獨學無友,或者鎖在象牙塔裡死讀書的書呆子。我們相信透過閱讀而學習到的知識可以在生活中實踐,進而培養出生命的智慧。真正的學習必須能夠促成行動解決問題造成改變

這是一個由短期課程(每期4~6週,每週1堂課)組成,卻可以長期持續參與之終身學習社群。我們精選優良讀物為主軸、以科學的「投資心理學」、「正向心理學」與「樂齡心理學」最新研究成果為學習焦點,透過閱讀的實踐,以及社群成員們正向的人際互動,一起在財務、工作、生活及人際關係上,朝成功智富又幸福快樂邁進

二、本期課程資訊



題目:成功與運氣─如何掌握最難以掌握的事?
日期:7/18()7/25()8/1()8/8()
時間:19:00~21:30
地點:忠孝西路一段50號(詳細教室編號,報名完成後以E-mail或手機簡訊告知)

內容簡介:

7/18()運氣與能力的光譜 統計、預測與心理偏誤
有些事情依靠能力才能成功,有些事則是由運氣主導。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事情結果的好壞往往難以控制,但求好的決策過程而已。然則,要做出好的決策,你必須知道能掌握,以及無法掌握什麼,這兩件事同等重要;而且要小心,不要犯了某些心理偏誤 重要的事不一定能測量,也不是所有能測量的東西都很重要。

7/25()追求成功 刻意練習與能力的提升
「均值回歸」這個容易理解但難以體會的統計名詞,意思是說當一件事情重複試驗很多次,則運氣的影響會逐漸消失,而能力的影響則會日漸重要。也就是說,長期而言一個人是否會成功,終究會回到其能力表現的平均 萬變不離其宗!但是能力如何提升?以及,能力的提升會不會又涉及到運氣的問題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8/1()當個幸運的人─心理素質與正向心理學
運氣是「影響你的生活、似乎不受你控制的事件」。雖然你不太能控制自己的運氣,但是卻能改變你對「自己幸不幸運」的看法。就像幸福快樂程度是主觀的一樣,認為自己幸運或不幸的人,也擁有不一樣的心理特質。幸運的人比較幸福快樂,而快樂的人也認為自己比較幸運。如果我們能培養一些心理素質來增加自己的幸福快樂程度,慢慢地,你也會發現自己擁有幸運的人生。

8/8()和好運交朋友─社會互動與生命的意義
運氣擁有各種面貌,在實際訪談的結果中,多數人認為「幸運的人生」意謂著「有貴人相助」(比起中獎或平順無意外的人生,更令人感到幸運)。在極少數的人為遊戲中,運氣事件之間是相互獨立的;然而在多數真實情境中,則是經濟結構與社會網絡會對運氣發生極大的影響力。運氣這個東西,常沿著人際關係的鍊條流動。要想掌握難以掌握的運氣,你得先掌握「與人接觸」的關鍵因素。

三、進行方式:
第一階段19:00~20:10 深度閱讀:由團體帶領人引言,講師發表課程主題演說/授課。
第二階段20:20~21:30 閱讀實踐:由團體帶領人引領參與者進行討論、分享、應用與實踐。

四、延伸閱讀 / 推薦書單:
《成功與運氣》天下雜誌
《快思慢想》天下文化
《刻意練習》方智
《幸運的配方》大塊文化
《就是要好運》寰宇
《學習樂觀,樂觀學習》遠流
《這樣思考,和好運交朋友》九印
《Get Lucky!助你好運》天下文化
《Get Lucky!助你好運II》天下文化

五、報名方式與費用
一次報名四堂課,共2,600元。7/11()前報名繳費。

六、報名流程
(一)7/11(二)前,填寫以下報名表並送出
(二)收到E-mail(優先)、LINE訊息或手機簡訊回覆(含教室地點及匯款資訊)
(三)完成匯款繳費後,以E-mail(優先)、LINE訊息,或手機簡訊告知完成繳費及帳號後五碼。

七、授課教師 / 團體帶領人:周舜欽 簡均羽


歡迎免費訂閱:Life心理學講堂〈請按此〉

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閱讀心得


在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箴言中:「認識你自己」是很重要但又不容易的事。盧梭在《懺悔錄》中:「有時候我是那麼不像我自己,我可能是被一個和我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占據了。」透過人格心理學的研究,替我們解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奇特面向,幫助我們看見自己或他人不同的面貌。

先談談為什麼我們常覺得都市人比較冷漠,而農村人比較熱情?當我們在想這個問題時,不只要想到人格特質的影響(是不是比較冷漠的人都住到都市),還要考慮到環境(都市讓我們表現出冷漠的一面)。心理學家米爾格倫認為都市是刺激的來源,而且這些刺激的累積效果,對人類的幸福會產生決定性的有害影響,因此我們透過減輕超載量的適應機制來對付這一問題。也就是我們在都市已經發展出一個不涉入他人的規範。相反地,當我們在都市想要與他人接近時,反而會有壓力。人格特質和環境的交互作用,如果能搭配得很好,就能如魚得水,生活得很自在。相反的,若有一個熱愛持續刺激環境的人卻住到一個效區僻靜之處,那就很難適應。這是我們考量一個人特質時,需要搭配其情境的重要。

在心理學中,有主要五大人格特質/內向性、嚴謹自律性、神經質、親和性、經驗開放性。沒有什麼特質是一定好或一定壞,而是依情境或是環境需要,不同特質能適時發揮。即使是個人特質在某一情況是不利的,我們仍有『自由特質』能適應新挑戰的能耐。因此,書中特別提醒我們,別太認真看待自己的五大特質分數。若太執著於我就是內向的人,無法應付多人的社交大場面;若是我就是經驗封閉不喜歡嘗試新事物…反而我們被特質囚禁了,在這世界上順暢遊走的自由度受到很大的局限。

然而有時,我們在執行重要的計劃時,做出令人意外的行為。而這些計劃通常是在推動生命意義的計劃。當人生不斷祭出挑戰,我們需改變方向,並調整我們的特質。而能獲得最大快樂的人,是那些能夠匯聚一己特質的人。在書中所提到:「特質是我們所擁有的,計劃卻是我們去做的事;背景使我們陷入其中,計劃卻能拉著我們往前開拓新的可能性,而其中一種可能性就是更美好的人生、更快樂的生活。」

最後,這本書提醒我們「幸福的藝術」人格與幸福,我們和自己的每一次互動交涉,都能為我們帶來啟發,更認識自己;但也可能帶來挑戰,因為需要和自己某種程度的和解,這是一場雙人舞,由自己與內在的自己不斷在建構與解構,認識自己真是一輩子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