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同時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一個由「社會規範」所支配,我們在其中進行溫暖而模糊、不需立即回報的「社會交換」;另一個是由「市場規範」所支配,我們在其中進行而功利而明確、需要立即回報的「市場交換」。
以性愛為例,在社會規範中,我們可以免費擁有性愛(唯一需要的回報是盡情享受和更親密的關係),並且期望它既溫馨又滋潤心靈。而在市場規範中也存在因應需求、需要花錢的性愛。兩者的分別非常明確。
但很多時候,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的界線,不像上述例子那麼明確。而當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發生衝突時,麻煩就會產生。
例如,約會中的男性,若有似無地提到幾次約會下來花了多少錢,用以暗示女方應該有所回報,下場就是換得「禽獸」的封號與拂袖而去的女伴。
又例如,喜歡將自己塑造成「社會夥伴」、以「社會規範」對待客戶和員工的企業,如強調熱心公益的房仲業者、宣稱提供保障的保險公司、大方提供資金的金融產業、看似廣結善緣的傳直銷商,號稱愛與典範的極權公司…等,一旦露出真實的「市場交換」目的,開始推銷產品或遇到消費糾紛,便會引起消費者或員工更大的反撲。
心理學實驗證實,當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相衝突時,社會規範就會退場,且久久無法再出現。也就是說社會關係不但難以建立,而且一旦遭市場規範的破壞,就「回不去了…」。
談到「錢」就是市場規範現身的最明顯徵兆,所以一般而言,想維持在良好的社會交換關係內,便要以禮物取代金錢的交換,且不要提及禮物的價錢和交換的對價關係。
而思考禮物有三種方式:
一、給我禮物!
二、這裡有一份禮物,拿去,但記得你欠我一次喔!
三、這裡有一份禮物是要給你的,我愛你。
最好的禮物就是「無條件地付出」,而最好的回禮就是「樂於接受」。
--
人類源遠流長的「部落」生活形態,是建構在互助和慷慨付出的行為上的。然而在過去五百年間,資本主義社會翻轉了互惠的機制,於是你熟悉的世界誕生了,在這個世界裡,要求回報才是王道,慷慨付出的則是笨蛋。
在傳統部落的生活型態中,針對不同親疏遠近程度的人,我們會採用不同的互惠機制。遇到陌生人,我們只會想跟他們做生意,以雙方可以接受的代價互通有無;只有在面對部落同伴時,我們才會無條件送東西給對方。
反之亦成立,當我無條件送東西給你,就表示我信任你,如果你也樂於接受,就在這樣的一收一送當中,我們之間的關係就拉近了;而當我對你的付出只是為了要求回報時,就代表我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五百年來我們的生活已經完全被資本主義滲透了,不論你做什麼選擇,背後考量的都是金錢。送禮文化變成送禮經濟,不論是過年的紅包或喜宴的禮金,突然之間送禮變成了工作,一種必須得到報償,我們才願意去做的工作。這樣的觀念毀滅了傳統的部落生活型態,同時也催生出商業的組織。
幸好這個被遺忘的美好:「無條件地付出」,因為網際網路的發明,又再度捲土重來。藉著部落格、Facebook、Youtube等網路平台,我們降低了慷慨付出的成本。在現今的經濟體中,勝利又再度回到那些願意「無條件地付出」的關鍵人物手中。
在關鍵人物的經濟體中,只要有創意,網路就可以幫助我們把這個創意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而且幾乎是零時差、零成本。關鍵人物的創意,化為數位化的禮物,透過網路飄洋過海,他們能付出的數量、能分享的對象,都是類比時代的人類難以想像的。
最重要的是,關鍵人物的付出(可能是一件藝術品、一段表演、一篇文章、一項發明、一種創新或一個觀念)是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甚至是讓人無以回報、至少無法以金錢衡量的。因為這樣的慷慨付出,他們在網路上建立了自己的「部落」、擁有自己的粉絲,發揮了一呼百應的影響力。
關鍵人物的慷慨付出就是最好的禮物,禮物最神奇的地方就在於其沒有條件,這點跟商業上的合約迥然不同。禮物能夠無形地讓收受雙方產生連結,讓兩者同屬一個社群,而合約則會把交易兩造隔離開來,中間只剩下一樣東西連著他們,而那樣東西叫做「錢」。
雖然關鍵人物在創作生產與付出時,並不要求回報,但並不代表他們不該得到合理的報酬。我們從關鍵人物那裡獲得的多、付出的少,看起來像是佔了便宜。但有智慧的接受者不會因此竊喜,更不會讓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市場機制不會讓關鍵人物長年受委屈,不會讓只想賺錢的人佔他們便宜。
我知道,當你自己都吃不飽的時候,要你付出是非常困難的,但弔詭的是當你無條件地付出,反而能讓你遠離飢餓、邁向富足。沒有什麼比大方分享知識,更能向世人展現自己的專業與熱情。這樣的付出不僅能自己享受成就感,還能讓外界知道我們是個寶庫,裡面有取之不盡的才情。
這也是許多部落客大方分享部落格文章,以及免費提供教學影片的原因。你愈讓人覺得你有深度,人家就愈想來探詢,如果你是杯茶,愈熱愈滿愈香,路過的人是不是愈想品嚐一番呢?
事實上,有人願意閱讀我的文章、觀賞我的教學影片,是件讓我非常開心的事。在這樣的過程當中,表面上得到東西的是你,但我卻覺得自己得到的更多。
在關鍵人物經濟體中,唯一沒獲得好處的,就是那些收受別人付出,自己卻不跟進付出的人,這些小氣鬼自以為聰明,自以為佔到便宜,但最終他們會是唯一的輸家,被排除在付出的圈圈之外。
--
樂於接受
有個好方法可以摧毀一位藝術家或關鍵人物,就是拒絕他的禮物,或者你收下禮物但將之浪費掉或糟蹋掉,或者你用錯誤的方式接受他的付出,例如付錢。這些方法都可以讓一位慷慨付出者陷入萬劫不復。
慷慨付出者不求回報,他們追求的是潛能天賦的發揮、對社會群體的影響力、對接受者的幫忙與貢獻、與接受者之間親密關係的建立、以及讓接受者感到愉悅滿足。所以面對慷慨付出者,我們最好的回報方式,就是「樂於接受」並盡情享受。
然而,現今大部分人已經失去「樂於接受」的能力。我們拒絕別人的幫忙、拒絕別人的禮物、拒絕別人的讚美,甚至拒絕別人真心的道歉,我們拒絕我們其實希望得到的東西,而讓自己得了「超人症候群」─工作過度、精疲力盡,而且覺得孤立無援。
現代人之所以無法「樂於接受」,是出自於三大因素:
一、互惠的壓力:由於演化而來的本能,我們在接受他人的付出時,會產生一股想要回報對方的心理壓力,就是這股壓力讓我們無法安心自在地接受他人的付出,即使接受了也無法盡情享受,甚至因為急於回報而破壞了對方的美意與彼此的關係。
二、缺乏掌控感:接受他人的幫助或付出是被動的,表示你放棄對事物的掌控度。你無法掌控他人工作的品質、無法知道會收到什麼禮物、無法知道老公安排了什麼結婚紀念日慶祝行程,或者因為接受他人的讚美而處於被動狀態、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就是這種不安全感讓我們感到不自在與不願接受他人的付出。
其中,權力需求愈高者,愈無法接受他人的付出,喜歡揣測他人的感覺,甚至想要反過來掌控他人。這樣的人自認為知道他人的需求,所以不願麻煩他人幫忙。他們自認為這樣是為對方好、不想增加對方負擔,卻因此辜負的對方真心的付出。
三、缺乏自信:有些人覺得自己不夠好,而不配得到別人的讚美與付出。這樣的人是在質疑對自己的信念,當我們沒有信心的某一方面(例如外表或能力)成為他人的焦點時,我們會覺得難為情。我們會誤以為他人的讚美並非出自真心、與事實不符,或接受他人的幫助就代表自己能力不足。
但就在我們拒絕他人慷慨付出的同時,我們正在破壞彼此之間的親密關係、貶低自己的自尊,以及加重自己的負擔。拒絕一個人的禮物,就是在拒絕一個人;否定他人的稱讚,就是在否定他人的眼光、摧毀自己的自信;不接受他人的幫助就是不信任他人;企圖以對價關係回報對方,就是在貶低對方付出的意圖。
所以,「樂於接受」他人的付出吧!這樣做至少有以下六個好處:
一、讓自己過得更好:讓更多人幫你,你可以擁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較優閒地過生活,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
二、促進彼此親密關係:無條件地付出和樂於接受,代表這互相信任與關心,可以拉近彼此距離,反之拒絕接受或以對價關係回報,則會隔開彼此距離、破壞親密關係。
三、讓自己更有自信、更有魅力、更迷人:大方接受者態度優雅自信、樂在其中,任何人都會喜歡這樣的人,反之拒絕接受者缺乏自信、不快樂,連帶貶低了慷慨付出者,沒有人會喜歡這樣的人。
四、讓付出者更快樂:想像你精心準備的禮物或安排的晚宴,對方無法盡情享受反而責備妳不用花這個錢;想像你真心的讚美對方,卻遭指責其實言不由衷;想像你想幫助對方讓他輕鬆一點,對方卻堅持自己來…妳會感到快樂嗎?將心比心,樂於接受就是對慷慨付出者最好的回報,他們會因此獲得極大的心理報酬。
五、讓自己更願意幫助別人:除了樂於接受並盡情享受之外,對無條件付出者另一個最好的回報,就是把這份心意傳出去幫助更多人、回饋給部落或社群的成員,造成良性的循環。由於你也加入付出的行列,你將會對自己感覺更好。
六、提供他人學習成長的機會:授權給自己的下屬、孩子,讓他們幫忙妳分擔工作,這需要信任以及承擔某程度的風險,但卻是提供他人學習成長的絕佳機會,長期而言也會增加自己的工作效率與能力。
--
何時該拒絕
雖然「無條件地付出」和「樂於接受」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建立親密關係,但並不是任何人都值得我們無條件地付出,也不是所有人的付出都可以信任地接受,更重要的是,根據人類學家鄧巴的《150法則》,我們只能同時維繫大約150個人際鏈結,所以更要慎選建立關係的對象,甚至懂得利用「拒絕」來篩選和切斷不想建立的人際關係。
首先,身為關鍵人物或藝術家,我們的「禮物」只送給我們重視且重視我們的人。例如金融銷售人員 ( 含保險、房仲、傳銷、理專、投資顧問...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益衝突者
),便無法獲得我們的尊重,所以這些相關從業人員的演講教學邀約或課程報名,我們皆一律拒絕!
另外這些相關從業人員和一些缺乏智慧,無法分辨教學內容好壞的人,也不是我們的付出對象。關鍵人物或藝術家的挑戰在於,妳不但需要慷慨大方,還需要懂得辨別哪些地方用得上你,知道你的藝術會在什麼地方受到歡迎。千萬不要在錯誤的地方找正義,更不要在笨蛋堆裡宣揚學習的好處。
其次,在拒絕接受方面,如果接受某個事物將造成你在情感或身體上的痛苦,或者讓你陷入無法令人滿足、妨礙你擁有更好事物的處境,那你就應該拒絕。例如朋友要送你一條絲巾,即使你不喜歡,妳還是可以大方接受,因為並不會對你造成困擾;但如果要送你的是一組你用不到的傢俱,那你必須拒絕,否則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另外如果你的直覺告訴你,接受某人給你的東西不安全,那就相信你的直覺,拒絕提供給你的東西。由於演化的關係,我們對於判斷人際關係的情緒直覺非常準確,所以當你產生莫名的不安全感時,拒絕與對方建立連結通常是明確的做法。
最後,只要不是和已經在信任圈內的人互動,那麼在「付出」或「接受」時都要小心謹慎。因為不論你是付出者或接受者,都是在與對方建立關係,如果對方是你不想來往的人,例如討厭的同事或遠房親戚,最好不要有任何建立關係的機會;或者對方可能有商業目的,如保險、傳直銷、金融銷售人員,更是不要接受對方的好處或任何微小的要求,以免一旦建立關係,便不可避免地成為對方獲利的工具。
--
本文部份內容摘自:
《誰說人是理性的!》天下文化
《夠關鍵公司就不能沒有你》李茲文化
--
相關文章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