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9日 星期六

學習樂觀,樂觀學習》馬汀‧賽利格曼:解釋型態

根據正向心理學大師馬汀‧賽利格曼研究,樂觀的人和悲觀的人對於好事壞事的「解釋型態」有系統性的不同:

悲觀的人習慣將壞事解釋為「永久性的」、「普遍性的」與「內在化的」;好事則解釋為「暫時性的」、「特殊性的」與「外在化的」。這些歸因形態會使人自尊低落、缺乏希望感 ( 較多無助感 ) 、不努力學習以改變現狀或成長。


樂觀的人將壞式解釋為「暫時性的」、「特殊性的」與「外在化的」;好事則解釋為「永久性的」、「普遍性的」與「內在化的」。這些歸因形態會使人自尊提升、增加希望感 ( 較少無助感 ) 、願意學習以改變現狀或成長。


然而過度樂觀會使人過度自信、產生正面幻覺、置自己於「成功慣性陷阱」或「隨機致富陷阱」之中,適度的悲觀則可以避免上述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在遇到壞事實,練習樂觀以對,遇到好事時,提醒自己採用建設性悲觀的策略,以達到樂觀與悲觀的中庸之道


推薦:馬汀‧賽利格曼《學習樂觀,樂觀學習》遠流




相關文章推薦:

《象與騎象人》快樂方程式 H=S+C+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