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3層次
亞里斯多德將友誼區分為三種不同層次:「膚淺的友誼」、「次等的友誼」和「完美的友誼」。
「膚淺的友誼」因「利益」而結合。因為能從對方身上獲得實質好處,而成為朋友。例如公司裡存在利害關係的同事、商場上互相合作競爭的商業夥伴、市場中買賣交易的客戶與商家…等,大多屬於膚淺的友誼。
這類朋友關係的建立,只是為了獲得好自己的利益而互相利用,根本稱不上友誼。許多金融銷售人員(含理專、保險、傳直銷等)最擅長與人建立膚淺的友誼,目的當然是為了銷售產品;另外坊間許多專門教授人際技巧的教育訓練單位,也只能幫人建立這種膚淺的友誼。
「次等的友誼」因「快樂」而結合。因為雙方在互動過程中能感到愉悅的情緒,而成為朋友。例如校園時期的同學、青年人的愛情、擁有共同興趣的社團成員…等,大多屬於次等的友誼。這類朋友聚會時,大多從事吃喝玩樂的社交活動,或從事相同興趣領域之學習交流活動。
「完美的友誼」因「品德」而結合。因為認同、喜愛一個人本身的品德,且希望對方獲得好處,而成為朋友。這類朋友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友誼。
不同於膚淺或次等的友誼,完美的友誼並非想從對方身上獲取好處(包括具體的利益或抽象的快樂),而是希望對方獲得好處、希望自己能對朋友有所貢獻。誠如日本作家本田直之在《超強人脈術》中所言,真正的人脈並非能幫得上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得上的人。
朋友的保存期限
完美的友誼只存在於兩個君子(有德之人)之間,因為喜愛的是對方這個人本身,而非附加而來的利益或娛樂,所以雙方都希望對方獲得好處,因而能維持平衡的互惠關係,不會有因為付出和報酬不平衡的抱怨或感覺,而破壞雙方的關係。
反之,膚淺和次等的友誼是可以存在於君子與小人、或小人與小人之間的。只要能持續從對方身上獲得利益或娛樂,這種朋友關係便能維持,一旦不再能從對方身上獲得利益或娛樂,友誼也隨之終結。
例如保險業務員或傳直銷商,會在推銷商品前極盡熱情與親密地討好對方,不論簡訊e-mail的噓寒問暖、卡片禮物的貼心舉動,或飲料名產的持續供應,讓你覺得能交到這個好朋友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但只要對方認清你不可能向他購買產品之後,態度便會180度大轉變,噓寒問暖與貼心禮物全部停止,甚至讓你找不到人。這時候你才認清所有感情都是假象,一切都太慢了。
又例如,青年人的友情或愛情通常屬於建立在快樂之上的次等友誼,但青年人的喜好、興趣、人格特質都尚未定型且變動迅速,一旦覺得和某人的興趣不再相同、某人的幽默不再能打動你,友誼便從此告終。這也是青年人的友情或愛情不易持久的原因。
膚淺和次等友誼中的雙方,喜愛的都不是對方,而是對方附加而來的利益或娛樂。換言之,他們喜愛的是自己。所以想當然爾他們只會在乎自己的付出有沒有獲得平衡的、甚至較多的報酬。由於雙方都自私自利,想盡量少付出多收穫,所以很容易就產生付出和報酬不平衡的抱怨或感覺,友誼便容易破壞。
由此可知,完美的友誼是相對恆久的、而膚淺與次等的友誼則相對短暫。弔詭的是,完美友誼的雙方不計回報地付出,反而使雙方獲得更多(包括利益與快樂);而以獲取利益或追求快樂為目的的友誼,只重視自己的收穫,反倒無法擁有友情和其所帶來的好處。
真正的朋友能有幾個
完美的友誼需要無條件的付出,而這又需要與對方建立親密的關係,包括長時間的相處交談、關心對方的近況、了解對方的性情品格,並花費時間精力為對方做出實質的貢獻。
要結交許多的真正的朋友,就像要同時與不同的人戀愛一樣,是不可能的。而確切的數量則必須以個人所能付出的時間精力和資源來衡量。一般來說,完美的友誼通常只能有兩三位。
而膚淺或次等的友誼則不同,同時結交許多位是可能的,因為你只想從對方身上獲得好處或快樂,而不想要付出太多。結交越多這類朋友,反而有助於篩選對你有利的朋友。
故真正的朋友是重質不重量,如果你有一位知己,我要恭喜你;如果有兩位,那我就太羨慕你了,因為你真的太幸運了;如果有三位呢,那妳不是在說謊,就是搞錯知己的意思了。
故真正的朋友是重質不重量,如果你有一位知己,我要恭喜你;如果有兩位,那我就太羨慕你了,因為你真的太幸運了;如果有三位呢,那妳不是在說謊,就是搞錯知己的意思了。
有成熟的心靈,才有完美的友誼
常有人說「學生時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出了社會就交不到真心的朋友了」,或者「好朋友不一定能共事、能共事的不一定能當朋友」,說這話的人實在很可悲,想必他連一位真正的朋友都沒有。其實,上面兩句話所謂的朋友,或者絕大多數人認定的「好朋友」都只能算是「酒肉朋友」 ( 次等的友誼 )。
原因在於出了社會後便不再學習的個人,智慧與德性無法提升,且由於工作壓力大,朋友見了面只為了吃喝玩樂,故無法擁有真正的友誼,只能停留在學生時代次等的友誼。
青年人的價值觀、人格與性情都還會大幅變動,畢業後工作與生活的領域地點不同,無法經常見面,而學習成長的速度方向不一,導致價值觀及品德層次無法互相認同,自然無法昇華成為真正的友誼。
事實上依據我的經驗,出了社會不但仍然可以交到好朋友,反而年輕時在校園裡結交的,不易成為真正的友誼。另外,我現在便只和真正的朋友共事,和不配當朋友的人,根本無法共事,而跟不配當朋友的人共事卻是一般人最普遍的情況。
青年人的價值觀、人格與性情都還會大幅變動,畢業後工作與生活的領域地點不同,無法經常見面,而學習成長的速度方向不一,導致價值觀及品德層次無法互相認同,自然無法昇華成為真正的友誼。
事實上依據我的經驗,出了社會不但仍然可以交到好朋友,反而年輕時在校園裡結交的,不易成為真正的友誼。另外,我現在便只和真正的朋友共事,和不配當朋友的人,根本無法共事,而跟不配當朋友的人共事卻是一般人最普遍的情況。
真正的朋友必須生活在一起或經常見面,討論、學習工作及生活上的點點滴滴,才能深入了解對方的個性、知道對方最新的資訊與需求,也才能對彼此有所貢獻,使雙方獲得利益及快樂。一個人擁有較成熟穩定的品格之後再結交的朋友,較能達成上述的條件,也較可能昇華為「完美的友誼」。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交友牽涉到個人的核心價值觀與品德。亞里斯多德將友愛視為一種德性,或說友愛包含著德性,或者友愛是建立在德性之上的。簡單說,真正的友誼只存在於有品德高尚者之間。而蘇格拉底說「知識即德性」,故唯有在終身學習的個人之間,才能擁有真正的友誼。
相關文章推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