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素養才是關鍵
理財一直以來都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包含了短、中、長期的財務規劃與執行,短期如每日的生活支出,中期如購置房屋、結婚甚至到撫養子女的教育支出,長期則如退休金、遺產規劃等需要,因此如何妥善進行理財規劃,是每個人天天都需面對的問題。
「理財知識」雖賦予人們管理金錢與處理存款、投資的能力,然而面對現今的金融市場日趨複雜、各樣的金融商品不斷推陳出新,光是擁有理財知識、接受短期理財教育,甚至已經達成理財目標、累積了外在財富,仍然不足以面對瞬息萬變的經濟情勢與社會變遷;如何提升「理財素養」(financial literacy)、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與能力,進一步探索富有的定義並充實內在財富,才是後金融海嘯時代的新理財達人。
臺灣理財教育的發展背景
(一)金融海嘯─誰該負起責任?
2008年9月爆發的全球金融海嘯,一般認為起因於信用氾濫導致的大量次級貸款(如次級房貸),以及金融機構透過資產證券化將次級貸款的高風險,轉嫁給其他金融機構和投資人。一旦次級貸款的抵押資產價格(如房價)開始下跌、違約率上升,由金融機構或投資人持有的資產抵押證券價格便大幅縮水。
原本只有直接涉及次級貸款業務和資產證券化的金融機構受影響,但透過全球化進而影響與抵押貸款沒有直接關係的大型金融機構。大型金融機構的接連倒閉或陷入財務困境,又影響更多企業、國家及個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股市崩盤和經濟衰退因而產生。
台灣雖然沒有次級貸款的問題,但也難逃股市崩盤和經濟衰退。除此之外,台灣投資人大量持有倒閉金融機構所發行的信貸掛鉤票據(台灣稱連動債),其價格在發行機構破產後暴跌,又在台灣引發另一場金融風暴。
金融海嘯由結構性來看也許可歸咎於人性的貪婪以及政府的管控不足,導致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機制失靈,但從微觀角度出發,則與個人缺乏理財素養有關。不論國家、企業或個人在面對金融危機時的決策與處遇行為,都取決於決策者或組成分子(國民、員工、投資人)個人的理財素養。
例如因金融海嘯衝擊而面臨倒閉之銀行或企業,政府是否應予以金援紓困的態度與決策,不但與決策者的理財素養有關,更受到民眾輿論的影響,因此在美國、歐洲和亞洲之間,或者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之間,因為國民理財素養之不同,政府的處遇方式也有所差異。
(二)下一個金融危機:退休金制度
瑞士銀行資深經濟顧問梅納斯(George Magnus)其著作《The Age of Aging》中指出:「下一個橫掃全球的重大金融危機不是卡債危機、循環信用危機或中國危機,而是退休金缺口危機與銀髮族危機。」
包含台灣在內,在低出生率與低死亡率的情況下,先進國家皆逐漸邁向人口高齡化,而各國政府、民間企業與個人對人口結構的變化準備不足,難以應付即將爆發的退休金危機,各國退休金制度面臨重大赤字危機,隨時可能在一夕之間崩壞。研究顯示,如果以過去九年(1993~2002)退撫基金平均4%的年報酬率計算,未來軍公教人員的退休人數加上領取年限,退撫基金最快將2025年正式破產,擊破60萬軍公教人員的退休美夢。
目前先進國家政府相繼以「退休金危機」之名,計劃提高所有人士的退休年齡。例如臺灣勞基法第54條強制退休年齡修正案,2008年4月25日 於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內容基於台灣國民平均壽命已提高至76歲,為加強中高齡人力資源運用、降低「少子化」對勞動力減少之衝擊,有經驗及健康情形良好的勞工將繼續工作至65歲。
其中,51年次以前出生的上班族,有10年緩衝期,可以在65歲以前就退休。47年以後出生的勞工,法定的請領年齡「逐年調高」,47年次要61歲才能領勞保年金,之後每多1年次,請領年齡增加1歲,調整到51(含)年次以後出生者,法定請領年齡提高到65歲為止。意即47年次到51年次的民眾,從106年開始到116年陸續屆齡退休,但每個年次退休的年齡都不一樣,每兩年要延後一年退休,如果想提早退休,每提早一年會少掉4%的退休金。
由於預期壽命不斷延長,工作年期也更長,人們便需進一步倚賴自己的儲蓄和投資。換言之,政府希望人民進一步倚靠自己的能力,少靠政府。我們可預見的是青壯年經濟負擔愈來愈來重,將迫使現在的人更需要及早進行財務規劃。但是若沒有正確的理財素養,則無法進行適切的財務規劃,因此擁有正確的理財素養相當重要。
(三)理財責任的轉移
美國401K退休福利計畫,是由勞工僱主申請設立後,雇員每月提撥某一數額薪水(薪資的1%~15%)至其退休金帳戶。當勞工離職時可以選擇將其中金額撥往一個金融機構的401k帳戶或是新公司的401k帳戶。401K投資項目頗多可以自由選擇,可以是基金、股票、債券、存款、保證產品(如保本基金)。
投資暢銷書作家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J.
Bernstein)認為:「這個制度假設一般民眾應具有某種程度的專業素養以及更重要的情緒紀律,足以自力完成這一生的投資計畫,然而在沒有足夠的理財教育情況下,這樣的制度反而將會使一般民眾的退休金大幅縮水。」
類似美國401K退休福利計畫,將退休金投資責任轉移到個人身上,已成為各過退休金制度之趨勢,而臺灣多項經濟政策常跟隨美國腳步,將來每個人需要為自己的退休金負起投資盈虧的責任,是指日可待。
然而退休金理財責任的移轉只是大趨勢中的小徵兆。在強調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社會,以及重視選票的民主政治中,政府必定傾向減少對市場的干預、放任財團(尤其是金融產業)為追求私利不惜犧牲公益的行為。為了逃避責任與和維持政治獻金之來源,政府將理財責任轉移到個人身上的做法是可以預見的。
(四)財富的重新定義
光是做好理財規劃,使物質生活無虞是不夠的。在人們稱為「微利時代」的當今社會,追求鉅富已是困難,加上「消費主義」充斥,一味追求物質享受不但無法提升幸福快樂程度,反而陷入「享樂跑步機」(hedonic treadmill)的陷阱之中。
享樂跑步機是指人一旦有了某種物質新體驗,就需要更多新物質才能維持原本的快樂程度,就好像要在跑步機上不斷的跑,才能維持平衡般。所以追求內在的富足才是當今理財行為的適切目標。
在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提出的需求層次論(hierarchy
of needs)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人類光是追求生理、安全、愛與隸屬、自尊等匱乏性需求(D-need),便已耗去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故累積外在財富一直是大部分人一生追求的目標。如今雖然金融市場動盪不安,但人類整體物質生活品質已然大幅提升,再花費時間與精力追求外在物質需求的邊際效用大幅遞減,轉而追求審美、求知、自我實現等馬斯洛所謂的成長性需求(B-need),才能真正提升人類的滿足感與幸福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6年出版:《學習:內在的財富》一書中,明確的指出,「終身教育概念是人類進入21世紀的一把鑰匙」、「終身教育將居於未來社會中心位置」。將終身學習的概念融入理財教育,讓理財不再侷限於提升外在有形資產,而以創造內在財富為最終目的,在理財學習過程中發展出自己的人生哲學,持續認識自己、體驗真實的快樂,以及追求人生的意義。如此才是理財教育應有的真實樣貌。
綜合上述四點社會經濟環境背景因素得知:經濟全球化造成大型全球性金融危機發生的頻率與規模將持續擴大;高齡化人口結構趨勢使得國家、企業與個人經濟壓力逐漸提升;政府將理財規劃的責任交回到個人的手中;追求外在財富的可能性與必要性降低,提升內在財富的重要性與急迫性上升。故發展有效幫助學習者創造內在及外在財富之理財教育課程,有其必重要性與必要性。
臺灣理財教育的私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