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1日 星期五

川普清崎點石成金》創業家 5 大特質


經濟參與者的 4 種類型

英國經濟學家麥格羅(Sean McGraw)依照「是否參與賭局」和「依據理智或情感做決策」兩個向度,提出經濟參與者的四種類型事業創辦人(創業家)吹泡泡人(夢想家)官僚性格者(理論家)衛道人士(宗教家)


橫軸:定型心態VS.成長心態

「參與賭局」意味著願意冒險進入市場,從事創業、投資、創新等行為;而「不參與賭局」則是指以追求穩定為目標、不願進入市場冒險,故選擇受僱、儲蓄、待在象牙塔裡做研究等行為

參與賭局者追求的是「贏」,但他們深知拚輸贏就會有失敗的風險,所以通常不怕失敗、不怕輸;不參與賭局者追求的是「不要輸」,而唯一能不輸的方法就是退出賭局,所以他們通常逃避風險、害怕失敗。

心理學家德威克(Carol S. Dweck)在《心態致勝》中將人區分為兩種心態:抱持「定型心態」者認定成功在於天賦優於別人,失敗可以界定人的高下,只有條件差的人才需要努力;抱持「成長心態」者則認為成功是指做到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比別人好。

不參與賭局者多抱持「定型心態」,相信天賦能力是天生命定,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所以失敗就代表自己不夠聰明或能力不好,且無法改變,故他們害怕失敗參與賭局者多抱持「成長心態」,認為人的素質可以透過努力學習而培養,失敗是指自己尚未成長、不夠努力、沒有充份發揮潛能。他們視失敗為學習成長的機會,而非對自己的否定,他們不害怕失敗。


縱軸:外部觀點VS.內部觀點

「依據理智做決策」者,了解市場的規則、具備管理風險和追求報酬所需的知識和智慧,他們依照客觀資訊做理性判斷「依據情感做決策」者,不了解市場規則,亦不具備風險與報酬的相關知識和智慧,他們憑藉情緒和本能做出衝動的判斷、決策和行為。

投資心理學家麥可‧莫布新在《再想一下》中將思考問題的傾向分為兩種:傾向「內部觀點」者聚焦在問題的獨特性、利用情緒、本能、習慣、未經證實的傳聞等垂手可得的訊息,做出主觀的判斷傾向「外部觀點」者聚焦在問題的普遍性,尋找客觀統計資訊、邏輯推理、經科學證實之理論依據等訊息,做出相對客觀的判斷

依據情感做決策者通常採用「內部觀點」,依賴情緒和本能所產生的直覺和衝動,經由大腦中的「第一系統」(包含邊緣系統等,負責本能反射、情緒反應、習慣與直覺的部位)做出較快速、不易察覺的自動化經驗歷程。

依據理智做決策者通常採用「外部觀點」,運用長期學習所累積的知識和智慧,透過大腦中的「第二系統」(包含前額葉等,負責理性思考、邏輯推理、分析判斷的部位)做出較耗時費力的控制化分析歷程。

第一系統(情感)和第二系統(理智)都很重要,然而在人為的經濟市場或現代社會中,依情感按本能行動者,通常會淪為依理智行動者的獲利工具,或者經由市場機制的運作,前者自然成為輸家的一群,而後者則成為贏家的一群


事業創辦人(創業家)的5大特質

所謂事業創辦人並非專指大企業家或大資本家,而是指具「創業家精神」的創業家 ( 含非營利組織或社會企業創辦人 ),他們重視學習又勇於冒險、以理智而非情感為基礎有效管理風險。

地產大亨唐納‧川普(Donald J. Trump和暢銷書作家羅伯特‧清崎(Robert T. Kiyosaki《川普清崎點石成金》中,歸納出「創業家的五大特質」,最能清楚描繪何謂「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ial spirit):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穩健理財十守則》投資理財 4 大學習重點


錢,是辛苦賺來的,但只懂的辛苦賺錢,而不懂得將錢的效用發揮到最大,甚至不懂得留住錢的人,是非常不智的,因為你的努力將付之一炬......


理財,是需要學習的,而學習要找對方法和工具才能事半功倍。市面上充滿許多不專業的投資理財書籍或雜誌,例如「第一次買『雞精』就上手」或「『驚』週刊」等,內容充滿錯誤、沒有理論依據的投資理財方法,更充斥著販賣金融產品的置入性行銷

真正有助於學習投資理財知識的,必定是內容架構完整的「書籍」而非雜誌,書的內容也必須是有符合科學精神、有理論依據的。更重要的是作者不能是靠賺投資人的錢過活的金融從業人員,或靠書籍版稅過活的專業作家,必須要是經濟狀況無虞,出書的目的在於幫助更多人成功致富或揭穿金融界不可告人秘密的大師級作者

本書作者即為此類大師級人物,墨基爾為證券市場和投資行為的經濟學者、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曾擔任過華爾街證券分析師,目前擔任多家投資公司董事。閱讀大師的書有一個通常有一些缺點,就是你必須具備一些基礎知識,因為這些大師的書中通常不會告訴你非常具體的做法,而著重在艱深的學術研究或抽象的投資藝術。例如作者的代表著作《漫步華爾街》雖是連續暢銷30幾年理財經典指南,但對初學者來說總顯得有點艱澀難懂。

《穩健理財十守則》並沒有上述問題,它是針對大眾感興趣的題材著述,提出非常具體又具有理論基礎的投資理財建議,是很好的入門書也是很好的工具書,推薦您閱讀。


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

行為財務學:心理會計、心理帳戶 & 心理折現


一、心理會計系統

傳統會計系統會考量成本和效益作為財務決策的依據,並且在付款時傾向延後付款,以便將手頭上的現金做最大效益的利用;而「行為財務學」上的「心理會計系統」考慮的則是不同於傳統財務學的「心理因素」:重視「心理成本」和「心理效用」,並且在付款時基於「嫌惡負債」的傾向,有時會願意提早付款


(一)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便是一種心理成本。傳統經濟學認為,由於不論你選擇哪一個決策選項,都必須付出沉沒成本,所以理性的人不會根據沉沒成本來做決策

例如,你有一個交往五年但不甚契合的男友,你現在要選擇:(1)結婚;(2)分手。結婚的成本有「五年來所付出的金錢、感情和青春歲月」,效益是「成為別人眼中的『勝犬』,但其實過得不幸福」;分手的成本一樣有「五年來所付出的金錢、感情和青春歲月」」,效益是「成為別人眼中的『敗犬』,但其實過得快樂」。

如果你是因為不想浪費「五年來所付出的金錢、感情和青春歲月」而決定結婚,那麼你就是採用「心理會計系統」在做決策,而落入「沉沒成本」的陷阱。想減輕沉沒成本的心理偏誤應採用「換位法」─考慮「如果我從來沒有和他交往過,那麼面對眼前這個我知之甚詳的男人,我願不願意嫁給他」─以做出較理性的決策


(二)交易效用

「交易效用」便是一種心理效用。在傳統經濟學中,我們購買某樣東西時,會衡量的是該物品帶來的「實質效用」(價值)和我們付出的「成本」(價格)。而在心理會計系統中,除了物品本身帶來的實質效用之外,我們還會考慮「交易過程」所帶來快樂,其最常出現在商品的參考價格與實際價格之間的差額,簡單說就是「佔便宜效應」

例如,給你100元請你在大熱天(或大冷天)站上五個小時,你願不願意?你可能說願意的是笨蛋。但是當牛肉麵店慶祝開幕,中午前一百位民眾免費贈送一碗時,從早上七點開始排隊的笨蛋就出現了。給你12元叫你在公事包裡多放一瓶水增加重量,你答不答應?你可能說答應的是傻瓜,但是當便利商店飲料第二瓶6折時,自願加重公事包練舉重的傻瓜就出現了。

消費時我們常常不是考慮物品的實質效用,之所以花錢購買是因為「打折」、「特價」、「免費」、「贈品」…等,在交易過程中佔到便宜而感到快樂。這種不理性消費行為,常常讓我們不知不覺花了不該花的錢、買了不該買的東西,或付出其他無形的成本(如時間或情感)

避免交易效用對消費決策產生負面影響,要將注意力專注在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價值」而非「價格」,並分辨自己是「需要」還是「想要」。特別要小心的是交易效用往往伴隨著「限時」讓你無法冷靜思考,所以千萬要記住,永遠不要在時間緊迫時做重要決策,要你馬上下決定購買的東西不會是好東西,只要有人逼你馬上下決定,就直接拒絕,我保證你不會喪失什麼大好機會


(三)心理預算程序:嫌惡負債

人們運用財務預算程序來記錄和控制支出,人的頭腦則利用心理預算(mental budgeting程序來處理特定心理帳戶中特定消費的成本和效用。財務預算程序只在意成本效益在「價值」上是否相等,而心理預算重視的則是成本和效益在「時間」上能否配合。在財務預算上只要獲得的效益大於或等於付出的成本,這就是一項可以進行的交易,但在心理算上,事情就比較複雜。

「心理預算」程序追求情緒上的痛苦(成本)和快樂(效益)的同步配合,意思是說我們喜歡「即買即付」的支付方式,因為這使得成本和效益同時發生,此時效益帶來的快樂能中和成本帶來的痛苦若成本效益無法配合,則我們會傾向「嫌惡負債」(aversion to debt

例如買一台12,000元的洗衣機,人們會選擇貨到後六個月內,每月付2,000元,而不會選擇貨到前六個月,每個月付2,000元;但購買一套12,000元的旅遊行程時,則寧願旅遊前六個月,每個月付2,000元,而不願旅遊後六個月,每個月付2,000元。

洗衣機是長期成本換長期效益,成本效益搭配得宜,等同於邊使用邊付費;旅遊行程則是長期成本換短期效益,成本效益無法配合,先使用後分期付款造成「負債」的感覺。為了避免負債帶來的負面情緒,人們寧願提早付款。


雖然心理會計系統常常讓人做出有損財務的不理性行為,但是當我們追求的不只是錢,而是人生的幸福、快樂和意義…等「終極貨幣」時,有時就必須考慮包含實質效益和心理效用在內的廣義效用。例如,貨幣也會產生「邊際效用遞減」,當財務狀況足以負擔基本需求時,更多的金錢並不能帶來更多的效用(幸福快樂),改而追求長期效用最大化而非只是財務最大化,才是長期而言最經濟、最理性的做法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不拖延的人生》拖延心理學


《不拖延的人生》VS.《拖延心理學》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心理學家大多身受自身研究主題所苦,《不拖延的人生》與《拖延心理學》兩書的作者─皮爾斯‧史迪爾(Piers Steel)、珍‧博克(Jane B. Burka&萊諾拉‧袁(Lenora M. Yuen)─也不例外,皆在書中坦承自己是一個拖延者。

很恰巧,本人愛拖延的作風過去在職場上也是臭名遠播,如今身為自由工作者、得以從事熱愛的工作,拖延行為雖稍有改善但仍時常感到困擾。自封「拖延達人」的我在讀完這兩本書之後如獲至寶,隨即用最快的速度(『只拖延了』六天>”<)寫完本篇文章,希望同樣身受拖延之苦的讀者們,可以藉由我的分享,改善拖延的毛病,和我一起朝「不拖延的人生」邁進!

這兩本書都是研究探討「拖延」的經典之作,皆以心理學為核心,結合經濟學、社會學、生物學、認知神經科學、管理學等,闡述拖延行為的組成元素、形成因素和改善方法。不同的地方在於:《不拖延的人生》使用量化技術分析出拖延的四項組成元素,強調拖延者之間的共通處;而《拖延心理學》則是透過臨床經驗描繪出拖延的三大形成因素,著重拖延者之間的差異性

兩書的比較表格如下:


《不拖延的人生》先覺
《拖延心理學》漫遊者
研究取向
量化取向(後設分析),強調拖延行為的通則化和模型建立
質化取向(臨床研究),強調拖延者的個殊性和複雜性
心理學取向
行為主義 & 認知取向
精神分析 & 生理取向
主要內容
拖延行為的四大元素:
1.期望
2.價值
3.衝動
4.延遲
拖延者的三大成因:
1.心理根源
2.生理因素
3.人生經驗
改善方法
1.提升期望
2.創造價值
3.減少衝動
4.縮短延遲
1.自我覺察、了解與接納
2.身心整合與心理治療(學習)
3.人際關係的接受與拒絕
其他比較
1.  兩書都認為「設定具體、明確目標」「切分小目標或短期目標」為管理拖延的有效方法。
2.   《不拖延的人生》認為完美主義不是拖延的主因,反而完美主義者較不易拖延;《拖延心理學》認為「適應良好」的完美主義者的確較不易拖延,但「適應不良」完美主義者則較容易拖延*
3.  《不拖延的人生》重視拖延行為的「直接因果關係」,例如「工作反感」(學生討厭期末報告)是造成拖延的重要元素;《拖延心理學》則認為拖延行為的「潛意識動機」,例如學生「為什麼」討厭期末報告,才是改善拖延行為的重點。
* 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99分》(麥格羅希爾)中,將「適應良好」的完美主義者稱為「最優化主義」(optimalism,以區分一般口語中「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另外,最優化主義者通常擁有徳威克(Carol S. Dweck《心態致勝》(大塊)中提到的「成長心態」,完美主義者則常擁有「定型心態」,前者勇於挑戰、視失敗為學習機會,後者害怕失敗、視失敗為對個人的全面否定。
*《拖延心理學》作者認為,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者,大多沒發現自己是完美主義者,所以在量化的問卷研究中無法呈現完美主義與拖延的相關性。

以下整合兩書內容與個人補充,讓我們一探拖延的真實樣貌,與拖延者的內心世界吧!  

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103秋季班【三重社區大學】投資理財心理學



時間:2/17()起,每週三19:00~21:30,共18
地點:新北市三重區介壽路32號 ( 光榮國小內 )
學分費:3,000元

課程簡介

2002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不是經濟學家,而是一位心理學家。他對一件事情感到好奇,就是為何大多數(90%)的股票投資人都賠錢。持強太弱、買低賣高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就是做不到;投資人總是出盈保虧、追高殺低。原來投資理財不只是金錢遊戲,更是一場心理遊戲。學會減少投資偏誤、掌握群眾心理,才能成為股市贏家!


教學方式
以精選書摘導讀為主軸,並以「投資心理學」與「正向心理學」最新研究成果為理論依據,顛覆您視為理所當然的投資觀念,並透過師生實務經驗的交流與統整,發展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課程大綱
週次
主題
說明
1
花錢致富
浪費、消費與投資
2
投資的奧義
學有錢人投資
3
點時成金
整合時間與金錢資本,開啟你的財務智商
4
增強你的意志力
實現財務目標的極速力量
5
富爸爸之有錢人的大陰謀
對金錢的無知才是萬惡之源
6
動物本能
羅伯席勒的非理性繁榮
7
如何不為錢煩惱
論人性與金錢心理學
8
情感經濟學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
9
公民週
全校共同課程,由講師帶領全班參加。
10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股神巴菲特的神諭
11
投資人的大腦革命
犬狼之間的時刻
12
股價、棉花與尼羅和密碼
現代金融理論與曼德伯的異端邪說
13
投資最重要的3個問題
看懂投資市場與破除投資迷思
14
理性市場的神話
投資觀念進化論
15
一生的理財規劃
退休理財6堂課
16
看,錢在說話
金錢男女的溝通與衝突管理
17
金錢的靈魂
幸福經濟學讓你從內在富起來
18
成果展
成果發表-將配合三重藝文祭或歲末感恩園遊會展出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友誼 3 層次


友誼3層次

亞里斯多德將友誼區分為三種不同層次:「膚淺的友誼」、「次等的友誼」和「完美的友誼」。


「膚淺的友誼」因「利益」而結合。因為能從對方身上獲得實質好處,而成為朋友例如公司裡存在利害關係的同事、商場上互相合作競爭的商業夥伴、市場中買賣交易的客戶與商家…等,大多屬於膚淺的友誼。

這類朋友關係的建立,只是為了獲得好自己的利益而互相利用,根本稱不上友誼。許多金融銷售人員(含理專、保險、傳直銷等)最擅長與人建立膚淺的友誼,目的當然是為了銷售產品;另外坊間許多專門教授人際技巧的教育訓練單位,也只能幫人建立這種膚淺的友誼


「次等的友誼」因「快樂」而結合。因為雙方在互動過程中能感到愉悅的情緒,而成為朋友。例如校園時期的同學、青年人的愛情、擁有共同興趣的社團成員…等,大多屬於次等的友誼。這類朋友聚會時,大多從事吃喝玩樂的社交活動,或從事相同興趣領域之學習交流活動

「完美的友誼」因「品德」而結合。因為認同、喜愛一個人本身的品德,且希望對方獲得好處,而成為朋友。這類朋友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友誼。

不同於膚淺或次等的友誼,完美的友誼並非想從對方身上獲取好處(包括具體的利益或抽象的快樂),而是希望對方獲得好處、希望自己能對朋友有所貢獻。誠如日本作家本田直之《超強人脈術》中所言,真正的人脈並非能幫得上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得上的人


朋友的保存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