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達蜜經濟學》內向心理學


功能性大腦核磁共振顯影(fMRI)的發明,對近幾年心理學的發展,有著比其表面上更大的衝擊與影響。它不僅代表科學的進步,增進我們對大腦的認識,它更是一條路,一條引領我們認同「神經多元性」(neurodiversity)與尊重不同個體個殊性的道路。

心理學家霍華‧嘉納(Howard Gardner)「多元智力理論」,主張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優勢智能。從大腦神經科學的層次來看,每個人的大腦神經結構、偏好使用的神經迴路以及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與吸收程度,都不盡相同。造成每個人的人格特質、認知形式、情緒表達或行為展現,都有其獨特的一面。


例如,每個人對於某些腦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的敏感度不同,以及占優勢的腦神經傳導路徑不同,就會造成一個人的個性外向或內向。

內向者對多巴胺有較高的敏感度,所以通常他們不需要也不喜歡太多外在的刺激;另外,內向者占優勢的腦神經傳導路徑較長,搭配的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與注意、學習有關)會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這一系統使身體反應慢下來,得以仔細思考後再採取行動

看看下列的敘述:

1.休息時,喜歡獨自一人或與少數幾個親密的朋友在一起
2.你只將關係較深的人視為朋友
3.在外出活動(即便是喜歡的活動)之後,需要休息
4.通常是一位傾聽者,但在談論對自己來說重要的話題時能侃侃而談
5.看起來是平靜的、沉默寡言的,並喜歡觀察事物
6.在說話或做做事前傾向於先想一想
7.在群體中或壓力大的時候感到頭腦變得一片空白
8.不喜歡匆忙行事

如果你與以上描述大多符合的話,恭喜你和我一樣,屬於社會上佔少數(約占1/4)的內向者。


內向者和外向者最大的不同在於精力的來源。內向者從自己的內在世界獲得精力,獨處、閱讀、反思、聽音樂...等是他們充電的方法。他們容易受到外在世界的刺激影響,產生「刺激太多」的不適感。所以他們需要限制自己的社交,以免精疲力盡。

外向者正好相反,他們的精力來自外在世界,各式各樣的社交活動、形形色色的人們、不同的場合和事物,讓他們精力充沛。長時間置身事外、沉思、獨處,或只是與另一個人待在一起,則讓他們像洩了氣的皮球。內向者就像充電電池;外向者則像太陽能電池板。


除了內向與外向,神經多元性也反映在我們的認知形式上。一般人以疾病或缺陷看待的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若以神經多元性來看待他們的認知形式,其實只是和大多數人不同而已。至於這樣的不同是好是壞,則要看運用在哪方面而論。

事實上,自閉症的認知形式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有許多人都擁有類似自閉症的認知形式,而這些認知形式讓他們在網路世界中,適應得比一般人要好。

臉書、部落格、YouTube、iPod、維基百科…的普遍使用,使得「編排資訊」成為我們每日生活的樂趣。例如在電腦、iPod或iPhone中整理你收集來的音樂、在臉書上為你的好友做分類、編排你部落格的排版…等。

而自閉症的明顯徵狀之一,就是他們往往會用整理、組織、分級、收集、記憶、分類跟列表等技術,將額外的架構加在資訊之上,他們極度喜愛資訊,以至於他們是最熱愛沉浸在資訊中的一群。


今日許多的生產力和價值,不再來自生產者與其所生產的物品,而是來自使用者和消費者的內心深處。他們透過腦內的編排來創造意義與獨特的詮釋。而網際網路使得這些編排工作變得便宜而有效。因而成為社會上一股強大的力量。

我們其實是在利用電腦和網路,來複製或模仿自閉症者在資訊吸收、處理和腦內編排上的某些能力。網路讓大家得以借重自閉症者在認知方面的長處,讓我們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成為更好的資訊大胃王。

不論你的個性或認知形式如何,只要認識自己的長處,並找到發揮長處的領域,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經濟未來


看看那些在網路上大受歡迎的作家有何特色。他們不會寫今天去哪裡剪頭髮、哪裡吃飯,他們只想寫一些「有梗」、「有重點」的分享;他們總是「自己和自己說話」,並開始分享自己的專長和論點,而且會一直持續下去。這些特點讓很多內向或自閉的人在網路上一炮而紅。

一般人寫東西就像平常說話一樣脫口而出,會提到很多自己現在的想法和感受。內向或自閉者則相反,他們平常默然不語,是因為他們會「想很多」,想得徹徹底底之後,才會將一句話慢~慢~講出來。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內向或自閉的人開口說話時,大家會比較專心聽的原因。

在過去這些屬於少數人才有的特性(如內向或自閉),讓他們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努力嘗試去改變自己以適應外在世界。現在他們則靠著網路,吸引一群志趣相投的固定粉絲,發揮他一呼百應的社群影響力

這一群內向者和自閉症者的影響力,遠比那些外向者四處傳朋友還要強大許多。人類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是內向者和自閉症者飛黃騰達的大好時機

重點不在於你是不是內向者或自閉症者,而在於多元智力理論和神經多元性的概念所告訴我們的,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優勢,我們必須向內探索、了解自己的長處,並找到或打造一個對你最有利的領域,去發揮你的天賦。當我們的內在越來越豐富,創造自己的經濟未來也越來越真實!


相關文章推薦:
輕鬆駕馭意志力》別把渴望當成快樂!
投資人的大腦革命》報酬系統VS.損失避免系統

相關授課影片推薦: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誰說人是理性的》從行為經濟學看金融海嘯


和坊間毫無科學根據、強調什麼都往好處想的正向思考不一樣,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創立的意義治療法中有一個重要的練習,要我們從負面的事件當中,找出10個正面意義,如此才能具體地將負面經驗轉為對自己有利的正面行動,進而達到更好的結果,這才是正面思考的力量。

本文就仿造此一練習,運用行為經濟學的智慧,看看我們能從宛如天災般的次貸風暴和金融海嘯中,得到什麼正面的啟示:


一、 為什麼人們會採用自己其實負擔不起的抵押貸款?



我們其實不知道,對自己而言「最佳貸款金額」是多少,而正當我們身陷這個極為抽象複雜 ( 牽涉你未來20年的財務和更多不確定因素 ) 的難題時,救星出現了……


銀行非常具體明確地幫你算出來,你的「最高貸款金額」是多少。雖然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但要在毫無線索的情況下做決定,大腦會竭盡所能地搜尋任何可能線索,即使不相關也比沒有好。自然地「最高貸款金額」成為了你的「最佳貸款金額」。


在銀行的計算公式中,最高貸款金額換算成每個月繳款金額,不會超過你月收入38%。「這聽起來完全是我負擔得起的合理金額啊!」當你這麼想的時候,你已身處「規劃謬誤」的心理偏誤之中了。


所有做過任何「計畫」的人都能理解什麼是規劃謬誤,指的是你我相同的經驗:在實際執行計畫時,總會在不同的時間出現很多不同的意外,導致無法按原訂計畫進行。


由於每次的意外都不一樣,所以我們的大腦無法形成一種規則,來幫助我們預測這些意外,導致我們每次都會低估完成計畫所需的時間和資源。很有一致性地,當你規劃未來20年的收入和支出時,我們的大腦地又犯錯了。


這時銀行還會火上加油地推出許多「好康優惠」,來刺激我們愛吃棉花糖(意指無法延宕滿足)的大腦。包括「前兩年利率極低的優惠貸款」、「可以選擇只付利息的還款方式」…等。


還有專門針對規劃謬誤設計的陷阱:「如果遵守規則、按時繳錢,一切相安無事,一旦犯了一點小錯,就要負擔極大的罰金」。當然,你總是以為你不會犯錯,直到那些無法預測的「小意外」再度出現……


雖然我們很難克服「規劃謬誤」,但基於「沒有盲腸就沒有盲腸炎」的外科原則,改善方法就是不要制定(或讓別人為你制定)長期財務規劃,包括儲蓄險、投資型保單、房貸…等等,永遠要保有現金的流動性,以備不時之需。


你應該做的,是學習並執行正確的投資理財方式,並透過閱讀和終身學習來訓練自己的大腦前額葉,培養延宕滿足的能力,以抗拒那些包著糖衣的毒藥。


如此一來,當別人還在繳房貸時,說不定你已經能用現金買房子了;當別人還在買「保證保,不保證賠」的保險時,你的資產已經可以自己保自己了,而且絕對「保證賠」!



二、 每個人都可能變成馬多夫?



馬多夫可算是近期為了圖利自己,不惜欺騙大眾的金融詐騙代表性人物。但是其實有更多的金融詐騙案,每天發生在你我的生活中,只是你沒有發現……


經濟學家高伯瑞,在《揭開皇后的面紗》書中明言,金融產業的專業精神蕩然無存,簡直和詐欺沒兩樣;投資大師威廉‧伯恩斯坦,則在《投資金律》中比喻,投資產業服務投資人的方式,和鴛鴦大盜服務銀行的方式如出一轍。「金融產業猶如合法詐騙集團」這句話不是我說的,但我相當認同。


須小心的是,不只有「壞人」才會做「不道德」的事。所謂的道德判斷,其實是腦中決策的過程。而根據行為經濟學的實驗結果,一個人是否會欺騙,取決於在我們腦中「對自己感覺良好」以及「從欺騙中獲利」,兩股趨力的權衡過程


人類天生有同情與同理的能力,我們能想像別人受到傷害時的痛苦,所以不會去做不道德的事。


但是,當一個人感覺不到別人的痛苦(例如腦部缺陷者)、自己的行為和他人看起來無直接關係(例如我只是提供工具,做決定的是投資人)、不覺得自己在傷害別人(例如北海人壽:用自己的一輩子,成就別人的一生),而又能從中獲利時,就會做出不道德的事。


金融產業為了銷售產品,公司對於銷售人員的教育訓練,絕對是一面倒地說產品好,導致金融銷售人員不但不知道自己可能害了客戶,還自以為在幫客戶。


加上「期望心理」「確認偏誤」效應,對一件事(高額的佣金)的期望會讓我們只看得到自己想看的、聽得到自己想聽的,並且會不斷尋找支持的證據、忽略反面的證據,以加強自己的信心


一個人若因為不知道一件事而能賺到一點錢,要把他教會是很難的。這和個人的道德感關係不大,而是一個人將自己置於錯誤的環境中(像金融銷售這樣一個有結構性問題的產業),想要出淤泥而不染實在太難了。


管理大師杜拉克說,處理麻煩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避開。我們不斷在課堂和部落格文章中耳提面命,就是希望大家養成一種習慣和直覺反應,一遇到有人向你銷售金融產品,第一反應就知道要避開。


在金融海嘯有個正面效應,就是民眾開始醒過來了,開始對金融產業感到不信任,甚至反感。筆者在從事「食物銀行」社會福利工作時,還曾經被誤以為是銀行銷售電話而遭無情掛斷。但很可惜地,在金融業灑錢打廣告,以及感人的故事行銷之下,一般人又馬上忘記教訓了


連動債或其他創新金融產品絕對會再捲土重來,屆時希望各位讀者或同學,在買下自己不了解的金融商品之前,腦中會浮現一位講師,非常偏激地大聲疾呼「不要買!」的畫面,而能替你省下一大筆錢。



三、市場全球化是一件好事?



許多人認為市場全球化可以增加流動性、鼓勵金融創新,並且容許無摩擦的貿易,無疑是一件好事。但從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的角度看來,市場全球化可能會減少金融創新、對金融健全度造成危險,最後將無法保護我們避免金融崩潰。


演化生物學家都知道,單獨存在的小團體演進最快;而心理學研究,同質性的團體,不易產生創新的想法。全球化將全球市場單一化,很可能會減少創新思維和金融產品的多樣性,並且因此減少競爭力和效率


另外,資訊取得的零距離和零時差,會加劇投資人的「從眾」行為,各種投資商品的行情變得更容易暴漲暴跌。例如,回顧歷史上嚴重的大崩盤,大約40~50年發生一次,而在2000年網路股泡沫化後的8年,卻又馬上發生了金融海嘯。


也就是說,由於全球化和資訊科技的進步,黑天鵝事件會越來越常發生;大崩盤和經濟危機將從特例變為常態;無法預測的黑天鵝,即將變成可預期的白天鵝。(參考《末日博士危機經濟學》大塊


值得慶幸的是,市場崩盤對於長期學習投資心理學,擁有智慧與勇氣能對抗群眾瘋狂,進而反向操作的投資人而言,從來不是一件壞事。你將有更多投資機會,資產累積的速度可能會更快。



長久以來,經濟學家堅稱,人類行為和機構的運作,用理性經濟模式最能夠說明。理性經濟模式基本上認為,人是自利、精明的,而且能夠充分權衡每一項決定的成本和好處,以使結果發揮作大效益


但在許多金融危機之後,我們猛然驚覺一項事實:在經濟運作上,心理學和不理性行為所扮演的角色,重要性遠超過理性經濟學家願意承認的程度


連一向極力主張解除管制、深信要讓市場力量自行其是的葛林斯班,也在金融海嘯發生後公開承認,他對「市場理性」的假設是錯的。


人類行為的不理性,在行為經濟學領域早就是不爭的事實了。而如何在「人是不理性」的前提下,對個人經濟及其他人生重要的事做出更好的決策,則是我們的主要的教學目標之一



相關文章推薦:
《漫步華爾街》投資理論 4 大取向
《動物本能》動物精神 & 非理性繁榮
《再想一下》行為經濟學:誘因 & 金融海嘯
康納曼《快思慢想》展望理論 & 決策加權

相關授課影片推薦: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非典型人生建言》勇於冒險



面對來上課的新同學,我喜歡讓他們先確認一件事情:「你想不想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如果不想的話你現在可以離開教室了…」大家通常會會心一笑,並在心裡回答:「哪有人不想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的?」


事實上,不想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的人多的是,他們終其一生追求的是「穩定」。還有更多人雖然嘴巴上說想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但實際的作為卻還是在追求穩定。


穩定對人的吸引力之所以如此大,因為它是人類最原始的需求之一。在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論」中,「安全的需求」的優先性只僅次於「生理的需求」,意思是說,除了不要餓死之外,一般人第二需要被滿足的,就是這虛幻的「安全感」。


相對地,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屬於「自我實現」或「自我超越」的需求,是最高層次的需求。一般而言,需要先滿足低層次的需求,才會想追求高層次的需求,但是在不學習的狀況下,大多數人只會停留在低層次的需求裹足不前。因為演化的大腦告訴我們,生存下去勝過一切,也因此我們常常為了追求穩定,而付出過大的代價。


人生充滿許多風險和不確定性,穩定的工作或生活並不存在。有沒有哪一種船絕對不會擱淺呢?有,不出港的船,但這並不符合造船的目的同樣地,想要一個不會遇到挫折、低潮的人生,就是不要做任何冒險的事,但這卻會讓你的人生黯然失色。人生猶如一股奔流,沒有暗礁,激不起美麗的浪花



其實追求穩定也沒什麼不對,問題就在於一旦你開始追求穩定,你就會與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絕緣,因為這兩件事情在本質上是衝突的。換句話說,冒險就是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的必要條件。


冒險之於人生幸福,就好比股價漲跌之於投資獲利你不可能又要股價不波動,又要獲利;或者更不切實際地要求,不想歷經股價下跌的時期,只想享有股價上漲的獲利。這種不存在的好康,只有在理專的口中才會出現,因為他們總是推廌「比定存好,又沒有風險」的金融產品。
在投資理財上你可能會被理專騙,然而在人生旅途上,你多半是自己騙自己──被安全感的假像所騙。

股市是個很好的比喻,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冒險行為都值得承擔,你必須想方設法地降低或避開「非系統風險」,而只承擔能帶來風險溢酬的「系統風險」。前者指像投資個股時會碰到與大盤脫鉤的劇烈漲跌,後者則是指投資追蹤大盤的指數型基金或ETFs時,所承擔的大盤指數波動。股市可透過分散投資等策略來消除非系統風險,而人生卻只能靠終身學習和培養智慧來降低不必要的風險。


不敢冒險,其實是因為投資心理學裡著名的「損失規避」傾向,意指人們討厭損失的程度比喜歡獲利的程度大約強 2 倍,為了逃避損失人們願意付出極大的代價,常常使自己承擔了極大的風險(eg.喪失機會成本而不自知。


將損失規避心態擴及人生的面向,也就是「害怕失敗」。害怕失敗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項有可能是因為從小教育環境所養成的「定型心態」(相對於「成長心態」)。


例如稱讚小孩「聰明」或稱讚小孩「努力」,其實有很大的差別。稱讚小孩「聰明」這種天生的特質,容易造成小孩的「定型心態」而不願意挑戰較困難的事以避免失敗。因為一旦失敗,就推翻自己很聰明的說法,便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相對地,被稱讚「努力」的小孩,會培養出「成長心態」而較不害怕失敗,因為他知道失敗有可能只是不夠努力,而自己永遠可以藉由努力學習,挑戰更困難的事,並從中的到成就感。


其實失敗、挫折是最好的學習機會,至於成功經驗能學習到的反而不多。研究成功心理學多年,發現成功人士的成功經歷大異其趣,但失敗者的經歷卻大同小異換言之,了解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並沒有多大幫助,因為成功無法複製;但從別人或自己失敗經驗中學習,則可避免自己犯相同的錯誤,進而增加成功的機會。


大部分人都是追求穩定、避免改變與害怕失敗的,但這世界上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的人只有少數,所以如果你和大部分人一樣,是無法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的。勇於冒險與改變吧!愛因斯坦說:「重複做相同的事情,卻想得到不同的結果,這就叫精神錯亂。」


根據調查統計顯示,臨終者或高齡者回顧一生時,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年輕時沒有多冒一點險」。想要減少晚年的悔恨,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出正確的決策,承擔正確的風險以獲得報酬。然而最大的報酬不是在於冒險犯難所得到的成果,而是存在於積極投入生活與工作中那種蓬勃煥發(eudaimonia)的過程,以及回顧一生時那種自我實現的意義感與滿足感。



相關文章推薦:

擁抱你的負面情緒
穩定其實不穩定
《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陰性建議
《漫步華爾街》投資理論 4 大取向
[圖解] 分散投資:系統風險 VS. 非系統風險
《找出勝算的技術》經濟參與者的 4 種類型 & 《川普清崎點石成金》創業家 5 大特質
別當正常的傻瓜》心理帳戶 & 損失趨避
投資人的大腦革命》報酬系統VS.損失避免系統
風險 3 大層次:投資風險大?不投資風險更大!
康納曼《快思慢想》展望理論 & 決策加權

相關授課影片推薦
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成長性需求vs.匱乏性需求

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抱怨力量大》建設性抱怨 & 垃圾車法則(未完成)

馬斯洛人性管理典》論員工的抱怨 & 抱怨三層次


公認的抱怨心理學權威─柯瓦斯基(Robin Kowalski教授將抱怨定義為:「為了抒發情緒或達成內心目標,或同時達成兩種目的,而表達不滿,這層不滿包括主觀與客觀的體驗。」從上述定義出發,我們先從人們表達的「不滿」,也就是抱怨的「內容」中,探討抱怨所傳達出的資訊和所代表的意義。



以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需求層次論」來解釋,所謂的「不滿」就是指需求未被滿足。而人類的需求包括了:
生理需求」如對水和食物等需求;
安全需求」指免於恐懼、危險或被剝奪等需求;
愛與隸屬需求」包括人際互動、歸屬某團體、建立友誼等需求;
自尊與尊重需求」包含自信、自我認同、他人的認同與尊敬等需求;
以及,「自我實現需求」則是指自我潛能獲得充分發揮的需求。




這些需求是持續不斷的,也就是說某項需求在短時間內也許可以獲得滿足,但立即又產生其他需求或更高層次的需求,因此人類的需求是無法被永久滿足的。而人類也因為追求這些需求的滿足,而產生許多促使個人和社會不斷成長、進步的行為,例如學習、合作、利他、發明、創新等。生活在較高需求層次中的人,代表較低層次的需求已被滿足,這些人較幸福快樂、健康長壽。

既然一個人會抱怨表示其需求未被滿足,所以從一個人的抱怨內容為何,我們便可窺得其生活的需求層次了。因此,如果有人可以研究企業(組織)中員工抱怨的層次,便可作為該企業(組織)健康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簡單說,由員工抱怨的內容,我們就可以知道這間公司到底適不適合「人」待。不用懷疑,很多公司根本不是人待的…


馬斯洛將員工的抱怨分成「低層次抱怨」、「高層次抱怨」和「超層次抱怨」。

如果你或周遭同事常抱怨的是悶熱潮濕的環境、疾病、伙食等生理需求,那表示你們公司的管理真得很糟糕。其他較低層次的抱怨還有:工作不穩定、害怕被裁員(安全需求)、沒有聊得來的朋友、負面的人際互動(愛與隸屬需求)等。

如果抱怨內容是「我覺得沒有受到尊重」、「某某人的態度很糟糕」、「我的工作成效讓我很沒自信」、「我的自信不斷受到打擊」、「我感覺沒有工作的動力」、「老闆從來就不會稱讚我們」、「我覺得我受到差別待遇」、「不公平」等,就些是屬於高層次的抱怨。

而超層次的抱怨包含:無法得知有關公司的「全部事實」、無法和公司「順暢溝通」、工作流程「沒效率」、工作過程或結果「不完美」、在這裡我「學不到東西了」、我覺得這些事「缺乏挑戰性」、工作「沒有意義」等和真、善、美、正義、潛能發揮等存在價值有關的抱怨。

公司的基層員工可從這些日常抱怨中,判斷自己的工作環境是否舒適、公司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以及最重要的事是否該繼續留在該公司,或能否做出什麼改變以改善現況。

至於公司的管理階層則可從這些抱怨中,了解並提升公司的服務品質和管理制度。要把這些抱怨當成是難得的禮物,因為員工說出了一些想法,可以做為勞資雙方的溝通管道,這是加強雙方關係的關鍵因素。


處理員工的抱怨時,管理階層應該避免以下兩種錯誤

其一是忽視員工的抱怨,或一味地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和公司文化辯護,卻不願意透過員工的眼睛去看世界。其二是希望能終止所有抱怨,因為人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所以抱怨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公司要追求的不應是消除抱怨,而是提升員工或顧客的抱怨層次,從低層次抱怨提升至高層次抱怨,最後提升至超層次抱怨。

正如上述觀點「員工抱怨對公司不一定是不好的」,運用到個人身上「抱怨對個人也不一定是不好的」。每個人工作或生活中一定都會遇到許多挫折、不如意的事,一樣地,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消滅挫折與抱怨,而是努力提升自己的抱怨層次。從低層次抱怨提升至高層次抱怨代表你擁有幸福、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個人的成長進步。


當你察覺到自己為了較高層次的需求不滿足而抱怨時,應該為自己已經滿足大部分基本需求而感到慶幸;當你察覺到自己在追求高層次需求的滿足時受到挫折,代表你正在自我超越!




抱怨的3大動機──有效抱怨 vs. 無效抱怨

抱怨的具體行為是「表達不滿」,而抱怨的動機則大多以「宣洩情緒」、「社會性目的」或「解決問題」為主。若能順利達成上述其中一個目的,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有效抱怨」,反之則稱為「無效抱怨」。

現代人愛抱怨是我們共同的體驗,但難道以前的人就真的不愛抱怨嗎?其實以前的人也會抱怨,只是抱怨的動機和現代人不同。我們可以從1960年代美國作家──比靈斯(Josh Billings)的詩作〈抱怨者〉中窺之一二:

我討厭抱怨,
希望大家相安無事,
但是輪子不吱吱作響,
就沒人幫它上油。


這首詩給我們的啟示是,無論我們再怎麼討厭發牢騷,有時還是有必要大聲抱怨,才能引起關注。比靈斯的作品傳達了那個年代對抱怨的觀感──他們不隨便抱怨,除非是為了達成什麼目的或解決什麼問題。換句話說他們做的是較具建設性的抱怨。

現代人忽略這種「建設性抱怨」的功能太久了,以至於抱怨不但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會惡性循環增加抱怨的頻率。一旦抱怨的數量超過臨界點,便會讓人開始難以招架、難以吸收,最後逐漸麻木。因此我們逐漸把他人的抱怨當作耳邊風,甚至對自己的抱怨也不以為意。現代人抱怨往往只為了一個目的:宣洩情緒。


宣洩情緒

瑞秋和他交往幾個月的男友去酒吧,發現他一再偷瞄另一個女性,兩人因此吵架起來,男友當場和他分手,並丟下他去搭訕那個女性。瑞秋忍住情緒,一進洗手間就哭了,她走到鏡子前,一名正在補妝的女子抬起頭來,瑞秋邊哭邊說:「天啊,男人怎麼會那麼渾蛋!」

絕大多數女性在這種情況下都會展現一些同情心與同理心,但瑞秋沒那麼幸運,那名女子回她說:「是嗎?我怎麼知道真正的渾蛋會不會是你?」他白了瑞秋一眼,淡定地走出洗手間。瑞秋震驚地說不出話來。他的確透過抱怨他的男友來宣洩情緒了,但心情不但沒有好一點,現在反而還更差了。


多數人抱怨是為了宣洩情緒,但從瑞秋的故事可以知道,光是大聲抱怨並沒有辦法使心情好轉,我們需要的其實是有個對象可以傾訴,最好還能給予我們適當的同理和正面的回應。

想要真正抒發內心的抑鬱,需要感受到對方聽懂了。我們感受到的抒解程度,端看聽者能否理解我們的感受,對我們的處境能否抱持同理心。我們需要聆聽者肯定我們的感受。聽抱怨的人展現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越多,我們越覺得傾訴怨氣的感覺很爽快。所以,如果你抱怨的目的是為了宣洩情緒,那麼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找對人,其次則是正確地傾訴。


選擇傾訴的對象務必先確認以下三件事:

()對方是否支持你與了解你?

不了解你的人可能較無法同理你,或迅速了解你的情緒;而不支持你的人則可能不願意同理你,或甚至站在你的對立面。如果是在職場上抱怨工作相關的議題,那麼先確認對方是否值得信任、是否和你站在同一陣線,就更重要了。要是一不小心向錯誤的同事抱怨某個上司,隔天可能馬上就受到該主管的「特別關心」,往後的日子可能也就不好過囉。

()對方在時間、精力與情緒狀況上是否有餘裕?

發揮同理心和傾聽需要把一段時間空下來、專注在對方身上,這是很耗費精神和體力的。如果傾訴的對象正在忙、身體不舒服、很累,或者自己的情緒狀況也不佳,那麼即使他非常支持、了解你,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況且如果我們自己還有一點同理心的話,就應該讓對方好好專注在手邊的工作,或是好好休息,不要打擾他。若沒注意到這一點,抱怨結果可能是對方受到打擾,而你的情緒不但沒有得到紓解,還可能有被敷衍了事的負面感覺,更甚者還可能會破壞兩人之間的關係。

()對方是否了解你要抱怨的話題?

同理心是一種特質、技術、意願和經驗,也就是說即使對方天生就擅長同理他人、接受過同理心的訓練,或者表現出非常正面的態度願意傾聽,若是缺乏相同或類似的經驗,兩人之間還是會有很深的隔閡感。因為不了解抱怨的話題而無法同理的狀況,常常發生在伴侶之間互相傾訴工作上的不滿。由於伴侶大多不在同一個地方工作,工作的領域也可能相差甚遠,在不了解對方公司及產業文化、亦不清楚事發當時背景脈絡的情況下,抱怨的結果常常演變成伴侶間的爭吵、對立與不諒解,那真的是太冤枉了!


找到對的傾訴對象後,也不是一股腦而的把所有不滿往對方身上倒,要知道正確的傾訴和往對方身上倒垃圾是不同的。傾訴是幫助別人了解你遇到的問題,請求他人見證和承認你的確面臨挑戰,這是一種自然的需求;而倒垃圾則只會拖累他人的情緒。

傾訴的基礎在於互相信任──你信任對方願意傾聽與同理你,甚至不惜分擔一些些你的負面情緒;對方也信任你只是要表達你的不滿,而不是要把憂慮和挫折等負面情緒,也一起倒到他們身上。相對的,倒垃圾則是自私的行為。所以,正確地傾訴必須掌握以下五個重點:

()自我覺察

我們常常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進行抱怨或倒垃圾給別人。由於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抱怨,所以也就容易倒了太多垃圾給別人。所以,正確傾訴的第一步就是察覺自以的不滿,知道自己正要找人抱怨或吐苦水,光是這樣的自我覺察,就能避免健康的傾訴演變成負面的倒垃圾行為。

傾訴前的自我覺察工作有三個重點,包含(1)察覺並接納自己的情緒(2)思考造成你不滿的問題,其背後的原因與理由(3)思考自己有哪些選擇,或對這件事情有多少哪些影響力。如果能做到這三點,通常向別人傾訴的需求就以大大降低了。如果還是需要找人傾訴,也會比較理性客觀,比較不會造成對方的壓力。

()請求准許

當你說:「我可以向你吐吐苦水嗎?」你表現出的是對他人的尊重,表示你了解別人也有自己的煩惱,而你的煩惱並沒有比別人的重要。當你沒有獲得別人的准許,就滔滔不絕的講自己的問題、把自己的憂慮、挫折、失望往別人身上丟的時候,傾訴就會變成倒垃圾。這樣的行為好像在說「無論你手上有什麼事,我都可以任意干擾你的生活」。

()適可而止

傾訴需注意時間長短,當你請求別人允許你傾訴,那就表示你想說的事情,會有結束的時候,不會說個沒完沒了。最好在請求准許時,就說明需要多少時間。一意孤行地倒垃圾,表示你根本不關心他人的感受,過於沉溺在自身的問題當中。

()表達感激

如果你認為對方既然是你的親朋好友,理所當然就能往他們身上倒垃圾,那你就是一個差勁的人。感謝對方的支持、讓傾聽你的人知道你有多麼感激,這樣一來對方也會覺得很窩心,你們的關係也將更緊密。

()避免過度期待

倒垃圾的一種特殊形式,發生在你過度期待別人懂你的心時,對方的反應卻不如你所預期的。這時你可能會退縮、生氣、或者更糟糕的是,認為對方根本不在乎你的感受。除了自己做好心理建設──不一定會獲得自己期待的回應──之外,在請求准許時,先提示對方自己的感受和期待也有幫助,例如「我可以和你談談我有點擔心的事嗎,你能騰出三分鐘的時間嗎?」「我可以跟你說一件令我很氣憤的事嗎?」「我可以跟你抱怨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嗎?」。


只要找對人並且正確傾訴,宣洩情緒絕對可以是很正面的,把你的挫折說出來能夠幫助你發現生活中什麼事情不對勁,需要加以處理。傾訴也為你打開一扇機會之窗,聽聽別人不同的觀點,並學習新的事物。


社會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