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定律說:可能會出錯的地方,一定會出錯。依我看,莫非可能還太過樂觀,若說「壞事總是發生在好人身上」也不為過。古希臘人對命運女神的形容是:「沒有什麼事情是命運女神不敢做的」。
曾經有一位退休老師領了退休金之後,在保險業務員的慫恿之下,將大部分的退休金拿來買投資型保單,他的說法是「反正這筆錢我也用不到」。誰知道在繳了幾年後,沒畢業的兒子把別人的肚子給搞大了。原本結婚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對方家長對於未婚懷孕這件事大為光火,極為強勢地提出非常高額的聘金及多項要求。這位退休教師原本就自覺理虧,又面對如此強勢的親家,只好咬緊牙關、照單全收。為了支付兒子的結婚支出,退休老師只好將繳了幾年的投資型保單解約,而拿到手地現金少得超乎他的想像,一半以上的退休金全都不翼而飛,剩下的錢則全都拿來支付兒子的結婚費用,以及緊接而來的育嬰費用。
生活本來就充滿著風險,什麼時候會用到錢,只有天知道。所以穩健理財的守則之一就是:讓自己擁有現金和保險。
現金儲備 & 流動性風險
對抗無法預測又會產生極大衝擊的「黑天鵝事件」,最好的方式就是足夠的「備餘」。如果單純就財務方面來說,就是要有足夠的現金儲備,這筆儲備金能夠支應你三到六個月的生活所需(包含定期和不定期的預估支出),以降低你的「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的定義是「將資產變現時,產生損失的可能性」;從字面上解釋則比較平易近人,流動性風險就是你的錢缺乏流動性、被卡死了。而錢為什麼會被卡死呢?通常是因為金融商品的契約規定,或者因為市場缺乏效率所造成的。
例如,當你將一筆錢拿去買定存,需要提前解約時,會損失部分利息;當你買了二十年的儲蓄險或投資型保單,需要提前解約時,也會需要支付違約金。當你買了一棟房子,急需出售變現時,可能短時間賣不出去,而不得不降價求售;同樣的,如果你想賣掉手上交易量不大的股票,有可能因為賣不出去而產生損失。這些都是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不能小覷,為了追求較高的報酬率而犧牲流動性風險,或者因為忽略生活的不確定性所產生的「計畫謬誤」(高估自己對未來的掌握度),都是很危險的。所以每當你要做出十年二十年的財務規劃時,例如繳二十年的保單,或者二十/三十/四十年的房貸時,一定要考慮流動性風險,在手上留有足夠的現金,以應付個人的黑天鵝事件。
現金部位 & 資產配置再平衡
雖然現金儲備很重要,但是你的理專、營業員、保險經紀人或投資顧問可能會告訴你,應該將資金最有效率的應用以對抗通貨膨脹,若保留現金部位而不投資,就會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報酬率、付出龐大機會成本(意思是本來可以賺而沒賺到的,就等於相對損失了)。
第一,追求「效率」(把資金做最有效的運用)這件事情,是建立在我們可以預測未來這個假設上。因為預測有一筆錢在未來二十年都用不到,所以投入二十年期的儲蓄險;因為預測房價只漲不跌,或者預測在未來二十年自己工作收入會穩定成長,且不會有意外的大筆支出,所以投入二十年或更長的房貸。
然而未來之所以叫做未來,就是因為它無法預測。依賴精準預測的投資方式是很「脆弱」的,它經不起波動和意外等隨機或混亂因子;相對的,如果你採用「備餘」這種「非預測式」(或者預測成分較低)的投資方式,你就會顯得「強固」(不受波動和意外等隨機或混亂因子的影響),或甚至顯得「反脆弱」(能從波動和意外等隨機或混亂因子中獲益)。
舉例來說,如果你有多餘的現金(也許再加上囤積一些罐頭、乾糧和金條等可交易的物品),那麼你就不需要精準地知道,到底哪些事件會造成你生活困難,以及何時會發生。
追求財務效率和背負債務(貸款的同義詞)的人非常依賴預測,而預測的成本很高,也就是你會以「變得脆弱」做為代價。
第二、保留現金部位,不必然會使你的投資組合報酬低落。在上述「非預測式」的投資方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投資方式之一,就是「資產配置再平衡」。
「資產配置」的意思是,依照你的投資目的和期間長短、(客觀的/財務上的)風險承受度,和(主觀的/情緒上的)風險忍受力等考量因素,將資金依比例配置到現金、債券、不動產及股票等各種資產類別當中。資產配置的好處是可以分散風險,因為不同資產類別的價格漲跌不完全同步,充分分散的資產配置便可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
而「再平衡」的意思是指每隔一段時間(例如一年或更久),便將偏離原先規劃的資產配置,透過買賣交易,使其恢復到原先的資金比例配置。例如原先規劃將100萬資金的50%(也就是50萬)投資在股票,另外50%(也就是另外50萬)投資在債券。經過一年價格漲跌之後,你的股票部位漲到70萬,而債券部位跌到40萬,整體投資組合漲到110萬。這時再平衡就意味著,賣出15萬的股票部位和買進15萬的債券部位,使得資產配置又恢復到50%(這時候是55萬)的股票,以及50%(這時候是55萬)的債券。
Ps.資產配置再平衡的方法很多,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如果你剛好需要用錢,可以單純賣掉30萬的股票而不買債券,或者賣掉20萬的股票但只買10萬的債券。另外,如果你想增加投資部位,可以單純買進30萬的債券而不賣股票,或者賣出10萬的股票但買進20萬的債券。多種方法都可以使資產配置再回到50%股票和50%債券的配置。
再平衡的好處就是可以在「不用預測」的情況下,執行「買低賣高」這個眾人皆知卻難以做到的投資技巧。因為有紀律地買低賣高,長期下來你的投資報酬就能勝過平均報酬。
現金是四大資產類別之一,充分分散的資產配置本來就會包含現金部位,這樣一來不但可以降低整體風險,透過再平衡也能增加長期報酬率。況且因為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所以重壓在高風險高報酬的資產類別而不保留現金部位,最終也很有可能因為黑天鵝事件而導致更重大的損失。
保險的起源與精神
保險的目的和現金儲備一樣,甚至是為了應付更大、更無法預測的意外事件與經濟支出。許多理財書籍都會建議大家要買保險,以防萬一,但在此之前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必須說明,那就是台灣擁有獨步全球的全民健保(不論是對人民的保障與福利,或是對國家財政的壓力與醫療浪費,都是獨步全球),所以一般國外的投資理財書籍所建議的基本投保額,包括房屋、汽車和勞保,台灣人早就已經具備了,實在不必要再買更多的商業保險。雖然上述的保險無法顧及所有面向,但人生的風險不可能完全消除,想要追求零風險是一種心理偏誤,往往會為此付出更多的代價。
保險起源於英國教會,原本是某位教友家中發生重大事故時,基於宗教信仰與教友的情誼,其他教友各拿出一點錢來幫助該名發生事故的教友,完全心甘情願、不求回報,甚至是爭相提供資助。後來這個默契漸漸制度化,每位教友定期繳納一筆資金到共同的帳戶中,一旦有人符合申請的資格,便可從中獲得資助。一直到商人發現這是門好生意才開始將保險商品化,成為可以販售的衍生性金融產品。
從保險的起源與精神來看,當時的狀況和現今的商業保險有非常大的不同。最早的保險制度,是基於人的惻隱之心,一般人即使沒有相同宗教信仰的力量,眼見情同兄弟姐妹的教友深陷危難,豈有不伸手援助的道理,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會在意這筆錢還拿不拿得回來。
然而商業化的保險號稱將這種助人精神推而廣之,卻完全不符合人之常情,試想你付出一筆不小的辛苦錢,最後卻讓陌生人拿去用(其實大部分是被保險公司拿走),也不知道那個人身在何方、發生何事,這叫人如何能接受?這導致現代人買保險的一種奇妙的矛盾心理:「繳了錢卻沒出事,覺得很浪費;但是又希望自己平安健康」。因應這種矛盾心理,多元化的保險商品開始出現,強調繳出去的錢就算沒出事還可以拿回來,同時兼具保險和投資理財的功能。殊不知,功能愈多、愈複雜的保險商品,對個人財務傷害愈大、愈不保險。
現代人買保險的四大理由
台灣人雖然有全民健保等制度,但商業保險的盛行率卻是世界前幾大。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人保單持有率再1999年就超過100%,在2008年超過200%(同時期中國大陸的保單持有率還不到20%),2015年更來到234%。這是以總人口數來計算,扣除一些特殊人口之後,說一般人身上都有三、四張保單也不誇張。從保費收入佔GDP的比例來看,台灣也常列名世界前三高。雖然每個人都在買保險,卻都買錯保險,或者對保險有著錯誤的期待,所以往往付出很多錢,卻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台灣人買保險往往出於以下這四大理由:買人情、買心安、買心意、買發財。
(一)買人情
台灣人買保險最常見的理由就是礙於人情,俗稱「人情保」。我們之所以買保險往往不是因為真的意識到自己有需要,比較常是你的家人、親戚、朋友、前同事,或大學、高中、國中、國小,甚至幼稚園同學,最近開始做保險,所以找你出來喝杯咖啡、吃個飯,或到家中拜訪你,假借關心你的近況,目的是向你推銷保險。這樣的劇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
我們之所以「雖然不需要卻還是買了人情保」,主要的出發點是為了維持人際關係的和諧。畢竟人是社會性動物嘛,俗話說「人情留一線,他日好相見」;拒絕親戚朋友的要求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智慧,除非接受過刻意的訓練或做好心理準備,否則一般人很難面對這樣的壓力。
但實際的結果往往是,為了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而買的保險,卻成為破壞人際關係的原兇。因為親戚朋友來推銷保險,或者向親戚朋友買了保險,導致往後的衝突,這樣的經驗我想大家多多少少有過親身經歷或略有耳聞吧。
我有一位朋友剛退伍不久後曾向我抱怨,他說我們的另一位共同朋友,已經好久沒見面了,最近突然要找他吃飯,說要聊聊近況。由於退伍後短短幾個月就已經有好幾位親戚朋友找他吃飯喝咖啡,結果不是拉保險的就是做傳銷的,所以他已有警覺心並感到相當厭煩,直接挑明著說他不想談保險傳直銷。對方再三保證絕對不會,所以我這位朋友又赴約了,結果聊沒兩句對方就開始談保險,搞得他火冒三丈,當場走人。這段關係再也沒有修復過。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日常行為往往不是受到其內在的人格特質的影響(人格理論),比較多是受到外在環境的塑造(環境主義),或者不同人在不同環境下都會展現個人特定的行為模式(脈絡主義)。所以,並非從事保險業的人道德人品有問題,而是任何人(包括我自己)只要進到保險業的工作環境中,那樣的產業文化和強烈的經濟誘因,便會不知不覺得影響我們的行為、侵蝕我們的靈魂。
一旦受到產業文化和經濟誘因的影響,我們便會產生「合理化」和「自利偏誤」,明明是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卻打從心理認為其實是在幫助別人,在做對他人有利的事。所以一旦從事保險,雖然認為自己的行為很正常,旁人卻會感到莫大的壓力,漸漸地大家可能就會有意疏遠你。
我的親身經驗是有一位大學的學妹,認識了好幾年了,雖然在校期間有許多的互動,但也不至於到逢年過節會互相慰問的程度。畢業後幾年我聽聞他開始從事保險業,過沒多久,每逢一些節日竟開始收到他的慰問簡訊和電子賀卡,我真是「受寵若驚」啊!如果這是他一貫的行為模式那當然很正常,但這樣的突然轉變卻會讓人有警覺心而感到壓力。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如果聽聞親戚朋友開始做保險就刻意跟他保持距離,等到他離職(相信我,你不會等太久的,大多數人做保險大概三個月就離職了)再恢復交往,反而可以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所以我當時就刻意跟這位學妹保持距離,沒有聯繫,果然之後見面她已離職,我們又能沒有壓力地來往了。
最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保險公司永遠都在招人,而且總是打著「高收入」、「幫助別人,成就自己」的口號。但是,又可以賺大錢,又可以做善事,這麼好的工作為什麼總是在缺人呢?其實保險公司不是在招「員工」,而是在招「客戶」。演化心理學推算,每人的背後最多可以有150個人際鏈結,所以保險公司招到一個員工,就等於招到150個潛在客戶。這個新進員工自己和家人會先買保險,再向親戚、朋友、前同事推銷保單,最後再找上大學、高中、國中、國小,甚至幼稚園同學關心他們的近況……等到自己的人際關係被耗盡,達不到業績就只好離職。但是保險公司口袋已賺飽,你離職是你家的事,再招新員工(客戶)即可。
因為這樣的產業生態,導致台灣不只保單持有率高,從事保險業的比例也高,我敢說你問任何一個台灣人,他都有至少一個親戚朋友在做保險或做過保險。連我們一家四口中,就有兩位(我媽和我哥)做過保險。從來沒有看過哪個行業的從業比例這麼高的,真是太驚人了!
所以,因為人情而買保險是為了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但是卻往往達到反效果。光是和保險業務員來往就可能破壞你和他的關係,更不用說買了保險之後申請不到理賠、投資型保單或儲蓄險領回金額不如預期、甚至是保險業務員偽造文書或挪用保險金等各種保險糾紛與狀況,都可能造成人際關係的永久傷害,導致不留情面、對簿公堂的局面。
(二)買心安
以前還在公司上班的時候,常需要到偏鄉舉辦活動。有一次我們要到新竹後山司馬庫斯去,我們一行人租了一台九人小巴、請了一位駕駛,開車上山。通往司馬庫斯的山路不但蜿蜒崎嶇,而且非常狹窄又沒有護欄,往旁邊一看就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加上時不時會有濃霧出現,我們全都很緊張。其中一位同事就跟駕駛大哥說,大哥您慢慢開就好了,我們不趕時間,安全第一。這時活動的主要承辦同事馬上跳出來安撫大家說:「不用擔心,我有幫大家買保險!」這位同事的安撫讓我們哭笑不得,卻也道出了很多人買保險的第二個理由,買心安。
我們有一種說出來非常不合理、不合邏輯的奇妙想法,卻常常是我們買保險的潛在心理動力,那就是覺得買了保險之後會讓我們更安全。再說具體一點,就是我們會覺得買了癌症險就不會得癌症、買了重大疾病險就不會生病、買了意外險就不會發生意外,按照這個邏輯,那豈不是買了人壽保險就不會死了?真是荒謬!
其實買保險是事後的經濟補救措施,完全沒有事前預防意外發生的效果。買保險不但無法讓我們更安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反而還會讓我們更危險。一旦我們覺得安全有保障時,往往就會太鬆懈而忽略危險的事物(反過來說,有一點小小的危險、干擾或壓力,反而會激發我們的注意力或專注力)。
例如,根據統計,和違規穿越馬路的行人相比,規規矩矩走有紅綠燈及斑馬線路口事故死亡率反而更高;完全自動化駕駛的飛機,事故率比需要一點點人工操作的飛機還要高;太過寬敞、筆直、平坦,以及有非常多提醒交通號誌的路段,比起狹窄、蜿蜒、路面凹凸不平,又沒有交通號誌的路段,事故死亡率要高;一群人一起旅行,比一個人旅行,行李遭竊的機率還要高。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如此,但就我而言,因為不買商業保險,反而讓我更重視日常生活的交通安全與健康保健。任何事情都一樣,事前預防的成本小、效果佳,事後治療的成本高、效果極差。就算出了車禍或得了癌症而拿到保險理賠了,情況又能好到哪裡去?雖然如此,要你獨排眾議不買保險,談何容易?因為我們大腦天生就被寫入了買保險的三大心理偏誤:損失趨避、錯估機率與害怕後悔。
1.損失趨避
2.錯估機率
3.害怕後悔
所以,雖然保險沒有實際避免危險的功能,但是因為人類大腦天生有損失趨避、錯估機率和害怕後悔這三種心理傾向,在保險業務員的推波助瀾之下,很容易就會為了消除恐懼感(或增加安全感)而買保險。這就是我所謂的「保心安」。
(三)買心意
我的工作之一是社區大學講師,各社區大學從103年起便開始幫學生保險(部分學校是強制投保),而我的課程就只是在教室內講課,我真的不知道在教室中上課為何需要特別另外再投保。如果說連在教室內演講或聽講都需要額外再投保的話,那請問日常生活中還有什麼是不需要保險的?
社區大學之所以全面要求學生投保的原因,在於102年底某社大老師帶學生校外教學,不慎發生意外身亡,且事後發現部分學生並無保險。此事件不但震驚全國,各社區大學更如驚弓之鳥,立即採行全面替社大學生投保的做法。實際開始執行之後,每當學生問起為何要投保時,社大行政人員總是說「為了大家的安全」。這很明顯是犯了前述「買心安」的錯誤,投保並不會讓學生變得更安全,戶外教學前做好行前訓練、小心謹慎規劃行程、過程中隨時注意環境狀況與學員處境和行為、發生事故時立即正確處理……這些才是讓大家更安全的做法。
不過安全還只是官方說法,社區大學或任何活動主辦單位幫學員或活動參與者投保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為了避免負起經濟賠償責任與政治道德責任。學校或主辦單位即使在事前、事中、事後都沒有做太多提升學員安全的事,但只要有幫學員投保,萬一發生意外,便不會受到太多責罵或需要負起太多政治道德責任;反過來,即使非常認真規劃,努力提升學員的安全度,只要沒保險,發生意外後便要加倍承受罵聲與承擔責任。因為人們都有「後果偏見」,喜歡「以成敗論英雄」,認為結果好,做法就正確,結果不好,做法就錯誤。這種偏見只會加深官僚作風,並無法鼓勵真正有效的作為。
類似的心態到人個人身上,就成了「買心意」這項令人匪夷所思的投保理由。許多人會為了表示自己很愛自己的伴侶而幫另一半買保險,為了表示自己愛子女就幫自女買保險,為了表示自己孝順父母就幫父母投保。這就和學校為了學生的安全而替學生投保一樣,「保心安」的邏輯完全說不通!學校幫學生投保大多是為了學校自己,而幫家人投保的人,也是愛自己多於愛家人,這點只要看看受益人是誰就知道了……
其實保險的主要功能就是「替代經濟損失」,也就是萬一發生意外,連帶產生經濟損失時,保險理賠就能補上這個缺口。請想想,還沒開始工作的子女不幸過世,會不會產生經濟損失?年邁甚至失能的父母不幸過世,會不會產生經濟損失?這兩種情況不但不會產生經濟損失,反而還會減少財務支出、減輕財務負擔。(有時還會有收入,例如:遺產。)
當然,孩子或父母過世你會極度悲傷,但保險理賠並不能替代或減緩你的悲傷。孩子過世很痛苦,但領到保險金你就會比較不痛苦嗎?父母過世很難過,拿到保險金你就會比較快樂得起來嗎?如果你說,雖然不能替代我的悲痛,但領到一筆保險金也沒有什麼壞處啊?那麼請問,幫孩子或父母買保險的目的究竟為何?難道就是在他們死後可以領到一筆保險金嗎?這樣的理由如果從你口中說出來,你自己不會感到害怕嗎?
所以,如果你是家中的支柱,當你不幸身亡會為家中帶來經濟損失時,幫自己投保,才勉強能稱得上是愛家人的表現。然而實際又可以分成以下三種狀況:
1.夫妻都有工作收入,沒有小孩。這種情況下,夫妻任一方過世雖然對整體家庭而言減少了收入,不過家庭支出也會減少。所以不太需要買保險,或者說需不需要買保險必須視實際的經濟損失和相對的支出縮減狀況來考慮。
2.夫妻一人有收入,另一人無收入,沒有小孩。如果是有收入的一方過世,對家庭而言當然會產生經濟損失,因為另一方長期離開職場,而使他就業或創造收入的能力和資源受限。所以有工作收入的一方是需要保險的。但比較容易忽略的是,沒有工作收入而是負擔絕大部分家庭工作的一方過世,對家庭而言仍會產生經濟損失,所以也需要保險。因為原本全職工作的一方,必定得減少工作分量,撥出一些時間精力來從事家庭工作,甚至就像長期脫離職場可能暫時喪失就業能力一樣,長期脫離家庭工作者也可能暫時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而需要額外支出來補足另一半過世所帶來的生產力損失。所以在一人從事全職工作,一人從事全職家庭工作的情況下,夫妻雙方都需要保險,或者說會比雙薪家庭(上述第一種情形)更需要保險。
3.有小孩,不論一人還是兩人有收入。這種情況下,由於有小孩需要扶養,夫妻雙方只要有一人過世,都會產生生產力損失或經濟損失,所以夫妻雙方都會需要保險,或者說比前兩種情況都更需要保險。
上述三種情況中,有需要扶養的小孩如果體換成「需要扶養的父母」也是一樣的。只不過扶養父母可能有其他兄弟姊妹可替代,或者父母有良好的經濟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所以情況又更多元了。但是其實評估的方式都一樣,就是以會不會產生(淨)經濟損失,來決定需不需要保險。
上述的分析是針對身亡後給付的死亡壽險而言,如果是像醫療險或產物保險之類的,就要同時考慮:第一、是否會產生龐大的經濟損失;第二、是否受到損失趨避、高估事件發生機率,或害怕後悔等心理偏誤的影響;第三、就算會產生龐大經濟損失,能否以家庭積蓄與工作收入自行負擔這筆損失,而盡量不要依賴保險的支付。
要知道,當我們以「替代經濟損失」為目的而投保時,是假設保險公司一定會理賠。然而保險公司不是政府單位也不是非營利組織,而是一間以賺錢為目的的公司,每天發生的保險糾紛多到數不清(這部分在後面會細講)。你將你賺的辛苦錢一點一滴地繳出去,當你需要理賠時可能連跪著求保險公司都不一定拿得到錢,這是何苦呢?
在年輕沒有積蓄時,為了以防萬一,也許需要保險(最簡單的定期壽險)。一但你經過努力工作和儲蓄、正確地投資理財、盡量累積一些自己的資產之後,就不再需要投保了。真的發生意外時,便可拿自己的積蓄「自己賠自己」,這才是真正的「保障」。即使你的積蓄不多,萬一發生意外可能會讓你幾十年的積蓄全都花完,我都覺得比把希望寄託在保險公司身上好。畢竟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就是要用在這種重要時刻、花在刀口上嗎?錢只有花出去才會產生價值呀!
那麼如果經過理性評估,在尚無積蓄又需要保險來替代經濟損失時,該買多少保額呢?這時就要盡量精算經濟損失(及生產力損失)了。假設經濟損失是每年四十萬元,就要將這四十萬元除以4%,得出的數字(40萬 ÷ 4%=1000萬)就是可供參考的保額。4%這個數字是經過財務專家模擬統計的。如果你擁有一筆資金,在正確的投資下(如果能有6%~8%的年化報酬率),每年從中提領4%出來花用,那麼這筆資金至少可以維持三十年以上。
上述的保額試算方法,是假設尚在人世的親人三十年內都無法自行增加收入以替代過世親人的經濟損失,這樣的計算已經非常足夠了。其實每個人都擁有非常驚人的求生潛能與生活適應力,就像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名言「生命總會找到出路」一樣。雖然身為家中支柱的你,會擔心身後家人所面臨的經濟困難,但若因為憂慮不可知的未來而影響了目前的生活、工作和經濟狀況,那就是過度憂慮了(是一種有毒的情緒)。
美國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我這一生充滿著許多不幸,但是大多數的不幸都未曾發生。」南加大特教系教授李奧‧巴斯卡力則說:「憂慮不能免除明日的不幸,只會削減今天的喜樂。」要克服過度憂慮是一項人生課題。為了肯定我們存活在這個世上的價值,人們常常會高估自己的重要性與不可取代性。媽媽會犧牲自己的休閒娛樂,全年無休地投入家庭工作,因為「如果沒有我幫他們煮飯,他們要吃什麼?」離職員工有的會不斷回原公司無薪工作,因為「如果少了我,公司如何難運作下去?」,有的則是因為同一個理由,走向另一個極端,等著看好戲:「少了我,看你們還能撐多久?」同樣地,身為家中支柱很容易高估自己的不可取代性、低估家人的適應能力,認為「沒了我,他們一定活不下去」。然而事實有時很傷人─媽媽離家幾天回到家,發現先生小孩全都過得很開心;公司沒了你絲毫不受任何影響;而你的過世雖然會為家人帶來極度的悲傷,不過他們還是能活得很好,甚至將這個人生重大事件化為生命的養分、活出更好的人生。
人們面對死亡的恐懼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放不下自己在世的責任、放不下尚存在世間的一切人事物。然而當生命終結的瞬間,這些憂慮都會同時消逝,你並不會在天國或冥界看著你的家人受苦而感到不忍或後悔不已,那都只是你現在的恐懼與情緒罷了。況且他們並不會像你想像中的那樣,少了你就完全沒有生存的能力。
所以在計算家中支柱過世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時,也要相信家人的自立能力。即使在遭逢意外之際,暫時需要經濟支援,但他們終有一天會回歸生活正軌。不要為了讓家人享有「足夠」的保障(到底多少才夠?),而投入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保險,一來影響了現在的生活品質,二來也削減了為退休生活做準備的財務儲備能力(錢都拿去繳保險,而沒有以正確的投資方式累積退休金)。
總而言之,幫家人(父母、小孩)買保險不是一種愛的表現,幫自己買保險才是。(如果你意外身亡會對家庭產生淨經濟損失、目前尚無積蓄,而且不會因為買保險而嚴重影響現在的生活品質和未來的退休金儲備的話。這三個前題非常重要!)
至於要買哪種保險?那就是接下來要講的部分了。
(四)買發財
就像前面我們在談「保險的起源與精神」時提到的,現代商業保險的性質與最早保險制度的起源大不相同。雖然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有想要「互助互惠」的本能,但面對不知身在何處、也不知發生何事的陌生人,這種天性並無法被觸發。所以繳出去的保險費如果不是用在自己身上,便會覺得「很浪費」或覺得「虧本」。
另外,在演化過程中,我們需要應付非常不穩定的食物來源,以及各種意想不到的突發狀況,導致我們的身體會本能性地節省各種資源運用,遵循「最小努力原則」來生活,講白話一點,就是人都會「懶惰」。而若依比例計算,僅佔全身體重量大約2%的大腦,卻需要耗費掉大約全身20%的資源,占的耗能比例非常的大,所以經演化後的我們也會本能性的會想要節省大腦認知資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呈現一種「心智懶惰」的狀態,許多心理偏誤便因此產生。
心智懶惰的其中之一種表現方式,便是我們都有想要「一勞永逸」的心理需求。做決策或其他理性思考活動是很耗腦力的,為了節省大腦的資源,我們傾向於把大量資源
(時間、精力、金錢)放在不用再額外做決策的地方。在財務上我們喜歡「終身險」、「年金險」、「定期定額」、或一套只須照做不須動腦的「神奇公式或策略」;在消費上我們喜歡「終身保固」、「終身會員」、「永久保證班」、或集各種功能於一身的「智慧型手機」、「信用卡」、「家電用品」;在工作上我們喜歡「公家單位」、「大公司」、「大組織」、「終身僱用制」、「追求學歷與證照」或者一個只須聽命行事不需動腦的職位。
由於看到了人們有「繳出去的錢還想拿回來才不會虧本」,以及想要「一魚多吃」、「一勞永逸」等心理需求,許多具有投資理財功能的保單便被設計出來了。不知從何時開始,保險竟變成了一種投資工具,於是許多人買保險的理由變成想要投資賺錢,這就是我所謂現代人買保險的第四大理由「買發財」。
以下分析三種大家最常買的保險產品種類,包括:終身險、儲蓄險、和投資型保單(變額年金)。
1.終身險
「真的要買保險就買最單純的、錢繳出去,沒出事就拿不回來的定期壽險,不要買一些可以領回的儲蓄險或投資型保單之類的複雜商品。」每當我跟同學這麼說,下課時同學們總會跑來找我,說他買的就是最單純的定期壽險。但其實以為自己買的是定期壽險的人,大多是買了「終身險」。
終身險和定期壽險一樣的地方是,繳出去的錢,沒出事就拿不回來了。而和定期壽險不一樣的地方有二:第一,終身險只要繳了一定的年限,例如繳了二十年之後,就不用再繳,而終身有保障;第二,一樣的保額(保障),終身險的保費是定期壽險的三倍以上。
例如(以下皆為簡化概算),如果1000萬的保額,定期壽險需要年繳1萬元保費的話,終身險則需要年繳3萬元以上。兩者的差距每年是2萬元,繳了20年,差距就是40萬元。如果你買定期壽險而非終身險,把這40萬存下來,在20年後把它拿來買定存、債券,或其他穩健的投資,只要每年報酬率有2.5%,你就可以拿到每年40萬×2.5%=1萬的利息,光用這個利息來繳定期壽險,也就夠了。
上述的例子重點不在數字,而在於概念。也就是終身險之所以可以終身有保障,其實是你自己繳的錢所產生的利息,再拿來支付你的保費。難道以保險公司的資金規模和運用資金的方法(例如:炒地皮),還無法產生每年2.5%的報酬率嗎?
所以對個人比較好的方法是用較少的錢買到較高的保障(定期壽險),再把省下的錢拿來做正確的投資。與其要繳20年不能中斷的保費,何不把這筆錢拿來正確投資股市(長期年化報酬率6~8%)。方法是採用「指數化投資策略」,買進充分分散且被動追蹤大盤指數的低成本指數型基金,並長期持有。再搭配「平均成本投資法」(每隔固定時間,就投入固定金額買進投資標的)和「資產配置再平衡」(參考本文前半段說明),便可大幅降低投資股市的風險,並增加長期的報酬率。正確投資所產生的報酬就可以讓你自己製造「終身險」,甚至累積一定的積蓄之後,就不再需要買保險了,可以「自己保自己」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終身險的除了瞄準人類追求「穩定」和「一勞永逸」的心理需求之外,也利用了人類普遍具有的「貨幣幻覺」傾向。貨幣幻覺是指我們只會從貨幣的「面額」來判斷金錢的多寡,而忽略的物價漲跌或通貨膨脹等因素。從買進終身險當時的物價來看,1000萬的保額是一筆很好的保障了,但是幾十年後,不論是身亡或醫療給付,1000萬元的購買力可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如果通貨膨脹每年3%的話,二十年後1000萬大概只剩下不到500萬的購買力了。
最後,針對應該買定期壽險而非買終身險的建議(其實我真正的建議是都不要買,但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這樣的建議太過主觀),很多人的反應是「可是定期壽險年紀愈大保費愈貴,且到了一定的年齡便不可以再買」。想當然爾,這樣的說法一定也是從保險業務員身上聽來的,他們擅長利用「稀少性原則」的來恐嚇行銷(限時限量,現在不買,以後就買不到囉!)。我的回答是,年紀愈大就愈不需要保險(因為身故並不會產生經濟損失),我不需要的東西你終身提供給我幹嘛?。而由此也可以看出,和保險公司做生意絕對占不到便宜,有賺頭的就賣你保單,沒賺頭的(高齡者和高風險族群)就不做你生意,規則全都是他說了算。還是靠自己好好保健身體、注意安全、累積資產比較實際吧!
所以終身險最大的問題便是把錢花錯地方了、付出過高的保費,以至於喪失了投資的機會成本,也就是喪失透過正確投資來累積資產的機會,其實是讓自己的晚年更不保險了。
2.儲蓄險/定額年金險
儲蓄險和定額年金險都屬於生存保險,與死亡人壽保險功能不同,前者是保障你自己在世時沒錢可花的風險,後者是避免你過世後家人親屬沒錢可花的風險。儲蓄險和定額年金雖然在你過世之後仍然會拿到一筆錢,但基本上那就是你自己繳的錢,加上一些利息,扣掉一些違約金,和死亡人壽保險的身故保險金是不能相比的。所以在分析儲蓄險或定額年金時,應該直接把它當作是投資理財的工具,而非保險來看待。
儲蓄險是指,定期繳納保費,期滿歸還本利和的保險商品。例如每年繳6萬,六年後領回40萬,或者每年繳16萬,六年後領回100萬。也有10年、20年等更長期的儲蓄險保單。
購買儲蓄險時,業務員一定是將你的注意力引導到金額的累積上,例如「短短數年就能存到多少錢」、「繳了多少錢卻領回更多錢」等等。他們會盡量不談到內部報酬率,因為只要認真一算就會發現報酬率通常很低,大約和定存差不多,較長期的保單(例如20年期)才會比定存高,這樣的報酬率和正確長期投資股市相比,都是低得可憐(雖然投資股市也要承擔極高的短期風險)。就算保險業務員談到報酬率或利率,你也常常會被單利、複利、預定利率或宣告利率等一大堆名詞搞得暈頭轉向,目的就是要讓你以為報酬率很高。但幾乎可以保證的是,期滿領回時,報酬率一定會比你想像的低很多。
除了低報酬之外,儲蓄險也承擔了較高的流動性風險(參考本文前半段說明),你的錢被卡死而無法自由運用。在繳納儲蓄險的期間內,若急需用錢而提前解約,就要付出違約金。以20年期的儲蓄險而言,十年內解約大概都會損及本金(拿回的比繳出的還少),超過十年解約才有利息,但利率仍比不上定存,一定要繳滿20年才能拿到比定存高一點的利息。相對地,如果你是買定存並不會有這麼高的流動性風險。定存提前解約大概就是利息被打八折,完全不會損失到本金。
面對流動性風險,保險業務員會告訴你「不用擔心,可以用保單借款阿」。所以說我勸你少費唇舌,你講不過保險業務員的。保險業務員接受公司的銷售訓練,你會問出什麼問題他們早就演練過了,你問A他就回答B,問C就回答D,每個問題都有相對應的答案。即使你反應再快,腦袋翻一個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一樣逃不出他們的手掌心。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說:「處理麻煩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避開。」我們只需要知道什麼產品的缺點在哪裡就好了,一旦開始和銷售人員爭辯,或者故意想要試探銷售人員,小心聰明反被聰明誤,自己反而被說服了。回歸正題,保單借款的利率極高,通常是房貸利率再加上2%~3%的左右。但好笑的是保單借款所借的錢就是你自己的錢,你用自己的錢卻要負那麼高的利息,這是什麼道理?
另一個面對流動性風險的說法是「反正我確定這筆錢20年都用不到」。這就牽扯到本文開頭所說的「什麼時候要用錢只有天知道」。流動性風險是一種「風險」,風險就是可能性、不確定性,如果可以事先知道就不叫風險了。認為20年用不到這筆錢是一種「規畫謬誤」(高估自己對未來的掌握度),而且這種「高度依賴預測」的投資理財方式是很「脆弱」的(經不起波動和意外等隨機或混亂因子)。再說了,如果你「確定」這筆錢未來20年一定用不到,那何不以「指數化投資策略」(充分分散、低成本、長期持有)投資在股市,獲取長期較佳的報酬?
買儲蓄險的目的要嘛是資產的增值,要嘛是資產「穩定地」(低風險地)增值,但是要比增值比不上債券、股票,比穩定(低風險)比不過定存、公債,所以我覺得儲蓄險(低報酬、高風險)並不是一項好的投資工具。
最後,支持儲蓄險的人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儲蓄險可以「強迫儲蓄」。這在我關於儲蓄的文章中已有說過。其實儲蓄的概念和方法都很簡單,人人都懂,之所以做不到,最主要的原因是執行儲蓄計劃者沒有打從心裡認同簡樸的生活型態(價值觀沒有改變),無法從簡樸生活中獲得真實的快樂與人生的意義感(對幸福快樂缺乏正確的認知),所以降低花費這件事就變成一種「勉強」、「痛苦」和有「壓力」的事。
就像減肥一樣,如果覺得「少吃多動」是一件痛苦的事,這樣的壓力便無法使減肥計畫持續,或者在達到短期目標後就馬上鬆懈,又開始大吃大喝或缺乏運動而復胖,陷入著名的「溜溜球效應」─體重上上下下,每次復胖都比減肥前更胖,且更不健康。儲蓄也一樣,如果認為減少花費是一種「犧牲」、「痛苦」的事,一樣無法持續,你的資產會像前述肥失敗者的體重一樣,增增減減,數十年後仍然停留在原地(或者更慘)。
儲蓄應該從價值觀的改變開始,並對金錢與幸福快樂之間的關係有正確的認識,才能既存下錢又提升生活品質。如果用儲蓄險來「強迫」來自己儲蓄,恐怕只會更糟,要嘛提早解約,損失違約金,要嘛就是落入保單借款的陷阱,延後損失但愈陷愈深。
定額年金險則又分為「即期年金險」和「延期年金險」兩種。
「即期年金」是一次躉繳一筆保費後,即可每年領取定額年金的產品。幾種常見的契約型式舉例如下:
A保險公司:一次躉繳1000萬,保證期25年內每年可領50萬,保證期內身亡一樣領滿25年(受益人領),超過保證期25年後,每年領5000元,直到身亡為止。
B保險公司:一次躉繳1000萬,保證期25年內每年可領40萬,保證期內身亡一樣領滿25年(受益人領),超過保證期25年後,每年領40萬,直到身亡為止。
C保險公司:一次躉繳1000萬,保證期20年內每年可領60萬,保證期內身亡一樣領滿20年(受益人領),超過保證期20年後,每年領6000元,直到身亡為止。
「即期年金」基本上就是拿低報酬交換穩定的年金給付,再加上賭自己可以活多久的產品,並沒什麼太大的陷阱。只要算清楚內部報酬率到底有多「低」,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再評估自己可以領幾年(活到幾歲),最後再挑選適合自己的保單即可。要注意的重點如下:
(1)
即期年金的利率(每十萬元保費,每年可領到的年金金額)基本上是反映當時的市場利率。如果買下即期年金當時是低利率的市場環境,將來利率漲了,很無奈,你一樣只能領少少的年金;如果買下即期年金當時是高利率的市場環境,將來利率降了,恭喜你,一樣可以領到高額的年金。這也沒什麼好講的,就只是一種個人的選擇(因為利率升降難以預測)。放棄可能更高的報酬而選擇穩定性和可預期性,定額年金的特質就是如此。
(2)
保證期有長有短。保證期愈長,保單利率愈低(每十萬元保費,每年可領到的年金金額愈少);保證期愈短,保單利率愈高(每十萬元保費,每年可領到的年金金額愈多)。例如:C保險公司的利率高,保證期就比較短。
(3)
超過保證期後,有些保單的年金會縮水到幾乎不見,例如A和C保單;有些保單的年金則會維持保證期內的給付金額,直到身亡為止,例如B保單。但是B保單的利率(每十萬元保費,每年可領到的年金金額)就會比A和C低了不少。
實際要選擇時,只要列出你預計會領幾年/活到幾歲(這是最難的部分,也是保險精算師比你厲害的部分,也是保險公司利用大數法則賺錢的部分),再把領到的年金總額換算成內部報酬率即可。假設60歲時買進上述三家保險公司的即期年金,不同年齡身亡的內部報酬率如下:
60歲
|
61歲
|
62歲
|
63歲
|
64歲
|
…
|
保證期內身亡
內部報酬率
|
|
A公司
|
-1000萬
|
+50萬
|
+50萬
|
+50萬
|
+50萬
|
…
|
1.80%(領25年)
|
B公司
|
-1000萬
|
+40萬
|
+40萬
|
+40萬
|
+40萬
|
…
|
0%(領25年)
|
C公司
|
-1000萬
|
+60萬
|
+60萬
|
+60萬
|
+60萬
|
…
|
1.80%(領20年)
|
…
|
81歲
|
82歲
|
83歲
|
84歲
|
85歲
|
85歲身亡
內部報酬率
|
|
A公司
|
…
|
+50萬
|
+50萬
|
+50萬
|
+50萬
|
+50萬
|
1.80%
|
B公司
|
…
|
+40萬
|
+40萬
|
+40萬
|
+40萬
|
+40萬
|
0%
|
C公司
|
…
|
+6000
|
+6000
|
+6000
|
+6000
|
+6000
|
1.82%
|
…
|
86歲
|
87歲
|
88歲
|
89歲
|
90歲
|
90歲身亡
內部報酬率
|
|
A公司
|
…
|
+5000
|
+5000
|
+5000
|
+5000
|
+5000
|
1.81%
|
B公司
|
…
|
+40萬
|
+40萬
|
+40萬
|
+40萬
|
+40萬
|
1.22%
|
C公司
|
…
|
+6000
|
+6000
|
+6000
|
+6000
|
+6000
|
1.84%
|
…
|
96歲
|
97歲
|
98歲
|
99歲
|
100歲
|
100歲身亡
內部報酬率
|
|
A公司
|
…
|
+5000
|
+5000
|
+5000
|
+5000
|
+5000
|
1.83%
|
B公司
|
…
|
+40萬
|
+40萬
|
+40萬
|
+40萬
|
+40萬
|
2.52%
|
C公司
|
…
|
+6000
|
+6000
|
+6000
|
+6000
|
+6000
|
1.87%
|
內部報酬率計算方法,可使用Excel內的IRR函數計算:
「延期年金」則是定期繳納保費,繳費期滿後才開始領取年金,如果是一次領就是儲蓄險。相對於儲蓄險看重資產的增值,年金險看重的就是穩定的年金收入。已經退休者可以將一筆退休金購買「即期年金」,便可轉換成可以每年穩定的年金收入,以避免自己陷入「人還沒過世,退休金就已經花完」的窘境。尚未退休者(有收入者)則可以定期繳交「延期年金」,期滿之後便可開始領取年金收入,等於是「儲蓄險+即期年金」的二合一版本。
3.投資型保單/變額年金險
保險的目的是替代非預期性的龐大經濟損失,而非投資賺錢。如果以投資為目的來買保險,不但無法賺錢,還會讓自己更沒保障。無奈多數人關於投資理財的資訊幾乎全都來自於金融產業(包含財經媒體也是金融產業中的一環),金融銷售人員為了賺錢,只會推薦你高佣金的產品,如投資型保單或主動型基金(多數人買的共同基金),而不會提供真正對你有利的保險或投資工具,例如:定期壽險或指數型基金。
我們自己也要負起部分責任,畢竟為了真正的保障或穩健投資而設計的金融商品或工具,我們大多沒興趣,反倒是提到以賺錢為目的(卻是高費用、高風險、低保障)的產品時,我們的眼睛就會閃閃發亮。所以金融銷售人員從經驗法則就可以知道,推銷真正有保障的定期壽險是事倍功半,而推銷高保費、低保額(又有高佣金)的投資型保單是事半功倍。保險業務員身處在保險產業文化中,本來就有龐大的金錢誘因,又加上民眾給他們的「後效強化」(也就是『獎勵』的意思),就演變成這種「買發財」的投保文化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