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心理社會發展論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是著名的人格發展理論,強調一個人的「自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因其內在生物性心理需求與外在社會環境的互動,不斷發展與平衡。而艾瑞克森的理論也像他所描述的自我發展歷程一般,隨著其研究生涯的推進而不斷有重要概念的增修與重新詮釋。


本文內容整理自艾瑞克森領銜、其妻子瓊‧艾瑞克森(Joan M. Erikson)擔任顧問、心理學家海倫‧克夫尼克(Helen Q. Kivnick)主筆的著作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張老師文化)。雖非艾瑞克森主筆,但內容取向強調艾瑞克森晚年的研究重點,相較於一般教科書中闡述的「心理社會發展論」,本書更具啟發性與實用性。這是一本從十六歲到一百零六歲的人讀了都能幫助自己重享人生的好書。


活躍參與:在兩極中尋求平衡

艾瑞克森所建立的「心理社會發展論」是以「自我」的發展為中心。個體出生後與社會環境互動而持續發展,在個體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中,一方面由於自我成長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又受到社會的要求與限制,使個體在社會適應中產生心理上的困難,艾瑞克森稱此為「發展危機」(developmental crisis

每一階段的發展危機由看似兩兩對立的性格傾向─和諧的(syntonic不和諧(dystonic─所組成,分別為:「信任VS.不信任」、「自主VS.羞愧/懷疑」、「主動VS.罪惡感」、「勤勉VS.自卑」、「自我認定VS.角色混淆」、「親密VS.孤立」、「生產繁衍VS.頹廢遲滯」、「統整VS.絕望」。

根據早期教科書中的闡述,在每一個階段中,發展順利便會形成和諧傾向的性格,發展失敗則會形成不和諧傾向的性格。例如,嬰兒與媽媽的互動中,若媽媽能及時而正確地回應嬰兒的需求,嬰兒便可持續發展出對人信任、有安全感的性格,若媽媽無法及時而正確地回應嬰兒的需求,嬰兒便會發展出對人不信任、缺乏安全感的性格。

但艾瑞克森等人晚期提出一種更貼近現實且更為合理的詮釋,認為發展健全的自我應該同時擁有和諧與不和諧的性格傾向,而適應良好的發展是在兩種極端性格中取得平衡。例如,發展信任的和諧性格是必要的,但只有與適度的不信任並列時,信任才能正向發揮其存在的價值。簡單說,不信任對於個人的生存也是必要的。

身在詐騙事件頻傳的台灣,稍微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知道,一味信任他人而不懂稍加懷疑者,絕不是一個社會適應良好的人。例如,若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捲入索賄弊案事件尚未明朗化之前,馬英九總統僅憑林益世片面之詞,不加以查證便選擇信任他,就是在「信任VS.不信任」發展危機中,適應不良的例子。另外,歷史上英國首相張伯倫與德國納粹希特勒等人簽屬的慕尼黑協定,也是太過信任德國納粹宣稱的「和平解決」方案,而導致嚴重後果的有名例子。

然而,和諧和不和諧兩股張力的平衡並不會自然發生,必須藉由我們不斷學習、有意識的統整合心理需求和社會限制間的互動,才能達到平衡的狀態。所以艾瑞克森等人在較晚期的理論詮釋中,特別重視「活躍參與」(vital involvement的概念。強調我們並不是被動地受到心理成長動力與環境限制力量的形塑,而發展出自我的,我們更應該積極參與每一階段的發展任務,主動投入環境帶來的挑戰活躍參與本身就是我們「活著」的最佳實證!


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一覽表:

生命週期
不良發展
人格特質
適應良好的心理社會力量
(和諧傾向VS.不和諧傾向)
惡性發展
人格特質
人際關係&社會參與範圍
嬰兒期
依賴
希望
(信任 VS. 不信任)
退縮
父母&主要照護者
幼兒期
任性
意志
(自主 VS. 羞愧/懷疑)
衝動
父母&親戚長輩
學前期
自我中心
目標
(主動 VS. 罪惡感)
自我貶抑
兄弟姊妹&家庭成員
學齡期
領域狹隘
能力
(勤勉 VS. 自卑)
放棄努力
同學&老師
青少年期
狂熱盲從
忠誠
(自我認定 VS. 角色混淆)
否定
同儕&偶像(模仿對象)
成年前期
亂愛
(親密 VS. 孤立)
排外
自由選擇的友誼、夥伴&伴侶
成年期
過度擴展
關懷
(生產繁衍 VS. 頹廢遲滯)
漠不關心
真正關心的人事物&活動
老年期
頑固
智慧
(統整 VS. 絕望)
輕蔑
真正的深入關係


不良發展 VS. 惡性發展



個人在每一階段中若能平衡兩股個性傾向而適應良好,便能發展出各式的心理社會力量,包含希望意志目標能力忠誠關懷智慧。這些力量可以成為順利發展後續階段或重新平衡先前階段時所需的心理社會資源。

然而在取得個性傾向平衡的過程中,也會產生發展失序的狀況。如果和諧的人格特質傾向過度表現或過度發展,試圖讓不和諧人格特質傾向完全消失,便會造成「不良發展」(maldevelopment;相反的,若太過強調不和諧的人格特質傾向,導致和諧人格特質傾向嚴重不足,則會形成「惡性發展」(malignancy。兩者皆會減少個人活躍參與生命過程的機會,並削弱後續發展與重新平衡的心理社會力量和資源。

不良發展嚴重者可能導致「神經官能症」(neurotic),而惡性發展嚴重者則可能導致「精神錯亂」(psychotic),前者通常有較高的病識感,較可能主動求助,後者由於較無病識感,所以較難治療。

換句話說,「不良發展」可藉由重新適應、自然痊癒或治療的介入而有所修正。例如太過信任他人者,可能察覺到自己的問題而積極調適,或屢次受騙後被迫調整,或者經專業人士治療後得以修正。相較之下,一旦進入「惡性發展」就像走進死胡同,而必須借助更極端的治療才能改善。例如完全不信任他人者,因為認為社會充滿邪惡的陰謀和陷阱,所以除了自己之外誰也不信任,雖然缺乏安全感,卻覺得自己的做法是最安全、最能保護自己的方法,所以自覺不需要修正。


心理社會發展八大階段

心理社會發展論將人類發展分為八大階段,包含嬰兒期(infancy幼兒期(early childhood學前期(play age學齡期(school age青少年期(adolescence成年前期(young adulthood成年期(adulthood老年期(old age

早期教科書將各階段對應明確的年齡,但由於醫學與健康科技的進步,以及各地社會文化的差異,例如台灣年輕人普遍延後離開學校與進入職場,艾瑞克森等人晚期則不再將各階段加上年齡。除了前三~四的階段與生理發展密切相關而有較明確的對應年齡之外,其他階段皆視發展者的心理狀態與社會互動來判斷其正處於哪一個階段中



一、嬰兒期:信任VS.不信任(發展『希望』)

嬰兒為了求生存必須學習對自己的「感官知覺」與「照顧者」產生信任,前者是指透過飢餓、口渴、冷熱、舒適感來促發生理系統以滿足需求,或透過痛覺、噁心、不舒適感來避免生命受到威脅,後者是指安心地接受照顧者的照護行為。信任對不信任的衝突,可以說成是「照護者的照護行為」與「嬰兒的感官知覺」的衝突

過多信任的不良發展,導因於照顧者過份熱心(過於強勢)卻不符合嬰兒的感官知覺,進而造成嬰兒不相信自己的感官知覺,而過度順從照護者的照護行為。例如媽媽可能在嬰兒想睡時逗弄他、肚子餓時哄他睡覺、尿褲子時餵他喝奶,而過冷或過熱時卻幫他換尿布。嚴重的不良發展會造成長大後的「依賴」性格由於不相信自己的感覺與判斷,所以凡事都要徵詢他人意見,對於親自看到聽到的事物也無法有確定感或安全感,一定要他人的再三保證才能安心對於他人的言行則顯得過於輕信,而容易受騙受害

相對的,過多不信任的惡性發展,則導因於照護者過於疏離或缺乏紀律,進而造成嬰兒不信任照顧者,而只相信自己的感官知覺。例如媽媽與小孩的互動缺乏情感投入、對於嬰兒的哭鬧反應置之不理,或者媽媽因個人因素有時熱忱有時冷漠、有時溫柔有時暴躁,皆會加強嬰兒的不信任傾向。嚴重的惡性發展會造成長大後的「退縮」性格,對他人有迴避或矛盾的依附關係。由於只相信自己而不信任別人,所以凡事皆習慣自己獨立判斷或執行,對於他人真心的幫助也無法大方接受

在嬰兒期適應良好、能在「信任VS.不信任」間取得平衡者,通常是照護者能及時且正確地回應嬰兒的需求,使嬰兒能相信自己的感官知覺,又能安心地接受照護。適應良好的嬰兒會發展出「希望」的心理社會力量,對他人有安全的依附關係。之所以對世界感到樂觀、有希望,是因為一方面對自己的感覺和判斷有自信,另一方面知道即使失敗受挫,也有值得信任的人會提供適時的支持與協助。換句話說,他們既有自信獨力完成任務,也能樂於接受他人的幫助



二、幼兒期:自主VS.羞愧/懷疑(發展『意志』)

幼兒期的幼兒開始學習走路、吃飯、大小便等肌肉和行為的自我控制訓練。在父母與親戚長輩的鼓勵與協助下,若能成功控制自己的行為,則可獲得到自主性的成就感,但若訓練者過於嚴苛或追求完美,則會造成幼兒的羞愧感或自我懷疑。適度的自主性可以增加對自己行為及心智的自我管理能力,而適度的羞愧和懷疑則讓人正視自己能力的極限與現實社會中的限制

過多自主性的不良發展,可能導因於父母過度的讚美或幫忙,讓幼兒產生「只要我想做都做得到」的錯覺。嚴重的不良發展導致長大後的「任性」性格忽略現實社會中的種種限制或自己的能力不足,而要求自己的需求必須獲得滿足他們常常受到《秘密》、《力量》、《零極限》、《吸引力法則》、「NLP」…等缺乏科學根據的概念吸引,認為「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的時候,全世界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而過度自信的結果往往是導致極深的失望或不必要的損失

相對的,過多羞愧懷疑的惡性發展,可能導因於父母過於嚴苛的訓練或過高的標準,使幼兒對於自我控制能力的不足產生羞愧感與自我懷疑。嚴重的惡性發展會導致長大後的「衝動」性格。不同於口語化的「衝動」通常指一個人不經審慎思考就貿然行事,心理學上的「衝動」性格指的是「無法」審慎思考、易受周遭環境刺激干擾而注意力無法集中、無法延宕滿足與克制本能性的衝動……等大腦「執行功能障礙」。簡單說,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與心智以達成對自己有利的目的,且通常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凡事拖延、忘東忘西、生活亂成一團的「瞎忙」一族

在幼兒期適應良好、能在「自主VS.羞愧/懷疑」間取得平衡者,通常是在幼兒期自我控制訓練時,獲得充分的成就感以及適度的挫折,所以發展出自由控制心智與行為的「意志」力量,但又能考量現實社會中的種種限制,以及對自己的極限做合理的評估他們通常擁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AQ逆境商數、EQ情緒智能以及延宕滿足能力…等心理韌性


三、學前期:主動VS.罪惡感(發展『目標』)

學前期的小孩最愛玩遊戲他們透過遊戲、歌曲、故事等媒介,充滿好奇心地探索這個世界,並藉由激發出的想像力發展對他人的「同理心」。孩子若能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盡量發揮他的好奇心與創造力,便可養成主動積極的進取態度;但如果因為打擾到他人而被大人斥責,則會引發做錯事的罪惡感。充足的主動積極態度可以培養「內在動機」,使人有動力去從事符合其興趣的活動、追求滿足欲望的目標;而適當的罪惡感則讓人學習設身處地為人著想,並尊重他人

過度主動積極的不良發展,可能導因於父母未適時限制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嚴重者將發展出「自我中心」的人格特質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而不顧他人的感受。例如許多低層次的業務員,為了的達成業績不斷以廣告DM、電話行銷、E-mail垃圾郵件、FB垃圾留言、路邊填寫問券…等方式打擾他人,更有甚者某些不肖業者專門訓練旗下理專、保險、房仲、傳直銷的業務人員,採用不要臉的方式「大膽要求」、死纏爛打地推銷產品,這些都是過度主動積極而缺乏同理心的行為模式。

相對的,過多罪惡感的惡性發展,可能導因於父母過度限制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嚴重者將發展出「自我貶抑」的人格特質他們傾向犧牲自己的欲望與權利,以滿足他人的需求、維護他人的權益。例如自我貶抑的家庭主婦,可能太過在意先生及小孩的想法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另外自我貶抑的戀人則常常犧牲自己的權益以滿足對方的欲望他們不敢伸張自己的權益、追求自己的目標,也因為擔心打擾別人而不敢要求別人幫忙。然而他們自以為「為別人好」的行為,常常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不但自己犧牲受害,他人也因為倍感壓力而無法獲得好處

在學前期適應良好、能在「主動VS.罪惡感」間取得平衡者,可以發展出合理追求「目標」的動力與同理心。他們樂於追求自己興趣、從事熱愛的工作,對於自己的熱情所在顯得精力充沛。同時他們也發展良好的社交技巧,懂得尊重他人、能以不打擾他人的方式追求目標之外,也擅於察言觀色,在對方興趣缺缺或感覺受到打擾時收斂言行、適可而止


四、學齡期:勤勉VS.自卑(發展『能力』)

學齡期的學童開始進入學校學習在社會上生存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不同於學前期大多數學習經驗是從遊戲中得來,所以孩子對什麼事都感到有趣、好奇、想要追根究柢,在學齡期的學習內容通常非屬人類本能範疇,必須刻意勤勉練習,否則便會遭受挫敗而覺得自卑。伴隨充分勤勉而來的學業成就,可以建立自信、發掘天賦,並熟練學習的方法以便將來謀生技能的習得;而適度的自卑則可以避免驕傲自負,了解自己的弱點與不足之處,並懂得謙虛與見賢思齊

過度勤勉的不良發展,可能導因於過度強調課業成就而忽略廣義的教育與學習,嚴重者將發展出「領域狹隘」的興趣與認知模式。例如師範院校畢業生,在學齡期通常認真勤勉而獲得不錯得成績,但過於認真念書卻容易造成「隧道視野」,而未能從學校以外的管道獲取知識和培養興趣,導致職涯規畫缺乏彈性,一心想考上教甄而淪為流浪教師。其他如年復一年的高普考或國營事業考生、以及看似勤勉其實是最懶惰的工作狂…等,都是過度專注在狹隘領域而適應不良的例子他們擅長把事情做對,卻不是做對的事,一旦方向錯誤則愈努力結果愈糟

相對的,過度自卑的惡性發展,可能導因於過高的課業標準與期望(高估學童的能力),進而造成過大的學習壓力,嚴重者會發展出「放棄努力」的學習和行為模式。由於在課業學習上屢次受挫導致「習得的無助感」(再怎麼努力都沒用),或者老師及家長錯誤的獎懲制度(針對能力而非努力做獎懲)造成學童的「定型心態」(相信:學業成績=能力=自我價值,且能力為天生固定)學童便會放棄努力或藉由不努力來維持自我價值感。他們從不全力以赴、能混則混,對自己的能力極度沒信心

在學齡期適應良好、能在「勤勉VS.自卑」間取得平衡者,可以發展出謀生的「能力」以及「能力感」他們從廣泛的教育與學習中培養學習的能力,並從學習的成就中了解自己的天賦,也從學習的挫敗中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弱點他們透過終身學習來不斷強化自己的天賦與能力,透過建立團隊來彌補自己的弱點,並懂得結合社會的趨勢與需求而擁有較彈性的生涯規劃



五、青少年期:自我認定VS.角色混淆(發展『忠誠』)

青少年面臨的挑戰,是了解社會中各種思想、價值、意識形態與意象表徵,並從中挑選自己值得付諸終身、至死不渝的人生目標。此階段的青少年會藉由加入或認同某些次文化或團體來界定「我是誰」,若無法尋得認同的次文化或團體則會產生角色混淆的迷失感。明確的自我認定有助於融入社會群體以增加「歸屬感」;而適度的角色混淆則可以確立自己的「獨特性」以增加存在感

過度自我認定的不良發展,是指青少年對自己所處的(次)文化團體、所擁有的意識形態、所認同的價值觀太過忠誠,嚴重者將發展出「狂熱盲從」的性格傾向。例如偏激的政治狂熱份子、名人明星的死忠粉絲,乃至於迷信各種宗教的信徒,都有此種不良發展的性格傾向。青少年不成熟的心智與善變的情緒可能使其錯失大有前途的良機,更甚者若做了對自己不利的決定(例如加入錯誤的團體)卻全心投入,可能會盲目地身陷其中並走火入魔。例如,坊間許多傳直銷商(幫派)進入校園拉攏學生加入,便是利用青少年需要加入與認同團體的需求,一旦青少年加入傳直銷(幫派)行列,可能對其生涯發展產生極不利的影響

相反的,過度角色混淆的惡性發展,是指青少年過度強調自己的獨特性,而不認同、不歸屬於任何(次)文化或團體,嚴重者可能發展出對任何族群、團體、文化、價值觀或意識形態都採取「否定」態度的性格傾向。他們一味否定所有族群或團體的信念及價值觀,卻又無法明確表達自己的立場他們自外於所有族群團體,不願被劃入任何一個陣營。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是特異獨行、無法融入任何團體

在青少年期適應良好、能在「自我認定VS.角色混淆」間取得平衡者,會認同自己的同儕、所屬的團體與族群、所擁有的信念與價值觀,進而發展出「忠誠」的心理社會力量。他們在所屬的團體中獲得歸屬感,又能正面看待自己的獨特性,而對團體中的某些信念或價值觀提出不同的看法。融合所認同的人事物與個人獨特的思想,他們得以漸漸理出值得忠誠的人生方向。



六、成年前期:親密VS.立(發展『愛』)

進入成年前期,「選擇性的親密關係」取代了「試驗性的友誼、同伴與親密關係」。此階段個人開始為一段雙方皆願意信守承諾、真誠相待的關係做準備,雙方若能共同分享生活的點滴、工作上的甘苦且有共同的目標,便能發展出維持一般友誼並與同一伴侶保持持久關係的親密能力;否則將發展出不願「自我揭露」、不願投入感情的孤立傾向。足夠的親密能力使我們熱愛奉獻與互動,得以與他人建立深度的連結;而適度的孤立則使我們能夠獨處思考與自我了解

過度親密的不良發展,是指輕易開啟過多親密關係,且難以切斷不適合的親密關係,嚴重者將發展出「亂愛」的行為模式過度親密者對所有關係都熱心奉獻與深入互動,絲毫沒有「別親疏」的觀念,以至於無法帶給伴侶安全感之外,也容易將自己陷於無法自拔的情感糾葛之中。另一種情況是無法切斷不適合的親密關係,導致沉浸在痛苦的錯誤關係中彼此傷害。這類人通常熱情外向、具有魅力,願意自我揭露而能快速建立人際連結。

相反的,過度孤立的惡性發展,是指過度隱藏自己而無法建立親密關係,嚴重者會發展出「排外」的行為模式過度孤立者通常不願談論自己的工作、生活或興趣,且無法投入情感與人互動,導致無法建立親密關係太過深入的互動讓他們覺得不安或受打擾。他們通常喜歡獨處、觀察與反思,不容易建立深入的人際連結

在成年前期適應良好、能在「親密VS.孤立」間取得平衡者,既能夠與人深入交往互動,也能享受自己獨處的時間,進而發展出「愛」的心理社會力量真正的愛不是一種情緒或本能反應,而是一種理性選擇的力量,選擇正確的對象、選擇不求回報的付出、選擇打開內心讓對方進入、選擇表現忠誠與親密關懷的行為適應良好者的人際關係重質不重量,他們有明確的「別親疏」觀念,只與少數人建立深入關係,大多數人則維持一般友誼,他們樂於獨處而不會帶給對方太多壓力,也勇於切斷不適合的人際關係



七、成年期:生產繁衍VS.頹廢遲滯(發展『關懷』)

身處真實社會的成年人有發揮其影響力的需求,透過(1)生養後代或提攜後進(2)製造商品或提供服務(3)發明規則與創造價值,個人得以傳遞自己的基因和秘因(Memes),前者指傳宗接代,後者指將自己的理念、價值、知識和技能傳給下一代。透過生產繁衍發揮影響力,知道自己身後尚有部分東西可以留下來,便會覺得生命有意義感、較能面對死亡;相反的若無法發揮生產力及影響力,便會覺得生命毫無意義而感到頹廢遲滯。充分的生產繁衍使人在工作及生活上感到精力充沛;適當的頹廢遲滯則讓人得以拒絕某些不必要的任務與責任,將有限的精力做最大的發揮

過度生產繁衍的不良發展,是指對所重視的人、事、物付出超出能力範圍的關心,嚴重者將發展出「過度擴展」的行為傾向。例如父母替成年子女承擔過多工作與責任,不但徒增辛勞又剝奪子女的學習能力上班族承接過多專案或超時加班,不但沒有效率又買斷未來創業者一味擴張規模與觸角,不但增加風險且犧牲生活品質他們拚命生產卻適得其反;他們把馬拉松當成百米衝刺而沒有事先規劃「配速」;他們自以為精力無窮而沒有將生命做最有效能的運用

相反的,過度頹廢遲滯的惡性發展,是指拒絕關懷周遭的人、事、物,嚴重者發展出「漠不關心」的態度他們不關心所處的世界發生了麼事,不關懷身邊的朋友需要什麼幫忙,而只關心自己的需求是否獲得滿足。他們自私自利、只想收穫不想付出。但弔詭的是愈不付出就愈無法收穫,導致他們蜷縮在自己的世界自怨自艾、了無生氣。在生命終了時,可能會感到未曾活過而極度害怕死亡

在成年期適應良好、能在「生產繁衍VS.頹廢遲滯」間取得平衡者,不但精力充沛,且懂得拒絕不當的工作與責任,以便將有限的時間精力投入自己真正關心的人、事、物及活動中,進而發展出「關懷」心理社會力量。藉由關懷所「生育」、「製造」和「創造」的一切,他們感到幸福快樂、人生充滿意義感。



八、老年期:統整VS.絕望(發展『智慧』)

老年人透過部分有意識、部分無意識的複雜過程,企圖調和早期的心理社會主題,並將這些主題整合,帶進目前老年期的發展中。若能整合一生的經驗與每階段的心理社會力量以面對老化與死亡,便能感到一生完整無缺的統整感;若因為無法整合,則會對無可避免的老化與死亡感到絕望。足夠的統整感,讓老年人再次肯定生命,並藉由持續有意義地參與活動及群眾,增強心理社會的力量;而適度的絕望則讓老人逐漸接受死亡的必然性

過度統整的不良發展,是指老年人面對死亡的不確定與陌生感,和生理機能老化帶來的不便和痛苦時,假裝自己不憂慮,嚴重者會發展出「頑固」的性格傾向。這些人正處於「假統合」(pseudo-integration)的過程中,藉由否認那些他們發現無法接受的部分,以建構自己對一生整體的滿意感。他們過度美化過去經歷的一切,宣稱對自己的一生感到滿意,而不會遺憾後悔實際上他們既不服老又不接受幫助,堅持自己沒有適應不良反而限制了他們的發展,例如不坐輪椅反而限制了行動範圍、不接受照護反而損害了健康、不改變工作型態反而削弱了生產力、倚老賣老反而破壞了人際關係…等

相反的,過度絕望的惡性發展,是指老年人對過去的生命事件感到後悔遺憾,對現在的老化感到羞愧自卑,對未來的死亡則感到絕望無助。嚴重者會發展出「輕蔑」的態度對自己與他人的生命不屑一顧,認為自己的生命經驗不值一提,此種態度乃是反應其對死亡的困惑與無助

在老年期適應良好、能在「統整VS.絕望」間取得平衡者,能在為生命做整體回顧並與之妥協的過程中,發展出「智慧」來了解與接受對過去生命事件所做的決定,他們仍會對無可避免的老化與死亡感到無助,但他們接納自己的情緒,以便繼續活躍參與接下來的人生。他們肯定過去、接納現在,並持續邁向未來。


生命週期

艾瑞克森等人晚期為了以更貼切的文字來取代「階段」(stage),結合許多關於生命階段的概念後,決定使用「生命週期」(life cycle)來表示發展順序中時空並存的特性生命週期一詞涵蓋兩個重要概念,其一為「個人的生命週期也是世代交替的循環週期」,其二為「個人會不斷以新的形式重新經歷早期的生活

首先,心理社會力量是個人內在心理動力持續與外在社會互動而發展出來的,這代表每一階段的個人在平衡該階段發展危機以及主題力量時,都存在一個相對應的社會參與範圍與一些重要的人際互動關係。而這些相對應的人際關係也正處於某個發展階段,也正透過社會與人際互動來平衡發展危機以獲取力量。所以個人與他人的社會互動,除了可以滿足各人生階段當下的需求之外,也能準備應付未來生命發展的各項挑戰

例如,一個與外界活躍互動的嬰兒,不僅準備好接受母親的照料,同時也準備好認同並發展母親一職所需的條件,意即他們同時也在學習終其一生進行母性行為的能力。其他如祖孫、師生、伴侶、前輩後進…等人際互動關係中,每個人的生命週期都交疊在一起,對其他人的心理社會發展產生影響力隨著世代間生命經驗的不斷循環,人類也建造了不斷更新發展的社會秩序


另外,生命週期不只會擴大包含上下幾個世代,他也會循環於個人的一生當中,讓人得以用一種新的形式重新經歷早期的生活。就像身處老年期的個人會對其一生進行統整一樣,個體在生命週期中的每一階段裡都會將早期階段所出現的心理問題,以新的、合乎年齡的方式在進行整合。各種發展危機在不同階段,需要不同比重的平衡,所以個體會將早期的那些主題併入目前遭逢的焦點主題裡,並希望能重新取得平衡。

以「信任VS.不信任」為例,嬰兒期到學齡期需要較多的信任與較少的不信任,以便接受父母師長的照顧,但從青少年到成年期,則須逐漸調高不信任的比重,以便獨力面對真實社會的多元性,到了老年期又重新需要較多的信任以便樂於接受他人的幫助。其他發展危機也需要如此不斷地重新經歷與平衡。

自我發展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歷程,只要能活躍參與社會互動,並從經驗中學習反思,即使早期適應不良,也可透過重新平衡的方式修正自我發展的方向。每一階段累積的心理社會力量和資源愈多,就愈能修正早期的發展失序,也更能夠處理後續主題的發展危機。相對的,一旦停止終身學習與活躍參與,即使早期適應良好,也可能演變成不良發展或惡性發展。就像刀不磨不利,生命原本就需要全心投入和活躍參與,不出港的船雖不會擱淺但也失去造船的意義。所以,勇敢迎向生命奔流中的暗礁吧,如此才能激起美麗的浪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