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孫子兵法》人生境界、領導藝術與現代生活的藝術


《孫子兵法》可謂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言兵但又不限於言兵。以現代的學科分類來看,其對後世的軍事科學、醫學、經濟學、體育競技、文學、哲學、系統科學、決策學、心理學、數學、預測學、行為學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那麼,《孫子兵法》之所以能經歷數千年而不衰,其所揭示的事物普遍規律究竟是什麼?對現代生活所具有的現實意義又是什麼呢?

然而,《孫子兵法》真的適用於現代的戰爭或現代人的生活嗎?或者,將它應用於現代生活時會有哪些限制?以及,應用孫子兵法的人又要注意哪些重要原則呢?

身為華人,你讀過《孫子兵法》了嗎?你讀懂《孫子兵法》了嗎?你讀對《孫子兵法》了嗎?

--

愛閱實踐社群【閱讀實踐力訓練】4週專題課程:

《孫子兵法》-人生境界、領導藝術與現代生活的戰略

課程日期:3/7()3/14()3/21()4/4()

上課時間:19:00-21:30

上課地點: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50號(台北火車站對面,新光三越旁)教室編號待報名成功後另行通知。


進行方式:
  • 第一階段19:00~20:30 深度閱讀:
深入探討《孫子兵法》,由講師進行導讀與授課

  • 第二階段20:40~21:30 閱讀實踐:
藉由新書/經典書摘,來進行團體討論與分享、知識應用與實踐

費用:每次上課現場繳費650元(完整課程共四次,可報名參加單次課程)

報名方式:填妥下列報名表,送出即可。

--

《沒有名片,你是誰》「我/我們」哲學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葉子》 陳曉娟 作詞

每個人都有兩種看似相反的人際需求,一種是將自己與他人區隔開來,強調自己的獨特性。例如,行為經濟學的實驗顯示,聚餐時同桌友人的點餐順序會影響一個人對餐點的滿意度,後點餐者常常為了顯視自己的獨特性,而點了不同於先點餐者的餐點,卻犧牲了自己原先的偏好選擇。

上述實驗可參見《誰說人是理性的》,此種點餐傾向有文化差異,重視合群性的東方文化可能傾向於點和別人一樣的餐,不過也帶出以下要說的第二種人際需求:融入群體。

第二種是將自己融入一個更大群體的需求,以獲得一種歸屬感與安全感。例如,和上述實驗有點矛盾地,在生活或工作上,我們常常犧牲自己的權益,或刻意隱藏自己不同於多數的意見,只為了維持群體表面的和諧,或顯示自己的群性。

上述兩種人際需求其實並不衝突,也不矛盾,只是大部分人用了錯誤的方法來追求這兩種人際需求的滿足。《沒有名片,你是誰》書中闡述的「我/我們」哲學,便是教我們如何同時滿足這兩大人際需求。



透過「我」途徑─「自我了解、發現意義與界定價值」的過程,可以讓我們找到自己的天賦、整合過去的經驗,並追求個人的目標;透過「我們」途徑─「選擇付出、真心投入與帶來貢獻」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與他人的關係、真正成為群體的一份子,以及達到對自己和群體都帶來好處的雙贏局面。

要讓自己與眾不同、獨一無二,不是讓外在行為表現得離經叛道(尋求自我認同的青少年常透過此種方法)就可以了,而是要從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如閱讀)中學習與反思,以了解自己的特質,並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

心理兼教育學家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力論」(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說明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優勢智能,加上每個人的人生經驗都不盡相同,對類似的經驗也會有不同的解讀、產生不同的意義,進而形塑一個人的價值觀。透過上述的「我」途徑─「自我了解、發現意義與界定價值」的過程,每個人便會自然產生獨特性,並建立自信、自尊與自我認同。

至於要融入群體,也不是拼命認識朋友、加入多種社群就可以了,而是先要不求回報地付出、真心認同所屬群體並以行動表現,最後對社群做出獨特的貢獻才是正確的方法。

例如,在【愛閱實踐社群中,社群成員常常自發性地帶點心請大家吃、不吝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並以持續穩定的出席和真心的關懷他人,來表示便表示對社群的認同,而每個人的互動與貢獻都使社群的品質不斷提升,回過頭來又加強了社群成員自己的學習成效,進而改善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品質,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



然而「我」與「我們」途徑有一定的順序。例如,要先有足夠的自我了解,才能懂得尊重及同理他人;要先釐清自己的價值觀,才能選擇與加入正確的群體;要先發揮自己的天賦,才能對群體產生最大的貢獻。

那些覺得「服務他人」、「無條件的付出」…等說法,是唱高調、太過理想化的人;或是常見的那些太過投入志願服務,缺忽略自己應盡義務及家人等重要人際關係的人,其實是因為跳過了「我」途徑直接進入「我們」途徑,或走完「我」途徑之後沒有進入「我們」途徑的結果。

唯有實踐「我/我們」哲學,才能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自己和群體,打從心理認知到並認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卻都同在一條船上」的道理。故教學群常在課堂中強調:能和自己相處的人,才能與同性他人相處;能與同性他人相處的人,才能與異性他人相處;能與其他個體相處的人,才能與群體共處。



正向心理學》目標設定的幸福科學


調查 1953 年級耶魯畢業生,問他們是否有特定目標,是否寫下他們的目標?有部分人說他們心中有目標,但只有 3% 的人在某處寫下他們的目標,二十年後,調查人員聯絡這些畢業生,結果非常神奇,有目標的那一部份學生,成功致富顯然優於沒有目標的人,寫下目標 3% 的人的財富總和比其他 97% 的總和還多!

這項神奇的目標設定有效性研究只有一個問題:「這項調查從未發生過」。(引自 Fast Company 雜誌 )耶魯大學表示,完全沒有這項研究調查的紀錄,人們詢問研究人員的資料來源時,他們無法舉證,無法證明其真實性。

目標設定是坊間激勵書籍或課程中最常提到的主題之一,然而這些書籍或課程流傳的內容往往未經科學驗證、充斥誇張不實的效果,甚至引用根本不存在的研究。若看了或聽了這些偽科學內容,不但無法讓你夢想成真、幸福快樂,反而還為因為極高的期望而帶來極深的失望。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目標設定至少有下列四種副作用:

一、隧道視野:目標設定者往往產生視野窄化的現象,將注意力集中在欲達成的目標上,因而忽略與目標無直接相關的機會與資源。例如一心一意只想考上高普考的考生,常常因此看不見更多有助於其職涯發展的工作機會。

二、短視近利:目標設定者往往為了追求短期的益處,而忽略長期的益處。例如企業常常為了達到短期績效目標,而忽略長期的研發與教育訓練工作。個人則常常為了達到短期的經濟目標,而忽視人際關係與健康等長期而嚴重要的無形資產。

三、不擇手段:為了達到目標往往讓人忽略手段的正當性。例如企業為了盈餘目標開始做假帳、各人為了經濟目標則開始販售對消費者有利的保險、傳直銷或各式高風險金融產品。

四、喪失內在動機:過度追求目標會讓您可犧牲當下的樂趣、不斷延後幸福感,認為只要達成目標就會帶來快樂。如此反而無法專注在追求目標的過程、從過程中得到報酬。無法從過程中得到樂趣的人,通常無法達到目標,或者常常發生的情況是,達成目標後才發現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不論哪一種情況,回首自己花了大半輩子時間卻無法達成想要的結果,都會引發及杜的無意義感。


那麼,究竟要如何設定目標,才能在達成目標或朝著目標進展時,增加一個人的幸福感呢?正向心理學研究發現,目標的設定必須符合下列三個條件,才能有助於目標的答誠與進展,並在帶來更多的正向情緒與意義感。
1.設定「自我協和目標」:目標必須符合你的需求、價值觀、自我概念和心理特質。

2.
設定「自主性目標」:目標必須是你自己設定的,而非由別人賦予的目標,或盲目追求他人的目標。

3.
設定「進取型目標」:目標必須能引發積極的行動,而非只是迴避負面的行為。

如果目標能與自己的內在抽象特質與價值觀相符,且是經過自己思考而願意付出努力去追求的,最後目標的內容還能引導你去做現在或未來所必須做的事,那麼當這個目標達成,或者在你朝向這個目標踏出的每一步中,都能為你帶來幸福快樂、滿足感以及意義感。


推薦您好書:《快樂是一種陷阱》、《動機,單純的力量》、《正向心理學》、《不理性的力量》


讓好工作找上你》穩定其實不穩定


先前發表過一篇文章〈勇於冒險〉,說明追求穩定、不想改變是人的天性,而且一旦你開只追求穩定,你就注定與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絕緣了。這時仍會有許多人很驕傲地說:「我沒有那麼大的抱負要追求什麼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我只要要穩定的過完一生就好。」但我必須非常遺憾地說:「你所謂的穩定,其實是最不穩定的。」

EQ與情緒管理的迷思》容忍是破壞關係的兇手


十幾年前《EQ》這本書出版,在台灣創下亮眼的銷售數字,但因為內容艱澀難懂,所以銷量雖好,真正看完這本書的人卻不多。就在大多數人對情緒智商、情緒管理...等概念似懂非懂的情況下,EQ這名詞竟也廣為運用,甚至到達濫用的地步。但最糟糕的知識就像這種似是而非的知識,而最糟糕的智慧就是有傳統沒智慧的傳統智慧,因為通常讓我們受傷最深的,不是我們不知道的事,而是我們信以為真,但卻是錯誤的事。


首先,情緒管理的第一課就是接納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壓抑或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情緒是很正常的,這點是一般人對高EQ最大的誤解,認為EQ高就是不能生氣。事實上,一個完全不生氣、不和人吵架的人,反而其情緒管理是有問題的,和別人的溝通也不一定良好,因為吵架有時是一種激烈的溝通。


所謂的情緒管理,管理的重點不在於情緒本身,而在於引發情緒的人事物。如果把重點放在情緒本身的管理,例如一些放鬆的技巧、運動、娛樂、轉移注意力...等,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甚至一些不當的宣洩,如大喊、大哭、摔東西、搥打牆壁...等連續劇或電影常出現的方式,反而會因為生理反饋,使自己越陷越深、不可自拔。情緒管理的重點還是必須回到問題的解決、檢討和預防。


例如,某同事上次跟你借了一支筆没還,這次又要向你借的時候你就不應該借他,這時候你還沒有很生氣,可以好好說,甚至用開玩笑的口氣跟他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但一般人的作法剛好相反,為了不讓場面太難看還是選擇借他筆,而他每次都不還,等到有一天你身體剛好不舒服的時候他又剛好跟你借筆,這時你情緒一發不可收拾,開始大聲咆哮,主管和同事過來關心,不但不體諒你,還說「只是一支筆嘛,你幹麻那麼計較,你喔~就是EQ太低啦...」這時候你說你會不會氣死。


換句話說,不是不能生氣,而是要在事情一開始、情緒還能控制、只有一點點不高興時表達出來,這時候你還能好好說。忍住不說是害怕破壞人際關係,但容忍卻是破壞人繼關係最大的兇手。


日常生活中的情緒管理還算小事,長期工作、生活壓力的管理更是重要,這時候終身學習就扮演重要的角色。以我擔任投資心理學講師的經驗,許多人的壓力其實來自不必要的經濟負擔,例如房貸、車貸、保險或是不必要的消費,還有更多人是因為不開心所以去消費,欠下一大堆卡債,而這些都是缺乏財金智慧和心理學常識的結果,是可以藉由學習改善的。


但終究有一些人事物及環境是我們無能為力的,這時候你就必須選擇離開,雖然這需要學習和勇氣,因為對一般人而言,在不學習的情況下,忍受痛苦比改變容易。但你一定要做到,因為負面情緒對你健康的影響出乎你的想像,甚至對週遭的人的影響也很大。


已故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說:「未來的歷史學家回顧歷史時,會認為20世紀最大的發明不是網際網路或電子商務,而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擁有選擇的自由,然而人們卻沒有好好利用它。」所以不論你的工作、生活或人際關係讓我們多麼不開心,我們都有選擇的自由,即使所有事都不是我們能選擇的時候,你還能選擇面對它的心態。快樂不是來自外在的事物,而是我們面對外在事物時的心態。

--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