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透明領導力》公司內部不透明的5大因素

一個組織的「透明指數」象徵著它的成功性,透明是指資訊在組織內部、以及組織和利益相關者(包括公眾)之間的自由流動。唯有開放、坦承、透明,企業才有未來。國家不透明、組織不透明、領導人不透明,都不會有明天!

在網路時代,只要輕按滑鼠就能使某個組織或某位領導者的聲譽搖搖欲墜,故公司的「外部不透明」已間接被科技發展所解決。如今國家、企業、領導人及個人都不得不透明。反之,透明化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力量,不論組織或個人,只要夠開放坦承,都可透過網路建立堅不可摧個品牌效應。

組織與領導人的另一個挑戰在於「內部不透明」,談的是開創一種坦承的文化,暢通無阻的資訊流通對組織的健康至關重要。造成組織內部不透明的5大因素包括:

1.隱藏資訊的需求(喜歡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
2.結構障礙(科層組織太過龐大)
3.領導人不懂傾聽(不想聽壞消息)
4.速度感的需求(沒有蒐集足夠資訊就下決定)
5.傳統文化(以前都這樣做所以現在繼續做)

推薦:華倫‧班尼斯等《透明領導力》臉譜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障礙就是道路:改變認知,啟動意志,超越自我的行動三紀律 閱讀心得

當面臨令人挫敗、沮喪的、棘手的甚至是讓人手足無措的困境時,我們會採取什麼行動?或是其他人會怎麼做?或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陷入壓力反應下的凍結狀態,明明危險當頭,卻什麼也沒做。這是種現狀偏誤,忍受痛苦比改變容易,我們只願選擇已知確定和熟悉的事情,不願選擇未知和陌生的事物。任何改變都意味著會喪失一些事物,因為我們天生害怕損失,因此,任何和現在不同的情況感覺起來都很糟。當我們安於現狀,而不願做更好的選擇,雖然節省我們的時間和精力,不用花心思去想,卻未必帶來最好的結果。

《障礙就是道路》中,舉了許多不同的例子讓我們思考,有些人在遭遇困境時,不但沒有動彈不得,更將讓人深陷泥沼的阻礙變成前進的助力。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災難中看到機會,即使在大家都恐慌的時刻保持冷靜。雅典演說家狄摩西尼面對不幸命運的時刻,透過採取行動提升自我鞭策能力。林肯終極一生都在與不斷打擊他的憂鬱症纏鬥,他真正的力量在於他的意志、不屈服於絕望的能力並且兼具幽默與嚴肅的能力。

我們在科技日異月新、物價上漲、壓力過大、競爭激烈的環境,更需要從逆境中成長、在矛盾中找出平衡,在混亂中茁狀。「克服阻礙」的三種關鍵分別是認知、行動和意志。認知是看待世界的角度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認知對我們的影響很大,當預期會有什麼影響,實際就會發生什麼影響。健康心理學家凱莉.麥高尼格在《輕鬆駕馭壓力》提到,如何看待壓力和回應壓力的方式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將左右壓力對我們的影響。重新改變認知就能擁抱壓力甚至改變壓力對我們的作用。還有研究顯示對老化持正面觀點的人,其壽命平均增加將近八年,一個人下老化的心態是預測其他重要的健康指標。因此,在某種思維模式啟動後就會引發目標、情緒還有思想,進而影響行為和作法,這些行動又影響了長期的結果。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看事情,我們轉變觀點或思維模式時,就能改變阻礙的樣貌。

行動很容易,但要正確的行動就沒那麼簡單。如何在我們被恐懼、焦慮不安、沮喪所綁架時,不讓最壞的念頭擊垮我們的信心,而是採取行動,欣然迎接障礙。想想愛迪生常常做實驗失敗的場景吧,他選擇拒絕放棄,不斷嘗試新的選項和新的可能性。事情很多都是困難的,最初幾次的嘗試失敗是很正常。更何況如同美國廢奴運動倡議者溫德爾.菲力普: 「什麼是失敗?不過是一種教育,不過是到達更好境地的第一步。」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種回饋,用這種方式看待世界,正是逆轉障礙的關鍵方式,負面的事件有了正面的意義,令人失望的事情也成了學習的機會。

意志是內在的心靈堡壘。羅馬皇帝奧里略的《沉思錄》給我們的提醒,那擺脫了激情的心靈就是一座堡壘,因為再沒有什麼比這更安全的地方可以使他得到庇護。什麼是我們可以掌握改變的事情,什麼是不在我們掌握範園之內的事。是否能大富大貴,是否能成功、有名、擁有無上權力,這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的;但讓心靈除去錯誤意見、擺脫無窮的慾望這是在力量控制範圍內的。比起控制別人的行為按照我們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容易得多。我們可以思考、行動,但最終世界是無法預測的,會發生什麼的情況沒辦法事先得知,意志就成為關鍵的第三力量。對老羅斯福來說,人生就像是一座競技場,而他就是格鬥士。為了生存,就要強壯、堅韌、無懼、為一切做好準備。如同古希臘哲學家克里安西斯:「命運會引導那些接受它的人,阻礙那些抗拒它的人。」有時接受我們無力改變的事,就能有所改變。


當我們擁有這三種力量,首先看得清楚。接著,正確行動。最後,承擔並接受這世界的真實樣貌,我們就擁有逆轉障礙的工具,學習「將恐懼化為睿智,將痛苦化逼蛻變,將錯誤化為創新的計劃和投入事業的渴望」,這是一個正向迴圈,讓阻礙道路的,現在已經成為道路。曾經阻礙行動的,現在促成行動。雖然人生會給我們許多障礙,只要去轉變它,就會因為它讓我們變得更好。因此,未來我們面對困難,不再害怕,反而是感到興奮,更期待未知的未來。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誰說人是理性的?》無條件地付出 & 樂於接受

社會規範 VS. 市場規範

我們同時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一個由「社會規範」所支配,我們在其中進行溫暖而模糊、不需立即回報的「社會交換」;另一個是由「市場規範」所支配,我們在其中進行而功利而明確、需要立即回報的「市場交換」

以性愛為例,在社會規範中,我們可以免費擁有性愛(唯一需要的回報是盡情享受和更親密的關係),並且期望它既溫馨又滋潤心靈。而在市場規範中也存在因應需求、需要花錢的性愛。兩者的分別非常明確。

但很多時候,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的界線,不像上述例子那麼明確。而當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發生衝突時,麻煩就會產生

例如,約會中的男性,若有似無地提到幾次約會下來花了多少錢,用以暗示女方應該有所回報,下場就是換得「禽獸」的封號與拂袖而去的女伴。

又例如,喜歡將自己塑造成「社會夥伴」、以「社會規範」對待客戶和員工的企業,如強調熱心公益的房仲業者、宣稱提供保障的保險公司、大方提供資金的金融產業、看似廣結善緣的傳直銷商,號稱愛與典範的極權公司…等,一旦露出真實的「市場交換」目的,開始推銷產品或遇到消費糾紛,便會引起消費者或員工更大的反撲

心理學實驗證實,當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相衝突時,社會規範就會退場,且久久無法再出現。也就是說社會關係不但難以建立,而且一旦遭市場規範的破壞,就「回不去了…」。

談到「錢」就是市場規範現身的最明顯徵兆,所以一般而言,想維持在良好的社會交換關係內,便要以禮物取代金錢的交換,且不要提及禮物的價錢和交換的對價關係。

而思考禮物有三種方式:
一、給我禮物!
二、這裡有一份禮物,拿去,但記得你欠我一次喔!
三、這裡有一份禮物是要給你的,我愛你。

最好的禮物就是「無條件地付出」,而最好的回禮就是「樂於接受」。

--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打造自己的成功》讚美是一種控制


追求獎賞與避免懲罰聽起來天經地義、是動物的本性,但如果你一直置身於刻意營造的獎賞和懲罰中,你就必須靠外在的力量才能行動,就等於讓別人來控制你的生活。為了獎賞,我們一直不知不覺地活在別人的控制當中。我們為了達成別人的目標而活,成為他人獲取利益的奴僕。

你是不是也常說「我目前的工作實在很爛,但為了生活,我不得不做。」於是你越來越難掌控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受制於人。我們不再重視工作本身的價值,而把重點放在薪水、獎金與休假上。但一個月只有一天發薪水,和少數幾天的假期,大部分時間你則活像個行屍走肉。

獎賞(和懲罰是一體兩面)對你造成的傷害超乎你的想像,它至少帶來以下幾點副作用:

一、獎賞讓人失去興趣與工作的意義



獎賞讓人失去興趣、心生不滿、甚至績效降低,原因在於受獎賞者並非出於自願,而工作本身的意義與樂趣被獎賞所取代。例如,獎賞一個對數學解題很有興趣的孩子去解題,很快地他就不再重視解題的過程和結果,而把焦點放在獎賞上。

PS.很多父母會犯下這個錯誤,請記住凡是孩子應該做的事,例如寫作業、做家事,或喜歡做的事,例如學習、探索和表現,都切忌以獎賞交換該行為,以免抹煞孩子原有的「內在動機」。)

抹煞興趣的兇手,就是獎賞背後隱含的訊息:「如果別人透過獎賞來讓我做一件事,代表那一定是一件我不喜歡做的事」心理學實驗結果顯示,外在物質的誘因越強,我們對該事的看法就越負面,越依賴獎賞,就會越貶低工作的價值。簡單說,獎賞能把有趣的任務化為苦差事,讓玩耍變成工作。


二、獎賞讓人變笨,失去思考與創造的能力

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康納曼《快思慢想》展望理論 & 決策加權

前言

從事「投資心理學」與「正向心理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多年,若要我在這領域找出一本聖經來,那必定非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莫屬。它不只是一本認知心理學的專書,更是人類社會思想的一座里程碑、是人類對自我了解的一大突破。

本文已經是我針對康納曼特維斯基(Amos Tversky兩人的研究成果 ── 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 ── 所寫的第三篇文章了。由於展望理論博大精深且意義深遠,想要清楚傳達其內涵不可避免地會花費較長的篇幅。建議第一次接觸展望理論與投資心理學的讀者,可以先從我先前所撰寫的、較為簡易的展望理論文章開始讀起,以便更快吸收本文內容。

好啦,在開始之前,我想先從一個故事說起:



我常常在部落格及課堂上大聲疾呼不要買保險,因為當你最需要理賠的時候(通常是大筆金額)常常拿不到理賠,不然就是需要打官司。而保險公司有龐大專攻保險糾紛的律師群,你是不可能打贏他們的。就算你打贏了,保險公司也可以繼續上訴,拖你個十年八年的,試問當你急需保險金、身心俱疲的時候,受得了這個長期的壓力嗎?更不用說如果受益人是你年邁的父母,在你死後他們有辦法面對這些壓力嗎?

有一次,一位律師與我爭辯此事,他說保險公司並不會隨便不理賠的,因為萬一官司打輸了他們必須多付出 10% 的滯納金。

首先,我認為會提告的人極少,大部分民眾無權無勢、缺乏專業知識又怕麻煩,被保險公司一唬就嚇死了,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

其次,我認為保險公司打贏官司的機率極高,除了龐大律師群之外,多數民眾因為看不懂保險說明書或個人疏忽,在法律上通常站不住腳。

最後,只要打贏一次就可以抵過打輸十次的滯納金 10% 算什麼,我認為至少要罰 10 倍!保單的設計原本在期望值上就對保險公司有利,保險公司有那麼多精算師,難道打官司的成本他不會算進保單裡嗎?什麼滯納金之類的,最後還不是由投保人買單。所以不論從客觀機率或從心理層面來看都保險公司都占上風,都對投保人極為不利。 

而那位律師認為只要買保險的人看清楚保險說明書內容,按照規定申請理賠,便可順利獲得理賠金,就算到時候需要打官司也在法律上站得住腳(就差沒有說可以找他幫忙打官司了…)。由於他一直堅持他的論點,所以我將我們的爭論拉高至我們對人性的前提假設,我說:「他假設大部分人像他一樣聰明,而我假設大部分人和我一樣愚蠢。」最後我們終於達到共識了!


經濟人 VS. 普通人



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是一位心理學家,其專長為「判斷與決策心理學」(Psychology of Jud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康納曼得獎的研究主題,是與其亦師亦友的合作夥伴特維斯基共同努力的成果。可惜特維斯基因病早逝而未能得獎,這件事一直是康納曼心中的一大憾事。 

1970年代初期,特維斯基給康納曼一份經濟學論文,作者為康納曼隔壁大樓的同事,瑞士經濟學家佛瑞(Bruno Frey)。論文的開頭寫著:「經濟學理論的代理人是理性、自利的,而他的偏好不會改變。康納曼為此大感震驚:為何僅僅相隔一棟大樓之距的心理學與經濟學教授,其學術世界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對一個心理學家來說,人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完全自私的,而且他們的偏好絕對不是穩定的。即使對一位沒學過心理學的人而言,這都是不證自明的。經濟學與心理學就像是在研究不同的物種似的,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賽勒(Richard H. Thaler)將這兩種不同假設的物種稱為「經濟人和普通人」(Econs and Humans),而你我都是普通人。

要測驗一個人理不理性,不是看他的信念和偏好是否合理,而是看他的信念和偏好是否具有「內在一致性」。一個理性的人可以相信有鬼,只要他所有的其他信念都跟鬼的存在有一致性;一個理性的人可以視賭如命,只要他自始至終都保持一貫的賭性堅強。換句話說,理性就是在邏輯上的一致,而不涉及有沒有道理、正不正確,或符不符合正面價值觀。 

然而,有壓倒性的證據顯示,普通人不可能是理性的。依照《快思慢想》書中的論述,一個人會受到促發作用、 WYSIATI 效應、替代作用、框架效應、內部觀點等影響而產生「偏好逆轉」。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就說人是不理性或非理性的,因為這樣的字眼帶有衝動、情緒化,和倔強抵制理性的味道。我們只能說人「不是理性的」,或者「不是像經濟人模式那樣的」。 

在良好政策或策略的協助下,人是可以做出比較正確的判斷和比較好的決策的,這也是我們需要學習「投資心理學」等行為決策科學的原因。反之,若缺乏良好的政策或策略,普通人順著本能便容易犯下判斷與決策的錯誤。所以普通人比經濟人更需要被保護,使他們的弱點不致於被利用。 

傳統經濟學的「理性假設」是有害的。若我們假設人們會很仔細地、利用手邊所有的資訊去做出重要的決策、會讀完並了解契約底下那行小字後才簽名,那便是假設顧客不需要被保護、只要確定相關訊息都有公開揭露就好了。但你我都知道,連動債事件的受害者更知道,光是揭露資訊是不夠的。 

就這樣,卡尼曼與特維斯基推翻了傳統經濟學的理性假設,猶如哥白尼的地動說、達爾文的進化論一般,撼動了經濟學學界,也深深了影響你我的權益。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實至名歸。 


期望值、期望效用 & 展望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