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影響股價漲跌的短期因素:供給 & 需求


打開電視或翻開報章雜誌,說到股價漲跌,你會聽到一大堆「原因」:利率推升股票、失業報告造成股價下跌、油價恐慌摜壓股票…等。但真正的事實就如德國投機家安德烈‧科斯托蘭尼所言:「都是先有股價波動,然後才有影響股價波動的原因。

科斯托蘭尼的意思是說,這些事後諸葛的原因,根本就不是影響股價波動的真正原因。所以如果你認真研究,常常會發現同樣一個理由今天造成股價上揚,改天又成了股價下跌的原因。

真正影響股價漲跌的短期因素只有一個:供給與需求,如此而已。就像所有商品一樣,供給相對於需求增加 ( 或需求相對於供給減少 ) 便會造成價格下跌;供給相對於需求減少 ( 或需求相對於供給增加 ) 則會造成價格上漲。

但你不可能聽到財經記者這樣播報新聞:「今日股票的供給維持穩定,但需求因為不明原因增加,造成股價上揚。」這樣的新聞誰要看啊!

既然股價漲跌只和供給需求有關,只要能掌握股票供給和需求的消長,自然能有助於掌握股價漲跌的預測。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也說過,在股市裡想要賺錢,要先懂得分辨「是股票 ( 供給 ) 多,還是傻瓜 ( 需求 ) 多」,說的就是此一道理。不過就算是柯斯托蘭尼,也要倚靠自己多年的經驗來加以判斷,似乎沒有很具體的方式可以有效掌握股票的供給與需求。


股票投資的確佔有很大比例的「藝術」成分,不過當然有「科學」的另一面。今天就從科學的角度,幫助大家多掌握一些股票的供給與需求。



股票的供給
股票的需求
變動原因
IPO或增發新股;買回庫藏股或併購
投資人急於買進/賣出的情緒
變動速度
變動幅度
理論上沒有上下限
有一定的幅度限制
影響時間


供需的變動原因

在需求方面,投資人若急於買進,代表股票的需求增加,投資人若急於賣出,則代表股票的需求減少。雖然不知道投資人急於買賣股票的原因為何,不過可以知道的是「急切」是一種情緒,所以股票的需求是屬於心理層面的問題。

另外,在供給方面,公司發行IPO ( 首次發行股票 ) 或增發新股,就會造成股票供給增加,公司買回庫藏股或企業間的現金併購,則會造成股票的供給減少。

供需的變動速度

情緒是可能非常快速又隨意改變的,加上科技進步、下單方便又快速,投資人的情緒可以立即被轉換為具體買賣行為,所以投資人對股票的需求通常也是快速且隨意改變的。

相對地,股票的供給在短期內相當穩定。通常在股價高漲、發行股票籌資的成本便宜、籌資效益較高時,公司才會急切想發行股票,股價很低的時候,公司則不會急於發行新股,甚至會買回庫藏股,造成股票的供給下降。

供需的變動幅度

以個別投資人來說,每個人的情緒不可能無止盡地上揚或低迷,而且情緒要轉換成實際購買行動才會影響股價,所以受限於資金的有限性股票的需求不可能無上限地增加。

另外,若以全體投資人來看,每個人的情緒起伏差異很大,所以會有部分互相抵銷的效果,導致股票總需求雖然會變動,但僅限於一定的平均幅度內。若供給維持穩定,股價是不可能無限制上漲或下跌的,這也是大盤 ( 個股則否 ) 的歷史高低點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原因。

發行IPO或增發新股所能增加的股票供給,以及透過買回庫藏股或現金併購所能減少的股票供給,幾乎都沒有限制。如果公司有足夠誘因大量發行新股 ( 例如股價漲到一定水準,籌資成本幾近於零 ) ,股票的供給必定淹沒所有需求,造成股價下跌甚至崩盤。

供需的影響時間

我們很難讓情緒維持在極端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投資人的極度樂觀或悲觀也不會維持太久,這代表需求只會影響短期的股價。相對地,供給的轉變對股價則有較長程的影響力。
 

結論
 
需求就像情緒,其變動通常是強烈、快速的,不過不會無止盡的增加或減少,也不會維持在極端狀態很久。反映在股價上通常是急漲或狂跌後,逐漸恢復常態。相對於供給,需求對短期股價影響是較大的。
 
供給的轉變是由公司考慮籌資的成本效益而決定,短期內通常維持穩定,但一旦發行股票成本低廉,供給的增加有可能沒有上限。例如2000年網際網路公司泡沫化就是因為發行新股籌資成本低、效益高,導致股票供給大量增加,最終壓過投資人的需求,以崩盤收場。

從來沒人可以預估長期的股票供給轉變,所以我們只需要注意需求的轉變即可。而經驗豐富者卻可以藉由觀察投資大眾的情緒,進一步掌握短期需求的改變。另外,供給的改變一旦發威,影響力將蓋過需求,所以IPO是一個危險的指標,歷史上幾次大泡沫破滅前,都夾帶大量的IPO,看到大量IPO出現,大概也離崩盤不遠了。


--

相關文章推薦:
行為經濟學家眼中的金融海嘯
《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陰性建議
《漫步華爾街》投資理論 4 大取向
《動物本能》動物精神 & 非理性繁榮
《再想一下》行為經濟學:誘因 & 金融海嘯
投資心理學:從眾行為 & 資訊階流
投資心理學:從眾效應 & 自我因循
基本分析 の 四個重大瑕疵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股票vs.房地產 投資差很大!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經濟學上的名言,具體一點來說就是「報酬越高,需要承擔的風險就越高」。以資產四大類別來說明,不論長期報酬或風險的比較都是「現金<債券<股票≒房地產」

既然股票和房地產的長期報酬和風險都相當,為何我在部落格或課堂上都是以股票投資為最主要的教學主軸呢?原因在於,雖然股票和房地產的報酬和風險差不多,但其投資的特性卻是差~很~大!!!




為了讓大家方便吸收,我已經幫大家整理好兩者的比較了:




股票
房地產
購買目的
投資賺錢
80%自住;20%投資
購買門檻
較低
極高
交易成本
資訊透明度
槓桿操作
融資買股票,槓桿比2.5
貸款買房子槓桿比5~10
流動性
較高
較低
漲跌特性
緩漲急跌,週期短
急漲緩跌,週期常
對抗通膨
長期抗通膨
長期抗通膨


購買目的


買房子若是自住而非投資,那麼房子對你而言就不是資產,而是像你買衣服、鞋子一樣,只是一般的消費支出。更甚者,房子對多數人而言其實是一種負債!

《富爸爸,窮爸爸》裡對資產和負債的解釋清楚易懂: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負債就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買了房子後,不論投資或自住,對會不斷產生房貸、裝潢、維修、稅金、保險...等費用支出,除了極少數人能將房子順利出租或出售,獲得的租金或獲利能超過上述這些支出之外,對大多數人而言,房子絕對是一種支出。


ps.由上述的資產負債定義來看,許多被認為是資產的東西,其實都是負債。例如車子或美貌。買了車子之後會不斷的產生油錢
、維修、稅金、罰單、停車費...等支出;為了維持美貌則必須不斷支付保養品、化妝品、服飾、醫療...等費用。

購買門檻



一張股票幾萬塊就可以買到,一棟房子動輒以百萬千萬計,一般人沒有能力購買,或者需要背負沉重房貸,也因此與良好生活品質、投資致富絕緣。就算沒有負債,由於單價太高,對一般人而言,買了房子占去了其資產的大部份比重,造成資產配置過度偏重房地產,資金不夠分散、冒了極大風險。
 
雖然可藉由REITs ( 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 ) 達到小額投資和分散投資的效果,不過目前在台灣REITs的投資標的不多,市場也不夠有效率。假以時日,等到台灣REITs交易市場成熟,以REITs為投資標的的指數型基金倒是可以考慮的投資工具。

交易成本

股票買賣的交易稅加上手續費大約0.6%,房地產買賣成本,包含仲介費、保險、稅金、 裝潢、維修...等,保守估計大約要10%。


資訊透明度


不像股票市場那麼有效率以及資訊透明,房地產交易市場買方和賣方之間存在著極大的資訊不對稱,房價幾乎是隨房仲業者自己高興喊價,交易過程的不透明,也造成投資人更容易被上下其手,從新聞或網路論壇上購屋糾紛頻傳便可知,購屋者冒了極大的信用風險。


即使現在有實價登錄,但資料仍相當有限,而且也僅是在成交價格方面增加一些透明度而已。關於房子的品質、坪數的爭議、管理委員會或鄰居品質的不確定性、生活機能...等,都是買房者不易取得或事前根本無法取得的資訊。



槓桿操作



許多人嚷嚷著說「融資買股票風險很大」、「千萬不要融資買股票」,自己卻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冒了更大的風險 ─ 貸款買房子。更不用說,有些人整天強調自己是非常保守的投資人,可是卻年紀輕輕結了婚、還生了四個小孩...他不知道自己冒了多大的風險嗎?...ㄜ...離題了= =,總之喜歡把風險掛在嘴上的投資人往往不知道真正的風險在哪裡。

貸款就是融資,是一模一樣的東西,很多人甚至貸款超過100% ( 連裝潢都貸款 ) ,房仲很願意幫忙,銀行也照樣貸給他。而且不同於股票通常是短期融資,房貸一貸就是20年,萬一利率調高一倍 ( 機會很大,且沒有人可以預測利率變動 ) ,每月要繳的房貸幾乎倍增,你自問吃得消嗎?

流動性

除非你買的是冷門的中小型股,或遇上股市急跌,否則一般而言股票不太可能賣不出去;但相對來講要把房子賣 ( 租 ) 出去可就沒那麼簡單,不是你想賣 ( 租 ) 就賣 ( 租 ) 得出去,所以房子的流動性風險大於股票。




漲跌特性

股市緩漲急跌、週期短,相對進場機會較多,房市則相反。很多人認為房價永遠只會往上漲,不會下跌,事實上房價的波動幅度比起股票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之所以會有房價永不跌的迷思,是因為房市不像股市一樣,天天都有即時報價可看,所以我們不知道房價的漲漲跌跌。而且在房市在急漲的兩三年間,媒體會不斷報導 ( 更多是房仲、建商有意操弄,或直接買新聞 ),相對的,房市地緩跌時期可長達十年之久,則無新聞價值 ( 或相關從業人員刻意隱瞞、扭曲訊息 ) ,所以我們通常不會注意到房價下跌。


對抗通膨

很多人以為房地產有較佳的抗通膨能力,但其實股票的抗通膨能力也一樣好。

 
所謂通貨膨脹就是「貨幣的價值下降、商品的價格上升」,所以通膨發生時,所有投資報酬的購買力都會下降,股票和房地產也不例外。只不過因為房屋 ( 或黃金 ) 是「實質財」,換句話說是一種商品,所以房價自然隨著通膨水漲船高。
 
真正的抗通膨能力不是看投資商品在高通膨期間的價格是漲是跌,而是要依該資產的長期報酬而定。假設通膨平均每年3.5%,只有長期年報酬率能超過3.5%的資產報酬才稱得上抗通膨。總而言之,就是長期平均報酬越高,抗通膨能力就越好,所以股票當然是抗通膨的投資首選之一囉!

根據上述的抗通膨定義,傳說中的抗通膨熱門商品 ─ 黃金 ─ 的抗通膨能力其實是很低的。因為黃金並非資產,持有黃金並不會帶來額外收入。所謂的投資黃金其實事「投機」黃金,靠的事低買高賣,如果單純持有黃金,那麼長期報酬率其實等於零,意思是毫無抗通膨的能力。





看完以上比較,你可能會覺得我一直在說股票的好話,但是就目前台灣投資環境而言,股票的確比房地產更適合一般散戶投資人。除非您的資產到達一定的水準,或台灣房地產投資市場夠成熟,投資部分房地產的確可以讓您的資產配置更分散,整體投資風險更降低。
 
但如果您的資產未達那種程度,就請您謹遵先人的教誨:「沒那個卡窗(屁股),就麥呷那個瀉藥仔!」或者您經過多方考慮後決定要買房子作為自住用途,那就請您認清事實,房子將成為你的負債,而非資產,而且不論自住或投資,不變的原則都是:逢低買進!


相關文章推薦:
《黑心建商的告白》推守文化
投資產業三大支柱(券商、投信、媒體)
分散投資的三個層次
融資融券の基本概念&實務操作原則
《漫步華爾街》投資理論 4 大取向
[圖解] 分散投資:系統風險 VS. 非系統風險
金融研訓院 周舜欽演講「投資規劃 首重風險!」
金融研訓院 周舜欽演講「投資產業的資訊壟斷」

投資人宣言》投資產業 3 大支柱:券商 投信 媒體

風險 3 大層次:投資風險大?不投資風險更大!

相關授課影片推薦:
對「金融業」缺乏「敵意」易成「幫兇」
風險3層次》投資風險很大?不投資風險更大!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社會科學 & 拿來主義


專業人士的三大缺陷 

蕭伯納筆下有個人物曾經這麼解釋專業的缺陷:「追根究柢,每個職業都是矇騙外行人的勾當。」例如十六世紀的專業人士 ─ 修道士,曾將威廉‧丁道爾燒死,原因是他將聖經翻譯成英文。 

各種專業人士所組成的利益團體,例如職業工會,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都會為其專業領域設下一些門檻,例如證照的取得、實習的機制、艱深難懂的專業術語…等,藉由維持專業人士的稀少性,以便維護該專業領域從業人員的價值。如此的做法如果超過道德、法律允許的程度,便會釀成大錯。 


蕭伯納仍低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認為這主要是專業人士出於有意識的自私行為,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各種相互交織的非意識層面的心理傾向,例如: 




一、「激勵機制」造成的偏見:擁有這種認知偏見的專業人士會認為對他們自己有利的,就是對他們和整個文明社會有利的,政客或金融銷售人員便常有這種偏見。另外一句名言說得最生動:「如果一個人因為『不懂』一些事而能賺到錢,那麼,要把她教懂簡直難如登天!」 


保險、傳直銷、房仲與金融銷售人員(含理專、基金經理人、證券分析師…等),便是因為不知道一些事(他們兜售著高風險低報酬、可能對自己與投資人造成極大傷害的金融商品)而能賺到錢,所以要把他們教懂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或說告訴他們真相(他們所從事的行業是不道德的)是很難的。我們的課程便是因此拒絕上述這些從業人士的參與,因為這裡是一個學習社群,如果無法達到學習與改變的效果,那只是在浪費雙方寶貴的時間。 




二、「鐵鎚人效應」:這個效應的名稱來自於這句諺語:「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如果你有去讓一些民俗療法治療師,例如整脊師,看過病的經驗,你可能會知道鐵鎚人效應在說什麼。「背痛?因為脊椎側彎壓迫到神經造成背痛,來我幫你整脊。」「膝蓋痛?因為脊椎側彎施力不均造成膝蓋負擔過大,來我幫你整脊。」「頭痛?因為脊椎側彎……」你知道了吧?以上純屬玩笑式的舉例,但專業人士會透過他的專業鏡片去看所有事,並用他唯一懂的專業來解釋任何事,如果過度應用專業而不自知,輕則鬧出笑話,重則影響社會國家重要政策與人民福祉。 


以上的兩個專業人士在非意識層面的缺陷有如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所稱的「魯拉帕路薩效應」,意思是由多種因素間互相強化而來的現象。從心理學來解釋,它的成因包含了人們想避免「認知衝突」的心理焦慮感所呈現的「承諾與一致性」行為傾向想證明自己論點所造成的「確認偏誤」傾向想維護自尊的「合理化」自我防衛機轉,以及大腦認知系統運作時的「WYSIATI傾向」及「替代作用」…等多種因素。 


查理‧孟格所重視的「普通常識」或「多元思維模型」便是強調,不論是一般人或專業人士都要學習跨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因為生活中的大小事物都不是由任何一門學科就能獨立解釋的,例如投資理財不只搞懂投資理財的知識就能做得好的,一個人的投資理財要做得好,還涉及自我管理、人際關係、情緒穩定、家庭、愛情、健康…等知識和技能,所以專業人士和大多數人都只受過某一學科的專業訓練,是很危險的。 



社會科學 の 拿來主義 



那麼,在現行高等教育中關於跨領域知識的教育做得如何呢?答案是有一些頂尖學府做了許多努力,改變了專注在單一學科的教學方式,提供了更多跨領域的教育,和從前比起來已經變得「更好」,但還是「不夠好」。 


更好的部分是,社會科學界逐漸發現如果幾個來自不同領域的教授合作研究,或者一個教授曾經取得幾個領域的學位,那麼做出來的研究成果會更好。而另外一種做法的效果通常更好,那便是補充法,或稱之為「拿來主義」(take what you wish)。這種做法是鼓勵各個學科,無論看中其他學科什麼知識,只管拿過來用。這種方式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是因為他避開了不同領域專業人士的門戶之見和學術爭論,又可以避免在單一學術中故步自封而做出的蠢事。例如經濟學向心理學領域借用了許多觀念,而發展出的行為財務學和行為經濟學便是經濟學領域一個很大的進步。 


不夠好的部分是,像「拿來主義」這種隨性的做法,給社會科學帶來的結果並不百分之百令人滿意,甚至造成一些後遺症。例如某些具有強烈意識形態,或受到不當激勵機制影響的人,便會誤用、甚至扭曲其他領域的理論,以便強化他自己的論點,或讓其他領域的理論來為他背書,增加其論點的可信度。於是,在社會科學領域愈來愈多的「偽科學」或「似是而非的說法」大行其道。 


例如歷史上許多支持帝國主義、種族主義、極端優生學(避免「劣等」人群的過量繁殖以及「優等」人群的不足繁殖)等政治意識形態的獨裁者乃至於思想家,便喜歡「借用」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適者生存」概念來為自己的思想與政策背書,而社會達爾文主義又是「借用」達爾文演化論的「天擇」概念發展而成的。這些拿來主義的人奉行者,很少是真正去研究了解達爾文演化論及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然而,一旦引進了極端左翼或右翼意識形態,要重新獲得客觀的研究的態度,比重新獲得童貞還要難! 



又例如,市面上異常流行的《秘密》、《力量》《魔法》、《吸引力法則》、NLP…等神祕主義勵志書的作者或支持者,總喜歡「借用」(其實根本是誤用)物理學中的電磁學、核子工程學、量子力學、弦理論等概念,作為其「偽科學」的理論基礎。實際上,不要說那些艱深難懂的物理學理論了,這些作者恐怕連高中普通物理的內容都不甚了解;然而,一旦借用了一般人眼中艱深的自然科學理論,這些怪力亂神的學說便突然升級成有理論依據的科學理論,而相信這些偽科學的人,不但無法在身心健康、人際互動、或工作財務等各方面產生正向的改變,還會延誤以正確方式改善問題的契機。 


最後,雖然影響程度不像上述兩例那麼嚴重,但對現代一般人影響層面卻更廣、更常見的,是充斥在職業(但非專業)作家的著作以及網路轉貼文章中的「囫圇吞棗的理論」。 


以寫作為生、但並非社會科學專業的作家有一些共同特色:因為其出書量大、題材總有寫完的一天,所以其著作內容總是橫跨各種領域,包括投資理財、親子教養、婚姻愛情、管理行銷、教育學習、健康養生…不一而足,但不論任何人想要樣樣專精是不可能的,又加上身為作家至少也會有廣泛閱讀的習慣、常接觸各種似是而非、不知其來源的理論或概念,所以自然而然這些人便成為「拿來主義」的愛用者。 



堪稱經典的是許多勵志作家喜歡引用耶魯大學的一個「目標設定」實驗:調查 1953 年級耶魯畢業生,問他們是否有特定目標,是否寫下他們的目標?有部分人說他們心中有目標,但只有 3% 的人在某處寫下他們的目標,二十年後,調查人員聯絡這些畢業生,結果非常神奇,有目標的那一部份學生,成功致富顯然優於沒有目標的人,寫下目標 3% 的人的財富總和比其他 97% 的總和還多!這項神奇的目標設定有效性研究只有一個問題:這項調查從未發生過。耶魯大學表示,完全沒有這項研究調查的紀錄,人們詢問研究人員的資料來源時,他們無法舉證,無法證明其真實性。 


其他網路上常流傳的心理學實驗或理論,例如「7/38/55法則」、「舒適圈理論」、「學習金字塔」…等的確存在,但由於網路資訊的斷章取義和加油添醋,使得這些實驗或理論的傳述與應用常常脫離其原意。 



「7/38/55法則」的誤用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教授Albert Mehrabian提出的 7/38/55法則:旁人對我們的觀感,只有 7% 取決於您真正的內容,另外語氣及手勢等輔助表達佔了38%,而有55%取決於您的外在形象 ─ 您看起來夠不夠分量,有沒有說服力。所以外表形象,肢體語言,遠遠比簡報或演講的內容重要。 


身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對於上述法則的看法是 ─ 恕我直言,簡直鬼扯!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演講者都不用準備演講內容了,只要重視聲音調的抑揚頓挫、安排誇張的手勢以及華麗的裝扮就好了,至於內容隨便講都沒關係(好像很多講師還真的是這樣操作的…=_="),反正演講內容只占7%而已。稍微有點常識的都可以判斷,這個理論是有問題的。 


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風險 3 大層次:投資風險大?不投資風險更大!

總是從風險評估開始


經濟學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意思是想要獲得報酬就必須承擔風險、付出代價。換句話說,一個投資商品的預期報酬愈高,代表投資人承擔的風險也就愈高(反之,則不成立,承擔風險愈高並不代表預期報酬就愈高)。雖然報酬與風險雖然是一體兩面,但對投資人而言,評估風險的重要性遠高於設定報酬目標;所有的投資評估,都應該從風險評估開始。 

無庸置疑的,一般投資人最重視的就是報酬,正因如此,當理專、保險業務員等金融銷售人員在推銷商品時,最常做的事就是投其所好 ─ 協助你設定報酬目標並避談風險。例如他們會從你的日常收入與支出、資產與負債、預期重大支出、通貨膨脹率以及預定退休年齡…等資訊,計算出你在幾歲時必須擁有多少資產和現金流,以便順利退休。接著將這個生涯及財務目標反推出,「從現在開始,平均每年投資報率必須達到多少」的投資報酬目標。最後再推薦你「理論上」可以達到你的投資報酬目標的投資商品。 


上述的流程聽起來合情合理,事實上卻完全不可行。由於報酬與風險是一體兩面的,所以如果從「報酬目標」出發來訂定投資計畫,往往會落入「報酬目標越高越好」的陷阱,而無意間承擔了過高的風險。如此一來,極有可能在計畫執行過程中,碰到無法承受的虧損而「炸毀」、被迫離開市場且喪失東山再起的本錢或者因為忍受不了資產價格的巨幅波動,而中途主動放棄;兩種情形都將使你無法達到投資目標。 



正確的做法是從「評估風險」出發,先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度與風險忍受力有多少。「風險承受度」指財務方面可承受的虧損程度,和你的資產負債、收入支出、工作型態、年齡…有關「風險忍受力」是指心理方面可忍受的資產價格波動程度,和人格特質、文化教養、情緒管理、投資經驗…有關。確定一項投資計畫或投資商品的風險是你所能承受和忍受的之後,計畫才有可能確實執行;而你承擔了什麼樣的風險,最終自然會決定你獲得怎麼樣的報酬。 


總之,報酬無法主動強求,而是一旦承擔了適合自己的風險,自然可獲得相對應的報酬。當然,透過持續學習、增加投資經驗,以及資產的增加,便可慢慢減少不必要的風險或增加必要的曝險程度,以期獲得更高的報酬。 



投資風險3層次 



投資人總在股市低點哭喊「投資風險很大」而急忙退出市場,卻不知道此時待在市場中安全無比,唯一的風險就是退出市場、錯過鯉躍龍門的絕佳機會而同一批人往往又在股市高點大唱「站在高崗上」而勇敢進場,殊不知自己身陷極大風險,再往前一步就要掉入無底深淵,摔個粉身碎骨。 


猶記得2008年金融海嘯台股大盤跌至谷底後,又從3955最低點大漲100%時,一大群不久前對股市風險避之唯恐不及的人,竟搖身一變成為股市多頭總司令,不禁讓我覺得好笑,一個人對風險的態度怎會如此180度大轉變。到頭來我才發現,這些每天把「風險」放在嘴邊的投資人,根本搞不清楚什麼是風險,以及風險在哪裡。 


簡單易懂地說,風險就是「產生損失的可能性」,它以各種不同面貌出現在你的投資行為中。有些風險看似窮凶惡極,令投資人聞風喪膽,但其實沒有傳聞中那麼可怕;有些風險看起來像隔壁鄰居的歐巴桑一樣,感覺不到任何殺傷力,卻是殺手級的人物。 


以下依照投資人「感覺上的風險強度」由高而低、而「實際上的風險強度」由低而高的順序排列,將風險分成「投資的風險」、「不投資的風險」以及「不學習的風險」三大層次,其中總共包含七種風險類別,說明如下: 


一、投資的風險 


此部分的風險是看的見的風險,也是一般投資人最常討論的風險,又可分為以下三種: 

(一)價格風險因為投資標的(例如股票、債券)的價格會上下波動,所以導致投資有損失的可能性。 



例如你在較高點買進某支個股,卻在較低點因為某些原因必須賣股求現,如此便會產生虧損。至於投資標的價格之所以會漲跌波動,短期內是因為資產的供需消長;中期內是因為貨幣流通的膨脹或緊縮,以及投資人心理的樂觀或悲觀;長期而言則是與整體經濟的繁榮或蕭條,以及世界局勢的戰爭或和平有關。 


(二)流動性風險 因為投資標的交易市場效率不佳,或該金融商品合約的限制,所以導致將資產兌現時有損失的可能性。 



例如房地產的交易市場效率沒有股票市場高,或者中小型股票的交易量沒有大型股的交易量大,所以投資房地產或中小型股在變現時,就必須被迫壓低價格。另外,像儲蓄險、年金險、投資型保單、某些具有閉鎖期的基金...等金融商品,若因某些原因必須提早解約,就必須付出的違約金,導致投資本金的損失。 


流動性風險之所以比價格風險重要,是因為流動性風險很容易被忽略,這也是購買儲蓄險…等需簽約20年的金融產品最大的風險所在。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需要用到錢,所以保有現金部位或資產變現的流動性便是最重要的事之一。記住,永遠不要替你自己或讓別人替你制定長期的投資計畫。 


(三)信用風險因為投資標的的發行單位和保證單位有可能倒閉或背信時、或者在交易過程和合約上的不透明或資訊不對稱,所以導致投資有損失的可能性。 



例如:買個股可能遇到公司下市、買債券可能遇到債券發行公司倒閉或無法償還、買連動債(或任何金融產品)可能遇到發行或擔保單位倒閉、買保險可能遇到保險公司不理賠或倒閉、買房子可能買到黑心屋…等。信用風險不只在投資領域中出現,在商業往來或日常人際互動中,也是必須評估的最重要風險之一。 


信用風險之所以比價格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重要,是因為價格波動通常是一時的、流動性風險的損失也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謹慎控管現金部位與現金流量,長期而言便不易造成威脅;然而信用風險一旦產生,便會造成投資人資產的永久性傷害,失去的錢永遠不會再回來,這便是投資個股、避險基金(私募基金)、保險和購屋最大的風險所在。 


上述三種風險 ─ 價格風險、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 ─ 都是在投資人有投資行為(購買金融商品或資產)時會產生的風險,所以我將歸類為「投資的風險」。但如果你覺得,照這樣看來投資風險實在是太大了,還是不要投資比較好,那我勸你先別太早下定論,因為不投資的風險更大! 



二、不投資的風險 


此部分的風險是看不見的風險,也是一般投資人最容易忽略的風險,又可分為下列兩種: 


(一)機會成本的風險因為沒有投資長期相對報酬率較高的資產類別,而選擇長期相對報酬率較低的資產類別,所以喪失原本可獲利的機會。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M型社會》中產階級 の 貧窮心理學


八月份主計處關於2006年家庭可支配所得的統計資料剛出爐,根據資料顯示,將家庭可支配所得由低排到高,最高的20%的家庭可支配所得的平均,是最低20%的平均的6.01倍。這種將家庭可支配所的分成五等分方法,是最常用來評估貧富差距的方法之ㄧ(另一種是吉尼係數)。這6.01倍是六年來的新低,不過也沒多低,因為六年來都差不多是6點多倍,但這表示貧富差距並沒有持續擴大,而且和其他國家比起來,我們和日本的貧富差距在各國中都算較低的。


這就奇怪了,這樣的數據和《M型社會》的描述好像不太符合,直覺上覺得貧富差距不是應該會擴大才對嗎?其實雖然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出來後引起喧然大波,引起不少人心裡的恐慌,不過也有許多反對的聲音,企圖從統計數字上來推翻大前研一M型社會的說法。而且實際上大前研一所說的M型社會的確有一些問題與爭議。




首先我們要先搞清楚M型社會的意義,我常問別人你知道什麼是M型社會嗎?其中十個人當中有八個人會回答我,M型社會就是指貧富差距變大阿。但其實M型社會和貧富差距變大之間還是有一些差別,貧富差距是指最有錢的人和最窮的人的財富上的差距,重點在於兩個極端的人和他們的財富差距;M型社會的則是指中產階級人數減少,兩端人數增加,重點在於中產階級的人和他的人數變動。


從書中的統計資料來看,M型社會有兩種解讀方式,一種是把它解讀成靜態的所得分配型態,就像圖中所顯示的左邊中下階層和右邊上流階層的人數較多,而中間的中產階級人數較少另一種解讀是把它解讀為一種動態的趨勢,例如比較圖中1992年和2002年的調查,中產階級人數有越來越少,而兩邊人數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但這兩種解讀方式,從統計資料上來看都遭到質疑。



首先注意到圖形橫軸的組距,在高所得部分的組距(最後三組)顯然比中低所得的組距大,這是使得右邊這個小高峰出現的原因。如果按照統一的組距重新畫這個圖,根本就不會出現M型的圖形,而是一個隨著所得越多,人數越少的曲線,這才是所得分配正常的型態,台灣的數據也是一樣屬於這種右偏的型態,而且如果仿造大前研一書中的作法,任何國家都可以做出這樣M型的分配型態。其次如果將10年內的數據都列出,也看不出穩定朝向M型分配的趨勢。


不過關於M型社會在統計數字上的爭議,我覺得不用深入討論,首先關於所得的調查準不準確都還是一個問題,其次我覺得意義也不大,因為我覺得雖然澄清一些概念很重要,但可以從書中學到什麼更重要。如果你有從頭到尾把《M型社會》這本書看過一遍的人就會知道,所謂的M型社會根本就不是書裡面的重點,甚至這本書的原文(日文)書名其實根本不是「M型社會」,而是「中下階層的衝擊」。不過這也還算可以接受,因為在台灣書要賣的好,書名一定要有「成功」、「致富」、「賺大錢」,否則就是要非常聳動、吸引人注意。


但誇張的是中文版封面上聳動的文字 ( 叫你自問三個問題,如果有一個答案是肯定的,你就不是中產階級 ) 在原著封面根本沒有,而書中也沒有提到,整本書中唯一較接近的文字描述只有「本書主張,在個人生活方面,需要改變中產階級時代的想法;金錢使用方式必須與收入及生活形式相稱;同時本書也會具體地重新檢視房子、車子、與小孩教育的花費」,大前研一的重點擺在拋棄過去的舊思維,重新檢視自己的花費是否合理,才可以使自己過的更好,而不是恐嚇大家M型社會即將到來,大部分的人都即將變成窮人。


整本書只有在前言和第一章的一些大小標題中有提到M型社會而已,所有聳動的文字都是基於商業考量,要要吸引民眾注意力的行銷手法而已。



這種行銷手法的確可以引發民眾重視一些社會議題,例如貧窮問題,不過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這就好像目前全球暖化、南北極冰山融化的議題一樣,有時候為了喚醒民眾的環保意識,科學家或政府會選擇性的報導或隱藏資訊。例如科學家可能選擇報導南北極都有冰山在熔化的資訊,卻也可能隱藏了有一些地方的冰山在持續增加的資訊,而且類似的環保議題常常變來變去,就在20幾年前大家還一直在談全球冷化的議題,當時的口頭禪是冰河時期有可能將要再度來臨。


所以在現在這種資訊和知識時代,我們獲得的資訊實在太多了,傳遞的管道多元速度又快,但是就連大前研一這樣的管理大師所講的話都會被扭曲、模糊焦點,那麼其他資訊的可信度又如何,如果不能用比過去更大的努力,從龐大訊息中去做出新的批判與反省,那麼握有再多的資訊和知識也沒意義。

這也是為什麼杜拉克說資訊時代注重的是「電腦識字率」,而知識時代注重的是「資訊識字率」。意思是電腦只是獲得資訊的工具,重要的是資訊的內容,就像電話剛發明時,許多企業的教育訓練內容是「如何使用電話」,這種課程在現在根本難以想像。因為重點不是電話,而是交談的內容,所以一旦工具普及,重要的就不再是工具而是內容。知道如何使用電腦是「電腦識字率」,而知道如何判斷資訊的真偽與價值才是「資訊識字率」。如何不受到這些龐雜資訊的影響,而做出正確的判斷與行動,我覺得這才是M型社會中的重要能力。




雖然M型社會的存在與否尚有爭議存在,但是大前研一畢竟是一位管理大師,不管他對未來的預測準不準確,他對於人性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與觀察。依我之見,他所指出的M型社會,如果從民眾的內在心理層面來解釋會更貼切。


要如何從內在心理層次來解釋M型社會呢?我們可以從一個普遍的現象切入。這個現象就是,雖然從數據上來看,台灣的貧富差距並沒有擴大,生活水準也沒有下降 ( 所謂生活水準是綜合考慮收入增減和物價漲跌的結果 ) ,但為什麼一般民眾普遍還是認為日子越來越難過,感覺越來越貧窮呢?

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對物質需求的提升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如果漏讀人性,成功總是差一步》基本歸因謬誤


史丹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羅斯(Ross)提出「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意思是一般人在解釋他人行為的時候,傾向採用性格歸因,而忽略情境因素。此外,也有其他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較常採用情境歸因,而不太願意使用性格歸因,結果往往造成「嚴以律人、寬以待己」的現象。

培養同理心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可以克服基本歸因謬誤,多替他人所面臨的情境設想。通常對一個人的認識愈深,我們就愈有同理心,對對方的言行就會做愈多的外在歸因。

例如,春秋時代齊國的鮑叔牙及管仲乃為眾所皆知的知己,管仲談起鮑叔牙對他的相知之深時說:「我以前和鮑叔牙做生意,分錢時我總是多取一些,他並不認為我貪心,因為他知道我很窮;我曾替鮑叔牙謀事,反而使他處境更困難,他並不認為我愚笨,因為他知道我時運不濟;我三次帶兵打仗,三次戰敗逃跑,他不認為我膽卻,因為他知道我家有老母。公子糾與小白爭奪王位失敗,我忍辱被囚,他不認為我無恥,因為他知道我不拘小節,而以功名不顯揚於世為念。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