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20141113【八德市民大學】理財致富與投資心理


本週我們討論了退休投資規劃的三個重要影響因素:儲蓄/資產目標、投資報酬率,以及時間架構。也就是退休投資如何規劃取決於:多少錢才夠支付退休生活所需、每個月要存多少錢/這筆錢要有多少的投資報酬率,以及有多少時間來累積這筆錢。

我們運用上述這三大要素,再考慮通貨膨脹(以平均每年3%計算)以及複利效果,計算出一個預計30年後不再有主動收入人,若一年只能從退休金中提領4%以下當做該年度支出(為了退休金的永續使用),且每個月想要有相當於現在20,000元購買力的月支出,則必須從現在起每月儲蓄7,600元,並全數投入追蹤大盤的指數型基金(假設長期年化報酬率有10%)長期投資。

雖然這是一個相當簡化的概算,不過有沒有一個較清晰的數字或目標,對於退休投資規劃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如果不知道到底要存多少錢才夠,便會沒有安全感。沒有安全感就會採用「越多越好」的策略,一來便會過度追求投資報酬率而承擔過大的風險,導致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二來不論加長工作時數或任何增加收入的活動,一旦過度投入也容易導致生活的失衡,損失健康、家庭、人際關係、生活樂趣、成就感、生命意義等無形的成本,得不償失。相對地,有了一個參考的目標,便不會過度追求金錢,並把更多注意力在人生更重要的人事物上,而更能兼顧當下與未來的生活品質。


其實許多人覺得生活中所有問題都源自於錢不夠,只要有更多錢,一切問題都能夠解決。但根據我的經驗與所學,其實大部分的問題是來自認知、信念、個人的選擇,以及情緒的管控。如果沒有建立對金錢的正確認知,便無法破除不合理的信念,而錯誤的信念導致對自己不利的工作及生活型態之選擇,最後,不利的工作及生活型態又產生更多壓力與負面情緒,導致更多對自己不利的選擇,陷入惡性循環。

在「賺更多錢」與「花更少錢」之間,多數人想都不用想便會選擇前者,而這第一步選擇便是後續一連串財務壓力、低滿意度與不快樂生活的起源。之所以不假思索就選擇賺更多錢而不選擇花更少錢,是建立在「花錢很快樂、想要提升生活品質必須花更多錢」、「花更少錢就是犧牲快樂的生活、降低生活滿意度」的信念上。事實上未經學習與反省的花錢方式,帶來的往往是更多壓力而非更多快樂,是更多匆忙、焦慮、爭吵、疲倦、病痛、不健康、沒意義的低品質生活,而非高品質生活。


例如,因為缺乏正確的認知,或受到商人灌輸給我們的錯誤認知,所從事的各種消費活動,諸如買車子、追逐3C產品、買名牌、吃大餐等,通常都不利於我們的健康快樂,大多數文明病都來自於上述消費活動(大多數科技都採用『加法原則』,讓我們遠離自然,例如更少的運動、更不健康的飲食、身體器官的錯誤運用方式等;只有極少部分的科技是採愈『減法原則』為了讓我們回歸更自然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為了這些消費支出,就必須為了較高或較穩定的薪水而從事工時長、自己沒有熱情、甚至討厭的工作,又進一步犧牲了自己的健康、家庭、人際關係,以及最重要的人生意義感來源。然後,為了消除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又必須從事更多消費活動,包括名義上讓自己更健康的活動,例如上健身房、吃保健食品、醫療支出、出國旅遊、按摩Spa…等,先是為了賺錢把自己搞得不健康不快樂,再企圖花錢找回健康和快樂。然後又是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很多和我一樣年齡的人都是所謂窮忙族。然而,「窮」也許受限於環境因素而沒有太多選擇餘地,但是「忙」或「不忙」卻是自己可以選擇的。我選擇對我自己有利的花錢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這些都是有科學理論一聚、需要學習的,而非憑本能做出的選擇),少做不健康的消費活動、從是自己熱愛的工作並減少工作時數、花更多時間學習,以及將更多注意力放在人生更重要的人事物上。這些選擇讓我花更少的錢、存更多錢、想有更好的投資報酬率,換來更多快樂、健康、意義、家庭和人際關係。

我賺得比別人少,別人卻不一定剩得比我多,更重要的是我的生活品質更好、更有意義。我認為這才是學習投資理財真正要學的重點,也是學習心理學之所以對投資理財很重要的原因。隨著八德市大課程即將進入第三學期,我們的學習重點也會慢慢朝向更重要的「廣義投資理財」邁進。以上內容都是在課堂中和同學一起討論出來的結果,希望能和更多同學激盪出更多具創造性的想法,實際改善我們的人生!


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投資心理學》從眾效應 & 自我因循


從眾效應 の 實驗

在介紹從眾效應的文章中,大多會提到心理學家所羅門‧艾許(Solomon Asch的經典從眾實驗,所以我決定要也來從眾一番,就從這個實驗講起……

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包括你在內的十名受試者齊聚一堂,從 1 號編號到 10 號橫坐成一排,你正好是第10號。但其實順序早就內定好了,而真正的受試者只有你一人,其他九位都是由實驗者同盟假冒成受試者的。

試題是一些答案非常明顯的問題,例如下圖中,左邊那條線的長度,和右邊ABC三條線中的哪條一樣長?
答案無庸置疑是B,就在你在心中竊喜題目未免太過簡單的同時, 1 號受試者說出了他的答案:「A!」你心頭一驚,望向 1 號受試者,但他的表情卻是如此的篤定。就在你懷疑 1 號受試者眼睛是否脫窗時,2號受試者也回答:「A!」此時你漸漸開始懷疑起自己。而就在你還沒搞清楚狀況的同時, 3 ~ 9 號受試者也陸續作出「A」的回答。輪到你時,你眉頭深鎖、雙唇緊閉,一個「B」字在你口中蓄勢待發,準備奪唇而出……

你回答:「A!」天哪!!!連你自己都為你說出口的答案感到驚訝……不用緊張,你不但沒病還非常正常,歡迎加入從眾的行列,你我都是正常的傻瓜!


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

黑心建商的告白》為什麼要買到好房子那麼難?


買房子絕對是人生中的大事,對於一般人而言,一輩子可能只有一次機會。一旦買錯房子,輕則大半輩子為了房子勞心勞力、不得安寧,重則連生命安全也可能備受威脅。但歷年來購屋消費申訴(和保險理賠糾紛一樣)始終居高不下,原因為何?都在這本書中毫無保留地批露。

這是一本買屋前不看會哭,但看了之後卻也笑不出來的書,因為在作者描述的房地產市場中,要買到一棟好房子實在太難了!

誠如我常說的投資重點:「不懂的東西不要碰」,尤其像結婚、生子、買房子...這類近乎不可逆轉的人生大事,更要事先研究、長期學習,並培養智慧,確定自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後,才能進場操作。

像我常常聽到有人買房子考慮的時間,比我租房子考慮的時間還要短。這種人將來處理房子麻煩的時間,肯定要比住在房子裡享受的時間來得長。

關於那些你想像不到的黑心「建」招,就留給大家自己去看書,以下只幫大家歸納三個原因,說明為什麼要買到好房子那麼難:


一、資訊不對稱

關於房子的建材、建造過程、成本、底價、行銷方式、銷售成績...等資訊,建商都是瞭若指掌,而消費者卻是一無所知。

所以只要用夢幻瑰麗未來前景、碧麗輝煌的接待中心、服務親切的跑單小姐、天花亂墜的行銷話術...等「建招」,消費者就只有等著被宰殺的份,好笑的是,被宰完還會回過頭感謝建商,給了他一個夢想中的美麗家園。


二、比例偏誤

許多買一支電風扇為了省50元跑三間賣場比價的「精明」消費者,在買房子的時候卻是意外地出手闊綽。由於房子單價高,所以相對於總價一般人會較不在意多殺個「幾萬到幾十萬的小錢」。

這就是犯了投資心理學上的比例偏誤。事實上錢就是錢,應該要看錢的絕對值,而非相對值。


三、情感預測 の 聚焦偏見

根據心理學研究我們的大腦在想像未來時,無法想像的非常完整,就像回憶一樣,我們通常會省略一些細節的部分。

當我們想像著自己住在新房子裡的生活時,想到的不是每天會面對的食衣住行、吃喝拉撒,和柴米油鹽醬醋茶,但這些細節卻是影響居住品質最重要的地方。

所以除了價格之外,一些交通問題、周遭環境、大樓管理、磁磚、粉刷、房門、衛浴設備...等,這些比起你的買屋夢想只能算是無傷大雅的「小地方」,就常常容易被忽略。

就算你真的不在意這些小地方,但是如果連這些看得到的小地方都做不好,你覺得那些你看不到卻更重要的大地方又會好到哪裡去?


結論:

一一檢查上述那些小地方很麻煩,也會遭受業務人員的白眼,或者有人怕別人瞧不起自己,這些都是建商善於利用的人性弱點,如果你也不拘小錢、怕麻煩、怕異樣眼光、愛面子,那你就是上了建商的當了。

這可是要花掉你大半輩子辛苦賺的錢,而你後半輩子要住的地方耶,一定要不厭其煩地的一一檢查每個細節、斤斤計較每一分錢。

不論從要付出的金額、要花的時間和精力、要承擔的風險等面向來看,租屋都比買屋划算。唯一會選擇買屋而非租屋的理由只剩下心理因素,也就是「安全感」、「穩定感」、「幸福感」、「擁有感」...等這些抽象的感覺。

這也是一般人想要買房子最主要的原因,但這些都是只是迷思、情緒,甚至是幻想。事實上安不安全、穩不穩定、幸不幸福都和買不買房子無關,而是和財務自由以及人生智慧有關,更不用說在房貸繳完前你根本不算擁有房子。

無論如何,如果您還是決定要買房子,強烈推薦您《黑心建商的告白》、《黑心房仲的告白》、《黑心投資客炒房告白》推守文化



相關文章推薦:


相關授課影片推薦:


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做對決斷!》決斷心理學


「決斷」一詞容易讓人誤以為絕斷是在短時間內發生的單一事件,事實上決斷是一個包含長時間內一連串事件的過程,其中包含「準備」、「決定」和「執行」三階段。



「準備階段」包含察覺和確認有做決定的必要,並蒐集作決定所需的相關資訊。許多不好的決斷都是因為「不做決定」造成的,而不做決定則導因於沒有察覺該做決定,或決斷者本身知識 ( 資訊 ) 的不足。例如一個只看見眼前工作而沒有察覺大環境已改變的工作狂,就是因為沒有察覺自己有進修、轉業或創業的需要而繼續保持原狀,最後的結果便是遭公司辭職而陷入職涯危機。

維持現狀是人類共通的心理偏誤,在沒有學習的情況下,一般人都寧願選擇忍受痛苦而不改變,即使改變的結果會更好。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做決定往往是最壞的決斷,因為主動做決定的人對風險能有所掌控,而不做決定的人則會在最不利的情況下,被迫作出對自己最不利的決定。



決定階段是要運用目前所擁有的資訊做出最好的決定。這裡需要的是品格和勇氣,因為不論你決定做什麼事都一定會有反對的聲音,唯有對自己的價值觀有信心的人,才有勇氣獨排眾議做出決斷。在科學領域中,真理總是由少數人而不是多數人發現的,人生也是如此,不論投資或職涯,堅持並不斷檢視自己的價值觀、有勇氣走少有人走的路的人,才能成功致富又快樂。



執行階段具有扭轉乾坤的影響力。能產生好結果的決斷才能稱之為好決斷,但結果卻不是在下決定的那一刻就可以評量的。即使第二階段中做了理想的決定,也有可能因為執行不當導致結果不好,相反地,即使第二階段中做了較不完美的決定,也可能由於執行良好而結果完善。

在歷經較長時間的執行階段中,你永遠可以回過頭來對之前的決定做修正。然而,就像維持現狀的心理偏誤一樣,為了維持自尊,大多數人因為不願意承認之前的決定錯誤,而不願做修正。其實,只要能夠排除害怕失敗的「定型心態」,並擁有「成長心態」 ( 參見《心態致勝》大塊 ) ,便能坦然面對失敗並從錯誤中學習,成功投資人和成功人士都是能錯誤中學習的人。況且,修正過去的決定並不代表之前做錯了,因為在真實世界裡,環境不斷在改變、資訊不斷在增加,事後看來不理想的決定,也許已是當時能取得的資訊下最理想的決定了。

所以重點不應擺在一次就做對決斷,而是在於有新資訊加進來時,如何針對新的改變做修正。即使像婚姻這樣的人生大事,都不是在選擇對象的那一刻決定結果好壞,婚後的相處 ( 執行階段 ) 更能決定婚姻的品質。



決斷心理學應用在投資方面,告訴我們不應該把買賣股票的決定看得太嚴重,因為在網路交易手續費壓低的今日,買錯了可以殺出,賣錯了可以追回,若因為把買賣股票看得太嚴重而錯失做決定 ( 如停損 ) 的時機,才真的可能讓你蒙受更大的損失。

如果事前準備階段的準備 ( 包括平時在投資理財和心理學方面的學習、閱讀 ) 已大致足夠,遇到好的機會,即使與多數人看法相反,就該根據你的投資哲學勇敢行動,然後再邊做邊修正,隨時可以賣出的高靈活度,正是散戶不同於法人的最佳利器!


相關文章推薦:


相關授課影片推薦:


2014年10月2日 星期四

20140930【愛閱實踐社群】樂齡心理學系列


本週我們討論了《迫切的擴張》第10章「及早開始面對退休」

這章的章名基本上是違反人性的,人們總是短視近利,無法克服短期的誘惑來替未來做好準備,所以「及早」面對退休是一件很難的事。不過,如果我們能將「為退休做準備」和「提升現在的生活品質」兩件事結合在一起,替未來做準備的同時也提升現在的生活品質,那麼及早面對退休就比較容易做到了。

很多人對退休規劃會有一種迷思──假如60歲要退休,59歲開始規劃和準備就可以了。就像我們在中山社區大學開設「當退休規劃遇見心理學」課程時,就有四十幾歲的人問我:「老師,我還有那麼久才要退休,現在學一學會不會以後就忘了?」問這句話的人顯然認為退休前一天、前一個月或前一年再開始打算就可以了。

  • 讓我們來檢視一下,退休到底要從多久以前開始準備:

  • 如果要在退休後仍保有健康的身體狀況,難道只要從退休前一年開始運動、健康飲食、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就可以了嗎?

  • 如果要在退休後擁有健全的財務狀況,難道只要從退休前一年開始投資理財、建立良好消費習慣就可以了嗎?

  • 如果要在退休後擁有親密的家人關係,難道只要從退休前一年開始花時間陪伴家人、互相關心就可以了嗎?

  • 如果要在退休後擁有沒有利害關係的純粹友誼,或者加入志同道合的社群團體,難道只要從退休前一年開始結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養工作之外的興趣就可以了嗎?

  • 如果要在退休後擁有一份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追尋人生意義的志業,難道只要從退休前一年開始自我探索、發展第二人生或第二職涯就可以了嗎?

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等到屆齡退休再來做這些事已經太晚了,而大部分的人卻是退休一陣子後,才開始發現原來退休還有這些事前功課要做,尤有甚者,是過著極度不滿意的退休生活卻不知道是因為沒有事先做好準備的緣故。

《熟年力》作者肯.戴科沃博士、丹尼爾.凱德雷克說:「我們在旅遊之前,會做很多準備,規劃好要去哪裡、需要什麼衣物、該帶什麼貨幣。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對於下半輩子卻沒有做同樣的思考。我們就只是假設,繼續往目前的方向前進,船到橋頭自然直。有時候的確是這樣子,但事實通常不是如此。


就像西賽羅在《論老年》中提到的:「晚年的最佳保護鎧甲,是一段在老之前被好好地度過的生活;一段被用於追求有益知識、光榮功績和高尚品德的生活;過這種生活的人從年輕時就致力提升自己,而在其晚年收割最幸福的果實。」真正有益於退休生活的規劃與準備工作,必須從年輕時就開始做起,而且這並不是一種必須犧牲生活樂趣的延宕滿足,而是可以同時提升當下生活品質和未來保障的做法。

  • 如果你現就開始養成運動的習慣、吃健康的食物,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你會發現自己每天都更有精神,有更多的正向情緒與動力,去完成重要的工作。反之,如果不運動、吃垃圾食物、抽菸喝酒又作息混亂,便會每天無精打采,容易有負面情緒,並且提不起勁去做每一件事。而且不用等到退休,你馬上就可能面臨健康的問題。

  • 如果你現在就開始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並且充實金融知識與素養,你會花更少的錢卻得到更多快樂;花更少的時間做不喜歡的工作、花更多時間在熱愛的工作以及其他人生更重要的事情上面;避開錯誤的金融商品與陷阱,享有合理且勝過大部分投資人的長期投資報酬。而如果你不這樣做,不用等到退休,你馬上就可能面臨經濟的問題。

  • 如果你現在就開始花時間陪伴和關心家人、真心對待朋友,將他人視為目的而非將他人視為工具,成功時你會加倍快樂,受挫時則有人幫你分擔憂愁。在家人與朋友的支持下你會更有勇氣、紀律與專注力,去達成你想要的目標,也能激發更多創造力與潛能。而如果你不這樣做,一樣不用等到退休,你馬上就可能面臨家庭或人際關係的問題。

  • 如果你現在就開始發展自己除了主要工作外的興趣與專長,透過從事志願服務或加入某些社群團體來自我探索與學習成長,多接觸不同領域的人事物,你的生活會更多采多姿,會發展出更具有獨特性的職涯路線、擁有更多的不可取代性,還會獲得更多的機會與好運氣。而如果你不這樣做,一樣不用等到退休,你馬上就可能面臨工作、事業與職涯發展的問題。

上述這些對現在的你就很有幫助的事情,也同時都是在替退休的生活做規劃與準備。退休規劃不是只需要規劃退休金,至少還需要有健康身心、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有意義的志業等。退休規劃需要從年輕時便開始著手,但不是要你犧牲現在去追逐不可之知的未來,而是要兼顧短期與長期的好處,將現在的你與未來的自己牢牢地綁在一起。


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圖解] 分散投資:系統風險 VS. 非系統風險


對於投資是否應該分散,學術界與實務界有著不同看法。一般而言,學術界學者多建議分散投資;而實務界投資大師則採用集中投資兩種主張看似對立,其實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投資人必須對自己的投資標的,有一定的掌握度


巴菲特說,「只有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才需要分散投資」。所以巴菲特和孟格等價值投資大師,只將資金集中在少數股票,而這些股票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與篩選,最後才投資自己最了解、未來發展最清晰、掌握度最高的上市公司。

墨基爾、柏格等強調分散投資的大師則認為,市場有一定程度的效率、短期股價波動無法預測,且一般散戶缺乏專業、時間和精力深入研究投資標的。用巴菲特的話來說,一般散戶正是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所以需要分散投資」的人。所以巴菲特也至少八次公開建議,最適合一般人的投資方式,便是指數化投資策略長期持有低成本、充份分散且追蹤大盤的指數型基金)。

總而言之,實務界大師認為要集中投資自己有足夠掌握度的少數股票,而學術界則認為因為散戶投資人對投資標的掌握度極低,所以需要分散投資,兩者說的其實是同一件事情,也就是投資理財最高指導原則:不懂的東西千萬不要碰!



不論你是信奉「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或者「雞蛋應該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看好它」我們都沒意見,但千萬不要「把雞蛋放在別人的籃子裡」。意思是說,投資一定要自己學、自己操作,如果因為偷懶、想不勞而獲,而將投資理財假手他人,如理財專員、投資顧問、保險業務員…等金融從業人員,那等於「是請鬼抓藥單」,注定要虧本!如果你覺得我們的說法太過主觀,請聽聽實務界和學術界的大師們如何評論金融投資產業:

巴菲特風趣地比喻:「永遠不要問理髮師該不該理頭髮了(意指金融投資產業只會做出對自己有利的建議)。」

勝間和代則直言不諱:「金融機構是合法的詐騙集團!


威廉‧伯恩斯坦語帶諷刺地說:「證券經紀人服務客戶的方式,與銀行大盜服務銀行的方式完全相同。


高柏瑞解釋金融業在結構上與投資人產生利益衝突的必然性:「資本主義下,金融業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的做法,乃是無罪的詐欺


墨基爾更是直接大聲疾呼:「開除你的投資顧問!



回到本文主題,我們認同經過長期學習與正確操作,的確有可能打敗大盤,不過一般人不但難以辦到,而且每企圖多贏過大盤一點點,需要花費的邊際成本(包括交易費用等有形成本,和時間精力等無形成本)就越大,其結果不一定划算。況且投資只是人生的一小部份,如果將研究股市的時間精力,投資在人力資本或人際關係上,不論是工作收入、快樂程度或生活滿意度,說不定都比投資股市的報酬率高得多。換言之,不只股市需要分散投資,人生也需要分散投資。

至於認為自己「不是一般人」,所以不需要分散投資的投資人,很明顯是落入行為財務學中「過度自信」的心理偏誤裡了。如果各位讀者認同本社群的專業,我們還是會建議採用分散投資的策略。

以下圖解說明分散投資的主要概念、理論依據與實際操作方式:



分散投資的起源

分散投資的概念早在大航海時代就已經出現了,當時歐洲列強因航海技術的進步,紛紛組織船隊從事海外貿易活動。說貿易其實是經過修飾的說法,實際上是進行海外殖民或掠奪活動。由當時的資本家出資組成船隊出海貿易,若順利回國通常可帶來可觀的獲利,但萬一船隊沒有回國,資本家便損失一大筆資金。

為了降低風險,商人便想出分散投資的方法,由多人集資投資多個船隊,每人皆擁有多支船隊的部份所有權。如此可避免集中投資於一支船隊卻完全虧損的風險,但若所有船隊皆順利回國,依然可享有集中投資的相同獲利。藉此方式,商人在不減少預期報酬的情況下,有效降低了風險。後來還發展出現代股票的運作模式。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20140926【新楊平社區大學】理財智富與投資心理


本週上課我們討論了《投資終極戰》第三章「為什麼打敗大盤不可能?」首先,很多人說他只是單純想投資賺錢,並沒有想要打敗什麼大盤,所以我們先釐清了「打敗大盤」是怎麼一回事。只要你想要在低點買進、高點賣出,或者想要選擇表現得比較好的個股、類股或基金,或者追逐目前流行熱門的話題或趨勢來投資…等行為,那麼你其實都是企圖要打敗大盤。

雖然大多數投資人沒有意識到,但其實我們所表現出來的投資行為,就是企圖打敗大盤。如果你認同自己無法打敗大盤,那麼最好的方法應該是買進並長期持有追蹤大盤的指數型基金才對。除此之外,你所做的一切投資行為,幾乎都是為了打敗大盤。

接下來我們討論了一般投資人或專業投資人用以打敗大盤的四種方法,並探討它們為什麼不管用:



一、波段操作(擇時操作):在採用這個方法之前,你應該先自問: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9300高點你有出場嗎?3955低點你有進場嗎?或者更早之前的幾次高低點你有順利抓到好時機進出場嗎?如果過去沒有,為什麼覺得現在或未來可以辦得到?

這是典型的後見之明偏見。巴菲特說:「投資人總是看後照鏡開車。」當我們看著過去的股價走勢圖時,會造成一種假象,「明白」顯示自己能看出高低點而加以操作獲利(只是因為某些特殊原因而沒有這樣做,所以之後當然也能輕鬆獲利)。這種假像便是投資人傾向擇時操作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波段操作之所以不管用的第二個原因在於,頻繁交易會增加交易成本而降低報酬

最後,歷史告訴我們,市場回升最初幾週內所創造的漲幅,佔最終全部漲勢的一大部分,但波段(擇時)操作者卻最容易在市場底部出場,且因為歷經熊市的驚魂未定與觀望心態,而錯過此最大比率漲幅。

用另外一種方式來看,1980~2008年的標準普爾500的累計平均複合報酬率為11.1%,但只要扣掉28年裡漲幅最大的30天,報酬率便只剩下5.5%投資人如果有一段時間退出市場時,報酬率一定比簡單的買進長抱策略要差。



二、選股(基本分析):採用這個方法的一般或專業投資人會分析企業財務、實地研究競爭者與供應商、拜訪經營階層、預估未來盈餘與成長率,設法超越市場的共同看法,更深入了解一檔股票或某種類股的投資價值。

這個方法又有什麼問題呢?首先是資料取得不易,巴菲特說:「企業的財報就好像穿著比基尼的美女一樣──沒有露出來的部分才是重點。」企業當然不會公布對自己不利的消息。即使資料能夠取得,分析師也會因為和上市公司是利益共同體,而不會對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做出負面的評價,以免阻礙未來的資料取得。即使分析師客觀公正,要靠著種種資料預測未來公司盈餘和成長率,仍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基本上「未來」之所以叫「未來」,就是因為它難以預測。

即使上述難題都克服的,誰說股價一定會回歸基本面呢?或者誰說得準什麼時候才會回歸基本面呢?

最後,因為效率市場的關係,大多數已知或可知的訊息都可能已經反應在股價上了,除非妳是全世界第一個或前幾名分析出某之股票的投資價值的人,否則其他人可能已經早你一步買進了。

而且一個人或一個團隊的分析是有限的,當你在分析某些個股或類股領先他人時,他人也在分析其他個股或類股方面勝過你,而這些他人(還要加上你自己)的集合體就是「大盤」,所以長期而言大盤的績效幾乎一定會贏過你。



三、趕搭流行熱潮(及時改變資產配置或投資策略):這種方法的目的在於擁有預見某種趨勢即將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遠見,並搶先他人一步趕搭熱潮,或至少不要太晚上車。包括預見主流類股、經濟情勢、利率變化、成長股或價值股的評價變動、大型股或小型股輪動等等。

這種方法要求一般或專業投資人在市場變動時找出新穎(且經常是不熟悉)的投資方法,然後精通每一種新方法,再放棄這種新方法,改採更新的新方法。而投資人常常因為專業有限(無法快速學習改變)、本位主義(無法認同其他新的投資策略)以及心理上的承諾與一致性(想要維持一致性而不願改變),使得這種方法難以執行,或者畫虎不成反類犬。

大多數採用這種投資方法的投資人的確都能在熱潮中賺到錢,但往往也因為持續獲利的成果,使投資人在相對高點時被報酬蒙蔽了雙眼,忽略泡沫破滅的風險(高喊:「這次不一樣!」),在風險最高時孤注一擲,並在修正下跌之初還執迷不悟,導致在崩盤時將之前賺的部分全都吐了出來,甚至賠得更多。



四、發展與實施高人一等的長期投資觀念或哲學(例如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必須先說的是,每個人都可能認為自己擁有高人一等的長期投資觀念或哲學,但其實已經被發現,又能持續很久的有效概念或哲學少之又少,大概也只有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了。

這種方法要發展出深遠、正確的洞察力,看出推動股市、產業或企業成長背後的力量,有系統地利用這種投資遠見與觀念,分辨出擁有優秀長期價值的公司,再以偏低的價格買進。


信奉一種長期投資概念或哲學的重要考驗,是經理人有沒有能力基於健全的長期原因,堅持到底,即使短期成果令人不快,也堅持不懈。這便是一般基金經理人(需要在即短的時間內展現績效,否則就只能捲鋪蓋走人)或投資人無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原因。這也是巴菲特不當基金經理人的原因,他選擇成立控股公司以便能按照自己的哲學來投資。

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驚喜的年代,華倫班尼斯回憶錄》領導,不需要頭銜


領導學之父 ── 華倫‧班尼斯


講到領導、領導人或領導學,我們最先聯想到的就是企業CEO、行政首長或國家元首,並認為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從事團體、企業或組織的管理。但其實真正的領導人,其權力並非由其職位或頭銜所賦予,而是來自於其個人所展現的特質與行為真正的領導工作也不是透過管理或控制的手段,來迫使他人服從,而是透過充分展現自我來吸引追隨者,以及透過與優良的領導職能來收服人心。最重要的是,領導的目標並不只是帶領一群人去完成一項社會潮流所建構的目標,而是影響一群人去追求一種他們不曾想像過的生活,讓人願意走向自己一個人時不會選擇的新方向

領導的概念很容易跟管理混為一談,而現在人們口中的領導者,常常是管理做得太多、領導卻做得太少。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有一句名言:「領導者做對的事,管理者把事情做對。」一語道破了領導和管理最大的不同。領導與管理兩者都很重要,都是達到目標所不可或缺的歷程,只是其本質截然不同,卻又相輔相成。



班尼斯擁有深厚的商業管理與心理學背景,專研團體動力學、實際投入領導工作與教授領導學。他以人道主義者自居,對人性寄望很高。班尼斯說:「我認為每個人的生命都該有所貢獻,工作就是貢獻的主要方式;我深信領導者創造的人性社會,最終會成為最完美的組織。」而本文主要就是介紹班尼斯充滿驚喜的生命故事與其領導學主張。

班尼斯對領導學的貢獻與影響力之大,以及他個人所展現的領導風範,可由下面這則故事清楚呈現:

話說在華倫‧班尼斯過完七十五歲生日之後沒多久,他的朋友故舊們幫他編了一本紀念文集,並由南加大為之舉辦領導學研討會。會場上超過四百位班尼斯的朋友及同事齊聚一堂,由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發表主題演說,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詹姆斯‧奧圖(James O'Toole)、湯姆‧畢德士(TomPeters)等十幾位學者,也都發表了演說。

在研討會中,詹姆斯‧奧圖突然跳上講台,講了一句很特別的話,他說:「如果說彼得‧杜拉克是管理學之父,那麼華倫‧班尼斯就是領導學之父。」班尼斯一時感動到老淚縱橫。我相信他之所以感動流淚,不是因為他被冠上了一個崇高的名號,而是這句話道盡了他過去數十年熱情投入的領導生涯。


領導=充分展現自我

一般認為領導的定義就是:形塑一個目標,並影響一群人為此共同目標而奮鬥。然而在領導他人之前必須得先「自我領導」 ── 亦即找到自己願意捐軀的山頭、確認對自己有意義與使命感的目標,並自我引導為此目標而努力不懈。成功領導者通常都是先能自我領導,才進而能吸引到一群願意與他一同打拚的追隨者。

所以,並非想要領導他人,才需要學習領導學或培養領導力,也並非不想領導他人,就不需要學習與領導。而是只要你想要人生過得有意義、充分發揮潛能而蓬勃煥發、努力追求使命而自我實現,你就需要領導。換句話說,每個人都需要領導,每個人都需要自我領導。



基於上述說法,我認為所謂領導就是自我領導,自我領導就是充分展現自我,而充分展現自我就是華倫‧班尼斯以及本文對領導所下的最佳定義。但是光從正向定義來了解一件事情通常是不夠的,而且往往太過空泛與抽象,此時從反向定義來看往往更容易理解、縮小範圍與具象化。例如,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很難,但如果從刪除不適合的工作開始,便會比較簡單;又例如找到理想的伴侶非常難,但從刪除不理想的伴侶開始,就顯得比較簡單。

為了更清楚了解領導的內涵,除了領導就是充分展現自我之外,以下便從三個反向的定義來說明,領導「不是」什麼:

一、領導是展現自我,而不是控制他人



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基隆社區大學「優質培力課程產出工作坊」




週末兩天參加基隆市103年度社區大學「優質培力課程產出工作坊」,透過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張德永教授的引導,以及許多社區大學、長青學苑和婦女學苑的成人教師前輩的交流互動,對成人教育及社大課程又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社區大學的核心理念:

1.推動知識解放:避免專業霸權、破除菁英主義、掃除刻板知識

2.建立公民社會:從小我走向大我、把私領域延伸出去、社區共有共享共治


社區大學三大課程分類(3H全人教育)

1.學術性課程(Head,冷靜的腦):追求知識解放、建立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藉由「經驗穿透」來學習、重視回歸問題本質的問題與探究。

2.社團活動課程(Heart,溫暖的心):重視學員自主學習與自發行動、引進社會運動的專業資源、強化與當地社區資源的結合、建立社區意識,展社區發展。

3.生活藝能課程(Hand,巧妙的手):培養生活與社會參與的基本關鍵能力、省思人性的扭曲(反對異化或疏離),引領並創造社會價值、實踐革新精神,重塑生活型態、找回自信心與個人獨特價值。


從國標舞的陳老師身上學到:

我們其實都不是在教我們自以為在教的科目和內容,例如國標舞、投資理財、書法、日語或攝影等,我們其實都是在與人互動。我們相信人的力量,必須發自人的自省,並深植在人的真實存在之中。被動的學習、單向的傳輸、資訊的累積、學院的身段、傳統僵化的知識和技能訓練,都是無益,甚至有害。真正的學習,總是牽涉人之所以為人的核心。


從書法與國畫張老師身上學到:

身為成人教師必定要熱愛終身學習與自己的教學工作。從自己的任教科目出發,在教學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以及無窮無盡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所以自發性與自我導向地尋找學習機會和資源,不斷向外延觸角和向下扎穩根基,最終內化成自己獨特的獨門專業秘技,再將所學無所保留地回饋給學生。所有的成人教育關鍵就在「學習」二字。




從攝影與影片製作戚老師身上學到:

能從不同的脈絡來檢視事物存在的相對價值,而不會落入單一價值的謬誤;能從系統性的思考來鳥瞰全局,而不會見樹不見林;謙虛有禮、從容優雅、幽默風趣,言語批判犀利而不露鋒芒,分析鞭辟入裡而不賣弄學問。經驗與歲月的魔法、熟年大腦的智慧與無限潛能,在其身上展現地淋漓盡致。老年可以是人生最黃金的時期,而學習則是人生最好的投資。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20140916【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20140916【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今天深入討論我們不願意冒險的第三個原因:害怕失敗。許多人之所以害怕失敗,是因為我們將自我的價值與特定事物的成功或失敗連結在一起,所以一旦失敗就會造成「自尊低落」,也就是對自己感覺不好。為了避免自尊低落,我們會傾向於盡量不冒險,然而維持自尊的同時,卻也失去了自我成長、自我實現和替生命增添色彩的機會。

自尊就是指「我們對自己的正面或負面態度」,其中又可分為「對自己的整體性看法」(例如:我是一個好人嗎?),以及「對自己的局部面向看法」(例如:我籃球打得好嗎?)。一般而言,整體自尊受創時,對情緒的影響比對特定領域的自尊下滑還要大,但兩者之間是會互相影響的。當某特定領域自尊對我們的意義越大時,對我們的生活和整體自尊的影響也就越大。

例如,當別人批評我的穿著打扮時,我的整體自尊並不會受大影響,因位穿著打扮這個特定領域對我的意義不大;然而,一旦有人對我的教學或學習過程提出批評時,可能就會打擊我的整體自尊,因為這個特定領域對我意義重大(我有很大比例從我的教學和學習來定義自己)。

不過,並非每個人,也並非一個人在每個領域遭受挫折和批評時,都會把失敗和自我的本質做連結,因而使得自尊受創。其中牽扯到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心態」。

《心態致勝》作者德葳克(Carol S. Dweck說,有一種人,他認定成功在於天賦優於別人,失敗可以界定人的高下,只有條件差的人需要努力,這種人所抱持的是「定型心態」另一種人,他認為成功是指做到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比別人好,失敗是機會而非懲罰,努力是成功之鑰,這種人抱持的是「成長心態」。

定型心態者相信天賦與能力是天生命定,老想在人前證明自己天賦過人,私下卻也擔心自己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在他的世界裡,失敗代表自己不夠聰明或不行,所以及度害怕失敗、逃避挑戰,當然也不願冒險。

成長心態者相信人的素質可以透過努力而培養。在他的世界裡失敗是指你沒有成長、不極力爭取自己珍視的事物,意味著自己並未充分發揮潛能。所以他們樂於接受挑戰,相信努力不會白費、面對挫折時堅忍不拔,所以能獲得更多成功。

想要使自己的運氣變好,首先要願意冒險。而擁有成長心態者,可以避免我們將失敗和自我的本質連結在一起,使得我們更願意自我挑戰與冒險。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20140911【八德市民大學】理財致富與投資心理


20140911【八德市民大學】理財致富與投資心理

本週我們討論《投資終極戰》第5章。我們先談到了單一基金經理人(團隊)到底能不能打敗大盤的問題。根據作者艾里士的推論,由於大盤是由所有專業基金經理人(團隊)組成,所以單一基金經理人(團隊)難以打敗大盤。於是我們開始思考「三個臭皮匠(大盤),到底能不能勝過一個諸葛亮(經理人)」的問題。

我先介紹了《群眾的智慧》這本書的概念,認為只有在群眾具有一定的多樣性、獨立性、分權化和統合度的情況下,才能發揮群眾的智慧。也就是說臭皮匠要符合:來自多樣化的背景和特性;能獨立做判斷和決策,盡量不受他人影響;沒有由上而下的領導,而是每個人由下而上地從事自願且擅長的工作;每個人有誘因去認真工作,並有一適當機制將所有人的工作結果整合起來。那麼臭皮匠才能打敗諸葛亮。

接下來便是下一個問題:在一般情況下股市大盤究竟是具有群眾智慧,還是沒有呢?我和一位夥伴討論的結果,群眾的智慧應該是一條連續的光譜,無法用「有」或「無」來劃分。而我認為在大多數的光譜位置上,大盤都有「足夠的智慧」(即使不是全知全能)來打敗多數的單一基金經理人(團隊)。

課程繼續進行,我承接了群眾智慧的脈絡,介紹了「效率市場理論」的概念,然後一個新的議題又產生:「既然(追蹤大盤的)指數型基金的績效勝過八成的主動型基金,是一件如此明確且無可辯駁的事,那麼根據效率市場理論的說法,大家應該都會來採用指數化投資策略,使得指數化被動投資反而失去其優勢才對阿,而這件事為什麼沒有發生呢?」

針對這個問題,我個人初步整理了「指數化投資工具與策略,無法全面流行的四個原因」:

1.資訊不足:由於投資人的金融資訊和知識幾乎都來自金融/投資產業,而金融/投資產業只會強打高費率的產品,像指數化投資工具和策略這種對他們而言無利可圖的產品,並不會主動積極向客戶介紹,所以知道而想去了解指數化投資工具與策略的人還是佔少數。

2.過度自信:即使知道指數型基金的績效勝過八成的主動型基金,很多人還是認為自己就是那剩下的兩成。當巴菲特說,對一般人而言最好的投資就是指數型基金時,大多數人會說:「說得沒錯,不過我不是一般人!」

3.不同的投資目標:許多人不採指數化投資工具與策略的投資人,理由都是「漲太慢」或「不刺激」。這顯示了許多投資人對投資股市的報酬率有太高的期待,將投資目標訂為短期獲利,甚至是短期致富;而許多人投資人則是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況下,將投資股票視為一種「娛樂」。而由於指數化投資工具與策略無法滿足想要短期致富和從股市中獲得娛樂者的需求,所以自然無法盛行。


4.承諾與一致性:如果投資人或經理人在接觸到指數化投資工具與策略前,已經有一套既定的投資信念,或者已經採用其他投資工具和策略多年,那麼要人們改變舊思維、扭轉舊行為,是極度困難的事。因為對一般人而言,改變會產生否定自我的感覺,等於是承認自己犯錯。而人們都有追求自尊的需求,除非刻意反省並以學習成長的心態來看待改變,否則即使證據再怎麼明顯,人們還是會視若無睹。

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20140909【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20140909【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在《這樣思考,和好運交朋友》裡有談到:「有兩種生活方式,肯定讓你幾乎會是失敗者,一種是去冒報酬不成比例的高風險,另一種是完全不冒險。幸運的人總是能避免這兩種極端。而在這兩種極端中,我們比較常見的是完全不冒險者。」
所以本週我們討論人們之所以不冒險的三大心理因素

1.害怕損失:因為演化的關係,人們天生對「損失」或「負面的事情」,比對「獲得」或「正面的事情」還要在意。而我們常常為了避免眼前的損失或看得見的損失,而在無形之中承擔了長期來說更大但卻不易察覺的損失。例如過度追求穩定的職涯發展讓我們喪失自我實踐的機會、付出過多的保險金讓我們失去將金錢做更好運用的機會成本、過度保守的理財策略讓我們蒙受退休金不足的風險…等。

2.害怕後悔:後悔是一種極度強烈的面情緒,而其中「作為後悔」比「不作為後悔」更強烈、「不可卸責的後悔」比「可卸責的後悔」更強烈、「偏離預設選項的後悔」比「遵從預設選項的後悔」更強烈。所以我們常常為了避免後悔而傾向「不作為」、「不主動做出決定」,以及「不改變或遵從多數人的做法」,這些都會讓我們不去冒險。

3.害怕失敗:擁有「成長心態」的人,比較不會將單一事件的成功失敗和個人的本質做連結(例如:我是天才/笨蛋),並且會傾向將成功或失敗的理由歸因於「可改變的因素」(例如:我很努力/努力不足);擁有「定型心態」的人則相反,會把單一事件的成功或失敗和個人的本質做連結,並且會傾向將成功或失敗的理由歸因於「天生不變的因素」(例如:我很聰明/我天生駑鈍)。定型心態者不喜歡冒險和自我挑戰,因為只要失敗一次,就足以證明他們天生本質不佳,且永遠無法改變。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天才密碼》擁抱你的負面情緒


我先前曾發表「情緒管理的迷思」一文,說明高EQ不等於沒有情緒。其實對於情緒的誤解,早在古希臘時代就開始了。從柏拉圖、笛卡兒到佛洛伊德等人的論述,乃至於傳統經濟學的假設,一向都輕視情緒,認為情緒是干擾人類做出理性判斷的元兇。其實看似不理性的情緒,背後有著超乎你我想像的驚人智慧



擅長自我覺察的人可能觀察到,情緒和「預期」有關,每當事實符合或高於預期時,就會產生正面情緒,相反地,事實不如預期時,則會產生負面情緒。近年突飛猛進大腦神經科學,便從大腦的生理結構中證實了這一點。


關鍵就在於大腦中的「前扣帶皮質」,裡面充滿了「多巴胺神經元」,它們最喜歡「預測」。它們從過去眾多經驗裡所建立的模式,去預測即將發生的事(例如每次修剪頭髮,隔天就會獲得男友的稱讚,這在妳腦中便形成一種模式),一旦事情的發展如你預料(男友果然稱讚妳),腦中的多巴胺就會短暫地激增,讓你產生正面的情緒,但如果事情發展不如遇預期,也就是模式遭到破壞(男友根本沒發現妳剪了新髮型),腦中多巴胺神經元就會罷工,引起負面情緒。


這個過程常常是在意識之外進行的,根本察覺不到,往往在你理性分析的大腦還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你的情緒早就告訴你一切了。

例如一位正妹理專,向你介紹一種既無風險,又高報酬的金融產品,談話過程中不時透露他對你的好感,還不斷提出許多優惠方案,一切看起來是如此完美,但你不曉得為什麼就是感覺不對勁,有種不安的情緒。這時你最好相信你的直覺,少碰為妙。因為的不安的情緒很可能是你的大腦察覺到一些很細微的線索,正在警告你「一件事情好到不像是真的」,就不是真。


我們以為直覺與情緒是沒來由地產生、是不理性的象徵,事實上情緒再理性不過了。那是將你的無數次真實經驗、無數個的細微線索,濃縮成相關的模式,好讓腦袋能預期接下來會發生的事,以便你做出更正確的決策。

例如「害怕」代表危險必須逃跑的訊號;「緊張」讓你集中精神應付重大的挑戰。如果一個人沒有情緒,光憑他的理性判斷,由於要考慮的線索太多,他根本下不了決定。

還沒完呢!大腦的能耐不只如此,他不只會偵測錯誤的預測,還能從錯誤的預測中回過頭來修正模式,以便因應新的事實(例如:男人就是注意不到這些小地方,如果我主動說剪了頭髮,他還是會稱讚我的)。


意思就是每次我們犯錯或遇到新鮮事,你的腦細胞就會忙著改變自己,而這就叫做學習能力,也是人類優於其他動物和電腦的地方。一個人若是缺少情緒,或刻意逃避負面情緒,便會不斷犯相同錯誤,在任何領域都無法精進。

物理學家波耳曾經替「專家」一詞下過定義:「專家就是一個在很窄的領域裡,犯過所有可能錯誤的人。」專家並非天才,而是經過無數次的刻意練習才能成功。

練習的重點在於「質」而非在於「量」。最有效率的練習就是不斷反覆思考犯錯的地方,也就是那些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並不斷修你的策略,直到這一切全都內化,你只要看一眼,光憑直覺就能做出正確判斷的時候,你就成為該領域專家。


成功的經驗,乃至於別人的稱讚,雖然能令你產生正面情緒,增強你的信心,卻無助於精進你的實力,導致那種信心是虛假的、經不起挫折考驗的,更何況所謂的「稱讚」,常常是一種「控制」,在職場上尤其如此。

相對地,錯誤所帶來的負面情緒,正是讓你腦袋得以修正的良方。不要擔心犯錯、不要害怕失敗,那些都是絕佳的學習機會。

坊間對「正面思考」的崇拜,已經到達宗教狂熱的境界了,而且其中參雜許多毫無科學根據的論述在此,根據科學研究的結果,卻和大多數激勵講師、勵志書籍相反的建議是,把焦點集中在錯誤上,並擁抱你的負面情緒吧!


相關文章推薦:

情緒管理的迷思

穩定其實不穩定

《川普清崎點石成金》創業家 5 大特質

《馬斯洛人性管理經典》論 結構性VS.非結構性

SQ》情緒感染 & 鏡像神經元

風險 3 大層次:投資風險大?不投資風險更大!

勇於冒險

投資幻象》模擬投資競賽 の 後遺症


相關授課影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