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閱讀實踐力訓練》遊戲化人生戰略

一、簡介
我們熱愛閱讀與學習,我們之所以看書不是為了娛樂消遣、也不是為了考試考證照,更不是為了求得一官半職或加官晉爵。我們不當閉門造車、獨學無友,或者鎖在象牙塔裡死讀書的書呆子。我們相信透過閱讀而學習到的知識可以在生活中實踐,進而培養出生命的智慧。真正的學習必須能夠促成行動解決問題造成改變

這是一個由短期課程(每期2~6週,每週1堂課)組成,同時可以長期持續參與之終身學習社群。我們精選優良讀物為主軸、以科學的「投資心理學」、「正向心理學」與「樂齡心理學」最新研究成果為學習焦點,透過閱讀的實踐,以及社群成員們正向的人際互動,一起在財務、工作、生活及人際關係上,朝成功智富又幸福快樂邁進

二、本期課程資訊



題目:遊戲化人生戰略
日期:9/19()9/26()10/3()
時間:19:00~21:30
地點:忠孝西路一段50號(詳細教室編號,報名完成後以E-mail或手機簡訊告知)

內容簡介:

9/19()【八角框架:遊戲化不只是點數、徽章、排行榜】
        「遊戲化」是一種將常見於遊戲之中的樂趣與參與元素,仔細應用於現實世界或生產活動的本領。然而,只是將某件無聊的苦差事加上PBL(點數、徽章、排行榜),是無法讓它自動變得令人興奮的。沒有深入使用者的動機因素,而直接運用最常見的「遊戲元素」,只會造就膚淺的使用者體驗。真正的遊戲化設計要把使用者動機放在首位,重視使用者的體驗與感覺,而非運用遊戲機制和包裝來達成設計者的目標。想像一個在「必須做」與「希望做」的事情之間沒有分隔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每件事情都充滿樂趣與吸引力,你每天早上醒來都在迎接新挑戰,在強大的動機因素下,苦工有了新意義,這正是優秀的遊戲化設計能夠創造的前途與願景。

9/26()【商業遊戲化:產品、工作場所、行銷】
        今日人們已被網際網路帶來的快速滿足寵壞,加上遊戲帶來的大量授權與即時回饋,以及隨時與社群網路保持連線。使用者、顧客與員工們已經難以忍受設計不佳、沒有考量他們動機的產品了,尤其當他們有眾多競爭產品可供選擇的時候。一項產品只是擁有很棒的科技與功能性是不夠的,還必須非常引人興奮、沉迷使用,且迫切想與朋友分享他們的體驗。相同道理,如何創造合適的環境與系統,激發工作者的能力與期待,為某件值得的目標變得充滿動力與幹勁?或者,如何建立完整的行銷生態系統,讓行銷人與顧客經由多種互動,享受愉快與持續投入的體驗?這些都是商業領域的遊戲化。

10/3()【生活遊戲化:職涯、生產力、教育】
        既然遊戲化很能激勵人們從事某些活動,為什麼不能用來激勵自己呢?現代的許多科技讓生活遊戲化更加可行與受歡迎。像是大數據、穿戴式科技、量化自我、物聯網等,將我們所做的每件事紀錄下來,以便自己追蹤、優化自己的生活方式。遊戲化的生活應用包括:管理工作清單、增加運動量、準時起床、健康飲食、或學習新語言等。我們可以將追求人生目標的整體性活動給遊戲化:(1)找到自己的遊戲→(2)分析自己的初步數據→(3)擬定自己的技能發展計劃→(4)與盟友結盟→(5)找到正確的關卡→(6)在遊戲中勝出。一旦遊戲變得更有意義,它就成為你的人生;一旦人生變得更有樂趣,它就變成一場遊戲!

三、進行方式:
第一階段19:00~20:10 深度閱讀:由團體帶領人引言,講師發表課程主題演說/授課。
第二階段20:20~21:30 閱讀實踐:由團體帶領人引領參與者進行討論、分享、應用與實踐。

四、延伸閱讀 / 推薦書單:
《遊戲化實戰全書》
《善用遊戲因子,解決各種問題》
《不懂魔獸世界,你怎麼當主管》
《從思考、設計到行銷,都要玩遊戲!》
《企業遊戲化》

《遊戲改變世界,讓現實更美好!》
《動機,單純的力量》
《就是要說服你》
《影響力》
《快思慢想》
《誰說人是理性的》
《鉤癮效應》

五、報名方式與費用
一次報名三堂課,共1,950元。9/12()前報名繳費。

六、報名流程
(一)9/12(二)前,填寫以下報名表並送出
(二)收到E-mail(優先)、LINE訊息或手機簡訊回覆(含教室地點及匯款資訊)
(三)完成匯款繳費後,以E-mail(優先)、LINE訊息,或手機簡訊告知完成繳費及帳號後五碼。

七、授課教師 / 團體帶領人:周舜欽 簡均羽


歡迎免費訂閱:Life心理學講堂〈請按此〉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當投資理財遇見心理學》現金&保險(未完成)

莫非定律說:可能會出錯的地方,一定會出錯。依我看,莫非可能還太過樂觀,若說「壞事總是發生在好人身上」也不為過。古希臘人對命運女神的形容是:「沒有什麼事情是命運女神不敢做的」。

曾經有一位退休老師領了退休金之後,在保險業務員的慫恿之下,將大部分的退休金拿來買投資型保單,他的說法是「反正這筆錢我也用不到」。誰知道在繳了幾年後,沒畢業的兒子把別人的肚子給搞大了。原本結婚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對方家長對於未婚懷孕這件事大為光火,極為強勢地提出非常高額的聘金及多項要求。這位退休教師原本就自覺理虧,又面對如此強勢的親家,只好咬緊牙關、照單全收。為了支付兒子的結婚支出,退休老師只好將繳了幾年的投資型保單解約,而拿到手地現金少得超乎他的想像,一半以上的退休金全都不翼而飛,剩下的錢則全都拿來支付兒子的結婚費用,以及緊接而來的育嬰費用。

生活本來就充滿著風險,什麼時候會用到錢,只有天知道。所以穩健理財的守則之一就是:讓自己擁有現金和保險。

現金儲備 流動性風險

對抗無法預測又會產生極大衝擊的「黑天鵝事件」,最好的方式就是足夠的「備餘」。如果單純就財務方面來說,就是要有足夠的現金儲備,這筆儲備金能夠支應你三到六個月的生活所需(包含定期和不定期的預估支出),以降低你的「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的定義是「將資產變現時,產生損失的可能性」;從字面上解釋則比較平易近人,流動性風險就是你的錢缺乏流動性、被卡死了。而錢為什麼會被卡死呢?通常是因為金融商品的契約規定,或者因為市場缺乏效率所造成的。

例如,當你將一筆錢拿去買定存,需要提前解約時,會損失部分利息;當你買了二十年的儲蓄險或投資型保單,需要提前解約時,也會需要支付違約金。當你買了一棟房子,急需出售變現時,可能短時間賣不出去,而不得不降價求售;同樣的,如果你想賣掉手上交易量不大的股票,有可能因為賣不出去而產生損失。這些都是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不能小覷,為了追求較高的報酬率而犧牲流動性風險,或者因為忽略生活的不確定性所產生的「計畫謬誤」(高估自己對未來的掌握度),都是很危險的。所以每當你要做出十年二十年的財務規劃時,例如繳二十年的保單,或者二十/三十/四十年的房貸時,一定要考慮流動性風險,在手上留有足夠的現金,以應付個人的黑天鵝事件。

現金部位 資產配置再平衡

雖然現金儲備很重要,但是你的理專、營業員、保險經紀人或投資顧問可能會告訴你,應該將資金最有效率的應用以對抗通貨膨脹,若保留現金部位而不投資,就會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報酬率、付出龐大機會成本(意思是本來可以賺而沒賺到的,就等於相對損失了)。

關於這個問題,我提出兩點個人的看法。

老娘幹嘛這麼麼累?!》順境比逆境更難應付


我們直覺認為逆境比順境更難應付,事實上正好相反。在克服逆境方面,人類擁有長久的經驗和傳統,但如今我們卻面對一個經驗極少的任務,那個任務就是如何安然度過富足順境。

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將人類基本需求分為「匱乏性需求」和「成長性需求」。面對逆境時,我們的目標是滿足匱乏性需求:生理、安全、愛與隸屬、自尊與尊重的需求。此時我們急迫的匱乏感(如飢餓)、明確目標和具體做法。

但面對順境時,我們的目標轉為滿足成長性需求:求知、藝術性、自我實現的需求。此時我們沒有急迫的動力、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做法。這時雖然三餐得以溫飽、有穩定工作收入,但卻可能感到一種空虛無意義感。這正是面對富足順境時最大的挑戰。

然而大多數人因為沒有學習,直覺會採用應付逆境的方法來面對順境,但就像沒有憂鬱症的人吃百憂解並不會變快樂,沒有頭痛的人吃普拿疼也不會更清醒,用逆境的方法來面對順境是行不通的。學習正向心理學,便是幫助您在順境中邁向圓滿得有效方法之一。


越快樂,越健康》一趟減肥的心理學之旅


投資心理學書院怎會開始講起減肥來了?不用緊張,你沒有看錯,就像教育學家杜威說過的,教育即生活,只要和人生幸福快樂有關的事,都是本書院的討論重點。況且筆者並沒有撈過界,看看以下這些減肥和投資的相似之處,會讓你大吃一驚:(閱讀本文時,讀者可自行把減肥類比為投資行為,將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愛無能的世代》閱讀心得

當我們生活在科技創新、價值觀多元的環境時,我們的愛情觀是否也產生一些變化,德國新世代代言人米夏埃爾用自身經驗點出愛無能世代,也是無能維持關係的一代。《愛無能的世代》書中提及「愛無能」起源於不想被關係限制,愛無能與人我聯繫的無能(依附障礙)是追求普遍的自我實現,以及追求想像的完美所造成的現象─以為世界上某個角落有個更適合我的人存在。若現有的關係出了問題,這種意識會更清楚。

感情的定型心態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德威克教授在分析情感的定型心態者,他們常有的想法是「感情如果必須經營,就表示兩人並不適合」,找到對的人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不會再有問題。而知名婚姻權威亞倫.貝克說,對感情最具傷害的想法就是:「如果我們的感情需要努力經營,就表示它一定有非常不對勁的地方。」

情感定型心態者的另一個想法,是問題代表性格的缺陷。有時指責自己,大多數時候是責怪對方,覺得是對方性格的問題,甚至到對兩人關係的不滿。然而,卻沒有想到選擇一個伴侶就是選擇一組問題,世上沒有完美之人。愛情專家約翰.高特曼:「每椿婚姻都有賴努力才能保持在正軌上;隨時都有拉鋸戰…一股是合的力量,一股是分的力量。」

似乎愛無能世代的情感是定型心態者還不少。若我們接受感情的不完美,盡量避免爭論對錯、指責對方或翻舊帳,相信問題只要解決掉,我們能持續處理問題、減少傷害並及時調整,我們的感情生活反而越來越健全,如同本書作者米夏埃爾相信對另一個人的愛,會在一個人內心深處激發出要為對方和自己成為更好的人的意願。

權力與自由需求

書中描述「愛無能世代」:
「追求女生的時候,甚至連稍微自我犧牲一下的意願都沒有,感情應該順其自然發展,各方面都必須是本來就很和諧的」
「工作對我來說很重要,要實現自我,就必須努力工作付出代價。我們吵架吵個沒完,這會影響到我的工作」
「他們不願意接受任何妥協,要有自己的自由空間,可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實現自我」
「我目前並不想定下來,我要專注在自己身上。」
愛無能世代,是重視「個人權力與自由需求」的世代。

心理學家威廉.葛拉瑟認為最佳的婚姻組合建構在高度的愛與歸屬感需求、低度的權力和自由需求以及高度的樂趣需求。而低權力需求意味著高協調意願、願意妥協溝通。有高度自由需求的人常在長期的感情中掙扎。自由的本質是沒有人擁有他們,婚姻是不可能達到完全自由的狀態,當自由需求很高,在感情的維持上就會不斷產生挑戰。

愛的先決條件

《愛是正能量,不練習會消失》談到愛的先決條件。第一是安全感,如果周圍存在威脅或危險就不大可能會感受到愛。忍受著抑鬱、孤獨、焦慮、低自尊的人對於威脅過度敏感,缺乏安全感是產生愛的第一大障礙。《愛無能的世代》作者米夏埃爾的個人經驗也指出,有親密關係障礙的人,擅於和周遭的人有良好但只停留在表面的來往;在過往關係中有過很不好經驗的人,常常會變成愛無能。

愛的第二個先決條件是連結,那種與另一個人之間瞬間發生的感官感受的連結。今天德國只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認為,面對面談話是感覺最好的溝通方式。他們的溝通方式變了,寧可傳簡訊或錄語音訊息,而不直接聊天。米夏埃爾用幽默諷刺的口吻說,我們應該乾脆這麼想,你遇見了你一生中的真愛,但你沒發現,因為你只顧全神貫注地盯著你的智慧手機看。

《愛無能的世代》這本書讓我們思考這個世代的「愛無能」,也鼓勵我們開始的力量在我們自己身上,有了開始,才有改變。每個人都有會害怕改變、害怕孤獨、害怕為愛受傷…明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對自己的感覺和行為負責,藉由肯定自我來啟動生命能量,找回愛人與被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