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20140926【新楊平社區大學】理財智富與投資心理


本週上課我們討論了《投資終極戰》第三章「為什麼打敗大盤不可能?」首先,很多人說他只是單純想投資賺錢,並沒有想要打敗什麼大盤,所以我們先釐清了「打敗大盤」是怎麼一回事。只要你想要在低點買進、高點賣出,或者想要選擇表現得比較好的個股、類股或基金,或者追逐目前流行熱門的話題或趨勢來投資…等行為,那麼你其實都是企圖要打敗大盤。

雖然大多數投資人沒有意識到,但其實我們所表現出來的投資行為,就是企圖打敗大盤。如果你認同自己無法打敗大盤,那麼最好的方法應該是買進並長期持有追蹤大盤的指數型基金才對。除此之外,你所做的一切投資行為,幾乎都是為了打敗大盤。

接下來我們討論了一般投資人或專業投資人用以打敗大盤的四種方法,並探討它們為什麼不管用:



一、波段操作(擇時操作):在採用這個方法之前,你應該先自問: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9300高點你有出場嗎?3955低點你有進場嗎?或者更早之前的幾次高低點你有順利抓到好時機進出場嗎?如果過去沒有,為什麼覺得現在或未來可以辦得到?

這是典型的後見之明偏見。巴菲特說:「投資人總是看後照鏡開車。」當我們看著過去的股價走勢圖時,會造成一種假象,「明白」顯示自己能看出高低點而加以操作獲利(只是因為某些特殊原因而沒有這樣做,所以之後當然也能輕鬆獲利)。這種假像便是投資人傾向擇時操作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波段操作之所以不管用的第二個原因在於,頻繁交易會增加交易成本而降低報酬

最後,歷史告訴我們,市場回升最初幾週內所創造的漲幅,佔最終全部漲勢的一大部分,但波段(擇時)操作者卻最容易在市場底部出場,且因為歷經熊市的驚魂未定與觀望心態,而錯過此最大比率漲幅。

用另外一種方式來看,1980~2008年的標準普爾500的累計平均複合報酬率為11.1%,但只要扣掉28年裡漲幅最大的30天,報酬率便只剩下5.5%投資人如果有一段時間退出市場時,報酬率一定比簡單的買進長抱策略要差。



二、選股(基本分析):採用這個方法的一般或專業投資人會分析企業財務、實地研究競爭者與供應商、拜訪經營階層、預估未來盈餘與成長率,設法超越市場的共同看法,更深入了解一檔股票或某種類股的投資價值。

這個方法又有什麼問題呢?首先是資料取得不易,巴菲特說:「企業的財報就好像穿著比基尼的美女一樣──沒有露出來的部分才是重點。」企業當然不會公布對自己不利的消息。即使資料能夠取得,分析師也會因為和上市公司是利益共同體,而不會對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做出負面的評價,以免阻礙未來的資料取得。即使分析師客觀公正,要靠著種種資料預測未來公司盈餘和成長率,仍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基本上「未來」之所以叫「未來」,就是因為它難以預測。

即使上述難題都克服的,誰說股價一定會回歸基本面呢?或者誰說得準什麼時候才會回歸基本面呢?

最後,因為效率市場的關係,大多數已知或可知的訊息都可能已經反應在股價上了,除非妳是全世界第一個或前幾名分析出某之股票的投資價值的人,否則其他人可能已經早你一步買進了。

而且一個人或一個團隊的分析是有限的,當你在分析某些個股或類股領先他人時,他人也在分析其他個股或類股方面勝過你,而這些他人(還要加上你自己)的集合體就是「大盤」,所以長期而言大盤的績效幾乎一定會贏過你。



三、趕搭流行熱潮(及時改變資產配置或投資策略):這種方法的目的在於擁有預見某種趨勢即將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遠見,並搶先他人一步趕搭熱潮,或至少不要太晚上車。包括預見主流類股、經濟情勢、利率變化、成長股或價值股的評價變動、大型股或小型股輪動等等。

這種方法要求一般或專業投資人在市場變動時找出新穎(且經常是不熟悉)的投資方法,然後精通每一種新方法,再放棄這種新方法,改採更新的新方法。而投資人常常因為專業有限(無法快速學習改變)、本位主義(無法認同其他新的投資策略)以及心理上的承諾與一致性(想要維持一致性而不願改變),使得這種方法難以執行,或者畫虎不成反類犬。

大多數採用這種投資方法的投資人的確都能在熱潮中賺到錢,但往往也因為持續獲利的成果,使投資人在相對高點時被報酬蒙蔽了雙眼,忽略泡沫破滅的風險(高喊:「這次不一樣!」),在風險最高時孤注一擲,並在修正下跌之初還執迷不悟,導致在崩盤時將之前賺的部分全都吐了出來,甚至賠得更多。



四、發展與實施高人一等的長期投資觀念或哲學(例如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必須先說的是,每個人都可能認為自己擁有高人一等的長期投資觀念或哲學,但其實已經被發現,又能持續很久的有效概念或哲學少之又少,大概也只有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了。

這種方法要發展出深遠、正確的洞察力,看出推動股市、產業或企業成長背後的力量,有系統地利用這種投資遠見與觀念,分辨出擁有優秀長期價值的公司,再以偏低的價格買進。


信奉一種長期投資概念或哲學的重要考驗,是經理人有沒有能力基於健全的長期原因,堅持到底,即使短期成果令人不快,也堅持不懈。這便是一般基金經理人(需要在即短的時間內展現績效,否則就只能捲鋪蓋走人)或投資人無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原因。這也是巴菲特不當基金經理人的原因,他選擇成立控股公司以便能按照自己的哲學來投資。

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驚喜的年代,華倫班尼斯回憶錄》領導,不需要頭銜


領導學之父 ── 華倫‧班尼斯


講到領導、領導人或領導學,我們最先聯想到的就是企業CEO、行政首長或國家元首,並認為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從事團體、企業或組織的管理。但其實真正的領導人,其權力並非由其職位或頭銜所賦予,而是來自於其個人所展現的特質與行為真正的領導工作也不是透過管理或控制的手段,來迫使他人服從,而是透過充分展現自我來吸引追隨者,以及透過與優良的領導職能來收服人心。最重要的是,領導的目標並不只是帶領一群人去完成一項社會潮流所建構的目標,而是影響一群人去追求一種他們不曾想像過的生活,讓人願意走向自己一個人時不會選擇的新方向

領導的概念很容易跟管理混為一談,而現在人們口中的領導者,常常是管理做得太多、領導卻做得太少。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有一句名言:「領導者做對的事,管理者把事情做對。」一語道破了領導和管理最大的不同。領導與管理兩者都很重要,都是達到目標所不可或缺的歷程,只是其本質截然不同,卻又相輔相成。



班尼斯擁有深厚的商業管理與心理學背景,專研團體動力學、實際投入領導工作與教授領導學。他以人道主義者自居,對人性寄望很高。班尼斯說:「我認為每個人的生命都該有所貢獻,工作就是貢獻的主要方式;我深信領導者創造的人性社會,最終會成為最完美的組織。」而本文主要就是介紹班尼斯充滿驚喜的生命故事與其領導學主張。

班尼斯對領導學的貢獻與影響力之大,以及他個人所展現的領導風範,可由下面這則故事清楚呈現:

話說在華倫‧班尼斯過完七十五歲生日之後沒多久,他的朋友故舊們幫他編了一本紀念文集,並由南加大為之舉辦領導學研討會。會場上超過四百位班尼斯的朋友及同事齊聚一堂,由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發表主題演說,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詹姆斯‧奧圖(James O'Toole)、湯姆‧畢德士(TomPeters)等十幾位學者,也都發表了演說。

在研討會中,詹姆斯‧奧圖突然跳上講台,講了一句很特別的話,他說:「如果說彼得‧杜拉克是管理學之父,那麼華倫‧班尼斯就是領導學之父。」班尼斯一時感動到老淚縱橫。我相信他之所以感動流淚,不是因為他被冠上了一個崇高的名號,而是這句話道盡了他過去數十年熱情投入的領導生涯。


領導=充分展現自我

一般認為領導的定義就是:形塑一個目標,並影響一群人為此共同目標而奮鬥。然而在領導他人之前必須得先「自我領導」 ── 亦即找到自己願意捐軀的山頭、確認對自己有意義與使命感的目標,並自我引導為此目標而努力不懈。成功領導者通常都是先能自我領導,才進而能吸引到一群願意與他一同打拚的追隨者。

所以,並非想要領導他人,才需要學習領導學或培養領導力,也並非不想領導他人,就不需要學習與領導。而是只要你想要人生過得有意義、充分發揮潛能而蓬勃煥發、努力追求使命而自我實現,你就需要領導。換句話說,每個人都需要領導,每個人都需要自我領導。



基於上述說法,我認為所謂領導就是自我領導,自我領導就是充分展現自我,而充分展現自我就是華倫‧班尼斯以及本文對領導所下的最佳定義。但是光從正向定義來了解一件事情通常是不夠的,而且往往太過空泛與抽象,此時從反向定義來看往往更容易理解、縮小範圍與具象化。例如,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很難,但如果從刪除不適合的工作開始,便會比較簡單;又例如找到理想的伴侶非常難,但從刪除不理想的伴侶開始,就顯得比較簡單。

為了更清楚了解領導的內涵,除了領導就是充分展現自我之外,以下便從三個反向的定義來說明,領導「不是」什麼:

一、領導是展現自我,而不是控制他人



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基隆社區大學「優質培力課程產出工作坊」




週末兩天參加基隆市103年度社區大學「優質培力課程產出工作坊」,透過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張德永教授的引導,以及許多社區大學、長青學苑和婦女學苑的成人教師前輩的交流互動,對成人教育及社大課程又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社區大學的核心理念:

1.推動知識解放:避免專業霸權、破除菁英主義、掃除刻板知識

2.建立公民社會:從小我走向大我、把私領域延伸出去、社區共有共享共治


社區大學三大課程分類(3H全人教育)

1.學術性課程(Head,冷靜的腦):追求知識解放、建立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藉由「經驗穿透」來學習、重視回歸問題本質的問題與探究。

2.社團活動課程(Heart,溫暖的心):重視學員自主學習與自發行動、引進社會運動的專業資源、強化與當地社區資源的結合、建立社區意識,展社區發展。

3.生活藝能課程(Hand,巧妙的手):培養生活與社會參與的基本關鍵能力、省思人性的扭曲(反對異化或疏離),引領並創造社會價值、實踐革新精神,重塑生活型態、找回自信心與個人獨特價值。


從國標舞的陳老師身上學到:

我們其實都不是在教我們自以為在教的科目和內容,例如國標舞、投資理財、書法、日語或攝影等,我們其實都是在與人互動。我們相信人的力量,必須發自人的自省,並深植在人的真實存在之中。被動的學習、單向的傳輸、資訊的累積、學院的身段、傳統僵化的知識和技能訓練,都是無益,甚至有害。真正的學習,總是牽涉人之所以為人的核心。


從書法與國畫張老師身上學到:

身為成人教師必定要熱愛終身學習與自己的教學工作。從自己的任教科目出發,在教學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以及無窮無盡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所以自發性與自我導向地尋找學習機會和資源,不斷向外延觸角和向下扎穩根基,最終內化成自己獨特的獨門專業秘技,再將所學無所保留地回饋給學生。所有的成人教育關鍵就在「學習」二字。




從攝影與影片製作戚老師身上學到:

能從不同的脈絡來檢視事物存在的相對價值,而不會落入單一價值的謬誤;能從系統性的思考來鳥瞰全局,而不會見樹不見林;謙虛有禮、從容優雅、幽默風趣,言語批判犀利而不露鋒芒,分析鞭辟入裡而不賣弄學問。經驗與歲月的魔法、熟年大腦的智慧與無限潛能,在其身上展現地淋漓盡致。老年可以是人生最黃金的時期,而學習則是人生最好的投資。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20140916【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20140916【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今天深入討論我們不願意冒險的第三個原因:害怕失敗。許多人之所以害怕失敗,是因為我們將自我的價值與特定事物的成功或失敗連結在一起,所以一旦失敗就會造成「自尊低落」,也就是對自己感覺不好。為了避免自尊低落,我們會傾向於盡量不冒險,然而維持自尊的同時,卻也失去了自我成長、自我實現和替生命增添色彩的機會。

自尊就是指「我們對自己的正面或負面態度」,其中又可分為「對自己的整體性看法」(例如:我是一個好人嗎?),以及「對自己的局部面向看法」(例如:我籃球打得好嗎?)。一般而言,整體自尊受創時,對情緒的影響比對特定領域的自尊下滑還要大,但兩者之間是會互相影響的。當某特定領域自尊對我們的意義越大時,對我們的生活和整體自尊的影響也就越大。

例如,當別人批評我的穿著打扮時,我的整體自尊並不會受大影響,因位穿著打扮這個特定領域對我的意義不大;然而,一旦有人對我的教學或學習過程提出批評時,可能就會打擊我的整體自尊,因為這個特定領域對我意義重大(我有很大比例從我的教學和學習來定義自己)。

不過,並非每個人,也並非一個人在每個領域遭受挫折和批評時,都會把失敗和自我的本質做連結,因而使得自尊受創。其中牽扯到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心態」。

《心態致勝》作者德葳克(Carol S. Dweck說,有一種人,他認定成功在於天賦優於別人,失敗可以界定人的高下,只有條件差的人需要努力,這種人所抱持的是「定型心態」另一種人,他認為成功是指做到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比別人好,失敗是機會而非懲罰,努力是成功之鑰,這種人抱持的是「成長心態」。

定型心態者相信天賦與能力是天生命定,老想在人前證明自己天賦過人,私下卻也擔心自己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在他的世界裡,失敗代表自己不夠聰明或不行,所以及度害怕失敗、逃避挑戰,當然也不願冒險。

成長心態者相信人的素質可以透過努力而培養。在他的世界裡失敗是指你沒有成長、不極力爭取自己珍視的事物,意味著自己並未充分發揮潛能。所以他們樂於接受挑戰,相信努力不會白費、面對挫折時堅忍不拔,所以能獲得更多成功。

想要使自己的運氣變好,首先要願意冒險。而擁有成長心態者,可以避免我們將失敗和自我的本質連結在一起,使得我們更願意自我挑戰與冒險。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20140911【八德市民大學】理財致富與投資心理


20140911【八德市民大學】理財致富與投資心理

本週我們討論《投資終極戰》第5章。我們先談到了單一基金經理人(團隊)到底能不能打敗大盤的問題。根據作者艾里士的推論,由於大盤是由所有專業基金經理人(團隊)組成,所以單一基金經理人(團隊)難以打敗大盤。於是我們開始思考「三個臭皮匠(大盤),到底能不能勝過一個諸葛亮(經理人)」的問題。

我先介紹了《群眾的智慧》這本書的概念,認為只有在群眾具有一定的多樣性、獨立性、分權化和統合度的情況下,才能發揮群眾的智慧。也就是說臭皮匠要符合:來自多樣化的背景和特性;能獨立做判斷和決策,盡量不受他人影響;沒有由上而下的領導,而是每個人由下而上地從事自願且擅長的工作;每個人有誘因去認真工作,並有一適當機制將所有人的工作結果整合起來。那麼臭皮匠才能打敗諸葛亮。

接下來便是下一個問題:在一般情況下股市大盤究竟是具有群眾智慧,還是沒有呢?我和一位夥伴討論的結果,群眾的智慧應該是一條連續的光譜,無法用「有」或「無」來劃分。而我認為在大多數的光譜位置上,大盤都有「足夠的智慧」(即使不是全知全能)來打敗多數的單一基金經理人(團隊)。

課程繼續進行,我承接了群眾智慧的脈絡,介紹了「效率市場理論」的概念,然後一個新的議題又產生:「既然(追蹤大盤的)指數型基金的績效勝過八成的主動型基金,是一件如此明確且無可辯駁的事,那麼根據效率市場理論的說法,大家應該都會來採用指數化投資策略,使得指數化被動投資反而失去其優勢才對阿,而這件事為什麼沒有發生呢?」

針對這個問題,我個人初步整理了「指數化投資工具與策略,無法全面流行的四個原因」:

1.資訊不足:由於投資人的金融資訊和知識幾乎都來自金融/投資產業,而金融/投資產業只會強打高費率的產品,像指數化投資工具和策略這種對他們而言無利可圖的產品,並不會主動積極向客戶介紹,所以知道而想去了解指數化投資工具與策略的人還是佔少數。

2.過度自信:即使知道指數型基金的績效勝過八成的主動型基金,很多人還是認為自己就是那剩下的兩成。當巴菲特說,對一般人而言最好的投資就是指數型基金時,大多數人會說:「說得沒錯,不過我不是一般人!」

3.不同的投資目標:許多人不採指數化投資工具與策略的投資人,理由都是「漲太慢」或「不刺激」。這顯示了許多投資人對投資股市的報酬率有太高的期待,將投資目標訂為短期獲利,甚至是短期致富;而許多人投資人則是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況下,將投資股票視為一種「娛樂」。而由於指數化投資工具與策略無法滿足想要短期致富和從股市中獲得娛樂者的需求,所以自然無法盛行。


4.承諾與一致性:如果投資人或經理人在接觸到指數化投資工具與策略前,已經有一套既定的投資信念,或者已經採用其他投資工具和策略多年,那麼要人們改變舊思維、扭轉舊行為,是極度困難的事。因為對一般人而言,改變會產生否定自我的感覺,等於是承認自己犯錯。而人們都有追求自尊的需求,除非刻意反省並以學習成長的心態來看待改變,否則即使證據再怎麼明顯,人們還是會視若無睹。

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20140909【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20140909【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在《這樣思考,和好運交朋友》裡有談到:「有兩種生活方式,肯定讓你幾乎會是失敗者,一種是去冒報酬不成比例的高風險,另一種是完全不冒險。幸運的人總是能避免這兩種極端。而在這兩種極端中,我們比較常見的是完全不冒險者。」
所以本週我們討論人們之所以不冒險的三大心理因素

1.害怕損失:因為演化的關係,人們天生對「損失」或「負面的事情」,比對「獲得」或「正面的事情」還要在意。而我們常常為了避免眼前的損失或看得見的損失,而在無形之中承擔了長期來說更大但卻不易察覺的損失。例如過度追求穩定的職涯發展讓我們喪失自我實踐的機會、付出過多的保險金讓我們失去將金錢做更好運用的機會成本、過度保守的理財策略讓我們蒙受退休金不足的風險…等。

2.害怕後悔:後悔是一種極度強烈的面情緒,而其中「作為後悔」比「不作為後悔」更強烈、「不可卸責的後悔」比「可卸責的後悔」更強烈、「偏離預設選項的後悔」比「遵從預設選項的後悔」更強烈。所以我們常常為了避免後悔而傾向「不作為」、「不主動做出決定」,以及「不改變或遵從多數人的做法」,這些都會讓我們不去冒險。

3.害怕失敗:擁有「成長心態」的人,比較不會將單一事件的成功失敗和個人的本質做連結(例如:我是天才/笨蛋),並且會傾向將成功或失敗的理由歸因於「可改變的因素」(例如:我很努力/努力不足);擁有「定型心態」的人則相反,會把單一事件的成功或失敗和個人的本質做連結,並且會傾向將成功或失敗的理由歸因於「天生不變的因素」(例如:我很聰明/我天生駑鈍)。定型心態者不喜歡冒險和自我挑戰,因為只要失敗一次,就足以證明他們天生本質不佳,且永遠無法改變。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天才密碼》擁抱你的負面情緒


我先前曾發表「情緒管理的迷思」一文,說明高EQ不等於沒有情緒。其實對於情緒的誤解,早在古希臘時代就開始了。從柏拉圖、笛卡兒到佛洛伊德等人的論述,乃至於傳統經濟學的假設,一向都輕視情緒,認為情緒是干擾人類做出理性判斷的元兇。其實看似不理性的情緒,背後有著超乎你我想像的驚人智慧



擅長自我覺察的人可能觀察到,情緒和「預期」有關,每當事實符合或高於預期時,就會產生正面情緒,相反地,事實不如預期時,則會產生負面情緒。近年突飛猛進大腦神經科學,便從大腦的生理結構中證實了這一點。


關鍵就在於大腦中的「前扣帶皮質」,裡面充滿了「多巴胺神經元」,它們最喜歡「預測」。它們從過去眾多經驗裡所建立的模式,去預測即將發生的事(例如每次修剪頭髮,隔天就會獲得男友的稱讚,這在妳腦中便形成一種模式),一旦事情的發展如你預料(男友果然稱讚妳),腦中的多巴胺就會短暫地激增,讓你產生正面的情緒,但如果事情發展不如遇預期,也就是模式遭到破壞(男友根本沒發現妳剪了新髮型),腦中多巴胺神經元就會罷工,引起負面情緒。


這個過程常常是在意識之外進行的,根本察覺不到,往往在你理性分析的大腦還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你的情緒早就告訴你一切了。

例如一位正妹理專,向你介紹一種既無風險,又高報酬的金融產品,談話過程中不時透露他對你的好感,還不斷提出許多優惠方案,一切看起來是如此完美,但你不曉得為什麼就是感覺不對勁,有種不安的情緒。這時你最好相信你的直覺,少碰為妙。因為的不安的情緒很可能是你的大腦察覺到一些很細微的線索,正在警告你「一件事情好到不像是真的」,就不是真。


我們以為直覺與情緒是沒來由地產生、是不理性的象徵,事實上情緒再理性不過了。那是將你的無數次真實經驗、無數個的細微線索,濃縮成相關的模式,好讓腦袋能預期接下來會發生的事,以便你做出更正確的決策。

例如「害怕」代表危險必須逃跑的訊號;「緊張」讓你集中精神應付重大的挑戰。如果一個人沒有情緒,光憑他的理性判斷,由於要考慮的線索太多,他根本下不了決定。

還沒完呢!大腦的能耐不只如此,他不只會偵測錯誤的預測,還能從錯誤的預測中回過頭來修正模式,以便因應新的事實(例如:男人就是注意不到這些小地方,如果我主動說剪了頭髮,他還是會稱讚我的)。


意思就是每次我們犯錯或遇到新鮮事,你的腦細胞就會忙著改變自己,而這就叫做學習能力,也是人類優於其他動物和電腦的地方。一個人若是缺少情緒,或刻意逃避負面情緒,便會不斷犯相同錯誤,在任何領域都無法精進。

物理學家波耳曾經替「專家」一詞下過定義:「專家就是一個在很窄的領域裡,犯過所有可能錯誤的人。」專家並非天才,而是經過無數次的刻意練習才能成功。

練習的重點在於「質」而非在於「量」。最有效率的練習就是不斷反覆思考犯錯的地方,也就是那些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並不斷修你的策略,直到這一切全都內化,你只要看一眼,光憑直覺就能做出正確判斷的時候,你就成為該領域專家。


成功的經驗,乃至於別人的稱讚,雖然能令你產生正面情緒,增強你的信心,卻無助於精進你的實力,導致那種信心是虛假的、經不起挫折考驗的,更何況所謂的「稱讚」,常常是一種「控制」,在職場上尤其如此。

相對地,錯誤所帶來的負面情緒,正是讓你腦袋得以修正的良方。不要擔心犯錯、不要害怕失敗,那些都是絕佳的學習機會。

坊間對「正面思考」的崇拜,已經到達宗教狂熱的境界了,而且其中參雜許多毫無科學根據的論述在此,根據科學研究的結果,卻和大多數激勵講師、勵志書籍相反的建議是,把焦點集中在錯誤上,並擁抱你的負面情緒吧!


相關文章推薦:

情緒管理的迷思

穩定其實不穩定

《川普清崎點石成金》創業家 5 大特質

《馬斯洛人性管理經典》論 結構性VS.非結構性

SQ》情緒感染 & 鏡像神經元

風險 3 大層次:投資風險大?不投資風險更大!

勇於冒險

投資幻象》模擬投資競賽 の 後遺症


相關授課影片推薦:

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20140902【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20140902【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本週大家分享了自己最近的閱讀心得,其中一本為:《孔子最會賺錢的學生-端木子貢:儒商祖師》

分享這本書的夥伴說,以前在大學課堂中的小組討論或報告時,身為領導人的他,常常使用「極權」方法來領導大家且不得有異議。他覺得這樣不太好,但不知為什麼小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而且他的人緣也不錯,廣受小組成員之愛戴。孔子以德服人所以受到子貢百般推崇這可以理解,但這位夥伴的方法為何也行得通呢?

另一位夥伴回應說是因為他的能力好。這讓我想到亞里斯多德曾對政治制度做出三大分類:君王政治(一人統治)、貴族政治(少數人統治)和民主政治,其中並不一定哪種就比較好,而是要看君王、貴族或人民的素質而定。君王政治不是大好就大壞、民主政治則是小好或小壞(相對較穩定),貴族政政則介在兩者之中。

我們繼續討論了儒家和法家的領導/管理方法,發現並沒有哪一種思想和方法,或者哪一種領導人風格和特質絕對比較好,而是視當時的背景脈絡、團隊/組織的任務為何、成員的素質與特性…等因素,而適用不同的領導和管理風格。

這讓我想到了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著有《馬斯洛人性管理經典》),雖然推崇管理上「以人為本」的Y理論──認為人有向善、向上發展的需求與潛能,應信任員工、給予充分的環境條件、排除阻礙與充分授權,他們自然會發揮最佳生產力與潛能──但他也強調並非所有人(員工)都適合以Y理論對待之,某些人就是適合以X理論──人天生會趨吉避凶,需要以棒子和胡蘿蔔驅策之,否則人們只會奉行最小努力原則盡量偷懶──對待之。

也許一開始分享的夥伴,他的大學同學就是適合用X理論領導之,因為大多數大學生並不是真心喜歡所學科目,不會自發性地想要思考學習、貢獻心力,這時有個人自願擔此大任、分配大家的工作,好讓大夥兒樂得輕鬆,那自然是受人愛戴囉!

20140902【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20140902【愛閱實踐社群】正向心理學系列

本週大家分享了自己最近的閱讀心得,其中一本為:《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分享的夥伴說這本書適合遇到人生劇變的人來看。當人們失去人生重要東西時,往往會不知所措、留在原地打轉、不斷思考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而忘記了思考要有一定的限度,必須適時得採取行動,冒一點風險,事情才有改變或改善的可能。

我們也常常在舊方法明顯已經行不通時,還不肯改變。佛洛伊德說「忍受痛苦比改變容易」,另ㄧ位夥伴也補充,當我們在一個公司、組織中適應不良或受到傷害時,我們通常會以原本的方式更加努力,而不是改變或離開。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也發現類似的狀況。他們先是對老鼠的某一行為給予增強,例如老鼠一壓桿就給他食物吃,久而久之老鼠就學會壓桿的動作了。然而當心理學家不再給與老鼠時物吃的時候,老鼠第一個反應不是停止壓桿,而是更努力地壓桿。

就像在相對高點進場買股票的投資人,由於股市正在上漲,所以每次買進就會獲得增強(獲利)。而當股市從高點反轉時,投資人的反應並不是停損,反而是加碼進場,彷彿自己加碼行為能使股市在次上揚一般。當然最後的結果只是擴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