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清崎在《富爸爸之有錢人的大陰謀》中提到:「每當教育工作者打著進行財務教育的名號,把銀行家或理財專家引薦至教室之中,他們其實是將黃鼠狼請到了雞舍之中。」
金融投資產業與投資人有著極大的利益衝突,但理財學習者想尋求無利益衝突的學習管道,卻是少之又少。因為全球理財教育市場存在著極度的「資訊不對稱」,不論正規、非正規、非正式的理財教育管道,皆被金融投資產業所壟斷,一般民眾所接觸到的理財資訊及知識幾乎全來自金融投資產業,內容並不客觀。
在資本主義的結構下,市場上只會有人叫你「買」,不會有人叫你「不要買」,因為前者有利可圖,而後者不但無利可圖,更可能因為斷人財路而深受危害。所以我們永遠只能接收到各種金融產品與金融機構的好處,從來聽不到壞處,然而任何事情都會有利弊得失,單聽一方之言顯然對個人理財決策與結果不利,而如此的「資訊不對稱」便是現今理財服務與理財教育市場的現況。
即使理財教育師資陣容排除利益衝突,授課內容也只著重「金融知識」的教學,而非「理財素養」的培養。金融知識的教學著重於數字觀念的建立、金融理論的解釋以及投資工具的介紹…等;理財素養除了包含金融知識之外,更重視的是終身學習、批判思考與自我反省的能力,乃至於更重要的設定生活目標、探索財富的定義,以及追求生命的意義。因為金融市場上的資訊與雜訊太多,光擁有金融知識而缺乏理財素養,不但無助於增加投資報酬,反而只會增加錯誤投資的機會。
在極少數非金融投資產業的理財教學者中,具備教育專業者已是寥寥無幾,具備社會教育及成人教育專業者更是付之闕如。缺乏教育專業,便無法針對學習者的需求設計與調整教學方式,導致學習者學習動機與學習效能低落。更嚴重的是,缺乏教育專業的社教機構行政人員與教學者,甚至無法分辨正確的知識與未經科學驗證的偽知識之差別,而開設或教授錯誤的理財課程與知識,例如技術線型等投資決策工具,直接對理財學習者造成機會成本與財務的損失。
本文將結合個人研習成人教育理論與實際投入成人教育實務的經驗,說明成人學習理論在成人理財教育上的應用。進入成年以後,教育者與學習者的界線逐漸模糊,成人教育者往往在教學過程以及從學習者身上學到更多,而成人學習者在擁有選擇、規劃及從事個人學習活動的自由時,也必須擔負「自我教育」的責任。這是不論成人(理財)教育者要學習,或成人(理財)學習者,都要學習成人教育理論的原因。
文章架構:
前言:為什麼「成人教育/學習理論」很重要?
主體:四大成人學習理論,及其在理財教育上的應用:
一、諾爾斯的「成人教育學」模型
(一)成人學習者五大特性
(二)「成人教育學」模型在成人理財教育上的侷限
二、自發性學習
(一)自發性學習的三大目的
(二) 成人學習準備度&學習型組織
三、經驗學習
(一)不是所有經驗都有助於學習:舒適圈理論
(二)反省性實踐
1.五種導向:(1)即時導向、(2)技術導向、(3)審議導向、(4)辯證導向、(5)超個人導向
2.兩種過程:(1)行動後反省、(2)行動中反省
(三)情境認知論
四、轉化學習
(一)如何運用成人學習者的經驗,幫助他學習?
(二)批判性反省
(三)觀點轉化
結論:還沒想到,哈哈^^
--
諾爾斯 の
成人教育學模型
成人教育學家諾爾斯(M. S.
Knowles)是將「成人教育學」從「教育學」中獨立出來的代表性人物。他在1960年代引進來自歐洲的概念,提出「成人教育學」(Andragogy)模型,用以和成年前的「教育學」(Pedagogy)有所區隔。諾爾斯提出的成人教育學是以對成人學習者的五大前提為基礎:
(一)隨著一個人的成熟,成人的自我概念會從依賴性的人格轉化為一個「自我引導」的人。
(二)成年人日漸累積的「豐富經驗」,是一個豐富的學習資源。
(三)成年人的「社會角色」和「發展任務」會深切影響其學習準備度。
(四)隨著年齡成熟,成人在學習上比較傾向於「問題中心」與「立即應用」,而非學科中心與未來應用。
(五)成年人受到「內在因素」的驅使甚於外在因素。
根據成人教育學模型,成人教育者必須營造「成熟」的學習環境與氛圍,例如以平等互惠、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讓成人學習者感覺受到接納、尊重與支持;從教師本位與教學導向的方式,轉變為學生本位與學習導向的方式,以輔導、協助成人學習者從事自我引導的學習。
另外,善用成人學習者豐富的工作與生活經驗來學習新的知識技能;考慮成人學習者的角色與發展任務來挑選適合的學習方式與素材;針對成人角色發展過程中常見的問題(而非以學科劃分)來開設主題式課程或活動;以及,排除成人學習者的學習阻礙,使其能自由追求學習與成長等內在需求的滿足。這些都是在成人教育學模型下給成人教育者和學習者的重要啟示。
英國哲學家暨暢銷書作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和幾個同事在二○○九年春季一起創立的「人生學校(The School of Life)」便是一個實踐成人教育學模型的例子。
艾倫‧狄波頓認為文化(成人經驗與智慧的集合)絕對有能力因應我們所遭遇的難題。自古以來,對我們的個人與政治生活造成混亂的各種錯誤,一再為文化作品提供了大量素材。不論哲學、心理學、藝術、詩歌還是文學,都不乏探討愚痴、貪婪、肉慾、嫉妒、驕傲、多愁善感或勢利眼的內容。問題是,極少有人能夠有效整理這座寶庫,以適切的方式將其內容呈現給我們,原因就是那種毫無基礎的偏見,認為文化不該用來協助我們解決煩惱。
艾倫‧狄波頓在上大學之前,原本把大學想像成一個非凡的場所,能夠讓人擺脫商業壓力,在優美的環境中與令人著迷的人物一同好好檢視人生的重大課題,從而成為更好、更有智慧也更有趣的人。但嚴酷的事實是,你若是前往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聲稱你想要學習「如何生活」或「如何成為一個比較好也比較有智慧的人」,對方必定會客氣地請你離開——要是他們沒有把你送到瘋人院的話。
當今主流的世俗教育機構,都無意教導我們生活的藝術。若以科學發展史的歷程比喻,我們可以說,道德領域還處於業餘人士在自家倉庫裡操弄各種化學物質的階段,而不是專業人員在實驗室裡從事條理井然的實驗。雖然大學院校裡的學者無疑是靈魂教育工作的主要候選人,但他們卻假藉先驗知識的重要性而刻意拉開自己與實際需求的距離。
藉著成立人生學校,艾倫‧狄波頓希望以自己的微薄力量促使成人學習的方式出現改變,並且藉此提醒所有人──只要運用得當,文化應該會讓人覺得完全切合需求,不但令人振奮,而且總是能夠促使人生變得更容易掌握,也更加有趣。
在「人生學校」的課表上,你不會看到「哲學」「法文」「歷史」與「古典文學」這類科目,而是會看到「死亡」「婚姻」「挑選職業」「志向」「養育子女」「財務焦慮」及「改變世界」等課程。在這些課程當中,你會接觸到傳統大學所教導的許多書籍與觀念,但不太可能會感到無聊。在這裡,你不但可以交到朋友,也將從此能夠以不同觀點看待世界。
成人教於學模型VS.成人理財教育
諾爾斯的成人教育模型在1960年代大受歡迎,也的確對成人學習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但該模型也受到許多批評與檢視。成人教育學家布魯克菲爾德(Stephen Brookfield)便認為,一旦觀照到實務上,成人教育學模型的前提假設便出現問題。
首先,自我引導應該是一個期望的結果,而不是一項既定的條件,很多成年人並不具備自我引導的動機與能力;其次,問題中心與即時應用的傾向,可能造成狹隘、簡化的學習觀;再來,生活的經驗、社會角色與發展任務都不是成人特有的前提,未成年者一樣擁有其社會角色與發展任務,甚至因為科技與文明的進步,在某些領域上未成年者擁有比成年人更豐富的經驗,而成年人因為經驗所造成根深蒂固的信念與態度,有時反而成為學習的阻礙。
最後,成人因內在動機而從事學習活動的比例雖然比未成年學習者高,但礙於工作與經濟壓力,成年人常常必須參與職場上的教育訓練,這些都是為了追求更多外在報酬或者規定必須參加的學習活動。人本取向的成人教育學模式顯然過度傾向學習者的自由與自主,而忽略社會結構加諸的限制。
光是將成人教育學模型應用於成人教育的實務工作上就會遇到上述這麼多的問題,而根據我們從事成人理財教育多年的經驗,金融投資與理財教育市場的特性,讓成人教育學模型在投資理財的學習上所遇到的問題又更加顯著。
首先,相對於未成年的教育,「自我導向」的成人學習者其優勢在於較強烈的學習動機,他們大多是自願學習,而非被強制參與學習。原因在於我們假設兒童是不成熟的個體,無法分辨何者對自己有益,所以須由成人來幫兒童規劃學習內容並強制參與,也因此降低了學習動機;至於成人,我們則假設他們具有足夠的知識和智慧,去挑選正確且對自己有益的學習內容,所以尊重成人的學習自主權,同時也提高了學習動機。
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其實只要遇到不熟悉的領域,成人的心智狀態就如兒童般不成熟,又由於大腦具有「神經可塑性」,故從學校畢業後便不再學習的成人,其心智狀態是有可能嚴重退化的。過去的學校教育並未強調理財素養的養成,所以大部分成年人在理財方面的知識是相當薄弱的,加上大多數人在離開校園後便不再學習,所以成人理財學習者並無分辨理財教育好壞的能力。
放任成人自行挑選理財課程的結果,便是大多數人會選擇技術線型、基本分析、期貨、選擇權…等具體卻無實質幫助、高成本又突增風險的理財課程,或者選擇由利益衝突的金融業者授課、以銷售金融產品為目的的理財課程。
由於尊重成人的學習自主權,政府對成人理財教育不加以限制或篩選,又進一步使得成人理財教育市場嚴重「市場化」。當市場上充斥金融產業以銷售為目的的黑心課程時,成人學習者連要碰運氣遇上好課程的機會都微乎其微了。
其次,成人學習者與未成年學習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有豐富的生活和工作經驗,如此豐富的經驗對於學習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成人可以將抽象的理論架構套用在自己的實務經驗上,以便更快速地吸收知識、更有效地應用所學;壞處是當新接觸的理論架構與過去經驗產生衝突時,成人便習慣以過去經驗類推思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拒絕接受新的觀念。要改變長久建立的習慣,或否定過去的信念及行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遇到這種狀況大多數人會選擇維持原狀、傾向不改變。
過度依賴成功或失敗經驗的類推式思考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投資市場太過複雜而使得成功經驗無法被複製,投資理財市場中多的是經驗豐富、但從來沒有賺到錢的資深投資客。
經驗雖是最好的導師,但也是最嚴厲的導師,它總是讓我們先付出慘痛代價,才肯教我們一些事。從錯誤中學習雖然令人印象深刻,但對學習者而言太沒效率,付出的代價也太過龐大。多數人經歷數十年投資理財的失敗經驗,才得到一點點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之類的基本理財素養;或者在投資理財初期蒙受太大的損失,例如買錯房子,而導致無法挽救,一輩子為錢辛苦工作。
第三、理論上成人學習不限時間、不限場所、不限內容,在理想的環境、文化與動機下,可達到「時時可學習、處處可學習、事事可學習」的終身學習最佳理想狀態。然而成人擁有多重的「社會角色」和「發展任務」,例如工作及生活壓力,加上人皆有之的本能性拖延與鬆懈,常常使終身學習的理想境界演變成「有空再學習,但永遠都沒空」、「上課再學習,但一直沒去上」的現實狀態。
當成人將學習視為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事情時,它的優先順序往往就會排在非得此時此刻做的事情之後。而然不斷拖延學習、健康、理財…等這種「重要但不緊急的事」的結果,就是每天都在處理工作、生病、債務…等「重要又緊急的事」,並陷入惡性循環。等到嚴重財務問題發生,才又想到要學習時,不但時間上已經來不及,在學習能力與習慣上也無法適應。
學習活動依其結構性到非結構性的程度不同,可分為「正規學習」(如學校教育)、「非正規學習」(如社區大學、公司教育訓練、補習班)和「非正式學習」(如閱讀、參觀博物館、從經驗中學習),三種學習方式皆有其必要性。但像「工作即學習」、「生活即學習」…等似是而非的說法,一旦淪為不學習的藉口,便無法產生有意識、有系統、有結構地學習,而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效果。尤其在投資理財領域,光是靠經驗或嘗試錯誤的學習,是行不通的。
第四,因為金融市場的複雜性(包括遞迴性與隨機性)極高,故並無具體、明確與速成的理財策略,而是需要持續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與理財需求、修正理財決策的心理偏誤和行為,才能慢慢發展出適合自己的理財策略。而了解自己、改變信念與行為,都需要長期而持續地學習才能辦到,因為改變是一連串的過程,而非一朝一夕的事件結果。
真正有助於成人理財學習者的,多屬於抽象、模糊、無法立即應用,且短期間內無明顯學習成效之原理原則。成人理財學習者若一味專注於具體、明確、可「立即應用」之的學習內容,便會受到金融投資產業以教學之名,行銷售之實的理財課程所吸引,導致學習效能低落,甚至產生財務的損失。
「問題中心」的成人理財學習者,通常是在買了錯誤的金融商品,如共同基金、保險、房貸、個股之後,因為對產品有所疑惑或已經產生虧損了,才會開始從事理財學習。無奈此時的學習效果最差。由於已經做了若干錯誤的理財行為,即使聽到正確理財知識,為了避免「認知衝突」(行為與認知無法配合而產生的心理焦慮感),多數會選擇忽略或否認正確資訊(又稱為『確認偏誤』),而繼續採用錯誤的理財方式(『承諾與一致性』偏誤)。大家都知道預防重於治療,所以最佳學習時機就是在開始投資理財之前,可惜此時成人理財學習者卻缺乏足夠的學習動機。
最後,成人理財學習者的學習目標大多是「賺更多錢」(屬於外在動機),可惜這個目標是學習理財難以達到的。大多數人高估了理財能帶來的財務獲利,其實理財只能讓你的資產避免通貨膨脹的侵蝕,以及藉由投資消費習慣的修正,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而最重要也最主要的功能則是提升生活品質、獲得更幸福快樂的人生。
所以即使是真正優質的理財教育,成人學習者在學習一段時間後也不易看到明確的學習結果(更多的錢)。至於真正的學習效果(更幸福快樂的人生)不但短期內不明確、不易察覺,也不受到成人學習者的重視。
在資本主義發展脈絡下,金融體制的失序與價值觀的錯亂,導致現今社會普遍過度追求外在財富,因此成人理財學習者常抱持對理財不切實際的期望,亦常常將分不清楚理財的手段與目的。更嚴重的是在學習活動中因為得不到樂趣而逐漸失去成長性的內在動機,使得學習淪為追求外在的目的,而錯失了這個追求蓬勃煥發與自我實現的最佳途徑。
--
自發性學習
成人學習理論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諾爾斯的成人教育學模型了,但它其實根本算不上是一個理論,而且受到的批評非常的多。雖然如此,它仍是一個關於成人學習與成人學習者的重要前提,不管是成人教育者或成人學習者都可以藉此強化學習活動。其中,「自發性學習」便是從成人教育學模型中發展出的一套重要的學習理論。
基於成人的自我引導、社會角色、發展任務、豐富的經驗、問題中心與內在動機……等特性,大多數成年人都是自發性地、獨立地、刻意地從事學習活動。而成人之所以從事自發性學習,或成人教育者之所以致力於推廣自發性學習,主要有三大目的:
(一)培養自發性學習的能力:
在這個目的中,自發性學習被視為一種特質和技能,擁有這項特質和技能的成年人,不論在工作、生活或人生意義的追尋上,都擁有較多的優勢與資產。擁有自發性學習的能力,代表成年人能夠激發自己的學習動機、取得學習機會的相關資訊與資源、規劃管理學習的方式、時間、過程與效果、擁有足夠的自主性與紀律去維持學習活動……等能力。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解決工作與生活中遇到的種種難題,還能滿足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所說的成長性需求(growth needs或being needs),朝向自我實現的人生邁進。
(二)培養批判性反省的能力:
由於在未成年時期我們從事許多非自發性地學習(義務教育),關於「怎麼學」、「學什麼」都是由權威所給定的,所以在極度的「資訊不對稱」與「資訊不透明」之下,我們學會服從權威與填鴨式的學習,因而無法跳脫他人為我們設置的框架與規範,導致在無形之中受到家庭傳統、社會文化乃至於國家政治的壓迫而不自知。自發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打破這種資訊的不對稱與不透明,藉由自我引導而能接觸更多元的價值觀,希望藉由這些多元文化與多元價值的衝擊而能產生「批判性反省」,跳脫社會結構與他人的宰制。
(三)促成學習解放與社會運動:
成人教育學家弗雷勒(Paulo
Freire)說:「教育從來就不是中立的 ── 若不是藉由散播霸權團體的價值觀來馴化人民,讓學習者以為現狀就是正確的,要不然就是要解放人民,讓人們以批判性的角度來反省這個世界,用行動來讓社會脈象一個更加公平和正義的願景。」
所以如果缺乏「促發行動、解決問題、造成改變」等目的,那麼自發性學習也可能成為「用來讓個人理所當然地接受現況」的自我麻醉劑
── 藉由學習中的樂趣暫時拋開煩惱,或者不斷陷入下定決心要改變所帶來的興奮感。學習的目的最終還是希望能帶來正向的改變。成人教育學家林德曼(Linderman)提出成人教育具有「改善社會」以及「改善個人」的雙重目標,而要達到這兩個目的的共同關鍵在於「行動」。
不論是在社區大學開設的投資心理學系列課程,或者我們成立的「愛閱實踐社群」,其學習目的都是希望社群成員皆能成為自發性學習者,並已漸進式的達成自發性學習的三個目的。
在第一階段中,我們矯正錯誤的並學習正確的投資理財知識;更正錯誤的並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與內容。經由成人教育者的引導,培養學習者的內在學習動機,能夠享受閱讀與學習的真實快樂。藉由有紀律地參與課程及課後閱讀,進而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與能力。讓沒有機會接觸正規高等教育的民眾,皆能取得科學的知識,並讓因為缺乏「文化資本」而未具備學習動機與能力的民眾,能享有教育機會真正均等的正義。
在第二階段裡,我們將學習材料與實際生活經驗相連結,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換成具體的「情境認知」。由成人教育者引導塑造團體動力,藉由學習者之間投資理財的學習心得分享與實務經驗交流回饋,促發學習者的「批判性反省」──
能認知並真實地感受到自己所受到家庭傳統、商業媒體、社會文化,乃至於國家政治的壓迫,進而跳脫出種種不合理的限制,發展獨立思考與思辨的能力。藉由批判性反省與善用實務經驗有效能地擷取理論知識,亦可徹底檢視過去經驗所造成的有形及無形的壓迫,以產生改變的情緒動機。
最後,我們在內化正確知識、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並具備改變的情緒動機之後,便是在生活中實踐知識的第三階段。經由成人教育者的引導與進度追蹤,協助學習者訂定計畫與目標,做出投資理財、工作及生活上的實際改變。最終改善成人學習者的財務狀況與生活品質,而能具備更內外在的資源去追尋人生的意義與自我實現。
自發性學習 & 成人學習準備度
自發性學習的目的雖好,但並非每個成年人都擁有足夠的學習準備度來從事自發性學習。「學習準備度」是指進入自發性學習前需具備的內在心理準備狀態,是各種態度、價值觀和能力的綜合狀態。要為自發性學習做好準備,需要主動、獨立、對學習的堅持、為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自律、高度的好奇心、獨自學習的能力、享受學習、樂於接受挑戰……等心理特質。
當成人學習者的學習準備度不足時,教師必須以較高程度的教師本位與教學導向,給予學生較多的指導與支持;相對地,一旦成人學習者具備一定的學習準備度之後,便可採用較高程度的學生本位與學習導向,給予學習者較多的自我引導與自主學習的空間。
這便是為何我們在社區大學、勞工大學、市民大學...等課程的上課要求中,有較多的規範與限制的原因──在入門及初學階段,成人學習者的準備度普遍不足。一旦同學具備一定的準備度,例如在「愛閱實踐社群」或「漫遊讀書會」中,便須以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習。
無奈社會科學的問題之一就是專業程度不夠顯著──往往生過小孩的人就自已為是教養專家;讀過書的就自以為是教育專家;談過戀愛、結過婚的就自以為懂婚姻與愛情;玩過心理測驗遊戲就自以為懂心理學;看過政論性或談話性節目的就自以為懂政治學或社會學、買過股票的就自以為懂經濟學和投資學。
所以網路上總有一些人,從來沒參與過我們的學習社群,只是看了我們的參與要求便開始發表他的「個人意見」。這些意見大多是一些「教育就是要對話、要討論、要溝通」……之類的似是而非的說法,不信你去問菜市場歐巴桑,一定也會得到相同的說法。甚至還有人說如果我們願意多和學生對話,他便願意來參與我們的社群,搞得我們啼笑皆非……
至於誰適合判斷學生正處於哪一個階段,是老師還是學生?又如何判斷?老師或學生應該在什麼時候從一個階段轉換到另一個階段?這類的問題,便是營造一個成人學習社群的經驗與藝術成分之所在。這些學習的進程通常是由團體動力來推展,並非由教學者或學習者任何單一方面可以決定或控制的。
一旦學習社群的成員皆具備自發性學習的準備度、都成為了「學習型個人」,那麼自發性學習將進化為學習型組織或實踐社群。學習者之間的相互賴感、自我與社群的連結度便會增強;團隊合作、共享資源、同儕網絡之類的活動便會出現。這便是學習社群中所有成員共同創造出來的學習氛圍,對於光是看看課程簡介而沒有親身參與的人,我們實在無法向他形容這種美好的感覺。
--
經驗學習
依循成人教育學前提而發展出來的另一套重要學習理論便是「經驗學習理論」。經驗學習理論提出成人大部分的學習並非在教室中發生,而是在日常生活與工作的情境中發生。透過「經驗→反省→實踐→經驗……」的循環,成人得以落實「時時可學習、處處可學習、事事可學習」的終身學習理念,並且更容易成為一位從事自發性學習的學習型個人。
提倡經驗與學習之間擁有密切關係的代表人物,便是著名的教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不斷地重組與改造」。但杜威也謹慎的指出,並非所有經驗都有教育功能,有些經驗是錯誤的教育,有可能限制了學習者未來的經驗範圍,或者讓人們陷入一成不變的積習當中。經驗本身是一股推動的力量,至於能不能從中學習,端看這股力量將我們推往哪個方向。
例如,人類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可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區(comfort zone)、伸展區(stretch zone)和恐慌區(stress zone)。
在舒適區我們得心應手,每天處於熟悉的環境中,做在行的事情,與熟悉的人交際,甚至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對這個區域中的人、事、物你感覺很舒適,但是學到的東西很少,進步緩慢,而且一旦跳出這個領域,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及變化,你可能會覺得有壓力,無所適從。
能當上公教人員的,通常智力都在一定的水準以上,但由於工作環境單純、待遇穩定,工作上甚少接受新挑戰的刺激,加上龐大的官僚組織結構性地壓抑公教人員的嘗試與創新,若沒有刻意學習成長、自我突破,便很容易待在舒適區中度過一生。長期待在舒適區的結果,不但造成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無法體驗心流帶來的正向情緒,還會因為缺乏意義感而對人生感到沮喪絕望。
在伸展區裡面是我們很少接觸甚至未曾涉足的領域、充滿新穎的事物,在這裡可以充分的鍛鍊自我,挑戰自我。例如不敢上台演說的人,循序漸進地先在熟悉的小團體中分享,在到較不熟悉地中團體前簡報,最後才站上由陌生人組成的群眾面前演講,這過程就是一個伸展的過程。又例如,在其他生活面向,如家庭、感情、財務狀況、健康方面都保持穩定的情況下,選擇單一面向,如工作上嘗試改變、接受挑戰,也是種在伸展區內學習成長的一種方式。
恐慌區,顧名思義,在這個區域中會感到憂慮與恐懼。強大的壓力會啟動身體的「戰─逃─凍結」反射(fight-or-flight-or-freeze
response),此時身體的資源都集中在肢體上,認知運作遲鈍,全憑本能反應。在這樣的狀態下絕對無法學習新事物或發揮潛能,事後若沒有經過適當的療癒,甚至可能造成對特定事物產生恐懼症等長久的陰影,反而局限了未來進一步向外探索與冒險創新的機會。
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只有在「伸展區」內做事,人才會進步;只有循序漸進地嘗試新鮮事物,探索未知領域,才能開拓思維和視野,激發潛力。無奈伸展區內的事物是一般人最不願意嘗試的。多數人寧願選擇待在舒適區中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那裡舒服又熟悉。至於那些一再跳入恐慌區的人,追求的則是一種刺激感、一種下定決心要改變的正向情緒,心理學家波利維和赫曼稱此為「錯誤希望症候群」(false hope syndrome)──不切實際的樂觀或許能暫時令我們開心,卻會在稍後讓我們的心情更差。
又加上網路上流傳的舒適圈圖片和簡短的文字說明,常常會誤導到人們從舒適區一腳就跨到恐慌區去了,例如生性害羞內向的人突然開出席社交場合狂發名片,或採用積極、激烈的銷售方式,這些都可能造成自我否定、自尊受損或自信心低落的反效果。更不用說坊間毫無心理學語教育專業背景的激勵講師,胡亂地要求做學員一些危險的挑戰,不但無法在生活及工作上發揮「學習遷移」的效果(敢高空彈跳的人不一定敢拒絕加班活出自我),還有可能造成學員的心理傷害。
反省性實踐 & 情境認知論
杜威主張要從經驗中得到學習,這些經驗必須展現出「連續性(continuity)」和「互動性(interaction)兩個原則。連續性原則表示每一個次的經驗都吸收了過去的經歷,並在某方面修改了未來經驗的品質。意思是學習者必須把他們當下經驗到的東西,和過去的經驗連結在一起,並同時看到當下經驗對未來可能產生的意義。互動性原則是假設經驗之所以成為經驗,往往是因為個人和當時的環境之間互相作用的結果。
故成人教育者的工作便是營造一股舒適而接納的學習氛圍與人際互動,並提供正確的學習素材,同時把這些學習素材和學習者過去及未來的經驗連結起來,如此便是幫助成人學習者從經驗中學習的關鍵。
從杜威提出的連續性和互動性原則出發,成人教育者發展出兩種取向的經驗學習理論:「反省性實踐」與「情境認知論」。
(一)反省性實踐
「反省性實踐(reflexive
practices)」意指經過反省過後的實務操作行動。基於經驗的連續性原則,我們可以根據過去的經驗與先備知識,在複雜而曖昧的情境中做出判斷。如果應用在投資理財的學習上,代表我們應該善用過去的投資理財經驗,以及從中反省後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在當下及未來的投資理財決策中。經過刻意的反省後,經驗才會產生學習的價值,投資的績效也才會隨著投資經驗的增加而提升。相反地,若只是擁有很多投資經驗沒有刻意反省並從中學習,則再多的經驗有無助於提升投資績效。
由此可知,擁有特定的經驗並不像想像中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反省經驗的過程,以及反省後所產生的智識成長。所謂的專家不只是比一般人擁有更多經驗(練習&實務操作),還要比一般人從經驗中反省得更多,並將反省的結果實踐在工作與生活上。
然而,由於每個人生長的環境、所受的教育,和過往的經歷都不同,所以即使歷經相同經驗,不同的成人也會從中反省出不同的心得。這樣的不同和一個人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價值觀、信念或個人哲學有關。我們可據此將反省性實踐分成五種不同的導向:
1.即時導向:
面對各種生活及工作中的經驗時,即時導向者傾向於「不反省」。他們按照趨吉避凶的本能來回應經驗。就像小孩被熱爐子燙到一次便不會再去摸一樣,即時導向者就算有產生行為的改變,也稱不上學習,頂多只能算是制約。
許多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上班的公務員或上班族,便是屬於這種導向。他們的特色是聽命行事,並依據外在刺激產生反應──胡蘿蔔往右邊擺,他就跟著往往右邊移;棒子在後面打,他就拼了命的往前衝。由於他們不從經驗中反省與學習,所以在工作專業技能上無法精進,導致一輩子都只能當顆小螺絲釘,既無法成為不可取代的專業人士,也無法離開組織自立門戶。
除了即時導向者之外,懂得從經驗中反省的人又可分為:(1)在一定的系統框架下做反省的「技術導向」和「審議導向」,以及(2)能跳脫系統框架、針對前提假設做批判性反省的「辨證導向」和「超個人導向」。
2.技術導向
技術導向的工作者,會在系統(公司)所給的規範和標準下反省自己的工作經驗,藉此不斷精進自己的工作能力,以符合系統的規範與標準。例如業務員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或失敗銷售中,改進自己的銷售技術,以達成公司所給定的績效目標。
技術導向裡的佼佼者,通常能夠在一個組織中扶搖直上,成為所屬部門甚至是公司的高階主管,若是在業務部門則可能獲得金牌經紀人或王牌銷售員之類的稱號。然而,這些人無法跳脫系統框架來反省,他們很擅長把事情做對,卻不一定是做對的事情。若是進入有問題的公司、販賣有問題的商品,那麼他們進步神速的工作能力,對社會和顧客而言反而是一種傷害。
3.審議導向
審議導向和技術導向一樣,都是在一定的系統規範下反省,只是技術導向反省的對象是「系統」,而審議導向反省的對象是「人」。審議導向者會在接受系統規範的前提下,從工作經驗中反省出工作的意義、個人的價值觀、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以及自己擅長的領域。他們也許無法不斷精進自己的能力以符合公司的要求,但卻極為擅長內省。隨著自我了解的程度增加,他們總能找到做適合自己的工作範圍和工作方法,進而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
不過由於審議導向者仍無法跳脫系統規範做反省,在缺乏多元價值觀的侷限之下,其反省出來的工作意義、價值觀,以及對自我了解,可能落入合理化的陷阱。在大組織底下工作的人,可能反省出工作的本質就是痛苦的、工作的形式不是當老闆就是當員工、我的潛能大概就只能這樣了……的意義。他們無法反省出人是可以樂在工作、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也無法反省出除了受僱或雇人之外,他還選擇成為獨立接案的知識工作者、自僱的自由工作者、微型創業者、投資人,或者多種工作型態的組合式工作者。他們嚴重低估自己的潛能。
4.辯證導向
辯證導向者傾向排斥具有權威的組織結構,所以常常能從工作經驗中反省出自己所受到公司、產業或社會經濟結構的的壓迫、剝削或宰制。他們不會一味的改變自己去符合系統規範,而是反省系統的前提假設是否正確。他們會思考自己的工作技能或績效之所以無法提升,是否有其結構性的問題與限制。
辯證導向者能通常致力於鼓吹政治意識與社會行動,想要改變公司的文化、產業的傳統,或甚至經濟的體系,如果無法改變他們便會離開該公司或該產業,並持續對抗權威與結構限制,或創辦符合其政治意識的實踐社群。
5.超個人導向
超個人導向和辯證導向一樣能跳脫系統框架、針對前提假設做批判性反省,只是辯證導向反省的對象是「系統」,而超個人導向反省的對象是「人」。他們從個人、內在的觀點來反省自己的工作、著重在個人的解放。他們會思考:工作就真的像我體驗到的這樣嗎?工作的目的就只是賺錢嗎?我的潛能就發揮到這種程度嗎?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呢?
超個人導向者能不斷質疑、推翻自己先前反省出來的意義與價值觀、不受限於過去的觀點,而能使自己的觀點不斷修正與更新。藉由不斷反省,他們能一步一步接近真正的自我、充分表達自我,發揮真正的潛能與達到自我實現的理想。
除了五種導向之外,反省性實踐還可分為「行動後反省」與「行動中反省」兩種不同的過程:
行動後反省是指在經驗發生後徹底思考與分析,好讓我們用新的觀點來看待經驗、改變行動與投入行動。在行動後反省過程中,人們在「行動者」、「觀察者」和「分析者」三個角色中變換位置,基本上它是週期性的歷程,大概可分為五個步驟:
(1)具體經驗
(2)回想:在腦中重現經驗,且最好能用紙筆、錄音或錄影記錄下來。
(3)觀察:客觀地觀察在經驗中出現的想法、情緒(感受)、生理反應與行為。
(4)分析與評估:「連結」新經驗與舊經驗;「整合」不同經驗中的關聯性;「確認及抽象概念化」產生(學到)的觀念、情緒與實施規劃。
(5)挪用:將新知識內化,並藉由主動實驗將新知識應用到下一次的經驗上。
在生活、工作,以及投資理財的學習上,行動後反省的具體實踐可分為寫日記(投資日誌),以及和信任的個人或社群討論等兩種方法。
寫日記本身便是最好的經驗重現方法。寫日記時要盡量讓自己在腦中重回現場,必要時可閉上眼睛回想。把當時產生的想法、情緒(感受)、生理反應與行為客觀的記錄下來。用文字記錄下來可以將腦中模糊的印象具體化,並且用客觀、理性的角度去觀察。常常你會看見自己不合理的信念,以及長期下來在類似經驗中呈現出來的固定模式。
例如,(待補充...參考《交易者的101堂心理訓練課》)
另外一個方法是和自己信任的人或社群在經驗過後做討論。這個方法的好處是從別人的角度來看你,會比你自己看自己更客觀,並且藉由和更多人的經驗連結所產生的更多分析與評估,通常能產生更多新知識。而壞處是你必須找到你信任的、客觀又有智慧的,最好又有同理心的人。這種人或社群實在不容易找,而這也是我們成立愛閱實踐社群的目的之一。一旦找錯人,不但無助於你從經驗中反省與學習,還可能會加深你在整起事件中的負面經歷與負面影響。
2.行動中反省
行動中反省是指在我們行動的當下,重新調整我們進行中的行動,可以說是行動後反省的「瞬間發生」版。它通常發生在每個領域的專家與老手身上。行動中反省並無法、也不是刻意觸發的,它是判斷與決策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所說的「專家直覺」。它是透過經年累月不斷地練習,所得到的一種自動化行為或直覺,必須在既放鬆又專注投入的狀態下才能觸發。而通常在做出行動中反省過後,該名專家或老手也說不出自己這樣做的理由,但他就是知道這樣做是對的。
在投資領域中,也不乏某某投資大師擁有投資直覺的傳說。例如,巴菲特說安全邊際沒有一定的標準可言,不過出色的價值投資者,仍然知道何時該買進或賣出;索羅斯的「背痛投資法」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讓安德烈‧科斯托蘭尼一輩子不用再為錢工作的一次俄國債券操作,靠的也是直覺。
然而要是因為聽了這些傳奇故事,就讓你躍躍欲試想在投資理財行為中「跟著感覺走」,那十之八九一定是落得慘賠、甚至破產的下場。原因在於專家直覺的培養具有一定的條件。康納曼說明,必須在(1)有規則的領域、(2)有即時的回饋、(3)有充分練習機會,與十年或一萬小時以上的持續練習,才能培養出具有專家直覺的專家。
然而,在投資理財領域中,如證券價格的漲跌、景氣的循環、匯率的消長等訊息,通常缺乏規則而呈現
未完待續......
--
轉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