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穩健理財十守則》投資理財 4 大學習重點


錢,是辛苦賺來的,但只懂的辛苦賺錢,而不懂得將錢的效用發揮到最大,甚至不懂得留住錢的人,是非常不智的,因為你的努力將付之一炬......


理財,是需要學習的,而學習要找對方法和工具才能事半功倍。市面上充滿許多不專業的投資理財書籍或雜誌,例如「第一次買『雞精』就上手」或「『驚』週刊」等,內容充滿錯誤、沒有理論依據的投資理財方法,更充斥著販賣金融產品的置入性行銷

真正有助於學習投資理財知識的,必定是內容架構完整的「書籍」而非雜誌,書的內容也必須是有符合科學精神、有理論依據的。更重要的是作者不能是靠賺投資人的錢過活的金融從業人員,或靠書籍版稅過活的專業作家,必須要是經濟狀況無虞,出書的目的在於幫助更多人成功致富或揭穿金融界不可告人秘密的大師級作者

本書作者即為此類大師級人物,墨基爾為證券市場和投資行為的經濟學者、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曾擔任過華爾街證券分析師,目前擔任多家投資公司董事。閱讀大師的書有一個通常有一些缺點,就是你必須具備一些基礎知識,因為這些大師的書中通常不會告訴你非常具體的做法,而著重在艱深的學術研究或抽象的投資藝術。例如作者的代表著作《漫步華爾街》雖是連續暢銷30幾年理財經典指南,但對初學者來說總顯得有點艱澀難懂。

《穩健理財十守則》並沒有上述問題,它是針對大眾感興趣的題材著述,提出非常具體又具有理論基礎的投資理財建議,是很好的入門書也是很好的工具書,推薦您閱讀。


一、投資入門

1.開除你的投資顧問

世界上只有三種財務預測者: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不知道自己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以及知道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但假裝知道好賺大錢的人投資顧問(包括理財專員、基金經理人、營業員、保險業務員等靠賺你的錢過活的人)就是屬於第三種人(有時候說他們是第三種人還太高估他們,也許有一大部分是第二種人)
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而非投資人的;他們的財富來自你的佣金而非來自投資;他們販賣能為自己來最大利益,而非為你帶來最大獲利的金融產品

更惡劣的是他們故意把投資理財搞得很複雜,這樣他們就能利用「資訊不對稱」從你身上好好撈一筆,事實上投資策略越簡單越好,這樣你才有時間專注在你的本業上,別忘了想要投資先要有足夠的資本,專注於本業 + 正確地投資 = 穩健致富


2.認識四大投資類別(現金、債券、股票、不動產)

「現金」是指所有可以快速變現、變現時不損及本金的金融工具,包括貨幣、支票存款、活存、定存、短期國家債券等主要功用在於減少「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指資金無法自由運用產生的風險,也就是雖然資產很多卻可能手頭很緊的風險

「債券」就是一種長期借據,擁有債券者就是債權人,可定期受付利率固定的利息,到期可得本金償還。值得注意的是買賣債券的價格會隨著利率高低而波動。
利率調高時,使得新發行債券的利息較已發行債券的利息高,但因為已發行債券的利息是固定的,所以要買賣已發行債券時其價格就會下跌,以提高利息收益相對於本金的比例

「股票」代表的是所有權,如果公司債券持有者是公司債權人,那麼股票持有者就是公司所有人。不像債券一樣有著固定收益,股票的收益隨著公司績效成長而變動,長期來說報酬高於債券。股價是靠著對公司未來成長的預期而來,預期高成長的公司股價高,本益比(股價/每股盈餘)也高。股價通常能有效反映公司價值,但股票市場也有失靈的時候,而常常發生,例如股市泡沫化便是

「不動產」就是你擁有的房子,房地產投資大多屬於實質資產,所以遇到高通貨膨脹時其價值較不易縮水,但由於金額龐大、流動性不佳,加上房市也有泡沫化現象,所以需承擔的風險也不小。如果妳的住屋只佔你所有投資的一小部分時,其他不動產投資可以考慮投資商業不動產(例如辦公大樓),因為商業不動產可以帶來額外的收入(租金),如過資金不夠多則可以投資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亦即購買不動產投資組合(例如某地區的幾棟商業大樓)的股票,而不用買下整棟大樓。但如果你的住屋佔你投資的絕大部分,甚至住屋就是你的所有投資,再加上如果住屋是以貸款購買,那麼你就承受相當大的風險。(參考本站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類別中並沒有保險、黃金和收藏品保險的功用是在人生發生意外時的保障,有儲蓄或投資功能的保單不但沒有足夠保障,昂貴的保費還會讓你的風險更大。而黃金和收藏品不但不能產生利息或收入,收藏保管更是所費不貲



3.瞭解風險與報酬的關係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高報酬的投資通常伴隨著高風險風險指的是報酬未實現及資產價格下跌的可能性不同投資類別有不同的報酬與風險,長期來說,現金<債券<股票≒房地產。而所有投資類別都要面對的風險就是通貨膨漲,其中債券受其影響尤甚,高通膨不但使得債券利息收益的購買力下降,政府為對抗通膨而提高利率的動作更會使債券的價格下跌。房地產雖較不受通膨影響,但金額龐大、繳房貸造成的流動性風險也大


二、理財守則



1.現在就開始儲蓄:時間就是金錢

由於複利的關係,儲蓄的多寡,關鍵在於你多早開始儲蓄,而不是你每次存進多少錢,同理,選對時機投資固然重要,及早投資對於累積資產而言更重要。

2.持之以恆:規律儲蓄是致富的不二法門

財富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儲蓄,而儲蓄需要紀律,包括參加退休計畫(可延稅)、追蹤花費(可減少不必要支出)、考慮機會成本(現在多存一塊錢,將來就可以多出一大筆錢)、避免積欠卡債等。然而嚴格監控你的花費並不代表要你變成一毛不拔,真正成功致富又快樂的人士,他們的財富通常來自勤奮工作和規律儲蓄,他們生活簡約,但並不是完全犧牲生活的享受,因為他們懂得分辨「想要的」和「需要的」


3.有備無患:保險和手頭現金


手頭上保有現金可避免流動性風險,畢竟什麼時候要用錢只有天知道,所以凡是短期、特定時間內需要用到的資金,應以短期、流動性高的投資工具支應,且到期日配合動用日,例如貨幣基金、銀行定存、國庫券(台灣較少見)、免稅貨幣基金(台灣較少見)等,避免投入股市房地產

保險和現金的功用類似,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但保險必須和儲蓄(儲蓄險)、投資(投資型保單)分開才是真正有保障,應該投保每年可重新保、不可領回、低保費高保障的「定期壽險」,省下的錢再拿去投資保險業務員會一直向你推薦終身險、儲蓄險、投資型保單,因為這些保單他們抽的佣金最多,保險公司賺的錢也最多,可是事實上這些都是高保費低保障的保單,你所繳的保費中只有一小部分用在保險上,所以保額都很低,等於沒保險加上這些高保費的保單通常要連續走完20年,只要中斷大多會損及本金,大大增加了你的流動性風險,20年間為了繳保費而支出的錢,也減少了你其他投資的資本,負擔的機會成本甚大

最惡劣的是在你人生最不順遂、最需要錢的時候,保險公司可以找到無數的理由拒絕理賠(保險從業人員甚至有所謂的「不理賠獎金」)
或仗著他們有龐大律師群,加上資訊不對稱(他們是處理類似官司的專家),要你走法律途徑,上述這些故事每天都在報紙或新聞中上演原本我們保險的目的在於增加保障,但結果卻是增加了風險,那還有必要嗎?


其實作者會認為應該要有基本的保障,是因為美國沒有全民健保,我國有全民健保就等於已經有了基本的保障了,所以在我國其實不一定需要保險,只要做好投資理財,需要用錢的時候就能自己保自己,不是很好嗎?

4.擅用各種節稅管道


盡可能使用避稅工具儲蓄,有急用時先動用其他帳戶,把錢優先留在免稅帳戶裡,並盡量提撥到上限。大多數共同基金在稅付管理上都極無效率,因進出場次數頻繁而產生許多稅收(例如證交稅),最具節稅效果的股票投資就是買進並長期持有指數型基金


5.資產組合應搭配個人性格:如何配置你的資產


影響投資報酬率的主要因素來自資產配置,而不是對特定債券或股票的選擇,由於投資四大類別有不同的報酬和風險,所以各投資類別佔總投資額多少比例,決定總投資報酬和風險。而決定資產配置有三大考慮因素:

(1)「投資期間長短」,和年齡、資金的用途有關。投資時間越長越不用擔心資產價格波動,例如投資股票的風險雖大,卻可以藉由拉長投資時間使風險降低。

(2)「承受風險的能力」,和你的財務狀況、工作收入、年齡有關

(3)「對風險的態度」,和你的個性有關。如果因為股價波動讓你擔心失眠,那麼,降低持股直到你能安睡為止。

這三大因素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是無法交給別人替你規劃的,決定資產配置後,必須約一年進行一次微調,使資產比例符合自己的計畫,或調整自己的資產配置計畫,但切記不可頻繁進出市場。


6.分散能降低風險


分散投資不但可使風險降低,而且期望報酬並不會減少。分散投資除了資產類別和各個資產類別中都要分散之外,投資時間也要分散,亦即採用「平均成本投資法」平均成本投資法是指在一段長時間中規律投資,如此可避免買在最高點

而採用平均成本投資法,或打算長期買進股票初期,你應該希望股價下跌,因為這樣你才可以買更多就像一些需要長期購買的民生用品,大家都希望它降價,可是同樣道理運用在股票上大家觀念卻轉不過來,總覺得自己買的股票上漲就值得高興,下跌就擔心。其實只有短期內要出售股票的人才需要希望股票上漲,對長期購買股票的人而言,低股價正式買進的好時機。另外,在分散投資上要特別注意兩點,

第一是千萬不要把生計來源和退金儲蓄(或投資)全部和一家公司綁在一起,也就是說退休金帳戶所指定的投資標的不要是自己所在的公司,如果公司有規定退休帳戶一定要投資自家股票,就只要投資到規定的最低額度即可。

第二點是如果你的資產不豐,就不用分散投資到國外股市,原因之一是因為全球化影響下,全球經濟相關性高,尤其在不景氣時更是如此,也就是說當我們最需要分散風險時(經濟不景氣時),分散投資海外市場偏偏不起作用。原因二是因為台灣大型企業收入多來自代工、出口,所以光是在台灣分散投資也等於是跨國界的分散投資了。所以除非你資金雄厚,否則不需要搞這麼複雜,投資最重要的還是保持簡單,不懂的東西千萬不要碰


7.錙銖必較:別讓費率吃掉獲利


「把你的投資交給我,等到你退休的時候,我再拿走你一半的退休金,當作我的服務費。」有人對你這樣說你會答應嗎?相信你不願意,但事實上大部分的人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答應了,原因是金融機構不會直接這樣跟你說,但他們大部分就是這樣做金融機構只會收你「看起來」很少的費用(2%),但每年多2%的費用,就足以讓你的投資終值減少一半,我們又再次見識到複利的威力。

成本是決定投資共同基金長期報酬的關鍵因素,低費率是基金表現良好的主要原因,你每多付一塊錢的費用,你的投資資本就少一塊錢,加上複利的影響,你的損失變得非常大。而投資市場上費率最低的基金,就是指數型基金


8.尊崇市場智慧


「效率市場理論」認為,股票市場能即時反映市場資訊,有任何消息一傳出,就已經反映在股價上了,所以不管聽到任何消息都是沒有意義也沒有價值的,更何況內線交易是犯法的。現在的股價就已經反映所有可知的消息,包括對未來消息的預測,股價的變動來自未知的消息,而那是無法預測的

積極管理的基金報酬率通常不及市場報酬率,除了股市無法預測之外,主要是因為各種費用的支出,打敗市場的基金靠的是運氣,或是統計數字上的操弄(例如「存活者偏誤」:績效不好的基金被淘汰,存活下來的都是績效數字好看的基金),且數據顯示,過去績效不但無法代表未來績效更常常是相反的指標(因為報酬有回歸平均的強烈傾向)

不過的確有長期績效打敗市場的基金或個人,原因是受到機率法則的影響,就像1000個人參加擲硬幣比賽,總有1、2個人可以連續10次擲出正面一樣,你能說他們比較會擲硬幣嗎?除了機率法則之外,這些卓越基金或個人的操作方法都和大多數基金不同,也不收取高額費用,最重要的是,你無法在一開始就知道誰是那個會連續擲出10次正面的超級基金經理人,而把投資交給他

9.指數基金才是贏家

指數型基金指藉由購買某個基金,而持有廣泛股市指數的所有股票或部分代表性股票。指數型基金的好處包括簡單易懂、價格與報酬與大盤相對應、充分分散投資、費用低廉、報酬率比大部分管理式基金佳、可節稅…等。

然而指數型基金也有很多種,挑選時選擇範圍愈大、費用愈低的指數基金愈佳。另有指數股票式基金(ETFs),例如寶來證券的「台灣50」(代號0050)、「中100」(代號0051)等,,除了擁有和指數型基金一樣的優點外,ETFs的買賣就像一般股票一樣,可以在任何時間點買進賣出,缺點是不學習的投資人可能因此而過度交易。另外,債券及不動產也有指數型基金,也同樣適用。


10.別和自己過不去:擺脫投資人笨把戲


根據投資心理學、行為財務學…等相關研發現,人們在作經濟決策時有許多心理偏誤,例如,「過度自信」會造成過度交易,產生龐大交易費用

「一窩蜂心理」(從眾)和「代表性偏誤」(投射心理)(股市的代表性偏誤為股價好還會更好、壞就會更壞)使人認為趨勢會一直延續下去,如此造成投資人在泡沫時期承擔過大風險、在悲觀時不敢進場而錯失良機

「操之在我偏誤」(控制偏誤)和「後見之明效應」使人認為自己可以掌控事實上無法掌控的事物,並在事情發生後,如果符合原先預期就更加確定自己的判斷,如果不符合預期則改變自己假設,並認為這才是他最原先的假設,他的假設總是正確無誤的,下次一定要照自己的判斷行事,如此以來會使投資人偏好擇時操作

「趨避損失」人們為了避免損失願意承擔的風險,比為了追求獲利所願意承擔的風險還要大,造成過晚賣出或甚至不賣出虧損的股票停損,而過早賣出獲利的股票而賺的不夠多。了藉這些心理因素對我們的影響,可以幫助我們跳脫愚蠢的投資幻覺,避免財務失去保障。


本書雖提出3個入門知識與10個守則,共13個要點,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背後的四大學習重點:
「複利的威力」「資產配置」「市場機制」以及「投資人的心理」

複利是什麼大家都知道,但「複利的威力」一般人則沒什麼概念,愛因斯坦說「複利的威力比原子彈還大」,守則1、2、4、7都可以讓我們看出複利的威力,複利運用財務規劃上,提醒我們要更注重機會成本,決定花什麼錢而損失的投資機會將大大影響未來資產。運用在生涯規劃和日常生活中也一樣,決定做什麼事而放棄從事其他工作的機會成本也會造成不同的人生,早幾年開始工作或早幾年開始建立終身學習的習慣,都可能對你的一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力

入門2和守則3、5、6說明了資產配置的重要性,不論在財務規劃或人生規劃上,都提醒我們要更了解自己、注意分散風險及控制流動性風險,把所有投資都放在其中一類資產類別上是很危險的,同理,太過執著地將你的一生都綁在一個目標上也是很危險的,保留一點彈性並多方嘗試,生命會更多彩多姿。

資本主義的主要動力就是市場機制,而市場是無法以人為控制的,這就是為什麼20世紀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大戰,最後由前者勝出的原因。入門1、3和守則4、6、7、8、9顯示出市場的運作模式,你要說資本主義無情也好,要說他有效率也好,重點是要在這樣的機制下賺錢過活,就得照他的規則來。

最後是我個人最感興趣的部份,心理學其實可以應用在許多層面,本書守則10也僅是簡單說明一些在投資理財上的應用而已。愈是了解人類心理的一些偏誤,越覺得自己應該要跳脫出一些理所當然、不加以思索的行為模式。

誠如杜拉克所言,「幾百年後,當歷史學家從較長遠的觀點來看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事件不會是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或電子商務,而是這個時代遭遇前所未有的變化。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人們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且是越來越多人可以做出選擇,這是第一次人們不得不自我管理,然而社會完全沒有做好準備。」僅以最後這一段話與本書和大家共勉之。



相關文章連結:

股票VS.房地產 投資差很大!!!

影響股價漲跌的唯一因素:供給&需求

投資產業三大支柱(券商、投信、媒體)

投資風險很大?不投資風險更大!

分散投資的三個層次

紙上談兵~學不會投資,反而有害!

融資融券の基本概念&實務操作原則

《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陰性建議

《漫步華爾街》投資理論 4 大取向

[圖解] 分散投資:系統風險 VS. 非系統風險

金融研訓院 周舜欽演講「投資規劃 首重風險!」

金融研訓院 周舜欽演講「投資產業的資訊壟斷」

投資心理學:信心 & 一勞永逸

金融研訓院 演講「一定要學投資的四大理由」

投資心理學:投資虧損的雙倍衝擊

投資人宣言》投資產業 3 大支柱:券商 投信 媒體

投資心理學:從眾行為 & 資訊階流

投資心理學:從眾 & 自我因循

基本分析 の 四個重大瑕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