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會計系統
傳統會計系統會考量成本和效益作為財務決策的依據,並且在付款時傾向延後付款,以便將手頭上的現金做最大效益的利用;而「行為財務學」上的「心理會計系統」考慮的則是不同於傳統財務學的「心理因素」:重視「心理成本」和「心理效用」,並且在付款時基於「嫌惡負債」的傾向,有時會願意提早付款。
(一)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便是一種心理成本。傳統經濟學認為,由於不論你選擇哪一個決策選項,都必須付出沉沒成本,所以理性的人不會根據沉沒成本來做決策。
例如,你有一個交往五年但不甚契合的男友,你現在要選擇:(1)結婚;(2)分手。結婚的成本有「五年來所付出的金錢、感情和青春歲月」,效益是「成為別人眼中的『勝犬』,但其實過得不幸福」;分手的成本一樣有「五年來所付出的金錢、感情和青春歲月」」,效益是「成為別人眼中的『敗犬』,但其實過得快樂」。
如果你是因為不想浪費「五年來所付出的金錢、感情和青春歲月」而決定結婚,那麼你就是採用「心理會計系統」在做決策,而落入「沉沒成本」的陷阱。想減輕沉沒成本的心理偏誤,應採用「換位法」─考慮「如果我從來沒有和他交往過,那麼面對眼前這個我知之甚詳的男人,我願不願意嫁給他」─以做出較理性的決策。
(二)交易效用
「交易效用」便是一種心理效用。在傳統經濟學中,我們購買某樣東西時,會衡量的是該物品帶來的「實質效用」(價值)和我們付出的「成本」(價格)。而在心理會計系統中,除了物品本身帶來的實質效用之外,我們還會考慮「交易過程」所帶來快樂,其最常出現在商品的參考價格與實際價格之間的差額,簡單說就是「佔便宜效應」。
例如,給你100元請你在大熱天(或大冷天)站上五個小時,你願不願意?你可能說願意的是笨蛋。但是當牛肉麵店慶祝開幕,中午前一百位民眾免費贈送一碗時,從早上七點開始排隊的笨蛋就出現了。給你12元叫你在公事包裡多放一瓶水增加重量,你答不答應?你可能說答應的是傻瓜,但是當便利商店飲料第二瓶6折時,自願加重公事包練舉重的傻瓜就出現了。
消費時我們常常不是考慮物品的實質效用,之所以花錢購買是因為「打折」、「特價」、「免費」、「贈品」…等,在交易過程中佔到便宜而感到快樂。這種不理性消費行為,常常讓我們不知不覺花了不該花的錢、買了不該買的東西,或付出其他無形的成本(如時間或情感)。
避免交易效用對消費決策產生負面影響,要將注意力專注在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價值」而非「價格」,並分辨自己是「需要」還是「想要」。特別要小心的是交易效用往往伴隨著「限時」讓你無法冷靜思考,所以千萬要記住,永遠不要在時間緊迫時做重要決策,要你馬上下決定購買的東西不會是好東西,只要有人逼你馬上下決定,就直接拒絕,我保證你不會喪失什麼大好機會。
(三)心理預算程序:嫌惡負債
人們運用財務預算程序來記錄和控制支出,人的頭腦則利用心理預算(mental budgeting)程序來處理特定心理帳戶中特定消費的成本和效用。財務預算程序只在意成本效益在「價值」上是否相等,而心理預算重視的則是成本和效益在「時間」上能否配合。在財務預算上只要獲得的效益大於或等於付出的成本,這就是一項可以進行的交易,但在心理預算上,事情就比較複雜。
「心理預算」程序追求情緒上的痛苦(成本)和快樂(效益)的同步配合,意思是說我們喜歡「即買即付」的支付方式,因為這使得成本和效益同時發生,此時效益帶來的快樂能中和成本帶來的痛苦。若成本效益無法配合,則我們會傾向「嫌惡負債」(aversion to debt)。
例如買一台12,000元的洗衣機,人們會選擇貨到後六個月內,每月付2,000元,而不會選擇貨到前六個月,每個月付2,000元;但購買一套12,000元的旅遊行程時,則寧願旅遊前六個月,每個月付2,000元,而不願旅遊後六個月,每個月付2,000元。
洗衣機是長期成本換長期效益,成本效益搭配得宜,等同於邊使用邊付費;旅遊行程則是長期成本換短期效益,成本效益無法配合,先使用後分期付款造成「負債」的感覺。為了避免負債帶來的負面情緒,人們寧願提早付款。
雖然心理會計系統常常讓人做出有損財務的不理性行為,但是當我們追求的不只是錢,而是人生的幸福、快樂和意義…等「終極貨幣」時,有時就必須考慮包含實質效益和心理效用在內的廣義效用。例如,貨幣也會產生「邊際效用遞減」,當財務狀況足以負擔基本需求時,更多的金錢並不能帶來更多的效用(幸福快樂),改而追求長期效用最大化而非只是財務最大化,才是長期而言最經濟、最理性的做法。
「心理帳戶」的概念由芝加哥大學教授理查‧賽勒(Richard H. Thaler)提出,意思是人們會根據錢的來源、用途、形態和金額的不同,將之在心中分門別類、賦予不同的價值以及不同的處置方式。以下是生活中常見「心理帳戶」偏誤:
(一)不同來源:樂透或賭博贏來的「意外之財」,總比工作賺來的「辛苦錢」更容易花掉;為了刺激消費提振經濟,政府減少稅收的效果不如退稅,退稅的效果又不如發放國民紅利。
(二)不同用途:人們寧願以較高利率的消費性貸款(例如車貸、信用卡、現金卡)來支付「日常花費」,而不願意動用較低利率、用來買房子的「夢想基金」;事先購買的舞台劇2000元門票弄丟了,便不願再買一張進場觀看,但如果是現場買票時,發現皮夾裡2000元百貨公司禮券弄丟了,雖然懊惱還是會買票進場。
(三)不同形態:現金比儲蓄或資產更容易花掉,而使用信用卡的花費又是使用現金時的兩倍;獲得1000萬現金遺產的你會按照自己的考量做資產配置,但獲得1000萬股票或房地產遺產時,則會維持原本遺產配置為主。
(四)不同金額:一次得到一大筆錢(年薪或半年薪)的儲蓄比例較高,分多次領到的小筆金額(週薪或日薪)則儲蓄比例較低。中了200萬的統一發票特獎時,先存下來再說,中了六獎200元時,在到便利商店現場花光,還多花了100元。
心理帳戶和一般帳戶最大的不同是,傳統經濟學上貨幣是具有「替代性(fungibility)」的,意思是不論你是撿來的還是賺來的、是享樂用的還是投資用的、是現金還是資產、是一次一大筆還是多次的小筆金額,一塊錢就是一塊錢,沒有什麼不同,人是理性的,應該予以一視同仁。而更貼近現實的狀況是,人們傾向分開看待不同心理帳戶裡的錢,且帳戶之間不互相流通。
傳統經濟學假設人是完全理性的,認為不理性的「心理帳戶」將使人在財務上見樹不見林,為了維持每個心理帳戶收支平衡或避免負債,常常使得整體財務出現淨虧損,因而對個人是不利的。改善心理帳戶的方法是:
(一)用「換位法」檢視自己的決策理不理性,也就是用「換句話說」的方式,看自己在別種問題敘述方式下,是否還做出相同決定,以設法將全部的錢都一視同仁;
(二)以更全面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財務狀況,打開心理帳戶讓錢互相流通,以整體帳戶的支出、收入、資產、負債來作為決策考量。
(三)承認自己的不理性,反過來利用「心理帳戶」作為「自我控制」的策略,幫助自己遵守理財紀律。
上述第三點道出了心理帳戶及其他心理偏誤一樣都是中性的,若能善加利用也能幫助自己改善財務狀況。想想看,要做到傳統經濟學講的完全理性幾乎不可能,倒不如善用心理帳戶作為一種自我控制的策略,用來強迫自己遵守投資理財的紀律。
例如,你的一個店面重新裝潢須要30萬元,裝潢的使用壽命只有四年,四年後就必須再重新裝潢。請問你會選擇「三年期貸款,利率12%」或者「十五年期貸款,利率11%,但可提前償還」。
大多數人選擇三年期貸款,但其實選擇十五年期貸款然後提前償還是比較理性的選擇。看似不理性的選擇,其原因是要讓自己有紀律地執行提前償還的計畫,實在非常難,所以選擇三年期的貸款、借外力來使自己更有紀律,說不定是實務上更理性的選項。
類似的情況還有為自己設立「絕不能花」的心理帳戶,如定存、退休金帳戶、房地產、買房基金、結婚基金…等,都有助於自己遵守投資理財的紀律。只要保留適當的彈性,必要時還是需要將這些帳戶中的錢提領使用,避免因為其他緊急用途而從事利率過高的借貸,那麼心理帳戶也可以是很好的工具。
三、心理折現(時間折現or未來折現的心理)
要達到傳統經濟學的理性假設,困難之處除了上述的「缺乏紀律」的問題之外,另一個要面對的阻礙就是人們的「缺乏耐心」。要做好投資理財或其他財務規劃,極需要犧牲短期好處以換取長期好處的「延宕滿足」能力,但偏偏人類天生就是短視近利與不耐久候的動物,所以要做到這點非常困難。
由於演化的結果,我們的大腦結構使我們以較具體明確的方式看待眼前的事物或短期目標,而以較抽象模糊的方式看待未來的事物或長期目標。這種認知方式導致我們會把未來的好處或壞處打上某個比例的折扣,使他們看起來沒那麼好或沒那麼糟。
假設你到餐廳點一份菜單上價值500元的牛排,但這份牛排需要等上十年才能享用,那麼你現在願意付多少錢。一般而言,你會為這份未來牛排打個折扣,而這個折扣就稱之為「折現率(或貼現率)」,代表的就是你「不耐久候的程度」,折現率愈高就代表你愈無法延宕滿足,要求的折扣愈高。
換個較度看,假設你中了樂透贏得了1,000萬,你可以選擇立即拿走這筆錢,或者十年後再拿,那麼總共需要給你多少錢你才願意等待十年。在這裡你所要求的增加金錢的比例就稱為「利率」,和折現率是方向相反但概念相同的東西,一樣代表你「不耐久候的程度」。
在傳統經濟學上,這樣的「折現」現象,考慮的是「通貨膨脹」、「機會成本」和「信用風險」…等因素,例如十年後的1,000萬購買力會下降、十年間1,000萬可拿來產生更多收益,或者十年後對方可能落跑不守信用,所以理性的人會要求一定的比例的折現率或利率。
但依照傳統經濟學的說法,這樣的折現率應該是根據客觀數據所得出的固定比例,可是實際上每個人要求的折現率卻不一樣,顯示除了外在客觀因素外,「折現」概念還存在內在主觀的原因,導致了我所謂「心理折現」的效果。
簡單說,個人要求的折現率,其實是同時考慮了「通貨膨脹」、「機會成本」和「信用風險」…等外在客觀因素,以及因為個人的「衝動」、「不耐久候」和「延宕滿足」…等內在主觀因素,而將未來的錢(或其他事物)的價值,打了部份客觀又部份主觀的折扣比例。
設想你得到一筆3,000元獎金,你可以選擇立即領取現金,或延遲領取更多金額。如果要等一個月、一年和十年,你分別願意接受的最低增額是多少?假如你是得到一筆150,000元的獎金呢?須要等上一個月、一年和十年時,你分別願意接受的最低增額是多少?把這些數字寫下來再繼續往下看。
你在150,000元獎金那題寫下的答案,剛好是3,000元獎金那題答案的50倍嗎?又這兩題的答案,符合現在的市場利率水準、等於你在這段時間可以賺到的利息嗎?相信這兩個答案都是否定的,所以人並不像傳統經濟學所說的,會理性要求客觀的折現率,而是還要加上「不願久候」的主觀心理因素。
再看看你的答案,通常150,000那題要求的增額比例,會比3,000元的增額比例來得小;而等待十年的增額比例會比等待一年小、等待一年的增額比例會比等待一個月小;最後,兩題的增額比例都遠大於目前市場上的利率水準。
上述這些明顯差別正好映證了實驗結果,行為財務學家整理的「心理折現」三種型態:
(一)心理折現率隨者等待的時間加長而明顯下降
(二)小金額的心理折現率非常高,而大金額的心理折現率比較小
(三)心理折現率在收益(收入)的情況下比起損失(支出)的情況下高出許多
前兩種型態可可由上述例子中看到證實。第三種型態可想像你收到一張罰單,可以選擇立即繳清,或者延遲繳清但金額較高。你會發現你並不願意付出太多代價來延後支出。換句話說,雖然我們傾向於提早收益、延後支出,但前者的強度比後者強上很多。
實驗結果顯示,受試者須要得到許多補償(較高的心理折現率)才願意等待延遲收益,但是不願意為了延遲繳清罰金而支付太多(較低的心理折現率),原因可能是因為人們普遍具有「趨避損失」與「嫌惡負債」的傾向。
實驗結果顯示,受試者須要得到許多補償(較高的心理折現率)才願意等待延遲收益,但是不願意為了延遲繳清罰金而支付太多(較低的心理折現率),原因可能是因為人們普遍具有「趨避損失」與「嫌惡負債」的傾向。
由於心理折現的傾向,使得人們一再拖延、難以執行長期而言對自己有利的活動,如投資理財、健康飲食、運動和閱讀學習…等,而投入過多短期之內帶來享樂與滿足感,但長期而言相當不利的活動,如過度的消費購物、過多的垃圾食物、不健康的休閒活動和安逸的打混摸魚…等。
「心理折現」只是一種結果現象,我們要克服的其實是我們容易受到短期享樂誘惑的衝動本能,有效將低衝動的策略如下:
(一)事先預防衝動:1.事先移除令人分心的事物以限制行為,例如沒有要買東西的時候不要去逛百貨公司或賣場,真的需要買東西或除了逛街真得沒有其他休閒時,記得不要帶(太多)錢;2.先行滿足自己的慾望,例如先吃飽飯再去逛街可以減少消費購物的慾望、事先排定好工作後的玩樂,可以減少工作時想要玩樂的衝動;3.為衝動設下懲罰機制:和好友訂下賭注,當自己沒又遵守紀律時,必須繳納罰金,或捐錢給自己討厭的慈善機構。
(二)注意力的引導:在面對誘惑與衝動的「當下」,嘗試:1.引導自己的注意力到誘人事物或衝動情緒的「客觀特質」,在心理上與其保持距離;2.或者引導注意力到其「負面特質或結果」,使自己產生嫌惡感。例如:分析食物的形狀、顏色等中性特質,或注意熱量、衛生等負面特質,可抑制美食的誘惑;想像貸款消費後長期償還的壓力、不遵守理財紀律導致退休後的經濟困境,可減少不必要消費的衝動。
(三)刺激控制:人的行為大多受到「情境」的影響,減少工作環境中會誘惑你偏離長期目標的佈置,並增加提醒自己朝向長期目標的佈置,可減少衝動行為。例如:家中不要擺放零食可減少不健康的飲食;家中減少電視、雜誌…等充滿消費資訊的媒體,可減少消費慾望;在家中布置書櫃擺放書籍可提醒自己隨時進修成長、桌上擺放家人照片可提醒自己減少不必要的投資理財風險。
(四)養成習慣:自我約束、延宕滿足或對抗誘惑的「自制力」,就像體力一樣相當有限且容易耗盡。藉由「重複性」和「可預測性」,可以減少「自制力」的使用。例如:在的固定時間、地點、和固定的夥伴、安排固定的儀式等,有助於閱讀、運動、飲食或理財習慣的維持。
心理會計、心理帳戶和心理折現是相似的三個心理偏誤。心理會計是指我們在衡量成本和效益時會納入主觀感覺、情緒等心理因素,導致一套不同於傳統會計程序的決策規則;心理帳戶是我們會在橫斷面上(不同的來源、用途、型態和金額)賦予金錢不同的價值;心理折現是指我們會在縱貫面上(現在或未來)賦予金錢不同的價值。
不論哪一種偏誤都顯示出人不如傳統財務學說的那麼理性、金錢的價值也沒有那麼客觀。但不理性和不客觀並非缺陷而是我們的本能,我們都是正常的傻瓜,唯有認識大腦與人性的特質才能接納自己,接納自己才能改善決策與行為,甚至善用心理偏誤幫助自己達成財務及人生的目標。
傳統財務學 VS. 行為財務學
傳統財務學
|
行為財務學
|
一、財務會計
|
一、心理會計
|
1.成本
2.效益
3.財務預算程序:「延後付款」傾向
|
1.心理成本,eg.沉沒成本
2.心理效用,eg.交易效用
3.心理預算程序:「嫌惡負債」傾向
|
二、貨幣 の 替代性
|
二、心理帳戶
|
不論錢的「來源」、「用途」、「形態」和「金額」如何,價值都相同,且可互相替換。
|
人們習慣依據錢的「來源」、「用途」、「形態」和「金額」,來將錢加以分類、賦予不同價值以及不同的處置方式。
|
三、現金流折現
|
三、心理折現(未來折現心理)
|
考慮「通貨膨脹」、「機會成本」和「信用風險」等因素,而對未來的錢(或其他事物)的價值,打了相對客觀的折扣比例(折現率)。
|
因為個人的「衝動」、「不耐久候」程度,或「延宕滿足」能力的不同,而將未來的錢(或其他事物)的價值,打了相對主觀的折扣程度(心理折現率)。
|
非常中肯,期許未來有機會至讀書會,親眼一睹老師的風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