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社會科學 & 拿來主義


專業人士的三大缺陷 

蕭伯納筆下有個人物曾經這麼解釋專業的缺陷:「追根究柢,每個職業都是矇騙外行人的勾當。」例如十六世紀的專業人士 ─ 修道士,曾將威廉‧丁道爾燒死,原因是他將聖經翻譯成英文。 

各種專業人士所組成的利益團體,例如職業工會,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都會為其專業領域設下一些門檻,例如證照的取得、實習的機制、艱深難懂的專業術語…等,藉由維持專業人士的稀少性,以便維護該專業領域從業人員的價值。如此的做法如果超過道德、法律允許的程度,便會釀成大錯。 


蕭伯納仍低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認為這主要是專業人士出於有意識的自私行為,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各種相互交織的非意識層面的心理傾向,例如: 




一、「激勵機制」造成的偏見:擁有這種認知偏見的專業人士會認為對他們自己有利的,就是對他們和整個文明社會有利的,政客或金融銷售人員便常有這種偏見。另外一句名言說得最生動:「如果一個人因為『不懂』一些事而能賺到錢,那麼,要把她教懂簡直難如登天!」 


保險、傳直銷、房仲與金融銷售人員(含理專、基金經理人、證券分析師…等),便是因為不知道一些事(他們兜售著高風險低報酬、可能對自己與投資人造成極大傷害的金融商品)而能賺到錢,所以要把他們教懂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或說告訴他們真相(他們所從事的行業是不道德的)是很難的。我們的課程便是因此拒絕上述這些從業人士的參與,因為這裡是一個學習社群,如果無法達到學習與改變的效果,那只是在浪費雙方寶貴的時間。 




二、「鐵鎚人效應」:這個效應的名稱來自於這句諺語:「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如果你有去讓一些民俗療法治療師,例如整脊師,看過病的經驗,你可能會知道鐵鎚人效應在說什麼。「背痛?因為脊椎側彎壓迫到神經造成背痛,來我幫你整脊。」「膝蓋痛?因為脊椎側彎施力不均造成膝蓋負擔過大,來我幫你整脊。」「頭痛?因為脊椎側彎……」你知道了吧?以上純屬玩笑式的舉例,但專業人士會透過他的專業鏡片去看所有事,並用他唯一懂的專業來解釋任何事,如果過度應用專業而不自知,輕則鬧出笑話,重則影響社會國家重要政策與人民福祉。 


以上的兩個專業人士在非意識層面的缺陷有如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所稱的「魯拉帕路薩效應」,意思是由多種因素間互相強化而來的現象。從心理學來解釋,它的成因包含了人們想避免「認知衝突」的心理焦慮感所呈現的「承諾與一致性」行為傾向想證明自己論點所造成的「確認偏誤」傾向想維護自尊的「合理化」自我防衛機轉,以及大腦認知系統運作時的「WYSIATI傾向」及「替代作用」…等多種因素。 


查理‧孟格所重視的「普通常識」或「多元思維模型」便是強調,不論是一般人或專業人士都要學習跨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因為生活中的大小事物都不是由任何一門學科就能獨立解釋的,例如投資理財不只搞懂投資理財的知識就能做得好的,一個人的投資理財要做得好,還涉及自我管理、人際關係、情緒穩定、家庭、愛情、健康…等知識和技能,所以專業人士和大多數人都只受過某一學科的專業訓練,是很危險的。 



社會科學 の 拿來主義 



那麼,在現行高等教育中關於跨領域知識的教育做得如何呢?答案是有一些頂尖學府做了許多努力,改變了專注在單一學科的教學方式,提供了更多跨領域的教育,和從前比起來已經變得「更好」,但還是「不夠好」。 


更好的部分是,社會科學界逐漸發現如果幾個來自不同領域的教授合作研究,或者一個教授曾經取得幾個領域的學位,那麼做出來的研究成果會更好。而另外一種做法的效果通常更好,那便是補充法,或稱之為「拿來主義」(take what you wish)。這種做法是鼓勵各個學科,無論看中其他學科什麼知識,只管拿過來用。這種方式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是因為他避開了不同領域專業人士的門戶之見和學術爭論,又可以避免在單一學術中故步自封而做出的蠢事。例如經濟學向心理學領域借用了許多觀念,而發展出的行為財務學和行為經濟學便是經濟學領域一個很大的進步。 


不夠好的部分是,像「拿來主義」這種隨性的做法,給社會科學帶來的結果並不百分之百令人滿意,甚至造成一些後遺症。例如某些具有強烈意識形態,或受到不當激勵機制影響的人,便會誤用、甚至扭曲其他領域的理論,以便強化他自己的論點,或讓其他領域的理論來為他背書,增加其論點的可信度。於是,在社會科學領域愈來愈多的「偽科學」或「似是而非的說法」大行其道。 


例如歷史上許多支持帝國主義、種族主義、極端優生學(避免「劣等」人群的過量繁殖以及「優等」人群的不足繁殖)等政治意識形態的獨裁者乃至於思想家,便喜歡「借用」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適者生存」概念來為自己的思想與政策背書,而社會達爾文主義又是「借用」達爾文演化論的「天擇」概念發展而成的。這些拿來主義的人奉行者,很少是真正去研究了解達爾文演化論及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然而,一旦引進了極端左翼或右翼意識形態,要重新獲得客觀的研究的態度,比重新獲得童貞還要難! 



又例如,市面上異常流行的《秘密》、《力量》《魔法》、《吸引力法則》、NLP…等神祕主義勵志書的作者或支持者,總喜歡「借用」(其實根本是誤用)物理學中的電磁學、核子工程學、量子力學、弦理論等概念,作為其「偽科學」的理論基礎。實際上,不要說那些艱深難懂的物理學理論了,這些作者恐怕連高中普通物理的內容都不甚了解;然而,一旦借用了一般人眼中艱深的自然科學理論,這些怪力亂神的學說便突然升級成有理論依據的科學理論,而相信這些偽科學的人,不但無法在身心健康、人際互動、或工作財務等各方面產生正向的改變,還會延誤以正確方式改善問題的契機。 


最後,雖然影響程度不像上述兩例那麼嚴重,但對現代一般人影響層面卻更廣、更常見的,是充斥在職業(但非專業)作家的著作以及網路轉貼文章中的「囫圇吞棗的理論」。 


以寫作為生、但並非社會科學專業的作家有一些共同特色:因為其出書量大、題材總有寫完的一天,所以其著作內容總是橫跨各種領域,包括投資理財、親子教養、婚姻愛情、管理行銷、教育學習、健康養生…不一而足,但不論任何人想要樣樣專精是不可能的,又加上身為作家至少也會有廣泛閱讀的習慣、常接觸各種似是而非、不知其來源的理論或概念,所以自然而然這些人便成為「拿來主義」的愛用者。 



堪稱經典的是許多勵志作家喜歡引用耶魯大學的一個「目標設定」實驗:調查 1953 年級耶魯畢業生,問他們是否有特定目標,是否寫下他們的目標?有部分人說他們心中有目標,但只有 3% 的人在某處寫下他們的目標,二十年後,調查人員聯絡這些畢業生,結果非常神奇,有目標的那一部份學生,成功致富顯然優於沒有目標的人,寫下目標 3% 的人的財富總和比其他 97% 的總和還多!這項神奇的目標設定有效性研究只有一個問題:這項調查從未發生過。耶魯大學表示,完全沒有這項研究調查的紀錄,人們詢問研究人員的資料來源時,他們無法舉證,無法證明其真實性。 


其他網路上常流傳的心理學實驗或理論,例如「7/38/55法則」、「舒適圈理論」、「學習金字塔」…等的確存在,但由於網路資訊的斷章取義和加油添醋,使得這些實驗或理論的傳述與應用常常脫離其原意。 



「7/38/55法則」的誤用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教授Albert Mehrabian提出的 7/38/55法則:旁人對我們的觀感,只有 7% 取決於您真正的內容,另外語氣及手勢等輔助表達佔了38%,而有55%取決於您的外在形象 ─ 您看起來夠不夠分量,有沒有說服力。所以外表形象,肢體語言,遠遠比簡報或演講的內容重要。 


身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對於上述法則的看法是 ─ 恕我直言,簡直鬼扯!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演講者都不用準備演講內容了,只要重視聲音調的抑揚頓挫、安排誇張的手勢以及華麗的裝扮就好了,至於內容隨便講都沒關係(好像很多講師還真的是這樣操作的…=_="),反正演講內容只占7%而已。稍微有點常識的都可以判斷,這個理論是有問題的。 


首先網路上的資訊常把這位心理學教授的名字和任教學校打錯我就不說了,連最重要的研究結果都被誤傳。真正的研究結論是:當一個人說話的語調、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與其說話的內容不一致時,人們傾向相信語調、面部表情與肢體語言,而不是他所說的話。 

例如一個人嘴巴說他「我沒有生氣」,但聲音宏亮、語調短促上揚、臉部脹紅、眉頭深鎖、雙眼瞪大、肢體緊繃,這時我們當然會認為他「很生氣」,至於他說的內容 ─ 我沒有生氣 ─ 對我們只有7%的影響度。這樣的解釋才符合我們的日常經驗。 



比較正確的應用時機與方式,是當你需要傳達一個「立意良好,但內容可能引起聽者負面情緒」的資訊時,可以用「真誠而正面的態度」(反應在與調、表情和肢體上)來表達,較能達成對聽者有利的結果。 


例如老師或家長一定會遇到必須指責孩子的時候,此時若表現出負面的責備態度(語調、表情和肢體),那麼即使口口聲聲說是「為你好」,孩子也會呈現本能性的防衛狀態而聽不進去、更不會改進;相對地如果採用真誠、同理而關懷的態度(語調、表情和肢體),那麼即使內容是在指責孩子,他也能感受到你的用心,較能接受你的教導,也較可能產生改變。 


又例如萬一在公眾場合,例如一個演講廳或電影院中,突然發生火災,而你必須將這個資訊傳達給觀眾並疏散人群時,若你表現出慌張、急迫的態度度(語調、表情和肢體),那麼即使你說「火勢不嚴重、慢慢來、不用推擠」,人群也會感染到你的情緒,造成慌亂的推擠導致災情的擴大;反之如果你的態度從容、和緩,那麼即使是傳達「火災」這種負面消息,大家也能有秩序地疏散。 



溝通之道最重要的還是真誠一致的態度與同理心,7/38/55法則也是建立在這個前提上。誠如丹尼爾‧高曼《SQ》書中傳達的觀念:社會智能不是一種知識或技巧,而是自發性地全心關注對方的人際溝通方式;光是擁有社交技巧、社會認知不足以稱為高社會智能,還必須能全心關注在值得溝通與交往的人身上,以真誠的對待達到雙方的情感交流,藉由自發性的同理心呼應對方的需求,才能建立優質的人際關係。


總之,7/38/55法則絕對不是像一些激勵講師、形象顧問,或者保險傳直銷和金融業的銷售教育訓練所說的那樣 ─ 利用語調、手勢、形象來達到影響、說服或控制他人的效果。 



「舒適圈理論」的補充 



舒適圈理論形容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圈子裡,在圈內處於熟悉的環境、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會做的事,所以我們感到很輕鬆、很自在。但是當我們踏出這個圈子的界限的時候,就馬上會面對不熟悉的變化與挑戰,因而感到不舒適,很自然的想要退回到舒適圈內。但假使我們不刻意跨出自己的舒適圈,讓自己有機會克服不同的挫折與挑戰,自己的發展及進步就會很慢,也無法發揮潛力。 




基本上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只是這個理論常遭到一些激動吶喊的心靈成長課程、以及保險傳直銷保險的業務人員教育訓練或激勵講師的過度解釋。他們認為,人長久待在舒服的環境下,會因為生活安逸而不思成長,唯有把人帶到比較險惡的環境,人經歷了挑戰和痛苦,才會有所成長。所以這些講師常常要求學生或業務員上街一些不要臉的事(例如打擾陌生人、強迫推銷、像路人借錢…)、甚至是有安全之虞的行為(例如吃蟑螂、吞火、過火、用喉嚨折斷弓箭…),藉此開發參與者的潛能。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適度的壓力與焦慮,的確可以提昇表現,但僅現簡單的工作任務。例如葉杜二氏法則(Yerkes-Dodson law)證實在簡單易為的工作情境下,較高的心理壓力將產生較佳的成績;在複雜困難的工作環境下,較低的心理壓力將產生較高的成績。如:要進行照稿抄寫文件,可給予較高的心理壓力;進行複雜的數學演算工作,應降低心理壓力的干擾。換言之適當難度的任務才能激發潛能,過度熟悉簡單或過度生疏困難的任務,都無法激發潛能。 




另外,創造力心理學大師 ─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心流」(Flow)理論也提出相似的看法,認為只有在工作能力與任務難度互像適配(此為達到心流狀態的必要因素而非充分因素)時,才能進入「心流」的狀態 ─ 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中那種心無旁騖的感覺,同時會具有高度的愉悅、充實、滿足感,並且因客觀時間感消失而能長時間沉浸在該項活動中。相對的,若工作能力與任務難度無法適配,則當工作太難或能力不足時會感到焦慮,當工作太簡單而能力較強時會感到無聊。






其實網路上流傳的舒適圈理論只講了一半,與葉杜二氏法則和心流理論相呼應地,完整的心理學研究認為,人類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可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區(comfort zone)、伸展區(stretch zone)和恐慌區(stress zone)。 




首先,在舒適區我們得心應手,每天處於熟悉的環境中,做在行的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際,甚至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對這個區域中的人和事感覺很舒適,但是學到的東西很少,進步緩慢,而且一旦跳出這個領域,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及變化,你可能會覺得有壓力,無所適從。 


例如能當上公教人員的,通常智力都在一定的水準以上,但由於工作環境、待遇穩定,工作上甚少接受新挑戰的刺激,加上龐大的官僚組織結構性地壓抑公教人員的嘗試與創新,若沒有刻意學習成長、自我突破,便很容易待在舒區中度過一生。長期待在舒適圈的結果,不但造成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無法體驗心流帶來的正向情緒,還會因為缺乏意義感而對人生感到沮喪絕望。 


其次,在伸展區裡面是我們很少接觸甚至未曾涉足的領域、充滿新穎的事物,在這裡可以充分的鍛煉自我,挑戰自我。例如不敢上台演說的人,循序漸進地先在熟悉的小團體中分享,在到較不熟悉地中團體前簡報,最後才站上由陌生人組成的群眾面前演講,這過程就是一個伸展的過程。又例如,在其他生活面向,如家庭、感情、財務狀況、健康方面都保持穩定的情況下,選擇單一面向,如工作上嘗試改變、接受挑戰,也是種在伸展區內學習成長的一種方式。 


最後, 恐慌區,顧名思義,在這個區域中會感到憂慮與恐懼強大的壓力會啟動身體的「戰─逃─凍結」反射(fight-or-flight-o-freeze response),此時身體的資源都集中在肢體上,認知運作遲鈍,全憑本能反應。在這樣的狀態下絕對無法學習新事物或發揮潛能,事後若沒有經過適當的療癒,甚至可能造成對特定事物產生恐懼症等長久的陰影,反而局限了未來進一步向外探索與冒險創新的機會。 



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只有在「伸展區」內做事,人才會進步;只有循序漸進地嘗試新鮮事物,探索未知領域,才能開拓思維和視野,激發潛力。然而網路上流傳的舒適圈圖片和簡短的文字說明,常常會誤導到人們從舒適區一腳就跨到恐慌區去了,例如生性害羞內向的人突然開出席社交場合狂發名片,或採用積極、激烈的銷售方式,這些都可能造成造成自我否定、自尊受損或自信心低落的反效果。更不用說坊間毫無心理學語教育專業背景的激勵講師,胡亂地要求做學員一些危險的挑戰,不但無法在生活及工作上發揮「學習遷移」的效果(敢高空彈跳的人不一定趕拒絕加班活出自我),還有可能造成學員的心理傷害。 



「學習金字塔」的誤解 



美國學者艾德格‧戴爾(Edgar Dale)提出了「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論:在初次學習兩個星期後,透過閱讀學習能夠記住內容的10%;透過聽講學習能夠記住內容的20%;透過圖片學習能夠記住內容的30%;透過影像、展覽、示範、現場觀摩來學習能夠記住50%;參與討論、提問、發言來學習能夠記住70%;做報告、教學、模擬體驗、實際操作能夠記住90%。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做過類似的研究,結論跟戴爾差不多。由此可知,閱讀是最沒用的學習方式,而模擬、體驗與實作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是嗎? 





上述這張圖和簡短說明在網路上廣為流傳,但事實上戴爾的理論是Cone of Experience,主要是研究不同的「體驗」或「經驗」方式,例如透過視覺、聽覺、或操演所得到的不同的效果,而非針對「學習效能」做研究,更沒有提出明確的學習效能數據,數據的部分乃是被其他人加油添醋上去的。至於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的研究,因為沒有人能證明看到過這份研究報告,網上也無法搜到相關研究論文,因此該研究很有可能是誤傳。 


研究「體驗效果」或研究「學習效能」有很大的差別嗎?當然有!以網路上流傳的內容來說,該理論號稱是「學習」金字塔,卻用「兩週後還記得多少」來測量,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曾幾何時,學習已經被簡化成只重視記憶而已?就算你去隨便問一個路人,他也會跟妳說「學習不等於死背」,若真的要比兩週內的記憶,那「填鴨式教學」應該是當今最棒的學習方法。 



由此觀之,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的第一個問題在於:「將學習窄化為記憶」。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Benjamin Bloom)將教育(學習)目標分為認知、情意、技能三類。在認知領域中,由低到高又可細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六個層次。 


知識:就是記憶、認識,能回憶重要名詞、事實、方法、規準、原理原則等; 

理解:是要能對重要名詞、概念之意義有所掌握,能轉譯、解釋; 

應用:是要能將所學到的知識概念、方法、步驟、原則通則等等應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分析:是要將知識的某些訊息,所包含的成分、元素、關係、組織原理等等分解出來,重新加以組合,並釐清之間的關係; 

綜合:是能將知識訊息的某些要素重新安排或合併為有組織的整體,或呈現其間的關係; 
評價:是要依照某規準對知識訊息做評價或比較。 

用記憶來測量學習效果,只能測量到學習目標中三大類的其中一類裡面,六個小類的其中一類,而且是最低層次的那一個。真正的學習比單純的記憶複雜且有深度得多了。 


彼得‧聖吉《第五項修練》中提到:「學習」在目前的用法已經失去它的核心意義。在日常用語上,學習已經變成吸收知識,或者是獲得資訊,然而這和真正的學習還有一大段距離。真正的學習,涉及「人之所以為人」此一意義的核心。透過學習,我們重新締造自我。透過學習,我們能夠做到從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認知這個世界及我們跟它的關係,以及擴展創造未來的能量。事實上你我心底都深深渴望這種真正的學習。 


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的第二個問題在於:「未考慮學習的廣度與深度」。 



首先是「廣度」的問題。不可否認地,實際操作的學習效果絕對比純粹閱讀來得好,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情,甚至不需要心理學家特別做實驗來證明。問題在於人的時間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都透過實際操作來學習,而且我們也不一定禁得起從失敗經驗中學習的代價。經驗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嚴厲的老師,他總要你先付出慘痛的代價才願意教你一些事。 


人們可以透過三種途徑來學習:一是透過「經驗」來學習,二是透過「觀察」來學習,三是透過「抽象符號」(eg.閱讀)來學習。透過經驗學到的東西印象最深刻,最不容易忘記,但也最沒效率、付出的成本、代價最大;人生僅僅數十寒暑,能親身經歷的事能有多少、能虧的錢又有多少。透過閱讀學習不像實際操作那麼深刻,但也最有效率,一本書兩三百塊就能讀到一位大師一生的經驗與智慧,是何等划算的事。至於觀察學習的效果與效率則介於兩者之間。 



再來是「深度」問題。你可能以為透過經驗(體驗)學習的感受如此深刻,必定是最有深度的學習方式吧,那你可能要失望了。最常引用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的,就是從事體驗學習(eg.高低空探索教育、心理團康、各式桌遊)的從業人員,例如《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便是致力於推廣體驗學習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不斷強調透過其研發的「現金流」桌遊是學習投資理財的最佳途徑;羅伯特‧清崎和唐納‧川普合寫的《川普清崎讓你賺大錢》一書中便引用了學習金字塔的理論。 


體驗學習和透過實作來學習的問題一樣:成本昂貴(包括時間與金錢)。你不可能每天都參加體驗教育活動,但卻可以天天閱讀;體驗教育通常要花掉一個下午的時間、或甚至兩天一夜才能完整體驗一次,而獲得的僅僅是一些簡單的概念,例如現金流很重要、信任很重要、同理心很重要、團隊很重要…等。這簡單的觀念其實我們早就知道,重點是能不能產生改變,而體驗教育或者聽演講等短期、昂貴的學習方式,能讓你一時頓悟,卻無法產生改變。 



國內作家王溢嘉《活用禪》中主張:「人生的多采多姿是無法『畢其功於一役』的,光靠一次『頓悟』就想『上天堂』未免太過奢望,在漫長的生命旅程中,一個人可能需要好幾次的『大悟』和『小悟』,而在『悟』和『悟』間,還需要日積月累、身體力行的『漸修』功夫。在教育與心理學上,行為的改變或創造力的產生,都不是聽一次演講或靈光一閃就能達到的,而是經過長期持續的學習,累積紮實的基礎知識,並在正確觸媒 ( 動機 ) 下所產生的。 


身為終身學習(成人與繼續教育)的推廣者與實務工作者,我非常認同從實務經驗中學習,以及透過閱讀、加入學習型社群的學習效果,但對於坊間體驗教育的學習效果則非常質疑。 


針對同樣的一份簡單學習素材(內容)而言,體驗教育的學習效果的確比純粹閱讀來得好,但是長期來看,透過閱讀而學習到的素材(內容),在廣度與深度上都大大地超過體驗教育所能提供的,花同樣時間,從閱讀與上課能學到的東西絕對比體驗教育來得深且廣。 


其實各種學習方法都有其必要性與適用性,依照布魯姆的三大學習目標來看,在「技能」領域方面,實務操作的效果最好(少數特殊領域,如飛行員養成,則需以模擬方式學習)在「認知」與「情意」領域方面,則以閱讀與社群學習(身教與境教效果最佳另外,若從成人學習者行為是否產生改變來看,則實務經驗搭配閱讀與社群學習的效果最好,體驗教育、演講或短期昂貴課程則幾乎沒有效果,尤其是嚴重市場化的體驗教育活動通常淪為商人獲利的把戲,娛樂成分大於學習成分。 



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的第三個問題在於:「未考慮最重要的學習動機」。 



若要說我們真的能從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中學到什麼,那就是有關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的的觀念了。「主動學習」是指學習者主動積極地去獲取學習素材 
,例如參與討論;而「被動學習」則是指學習者被動地接受資訊與知識的灌輸,例如看電視。當然,主動學習的效果優於被動學習也是無庸置疑的。 

問題在於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的區別並沒有限制特定的學習方式,例如學生操作實驗並不一定就是主動學習,而聽老師講述也不一定是被動學習。如果心不在焉、只是照著書上的步驟或老師的指示進行實務操作,那麼依然是被動學習,相對地,如果聽講時專心投入、在心中不斷與講者對話、思考批判聽到的內容,那絕對是如假包換的主動學習。 


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武斷地將閱讀、聽講、看圖片、看電影、看展覽、看示範…等,視為被動學習,而將實際操作、模擬操作、參與討論、簡報、教學…等事為主動學習,實在是連基本的邏輯都講不通。 


更重要且真正區分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的,在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一旦考慮學習動機,網路流傳版的學習金字塔將全面瓦解、毫無價值可言。根據成人學習理論,學習者之所以參與學習或不參與學習的原因,就在於學習動機與學習阻礙兩股力量的抗衡。如果撇開各種學習阻礙,學習動機愈高的學習者參與學習的時間愈多,他們會從任何管道取得學習機會,包括參加正規教育(如學校教育)、非正規教育(如教育機構、企業教育訓練)、非正式與自發性學習(如閱讀、從經驗中學習),以及加入學習型組織(社群)。 



所以真正重視學習的人,他們熱愛閱讀、聽講與上課,並且把握機會參與討論、觀摩與傳述分享,在生活休閒與工作上更是刻意地從實務經驗中反思學習,換句話說,學習金字塔上所有的學習活動他們都樂於參與且主動學習。不重視學習的人通常只會參與極少數的學習活動,或從來不學習。到頭來哪種學習效果最好根本不重要,而是有沒有學習動機,是否採取學習行動才是最重要的。套句鄧小平的名言:不管主動學習還是被動學習,只要肯學習就是好學習;最糟的學習就是「不學習」。 


PS.網路流傳的「學習金字塔」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它以「學習」為名,內容卻與真正的學習相距甚遠。若將網路流傳的內容改為「教學金字塔」或「記憶金字塔」,我覺得會比較符合其所傳達的內容。


社會科學的治學方法 


好了,我們已經知道跨領域學習對我們是重要的,可以在強化專業的同時,避免落入錯誤的激勵機制或鐵鎚人效應。我們也知道了拿來主義可以有助於跨領域學習,但也容易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本文還特別幫大家破除了三個網路上廣為流傳的理論。最後,我們要來探討的是,已經從學校畢業的成人學習者,如何學習社會科學才是比較好的方式呢?同時這也是心理學閱覽室的治學之道。 



第一、要有更多必修課而非選修課,且決定哪門課必修的人或團體,必須熟練地掌握大量跨領域知識。 



「人生重要的事,學校一律不教」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人生重要的事,人們一律不學」。自我瞭解、自我管理、人際關係、婚姻愛情、教養子女、幸福快樂、投資理財、就業創業...等,這些都很重要,但學校不教,一般人也覺得不用學。大家把這些課題視為人生的選修課,事實上這些全是人生的必修課!舉凡人生重要的事都需要刻意學習,沒有辦法無師自通。 


然而一般人之所以重視,很大的原因就是學校從來不教也不考,所以大家便認為不重要、不用學;而學校老師之所以不教,是因為老師們自己也缺乏跨領域的知識。藉由不同專業與背景的教學者,才能制定出較完善的學習內容。 


另外,投資心理學教師群全面退出社區大學、勞工大學與金融研訓院...等社教機構,便是因為不願意教學內容的制定,受到非教育專業(當然,更缺乏跨領域知識)的人員干擾。要知道,如何教與教什麼是非常專業的事,絕不能讓學生淪為市場機制、利益衝突與官僚結構的犧牲品,這是我們的承諾與堅持。 



第二、要常常練習把跨領域知識應用到工作、日常生活與時事分析當中。 



成人教育(學習)的目的在於改善自己與改善社會,用比較專業的名詞來說就是「知識解放」與促成「公民社會」。知識解放又可分為三層次:一是「教育機會的解放」,使所有人不乏學習的機會;二是「教育內容的解放」,使學習內容能和現實世界中的生活、工作相結合;三是「學習者的解放」,藉由知識的內化,使學習者能跳脫不合時宜的社會文化、不良的政治結構與制度,乃至於不完備的資本主義與其他意識型態的宰制,以便成為成熟公民社會的一員。 


其中知識解放的第二層次便是這裡談到的重點。要做到把所學實際應用到生活中,就要打破學科的傳統限制,以生活中的重要面向為學習的焦點,並且每個學習焦點必須用上所有相關的學科知識。例如以各個學科的原理和知識應用在一個生活或工作課題上,或以各個學科的觀點來分析時事與案例教學。 


英國哲學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2009年在英國成立了一間「人生學校」,教授「如何生活」以及「如何成為一個比較好也比較有智慧的人」。在人生學校的課表上,你不會看見「哲學」、「法文」、「歷史」與「古典文學」這類科目,而是看到「死亡」、「婚姻」、「挑選職業」、「志向」、「養育子女」、「財務焦慮」及「改變世界」等課程。能夠開出這樣的課表,不用懷疑,艾倫‧狄波頓(與其團隊)便是一位掌握大量跨領域知識的人。 



第三、避免讓擁有強烈政治意識形態,或身處錯誤激勵機制中的人擔任教學者。 



想法激進、受意識形態影響極深的人,缺乏掌握跨領域知識所需的客觀態度,因此難以綜合跨領域的知識;身處錯誤激勵機制之中,或者和學生有利益衝突的人也無法客觀的學習或教授跨領域知識。 


如果真理和一個人的利益背道而馳,那麼這個人就很難接受真理。這是投資心理學教師群退出社區大學、勞工大學與金融研訓院的原因,也是我們拒絕保險、傳直銷與金融銷售人員參與社群的原因,更是我們從來不接受金融業邀約授課、演講的原因。正因如此我們才能不受限於一些非教育專業的因素、才能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第四、社會科學應該加強模仿自然科學的治學精神與方法。 



所謂社會科學要模仿自然科學的治學精神與方法,並非要求社會科學必須做到與像自然科學一樣的精確與量化。社會科學的本質便是無法精確量化,因為其所研究的對象大多是在「複雜系統」之中,擁有高度的隨機性與遞迴性;另外,基於倫理道德的考量,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也無法完全依照實驗需求來控制或操弄變項。況且連愛因斯坦都說:「可以量化的事物未必重要,重要的事物未必可以量化。」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界線有愈來愈模糊地趨勢。 


師法自然科學,學習社會科學應該遵守以下兩個重點; 



(一)依照基礎至應用層級高低將各學科排序,不管喜歡與否都必須熟練基礎學科的精華內容,並更關切於比你所學領域更基礎的學科。 



在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有數學,中等應用的學科有物理和化學,應用層級較高的學科有各種工程學等。相較之下社會科學也有類似的最基礎學科,如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歷史等,中等應用的學科有經濟學、政治學、教育學等,應用層級較高的學科則有投資學、管理學、會計學、法學等。 


雖然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在結構上有上述的相似性,但在學習的方法上卻大異其趣。例如學工程的人一定學過物理化學,學物理化學的人一定學過數學,但奇怪的是,學管理或投資的人卻不一定懂教育學,更不懂心理學或社會學。 


其中的原因在於自然科學各學科間呈現緊密耦合的關係,在學習環節中只要有一個地方出錯,學習便無法繼續前進,所以學物理化學的人一定要先學會數學,學工程的人則一定要先學會物理化學。然而社會科學的各學科間呈現鬆散耦合的關係,即使學習環節中有所缺漏,只要缺漏的部分沒有多到一定的程度,學習還是可以繼續進行。因此導致社會科學的學習者採行較多的拿來主義作法,而非嚴格地自我要求「一定要清楚」引用跨領域知識的原始出處與原意。 


將學科分層排序之後,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熟練比你所學領域更基礎學科的精華內容,甚至比你所學學科還要更重視這些內容。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社區大學的課程多以「投資」為名,學習內容卻特別著重在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大腦神經科學的原因。查理‧蒙格雖以投資心理學的豐富知識聞名,卻坦言並非一開始就對心理學有興趣,他只是循著這一套治學方法,漸漸地發現學習心理學對於他的投資與企業管理事業非常重要,所以才努力自學而成。 



(二)在吸收跨領域知識時,務必瞭解其原始出處與原意,並優先使用自身領域及更基礎學科的基本原理來解釋你所遇到的現象,如非你能證明舊原理是錯的。 



更重視基礎學科的原因在於,應用層級較高的學科通常著重於立即應用,而簡化或忽視了一些更基本的原理,然而專注於處理表面的問題而非處理真正的癥結所在,將會替自己的人生或事業埋下長期的不定時炸彈。 


例如許多管理者喜歡運用棒子與胡蘿蔔來管理員工的績效,包括佣金獎金制度、出缺勤管制、績效評估、小組競賽...等,短期來看的確可以達到目標,但是若忽略員工個人的心理需求、成長教育,或者個體間的團體動力等更基本的關鍵問題,一旦時運不濟碰到外部挑戰,原本就體質不佳的公司便會每況愈下、一蹶不振。 


又例如,專業分析師專注於研究投資標的的各項指標、企業財報與國際經濟情勢,看似精準預測景氣循環與指數漲跌,在牛市中呼風喚雨、喊水會結凍,但若忽略投資人的從眾心理、回歸平均的統計事實,以及複雜系統內外部的不確定性,便會在一夕之間炸毀,成了巴菲特形容的那些在退潮之後原形畢露的裸泳者。 


一旦熟練基礎科學的知識,便會發現許多應用學科的理論都源自於基礎學科早已證實的原理,如此一方面可以不用浪費時間去學習錯誤或不完備的理論,另一方面可以你所學領域的專業基礎更加紮實,而不會落入鐵鎚人效應而鬧出笑話或闖出大禍來。 



世俗的回報 



我認為光是在學習基礎學科的過程中,就有無窮的樂趣可以做為你努力投入的回報,除此之外,掌握跨領域知識可以讓你培養智慧、活出生命更好的價值,在專業上還可以發揮更大的正面影響力,進而對社會有所貢獻。簡單來說,終身學習可以讓你同時改善自己也改善社會。我推薦的這種精神境界是非常快樂的,是一個沒有人願意從那裏離開,離開就像切斷自己雙手一樣的痛苦的地方。 


如果這些聽起來像是公民與道德課本的八股描述,還不足以說服你投入終身學習的行列的話,那麼查理‧蒙格還提出另一種誘因:只要你願意採用另外一種更為跨領域的學習方法去解決許多問題,不管是常見的問題還是罕見的問題,就會像查理‧孟格那樣得到極大的世俗回報 ─ 更多的經濟報酬與外在成就! 






相關文章推薦:
社大十年,只創造越來越多的猴子!?
影響股價漲跌的唯一因素:供給&需求
社區大學的辦學理念
行為經濟學家眼中的金融海嘯
一趟減肥的心理學之旅
保證獲利的投資!
能把學習當工作的人,少之又少
紙上談兵~學不會投資,反而有害!
何謂閱讀治療?
閱讀治療:藉深度閱讀實現自我
北市教局接管萬華社大》崩盤總是從修正開始
《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陰性建議
《漫步華爾街》投資理論 4 大取向
金融研訓院 演講「一定要學投資的四大理由」
周舜欽 接受台師大學術訪談 Q & A
《看見價值》華倫‧巴菲特 の 自我投資之道
臺灣理財教育 の 發展背景 & 私人研究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投資無法教,只能學!
但願我18歲就懂的成功學》高學歷泡沫 & 學貸泡沫
川普清崎讓你賺大錢》為何要有錢&如何變有錢?
黑天鵝效應》戲局謬誤

相關影片推薦:
成人教育 の 經驗學習:理論重於實務
教育 3 大規準 & 成人教育之侷限
《股價、棉花與尼羅河密碼》曼德伯的異端邪說2/2
《股價、棉花與尼羅河密碼》曼德伯的異端邪說1/2
但願我18歲就懂的成功學》學校教育 VS. 終身學習
班度拉《社會學習論》觀察學習 4 大歷程
但願我18歲就懂的成功學》學貸泡沫
社會教育:知識解放 3 層次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心理學理論檢查清單&檢核表
舒適圈、能力圈 & 影響圈
社群學習:助你對抗從眾&活出自我
《活用禪》頓悟&漸修
教育機會不均等:成人教育最嚴重
《公民,不服從!》跨領域學習的重要
卡尼曼心理學家跨足經濟學領域
正向心理學》目標設定的謬誤
政治意識型態&社會學理論
快思慢想》替代作用:體驗教育沒有用!?
投資檢查清單》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
奧坎剃刀》掌握簡單的而非複雜的


3 則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偶然看到您的文章,花了四、五個小時的時間仔細、反覆閱讀,並做個人筆記與心得。同時也推薦親友閱讀。

    很謝謝無償分享這些知識與觀念出來,感謝社會有您這樣的人,運用自己的時間進行無償付出。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您的回饋,很高興您喜歡!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