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沒有名片,你是誰》「我/我們」哲學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葉子》 陳曉娟 作詞

每個人都有兩種看似相反的人際需求,一種是將自己與他人區隔開來,強調自己的獨特性。例如,行為經濟學的實驗顯示,聚餐時同桌友人的點餐順序會影響一個人對餐點的滿意度,後點餐者常常為了顯視自己的獨特性,而點了不同於先點餐者的餐點,卻犧牲了自己原先的偏好選擇。

上述實驗可參見《誰說人是理性的》,此種點餐傾向有文化差異,重視合群性的東方文化可能傾向於點和別人一樣的餐,不過也帶出以下要說的第二種人際需求:融入群體。

第二種是將自己融入一個更大群體的需求,以獲得一種歸屬感與安全感。例如,和上述實驗有點矛盾地,在生活或工作上,我們常常犧牲自己的權益,或刻意隱藏自己不同於多數的意見,只為了維持群體表面的和諧,或顯示自己的群性。

上述兩種人際需求其實並不衝突,也不矛盾,只是大部分人用了錯誤的方法來追求這兩種人際需求的滿足。《沒有名片,你是誰》書中闡述的「我/我們」哲學,便是教我們如何同時滿足這兩大人際需求。



透過「我」途徑─「自我了解、發現意義與界定價值」的過程,可以讓我們找到自己的天賦、整合過去的經驗,並追求個人的目標;透過「我們」途徑─「選擇付出、真心投入與帶來貢獻」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與他人的關係、真正成為群體的一份子,以及達到對自己和群體都帶來好處的雙贏局面。

要讓自己與眾不同、獨一無二,不是讓外在行為表現得離經叛道(尋求自我認同的青少年常透過此種方法)就可以了,而是要從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如閱讀)中學習與反思,以了解自己的特質,並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

心理兼教育學家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力論」(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說明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優勢智能,加上每個人的人生經驗都不盡相同,對類似的經驗也會有不同的解讀、產生不同的意義,進而形塑一個人的價值觀。透過上述的「我」途徑─「自我了解、發現意義與界定價值」的過程,每個人便會自然產生獨特性,並建立自信、自尊與自我認同。

至於要融入群體,也不是拼命認識朋友、加入多種社群就可以了,而是先要不求回報地付出、真心認同所屬群體並以行動表現,最後對社群做出獨特的貢獻才是正確的方法。

例如,在【愛閱實踐社群中,社群成員常常自發性地帶點心請大家吃、不吝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並以持續穩定的出席和真心的關懷他人,來表示便表示對社群的認同,而每個人的互動與貢獻都使社群的品質不斷提升,回過頭來又加強了社群成員自己的學習成效,進而改善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品質,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



然而「我」與「我們」途徑有一定的順序。例如,要先有足夠的自我了解,才能懂得尊重及同理他人;要先釐清自己的價值觀,才能選擇與加入正確的群體;要先發揮自己的天賦,才能對群體產生最大的貢獻。

那些覺得「服務他人」、「無條件的付出」…等說法,是唱高調、太過理想化的人;或是常見的那些太過投入志願服務,缺忽略自己應盡義務及家人等重要人際關係的人,其實是因為跳過了「我」途徑直接進入「我們」途徑,或走完「我」途徑之後沒有進入「我們」途徑的結果。

唯有實踐「我/我們」哲學,才能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自己和群體,打從心理認知到並認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卻都同在一條船上」的道理。故教學群常在課堂中強調:能和自己相處的人,才能與同性他人相處;能與同性他人相處的人,才能與異性他人相處;能與其他個體相處的人,才能與群體共處。



1 則留言:

  1. 中國人,有個通病:「不肯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
    華人社區,喜歡聚在一起,對某種想法,都喜歡採用抱團取暖、人雲亦雲,附和現象!
    如有,提出不同意見,只會被群體用奇異眼光,作另類看待。
    表達自我,需要勇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