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意思是想要獲得報酬就必須承擔風險、付出代價。換句話說,一個投資商品的預期報酬愈高,代表投資人承擔的風險也就愈高(反之,則不成立,承擔風險愈高並不代表預期報酬就愈高)。雖然報酬與風險雖然是一體兩面,但對投資人而言,評估風險的重要性遠高於設定報酬目標;所有的投資評估,都應該從風險評估開始。
無庸置疑的,一般投資人最重視的就是報酬,正因如此,當理專、保險業務員等金融銷售人員在推銷商品時,最常做的事就是投其所好 ─ 協助你設定報酬目標並避談風險。例如他們會從你的日常收入與支出、資產與負債、預期重大支出、通貨膨脹率以及預定退休年齡…等資訊,計算出你在幾歲時必須擁有多少資產和現金流,以便順利退休。接著將這個生涯及財務目標反推出,「從現在開始,平均每年投資報率必須達到多少」的投資報酬目標。最後再推薦你「理論上」可以達到你的投資報酬目標的投資商品。
上述的流程聽起來合情合理,事實上卻完全不可行。由於報酬與風險是一體兩面的,所以如果從「報酬目標」出發來訂定投資計畫,往往會落入「報酬目標越高越好」的陷阱,而無意間承擔了過高的風險。如此一來,極有可能在計畫執行過程中,碰到無法承受的虧損而「炸毀」、被迫離開市場且喪失東山再起的本錢;或者因為忍受不了資產價格的巨幅波動,而中途主動放棄;兩種情形都將使你無法達到投資目標。
正確的做法是從「評估風險」出發,先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度與風險忍受力有多少。「風險承受度」指財務方面可承受的虧損程度,和你的資產負債、收入支出、工作型態、年齡…有關;「風險忍受力」是指心理方面可忍受的資產價格波動程度,和人格特質、文化教養、情緒管理、投資經驗…有關。確定一項投資計畫或投資商品的風險是你所能承受和忍受的之後,計畫才有可能確實執行;而你承擔了什麼樣的風險,最終自然會決定你獲得怎麼樣的報酬。
總之,報酬無法主動強求,而是一旦承擔了適合自己的風險,自然可獲得相對應的報酬。當然,透過持續學習、增加投資經驗,以及資產的增加,便可慢慢減少不必要的風險或增加必要的曝險程度,以期獲得更高的報酬。
投資風險3層次
投資人總在股市低點哭喊「投資風險很大」而急忙退出市場,卻不知道此時待在市場中安全無比,唯一的風險就是退出市場、錯過鯉躍龍門的絕佳機會;而同一批人往往又在股市高點大唱「站在高崗上」而勇敢進場,殊不知自己身陷極大風險,再往前一步就要掉入無底深淵,摔個粉身碎骨。
猶記得2008年金融海嘯台股大盤跌至谷底後,又從3955最低點大漲100%時,一大群不久前對股市風險避之唯恐不及的人,竟搖身一變成為股市多頭總司令,不禁讓我覺得好笑,一個人對風險的態度怎會如此180度大轉變。到頭來我才發現,這些每天把「風險」放在嘴邊的投資人,根本搞不清楚什麼是風險,以及風險在哪裡。
簡單易懂地說,風險就是「產生損失的可能性」,它以各種不同面貌出現在你的投資行為中。有些風險看似窮凶惡極,令投資人聞風喪膽,但其實沒有傳聞中那麼可怕;有些風險看起來像隔壁鄰居的歐巴桑一樣,感覺不到任何殺傷力,卻是殺手級的人物。
以下依照投資人「感覺上的風險強度」由高而低、而「實際上的風險強度」由低而高的順序排列,將風險分成「投資的風險」、「不投資的風險」以及「不學習的風險」三大層次,其中總共包含七種風險類別,說明如下:
一、投資的風險
此部分的風險是看的見的風險,也是一般投資人最常討論的風險,又可分為以下三種:
(一)價格風險 ─ 因為投資標的(例如股票、債券)的價格會上下波動,所以導致投資有損失的可能性。
例如你在較高點買進某支個股,卻在較低點因為某些原因必須賣股求現,如此便會產生虧損。至於投資標的價格之所以會漲跌波動,短期內是因為資產的供需消長;中期內是因為貨幣流通的膨脹或緊縮,以及投資人心理的樂觀或悲觀;長期而言則是與整體經濟的繁榮或蕭條,以及世界局勢的戰爭或和平有關。
(二)流動性風險 ─ 因為投資標的交易市場效率不佳,或該金融商品合約的限制,所以導致將資產兌現時有損失的可能性。
例如房地產的交易市場效率沒有股票市場高,或者中小型股票的交易量沒有大型股的交易量大,所以投資房地產或中小型股在變現時,就必須被迫壓低價格。另外,像儲蓄險、年金險、投資型保單、某些具有閉鎖期的基金...等金融商品,若因某些原因必須提早解約,就必須付出的違約金,導致投資本金的損失。
流動性風險之所以比價格風險重要,是因為流動性風險很容易被忽略,這也是購買儲蓄險…等需簽約20年的金融產品最大的風險所在。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需要用到錢,所以保有現金部位或資產變現的流動性便是最重要的事之一。記住,永遠不要替你自己或讓別人替你制定長期的投資計畫。
(三)信用風險 ─ 因為投資標的的發行單位和保證單位有可能倒閉或背信時、或者在交易過程和合約上的不透明或資訊不對稱,所以導致投資有損失的可能性。
例如:買個股可能遇到公司下市、買債券可能遇到債券發行公司倒閉或無法償還、買連動債(或任何金融產品)可能遇到發行或擔保單位倒閉、買保險可能遇到保險公司不理賠或倒閉、買房子可能買到黑心屋…等。信用風險不只在投資領域中出現,在商業往來或日常人際互動中,也是必須評估的最重要風險之一。
信用風險之所以比價格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重要,是因為價格波動通常是一時的、流動性風險的損失也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謹慎控管現金部位與現金流量,長期而言便不易造成威脅;然而信用風險一旦產生,便會造成投資人資產的永久性傷害,失去的錢永遠不會再回來,這便是投資個股、避險基金(私募基金)、保險和購屋最大的風險所在。
上述三種風險 ─ 價格風險、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 ─ 都是在投資人有投資行為(購買金融商品或資產)時會產生的風險,所以我將歸類為「投資的風險」。但如果你覺得,照這樣看來投資風險實在是太大了,還是不要投資比較好,那我勸你先別太早下定論,因為不投資的風險更大!
二、不投資的風險
此部分的風險是看不見的風險,也是一般投資人最容易忽略的風險,又可分為下列兩種:
(一)機會成本的風險 ─ 因為沒有投資長期相對報酬率較高的資產類別,而選擇長期相對報酬率較低的資產類別,所以喪失原本可獲利的機會。
例如在股市低點,市場再大跌機率很低,相對而言大漲的機會很高,此時若選擇退出股票市場或投入其他資產市場,就是放棄賺取股市最大漲幅的機會(股市最大漲幅通常在熊市反彈,而非牛市上漲),也就等於損失原本可以賺到的報酬。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你若在最低點3955退出股市,就是放棄三個月內賺到100%報酬的機會,也就等於在三個月內產生了100%的虧損。
又例如長期選擇低風險低報酬的資產類別,如債券或儲蓄險、年金險等金融產品,也會喪失原本投資長期平均報酬較高的資產類別時,應得的報酬。常有學生說反正他是用「閒錢」買20年儲蓄險,不會有提前解約的「流動性風險」問題;但首先要不要急用錢只有天知道,所以才叫流動性「風險」;其次,既然是20年都用不到的錢,那為何不拿來買指數型基金(ETFs),如台灣五十,若能長期投資20年不但不可能賠錢,且平均報酬是儲蓄險的2~3倍以上。
長期投資股市不但可消除股票的價格風險,又可獲得遠高於其他資產類別的報酬。因為害怕風險而不投資股市,不但沒有比較安全,還少賺很多。總而言之,如果你的資本可以用其他方式賺到更高的報酬,就表示你已經喪失了機會成本。
(二)通貨膨脹的風險 ─ 機會成本的風險的加強版;投資長期相對報酬率較低的資產類別,除了喪失原本更高獲利的可能性之外,若平均報酬率低於通貨膨脹率,便等於每年都在賠錢。
通貨膨脹對你資產的侵蝕能力,大到超乎你想像。通貨膨脹率每年平均是3.5%,意思是說如果你完全不投資,每年資產會縮水3.5%。若你投資的資產類別每年平均獲利2%,例如定存或公債,扣掉通貨膨脹率3.5%,便等於每年虧損1.5%。
對抗通膨的方式,就是投資長期平均報酬率超過通貨膨脹率的資產類別,例如所有資產類別中,長期報酬率最高的股票或房地產,若考慮交易成本與其他風險,則股票又略勝房地產一籌。
上述兩種風險 ─ 機會成本與通貨膨脹的風險 ─ 都是在投資人「沒有做」特定投資行為(購買最有利資產類別)時會產生的風險,所以我將歸類為「不投資的風險」。不投資的風險容易被投資人忽略,且由於是因為「不作為」而產生的風險,投資人常常認為自己並沒有犯錯,也就是將自己置於不利之地而不自知。既然「不知道自己犯錯」,這樣的風險當然無從避免起,因此風險強度比「投資的風險」還要強。
既然投資風險很大,不投資風險更大,那我請專家幫我投資總可以避免掉這些風險了吧。先等等,什麼事情都可以問專家,就只有投資不行!不想自己學只想不勞而獲的心態,將會使你掉進風險強度最強的「不學習的風險」。
三、不學習的風險
此部分的風險幾乎沒有人會提及,卻是殺傷力最大的風險,也就是不學習或者錯誤學習投資理財,所帶來的風險。又可分為下列兩種:
(一)判斷與決策的風險 ─ 因為沒有學習或錯誤學習,而做出錯誤的投資判斷與決策,所以導致投資有損失的可能性。
投資判斷與決策會出錯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1. 錯誤的判斷與決策依據
大多數投資人不知道投資理財是一種專業或一門科學,或者不認為投資理財必須刻意學習,他們之所以採取任何投資行為的依據都是「聽來的」,不論是聽親朋好友說、聽理專說、聽保險業務員說、聽第四台老師說,或聽各式媒體上的主播、名嘴或財經專家說。一個簡單的邏輯大家卻搞不懂:如果說給你聽的人真的知道如何投資獲利,那他還跟你說幹嘛?難怪《富比世》的創辦人 ─ 富比世,以及《財訊》創辦人 ─ 邱永漢都說過,販賣投資建議比直接投資更好賺!
少部分投資人知道投資理財需要學習,卻學錯了東西,不是學習毫無科學根據的「技術分析」,就是鑽研事倍功半的「基本分析」;前者至今還無法證實對投資獲利有顯著幫助,說難聽一點和算命風水沒什麼兩樣,後者雖在學理上證實了與投資的關聯性,但由於艱澀難懂、學習起來耗時費力之外,最重要的是考量各項現實成本,如交易成本、摩擦成本、時間成本,以效率市場的影響,並不適用於一般散戶投資人。
學習投資理財重要的是學習有學理依據的知識。例如由於影響股價波動的原因太過複雜,導致股價呈現「隨機漫步」的型態,加上市場具有一定的效率,所以本質上是無法預測的。又例如雖然短期而言股價波動呈現隨機型態,但中期而言受貨幣供給、投資人的樂觀或悲觀心理因素,以及平均回歸的現象影響,會出現某程度的趨勢動能;長期而言,由於資本主義的本質使然,股市更是呈現上揚的趨勢。了解上述原理後便會知道,企圖預測短期股價漲跌與頻繁進出股市,只是徒勞無功、甚至有害。
其他經科學研究證實對投資獲利有幫助的策略還有:
指數化投資策略 ─ 長期持有追蹤大盤、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或指數股票型基金ETFs;
平均成本投資法 ─ 每隔一段固定時間便投入固定金額購買資產,如ETF台灣50,以分散投資時機(避免在高點投入過多資金、增加低點買進部位),並落實指數化投資策略;
資產配置與再平衡原則 ─ 評估個人的投資目的與投資期間長短、風險承受度、風險忍受力等因素,將資金依一定比例配置在不同資產類別,如現金、債券、股票、不動產,以分散風險,並大約每隔一年以上進行一次再平衡,使各資產類別維持原定比例,藉此達到在各資產類別中低買高賣的原則。
學習這些經科學研究證實的知識,雖然無法保證獲利,但卻可以有效降低不必要的風險,並幫助投資人做出正確的投資判斷與決策。
2.投資人天生的心理、認知與行為偏誤
即使學習了上述經濟學和財務學的正確知識,但知道與做到之間還存在著極大的差距。因為在傳統經濟學和財務學裡,假設人是理性、自利,且偏好不會改變的,但無論根據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或是行為經濟學和行為財務學的研究證實,人都不是理性的、不完全自利的,且偏好絕對會改變。
由於人並非理性的,所以一些如「低買高賣」這種看似簡單的普世原則,一放到實際操作上馬上變得比登天還難!例如投資人普遍有「從眾」的傾向導致總是「追高殺低」;又天生有「趨避損失」的本能而不斷「出盈保虧」;還有在演化上原本是一大優勢的「過度自信」,一碰到投資又造成了「過度交易」;偏偏「後見之明」的認知特性又讓投資人無法從失敗中學到教訓……還有更多天生的心理、認知與行為偏誤,都造成投資人無法理性、有紀律的遵守對自己有利的投資策略。
想要克服這些偏誤,首先就是要學習投資心理學的理論、搞懂這些專有名詞的意義,並承認自己身為人類的一員必定會有這些偏誤;其次是從日常生活與實際投資操作中辨識出這些偏誤並記錄下來,最好能養成撰寫投資日誌的習慣;最後則是經過不斷的練習,在下次覺察到自己又出現相關的心理或認知偏誤時,能「再想一下」並做出理性的判斷、決策與投資行為。
另外除了鍛鍊自己的情緒韌性與自我控制的意志力之外,替自己建構一個不易犯錯的投資環境(例如減少從媒體獲取過多投資雜訊)、標準作業流程(例如事先設定停損、停利點並嚴格執行)或自我增強與觀察學習的社群(加入優質的學習社群),都可以減少認知資源與自我控制力的耗損,增加克服投資偏誤的成功率。
(二)利益衝突的風險 ─ 因為不了解資本主義與金融產業的運作模式,而將資金交給有利益衝突的代理人操作,所以導致投資有損失的「必然性」!
所有的交易關係中,買賣雙方間都必定存在著某程度的利益衝突,但從來沒有一個產業和消費者之間的利益衝突,像金融產業這麼嚴重!幾乎所有對金融產業有利的對投資人都不利,對投資人有利的對金融產業都不利,雙方的合作不可能出現雙贏的局面,而幾乎沒有例外地,總是金融產業贏、投資人輸,最糟糕的狀況則是雙輸(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
例如券商總是希望投資人頻繁交易以獲取手續費和買賣價差;共同基金則總是在高點推出熱門議題的基金並大力行銷,想出各種看似對投資人有利的投資策略,例如定期定額、長期持有,以便每年從投資人帳戶中扣取高額的管理費;分析師、財經名嘴、投資專家,以及各式媒體則和投資產業利益一致,他們總是一致看多、從不看空,甚至連手坑殺散戶。
近年來金融產業更變本加厲,衍生性金融商品不斷推陳出新,清一色是複雜到沒有人搞得懂的產品,以便金融銷售人員催動其三寸不爛之舌,將之美化成高報酬低風險的商品,來毒害投資人。這些商品唯一的共通點就是,只對金融產業有利,而對投資人不利。雖說只要謹記「不懂的金融商品就不要投資」、「愈新的金融商品對投資人愈不利」的原則就能明哲保身,但沒有正確學習投資理財的人,非常容易被訓練有素的金融銷售人員說服,他們就是無法做到這看似簡單的投資紀律。
投資的策略五花八門,有人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有人卻說「雞蛋就是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看好他」,但千萬不要「把雞蛋放在別人的籃子裡」 ─ 也就是將自己的投資理財工作交由金融產業代理。一旦你將雞蛋放在別人的籃子裡,例如投資共同基金,投資結果是賺是賠都還不知道(事實上大多數基金績效輸給大盤),你就要先付出約1.5%手續費(佣金)、每年約2%的管理費,還有看不見的周轉成本、衝擊成本…等龐大支出。就像學生暑假打工、年輕人初出社會找工作一樣,一個工作還沒領到薪水,就要叫你繳一大堆費用,通常是個有問題的工作;同樣地,還沒賺到就先賠的投資機會,那還有什麼好投資的。
投資一定要自己學,不能請別人代勞。不學習的投資人自然會被滿口術語、秀出大量數據圖表、看似專業但其實什麼都不懂的金融銷售人員給唬住;另外一批投資人則是找錯人學習 ─ 理財教育市場幾乎都由金融產業所推動,投資人所能接收到的投資理財資訊都已被金融產業壟斷,像本社群這樣非金融從業人員、甚至反金融業、和理財學習者沒有利益衝突投資理財學習社群,實在非常少見。
學習投資理財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利益衝突以及非科學內容,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投資大師所著的經典投資書籍,或向非金融從業人員的專業教師學習。無奈大多數投資人從來就不知道有「利益衝突的風險」、不認為「非金融從業人員」的教師擁有獨特「優勢」,反而認為就是要跟金融從業人員學投資理財才專業,這樣做簡直是「請鬼抓藥單」、「自掘墳墓」!
羅伯特‧清崎在《富爸爸之有錢人的大陰謀》中提到:「每當教育工作者打著進行財務教育的名號,把銀行家或理財專家引薦至教室之中,他們其實是將黃鼠狼請到了雞舍之中。」
勝間和代則認為:「現在是愚者被智者不斷搾乾的危險時代 ,是否掌握具有價值的資訊是決勝負的關鍵。優質資訊需要一定的智慧和金錢才能分辨及獲得,能夠投資其上的人會愈來愈富有,無法投資其上的人會不斷被搾乾,成為一種兩極化的發展。」
再看看其他投資大師們怎麼看待金融產業:
巴菲特風趣地比喻:「永遠不要問理髮師該不該理頭髮了(意指金融投資產業只會做出對自己有利的建議)。」
勝間和代則直言不諱:「金融機構是合法的詐騙集團!」
威廉‧伯恩斯坦語帶諷刺地說:「證券經紀人服務客戶的方式,與銀行大盜服務銀行的方式完全相同。」
高柏瑞解釋金融業在結構上與投資人產生利益衝突的必然性:「資本主義下,金融業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的做法,乃是無罪的詐欺。」
墨基爾更是直接大聲疾呼:「開除你的投資顧問!」
最後,基金之神 ─ 約翰‧柏格在《夠了》一書中提出的:「費用太多,價值太少;投機太多,投資太少;複雜的太多,簡單的太少;算計太多,信任太少;商業太多、專業太少;銷售太多,服務太少;管理太多、領導太少;物欲太多、奉獻太少;21世紀太多,18世紀太少;功利太多,人品太少。」可說是為金融產業做了個最貼切的總結。
上述兩種風險 ─ 判斷與決策的風險、利益衝突的風險 ─ 都是因為不學習或錯誤學習投資理財時會產生的風險,所以我將歸類為「不學習的風險」。
透過良好學習、使用正確的投資投資工具和投資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投資的風險」與「不投資的風險」。例如購買台灣五十之類的ETFs,既可充份分散、具有良好流動性和資訊透明度,還有擁有四大資產類別(現金、債券、股票、不動產)中較高的平均報酬和較低地交易費用,如果能長期持有或中長期波段操作(在相對低點分批進場,相對高點是量賣出獲利或重新平衡資產配置),便能獲得超過通貨膨脹率的長期平均報酬。
但如果從來不學習或學習錯誤的投資理財方式,例如技術線型、向金融從業人員學習投資理財…等,就容易做出錯誤的投資判斷與決策、買到錯誤的金融商品,而蒙受極大損失。這樣胡亂投資的結果,會比完全不投資、資產遭受通貨膨脹侵蝕還要嚴重,有可能導致破產。
所以不學習的實際風險強度,比起投資和不投資的風險嚴重太多了。總結來說:
投資風險很大!
不投資風險更大!!
不學習兼亂投資,風險超級無敵大!!!
最大的風險來自投資人本身
經過投資風險 3 層次的認識,再回頭檢視自己過去的風險觀念,便會發現其中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以前覺得風險很大的時候(例如股市低點)其實很安全,覺得穩賺不賠的時候(例如股市高點)其實很危險;還有,以前最安全的投資方式(例如定存)其實風險很大,以前最危險的投資方式(例如股票)其實風險很小。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典範轉移是有關風險的來源。在認識投資風險 3 層次之前,你可能會認為投資風險來自你選擇的投資標的,例如購買不同個股就會有不同的價格風險、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或者認為投資風險來自你選擇的投資市場,例如購買不同的資產類別,就會因為該資產類別的長期平均報酬多寡,而承受通貨膨脹的風險或損失機會成本。但其實最大的風險是來自投資人本身。唯有持續以正確方式學習正確的投資理財知識與智慧,才能將投資的風險降到最低。
查理‧蒙格最強調投資的「準備」工作,認為比求勝意願更重要的是「做好準備」的意願。他說「唯一的或獲勝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並希望擁有點洞見。」而他所謂的工作並非指每天看盤、研究市場消息或殺進殺出頻繁交易,而是指「透過廣泛閱讀把自己培養成終身自學者;培養好奇心,努力使自己每天更聰明一點點;熟練掌握各大學科的思維模型;以及,不斷追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相關文章推薦:
行為經濟學家眼中的金融海嘯
保證獲利的投資!
分散投資的三個層次
能把學習當工作的人,少之又少
《漫步華爾街》投資理論 4 大取向
[圖解] 分散投資:系統風險 VS. 非系統風險
金融研訓院 周舜欽演講「投資規劃 首重風險!」
金融研訓院 周舜欽演講「投資產業的資訊壟斷」
金融研訓院 演講「一定要學投資的四大理由」
《再想一下》行為經濟學:誘因 & 金融海嘯
投資人宣言》投資產業 3 大支柱:券商 投信 媒體
周舜欽 接受台師大學術訪談 Q & A
《穩健理財十守則》投資理財 4 大學習重點
《看見價值》華倫‧巴菲特 の 自我投資之道
臺灣理財教育 の 發展背景 & 私人研究
投資人的大腦革命》報酬系統VS.損失避免系統
《M型社會》中產階級 の 貧窮心理學
無庸置疑的,一般投資人最重視的就是報酬,正因如此,當理專、保險業務員等金融銷售人員在推銷商品時,最常做的事就是投其所好 ─ 協助你設定報酬目標並避談風險。例如他們會從你的日常收入與支出、資產與負債、預期重大支出、通貨膨脹率以及預定退休年齡…等資訊,計算出你在幾歲時必須擁有多少資產和現金流,以便順利退休。接著將這個生涯及財務目標反推出,「從現在開始,平均每年投資報率必須達到多少」的投資報酬目標。最後再推薦你「理論上」可以達到你的投資報酬目標的投資商品。
上述的流程聽起來合情合理,事實上卻完全不可行。由於報酬與風險是一體兩面的,所以如果從「報酬目標」出發來訂定投資計畫,往往會落入「報酬目標越高越好」的陷阱,而無意間承擔了過高的風險。如此一來,極有可能在計畫執行過程中,碰到無法承受的虧損而「炸毀」、被迫離開市場且喪失東山再起的本錢;或者因為忍受不了資產價格的巨幅波動,而中途主動放棄;兩種情形都將使你無法達到投資目標。
正確的做法是從「評估風險」出發,先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度與風險忍受力有多少。「風險承受度」指財務方面可承受的虧損程度,和你的資產負債、收入支出、工作型態、年齡…有關;「風險忍受力」是指心理方面可忍受的資產價格波動程度,和人格特質、文化教養、情緒管理、投資經驗…有關。確定一項投資計畫或投資商品的風險是你所能承受和忍受的之後,計畫才有可能確實執行;而你承擔了什麼樣的風險,最終自然會決定你獲得怎麼樣的報酬。
總之,報酬無法主動強求,而是一旦承擔了適合自己的風險,自然可獲得相對應的報酬。當然,透過持續學習、增加投資經驗,以及資產的增加,便可慢慢減少不必要的風險或增加必要的曝險程度,以期獲得更高的報酬。
投資風險3層次
投資人總在股市低點哭喊「投資風險很大」而急忙退出市場,卻不知道此時待在市場中安全無比,唯一的風險就是退出市場、錯過鯉躍龍門的絕佳機會;而同一批人往往又在股市高點大唱「站在高崗上」而勇敢進場,殊不知自己身陷極大風險,再往前一步就要掉入無底深淵,摔個粉身碎骨。
猶記得2008年金融海嘯台股大盤跌至谷底後,又從3955最低點大漲100%時,一大群不久前對股市風險避之唯恐不及的人,竟搖身一變成為股市多頭總司令,不禁讓我覺得好笑,一個人對風險的態度怎會如此180度大轉變。到頭來我才發現,這些每天把「風險」放在嘴邊的投資人,根本搞不清楚什麼是風險,以及風險在哪裡。
簡單易懂地說,風險就是「產生損失的可能性」,它以各種不同面貌出現在你的投資行為中。有些風險看似窮凶惡極,令投資人聞風喪膽,但其實沒有傳聞中那麼可怕;有些風險看起來像隔壁鄰居的歐巴桑一樣,感覺不到任何殺傷力,卻是殺手級的人物。
以下依照投資人「感覺上的風險強度」由高而低、而「實際上的風險強度」由低而高的順序排列,將風險分成「投資的風險」、「不投資的風險」以及「不學習的風險」三大層次,其中總共包含七種風險類別,說明如下:
一、投資的風險
此部分的風險是看的見的風險,也是一般投資人最常討論的風險,又可分為以下三種:
(一)價格風險 ─ 因為投資標的(例如股票、債券)的價格會上下波動,所以導致投資有損失的可能性。
例如你在較高點買進某支個股,卻在較低點因為某些原因必須賣股求現,如此便會產生虧損。至於投資標的價格之所以會漲跌波動,短期內是因為資產的供需消長;中期內是因為貨幣流通的膨脹或緊縮,以及投資人心理的樂觀或悲觀;長期而言則是與整體經濟的繁榮或蕭條,以及世界局勢的戰爭或和平有關。
(二)流動性風險 ─ 因為投資標的交易市場效率不佳,或該金融商品合約的限制,所以導致將資產兌現時有損失的可能性。
例如房地產的交易市場效率沒有股票市場高,或者中小型股票的交易量沒有大型股的交易量大,所以投資房地產或中小型股在變現時,就必須被迫壓低價格。另外,像儲蓄險、年金險、投資型保單、某些具有閉鎖期的基金...等金融商品,若因某些原因必須提早解約,就必須付出的違約金,導致投資本金的損失。
流動性風險之所以比價格風險重要,是因為流動性風險很容易被忽略,這也是購買儲蓄險…等需簽約20年的金融產品最大的風險所在。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需要用到錢,所以保有現金部位或資產變現的流動性便是最重要的事之一。記住,永遠不要替你自己或讓別人替你制定長期的投資計畫。
(三)信用風險 ─ 因為投資標的的發行單位和保證單位有可能倒閉或背信時、或者在交易過程和合約上的不透明或資訊不對稱,所以導致投資有損失的可能性。
例如:買個股可能遇到公司下市、買債券可能遇到債券發行公司倒閉或無法償還、買連動債(或任何金融產品)可能遇到發行或擔保單位倒閉、買保險可能遇到保險公司不理賠或倒閉、買房子可能買到黑心屋…等。信用風險不只在投資領域中出現,在商業往來或日常人際互動中,也是必須評估的最重要風險之一。
信用風險之所以比價格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重要,是因為價格波動通常是一時的、流動性風險的損失也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謹慎控管現金部位與現金流量,長期而言便不易造成威脅;然而信用風險一旦產生,便會造成投資人資產的永久性傷害,失去的錢永遠不會再回來,這便是投資個股、避險基金(私募基金)、保險和購屋最大的風險所在。
上述三種風險 ─ 價格風險、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 ─ 都是在投資人有投資行為(購買金融商品或資產)時會產生的風險,所以我將歸類為「投資的風險」。但如果你覺得,照這樣看來投資風險實在是太大了,還是不要投資比較好,那我勸你先別太早下定論,因為不投資的風險更大!
二、不投資的風險
此部分的風險是看不見的風險,也是一般投資人最容易忽略的風險,又可分為下列兩種:
(一)機會成本的風險 ─ 因為沒有投資長期相對報酬率較高的資產類別,而選擇長期相對報酬率較低的資產類別,所以喪失原本可獲利的機會。
例如在股市低點,市場再大跌機率很低,相對而言大漲的機會很高,此時若選擇退出股票市場或投入其他資產市場,就是放棄賺取股市最大漲幅的機會(股市最大漲幅通常在熊市反彈,而非牛市上漲),也就等於損失原本可以賺到的報酬。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你若在最低點3955退出股市,就是放棄三個月內賺到100%報酬的機會,也就等於在三個月內產生了100%的虧損。
又例如長期選擇低風險低報酬的資產類別,如債券或儲蓄險、年金險等金融產品,也會喪失原本投資長期平均報酬較高的資產類別時,應得的報酬。常有學生說反正他是用「閒錢」買20年儲蓄險,不會有提前解約的「流動性風險」問題;但首先要不要急用錢只有天知道,所以才叫流動性「風險」;其次,既然是20年都用不到的錢,那為何不拿來買指數型基金(ETFs),如台灣五十,若能長期投資20年不但不可能賠錢,且平均報酬是儲蓄險的2~3倍以上。
長期投資股市不但可消除股票的價格風險,又可獲得遠高於其他資產類別的報酬。因為害怕風險而不投資股市,不但沒有比較安全,還少賺很多。總而言之,如果你的資本可以用其他方式賺到更高的報酬,就表示你已經喪失了機會成本。
(二)通貨膨脹的風險 ─ 機會成本的風險的加強版;投資長期相對報酬率較低的資產類別,除了喪失原本更高獲利的可能性之外,若平均報酬率低於通貨膨脹率,便等於每年都在賠錢。
通貨膨脹對你資產的侵蝕能力,大到超乎你想像。通貨膨脹率每年平均是3.5%,意思是說如果你完全不投資,每年資產會縮水3.5%。若你投資的資產類別每年平均獲利2%,例如定存或公債,扣掉通貨膨脹率3.5%,便等於每年虧損1.5%。
對抗通膨的方式,就是投資長期平均報酬率超過通貨膨脹率的資產類別,例如所有資產類別中,長期報酬率最高的股票或房地產,若考慮交易成本與其他風險,則股票又略勝房地產一籌。
上述兩種風險 ─ 機會成本與通貨膨脹的風險 ─ 都是在投資人「沒有做」特定投資行為(購買最有利資產類別)時會產生的風險,所以我將歸類為「不投資的風險」。不投資的風險容易被投資人忽略,且由於是因為「不作為」而產生的風險,投資人常常認為自己並沒有犯錯,也就是將自己置於不利之地而不自知。既然「不知道自己犯錯」,這樣的風險當然無從避免起,因此風險強度比「投資的風險」還要強。
既然投資風險很大,不投資風險更大,那我請專家幫我投資總可以避免掉這些風險了吧。先等等,什麼事情都可以問專家,就只有投資不行!不想自己學只想不勞而獲的心態,將會使你掉進風險強度最強的「不學習的風險」。
三、不學習的風險
此部分的風險幾乎沒有人會提及,卻是殺傷力最大的風險,也就是不學習或者錯誤學習投資理財,所帶來的風險。又可分為下列兩種:
(一)判斷與決策的風險 ─ 因為沒有學習或錯誤學習,而做出錯誤的投資判斷與決策,所以導致投資有損失的可能性。
投資判斷與決策會出錯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1. 錯誤的判斷與決策依據
大多數投資人不知道投資理財是一種專業或一門科學,或者不認為投資理財必須刻意學習,他們之所以採取任何投資行為的依據都是「聽來的」,不論是聽親朋好友說、聽理專說、聽保險業務員說、聽第四台老師說,或聽各式媒體上的主播、名嘴或財經專家說。一個簡單的邏輯大家卻搞不懂:如果說給你聽的人真的知道如何投資獲利,那他還跟你說幹嘛?難怪《富比世》的創辦人 ─ 富比世,以及《財訊》創辦人 ─ 邱永漢都說過,販賣投資建議比直接投資更好賺!
少部分投資人知道投資理財需要學習,卻學錯了東西,不是學習毫無科學根據的「技術分析」,就是鑽研事倍功半的「基本分析」;前者至今還無法證實對投資獲利有顯著幫助,說難聽一點和算命風水沒什麼兩樣,後者雖在學理上證實了與投資的關聯性,但由於艱澀難懂、學習起來耗時費力之外,最重要的是考量各項現實成本,如交易成本、摩擦成本、時間成本,以效率市場的影響,並不適用於一般散戶投資人。
學習投資理財重要的是學習有學理依據的知識。例如由於影響股價波動的原因太過複雜,導致股價呈現「隨機漫步」的型態,加上市場具有一定的效率,所以本質上是無法預測的。又例如雖然短期而言股價波動呈現隨機型態,但中期而言受貨幣供給、投資人的樂觀或悲觀心理因素,以及平均回歸的現象影響,會出現某程度的趨勢動能;長期而言,由於資本主義的本質使然,股市更是呈現上揚的趨勢。了解上述原理後便會知道,企圖預測短期股價漲跌與頻繁進出股市,只是徒勞無功、甚至有害。
其他經科學研究證實對投資獲利有幫助的策略還有:
指數化投資策略 ─ 長期持有追蹤大盤、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或指數股票型基金ETFs;
平均成本投資法 ─ 每隔一段固定時間便投入固定金額購買資產,如ETF台灣50,以分散投資時機(避免在高點投入過多資金、增加低點買進部位),並落實指數化投資策略;
資產配置與再平衡原則 ─ 評估個人的投資目的與投資期間長短、風險承受度、風險忍受力等因素,將資金依一定比例配置在不同資產類別,如現金、債券、股票、不動產,以分散風險,並大約每隔一年以上進行一次再平衡,使各資產類別維持原定比例,藉此達到在各資產類別中低買高賣的原則。
學習這些經科學研究證實的知識,雖然無法保證獲利,但卻可以有效降低不必要的風險,並幫助投資人做出正確的投資判斷與決策。
2.投資人天生的心理、認知與行為偏誤
即使學習了上述經濟學和財務學的正確知識,但知道與做到之間還存在著極大的差距。因為在傳統經濟學和財務學裡,假設人是理性、自利,且偏好不會改變的,但無論根據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或是行為經濟學和行為財務學的研究證實,人都不是理性的、不完全自利的,且偏好絕對會改變。
由於人並非理性的,所以一些如「低買高賣」這種看似簡單的普世原則,一放到實際操作上馬上變得比登天還難!例如投資人普遍有「從眾」的傾向導致總是「追高殺低」;又天生有「趨避損失」的本能而不斷「出盈保虧」;還有在演化上原本是一大優勢的「過度自信」,一碰到投資又造成了「過度交易」;偏偏「後見之明」的認知特性又讓投資人無法從失敗中學到教訓……還有更多天生的心理、認知與行為偏誤,都造成投資人無法理性、有紀律的遵守對自己有利的投資策略。
想要克服這些偏誤,首先就是要學習投資心理學的理論、搞懂這些專有名詞的意義,並承認自己身為人類的一員必定會有這些偏誤;其次是從日常生活與實際投資操作中辨識出這些偏誤並記錄下來,最好能養成撰寫投資日誌的習慣;最後則是經過不斷的練習,在下次覺察到自己又出現相關的心理或認知偏誤時,能「再想一下」並做出理性的判斷、決策與投資行為。
另外除了鍛鍊自己的情緒韌性與自我控制的意志力之外,替自己建構一個不易犯錯的投資環境(例如減少從媒體獲取過多投資雜訊)、標準作業流程(例如事先設定停損、停利點並嚴格執行)或自我增強與觀察學習的社群(加入優質的學習社群),都可以減少認知資源與自我控制力的耗損,增加克服投資偏誤的成功率。
(二)利益衝突的風險 ─ 因為不了解資本主義與金融產業的運作模式,而將資金交給有利益衝突的代理人操作,所以導致投資有損失的「必然性」!
所有的交易關係中,買賣雙方間都必定存在著某程度的利益衝突,但從來沒有一個產業和消費者之間的利益衝突,像金融產業這麼嚴重!幾乎所有對金融產業有利的對投資人都不利,對投資人有利的對金融產業都不利,雙方的合作不可能出現雙贏的局面,而幾乎沒有例外地,總是金融產業贏、投資人輸,最糟糕的狀況則是雙輸(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
例如券商總是希望投資人頻繁交易以獲取手續費和買賣價差;共同基金則總是在高點推出熱門議題的基金並大力行銷,想出各種看似對投資人有利的投資策略,例如定期定額、長期持有,以便每年從投資人帳戶中扣取高額的管理費;分析師、財經名嘴、投資專家,以及各式媒體則和投資產業利益一致,他們總是一致看多、從不看空,甚至連手坑殺散戶。
近年來金融產業更變本加厲,衍生性金融商品不斷推陳出新,清一色是複雜到沒有人搞得懂的產品,以便金融銷售人員催動其三寸不爛之舌,將之美化成高報酬低風險的商品,來毒害投資人。這些商品唯一的共通點就是,只對金融產業有利,而對投資人不利。雖說只要謹記「不懂的金融商品就不要投資」、「愈新的金融商品對投資人愈不利」的原則就能明哲保身,但沒有正確學習投資理財的人,非常容易被訓練有素的金融銷售人員說服,他們就是無法做到這看似簡單的投資紀律。
投資的策略五花八門,有人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有人卻說「雞蛋就是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看好他」,但千萬不要「把雞蛋放在別人的籃子裡」 ─ 也就是將自己的投資理財工作交由金融產業代理。一旦你將雞蛋放在別人的籃子裡,例如投資共同基金,投資結果是賺是賠都還不知道(事實上大多數基金績效輸給大盤),你就要先付出約1.5%手續費(佣金)、每年約2%的管理費,還有看不見的周轉成本、衝擊成本…等龐大支出。就像學生暑假打工、年輕人初出社會找工作一樣,一個工作還沒領到薪水,就要叫你繳一大堆費用,通常是個有問題的工作;同樣地,還沒賺到就先賠的投資機會,那還有什麼好投資的。
投資一定要自己學,不能請別人代勞。不學習的投資人自然會被滿口術語、秀出大量數據圖表、看似專業但其實什麼都不懂的金融銷售人員給唬住;另外一批投資人則是找錯人學習 ─ 理財教育市場幾乎都由金融產業所推動,投資人所能接收到的投資理財資訊都已被金融產業壟斷,像本社群這樣非金融從業人員、甚至反金融業、和理財學習者沒有利益衝突投資理財學習社群,實在非常少見。
學習投資理財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利益衝突以及非科學內容,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投資大師所著的經典投資書籍,或向非金融從業人員的專業教師學習。無奈大多數投資人從來就不知道有「利益衝突的風險」、不認為「非金融從業人員」的教師擁有獨特「優勢」,反而認為就是要跟金融從業人員學投資理財才專業,這樣做簡直是「請鬼抓藥單」、「自掘墳墓」!
羅伯特‧清崎在《富爸爸之有錢人的大陰謀》中提到:「每當教育工作者打著進行財務教育的名號,把銀行家或理財專家引薦至教室之中,他們其實是將黃鼠狼請到了雞舍之中。」
勝間和代則認為:「現在是愚者被智者不斷搾乾的危險時代 ,是否掌握具有價值的資訊是決勝負的關鍵。優質資訊需要一定的智慧和金錢才能分辨及獲得,能夠投資其上的人會愈來愈富有,無法投資其上的人會不斷被搾乾,成為一種兩極化的發展。」
再看看其他投資大師們怎麼看待金融產業:
巴菲特風趣地比喻:「永遠不要問理髮師該不該理頭髮了(意指金融投資產業只會做出對自己有利的建議)。」
勝間和代則直言不諱:「金融機構是合法的詐騙集團!」
威廉‧伯恩斯坦語帶諷刺地說:「證券經紀人服務客戶的方式,與銀行大盜服務銀行的方式完全相同。」
高柏瑞解釋金融業在結構上與投資人產生利益衝突的必然性:「資本主義下,金融業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的做法,乃是無罪的詐欺。」
墨基爾更是直接大聲疾呼:「開除你的投資顧問!」
最後,基金之神 ─ 約翰‧柏格在《夠了》一書中提出的:「費用太多,價值太少;投機太多,投資太少;複雜的太多,簡單的太少;算計太多,信任太少;商業太多、專業太少;銷售太多,服務太少;管理太多、領導太少;物欲太多、奉獻太少;21世紀太多,18世紀太少;功利太多,人品太少。」可說是為金融產業做了個最貼切的總結。
上述兩種風險 ─ 判斷與決策的風險、利益衝突的風險 ─ 都是因為不學習或錯誤學習投資理財時會產生的風險,所以我將歸類為「不學習的風險」。
透過良好學習、使用正確的投資投資工具和投資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投資的風險」與「不投資的風險」。例如購買台灣五十之類的ETFs,既可充份分散、具有良好流動性和資訊透明度,還有擁有四大資產類別(現金、債券、股票、不動產)中較高的平均報酬和較低地交易費用,如果能長期持有或中長期波段操作(在相對低點分批進場,相對高點是量賣出獲利或重新平衡資產配置),便能獲得超過通貨膨脹率的長期平均報酬。
但如果從來不學習或學習錯誤的投資理財方式,例如技術線型、向金融從業人員學習投資理財…等,就容易做出錯誤的投資判斷與決策、買到錯誤的金融商品,而蒙受極大損失。這樣胡亂投資的結果,會比完全不投資、資產遭受通貨膨脹侵蝕還要嚴重,有可能導致破產。
所以不學習的實際風險強度,比起投資和不投資的風險嚴重太多了。總結來說:
投資風險很大!
不投資風險更大!!
不學習兼亂投資,風險超級無敵大!!!
最大的風險來自投資人本身
經過投資風險 3 層次的認識,再回頭檢視自己過去的風險觀念,便會發現其中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以前覺得風險很大的時候(例如股市低點)其實很安全,覺得穩賺不賠的時候(例如股市高點)其實很危險;還有,以前最安全的投資方式(例如定存)其實風險很大,以前最危險的投資方式(例如股票)其實風險很小。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典範轉移是有關風險的來源。在認識投資風險 3 層次之前,你可能會認為投資風險來自你選擇的投資標的,例如購買不同個股就會有不同的價格風險、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或者認為投資風險來自你選擇的投資市場,例如購買不同的資產類別,就會因為該資產類別的長期平均報酬多寡,而承受通貨膨脹的風險或損失機會成本。但其實最大的風險是來自投資人本身。唯有持續以正確方式學習正確的投資理財知識與智慧,才能將投資的風險降到最低。
查理‧蒙格最強調投資的「準備」工作,認為比求勝意願更重要的是「做好準備」的意願。他說「唯一的或獲勝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並希望擁有點洞見。」而他所謂的工作並非指每天看盤、研究市場消息或殺進殺出頻繁交易,而是指「透過廣泛閱讀把自己培養成終身自學者;培養好奇心,努力使自己每天更聰明一點點;熟練掌握各大學科的思維模型;以及,不斷追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相關文章推薦:
股票VS.房地產 投資差很大!!!
投資產業三大支柱(券商、投信、媒體)行為經濟學家眼中的金融海嘯
保證獲利的投資!
分散投資的三個層次
能把學習當工作的人,少之又少
《漫步華爾街》投資理論 4 大取向
[圖解] 分散投資:系統風險 VS. 非系統風險
金融研訓院 周舜欽演講「投資規劃 首重風險!」
金融研訓院 周舜欽演講「投資產業的資訊壟斷」
金融研訓院 演講「一定要學投資的四大理由」
《再想一下》行為經濟學:誘因 & 金融海嘯
投資人宣言》投資產業 3 大支柱:券商 投信 媒體
周舜欽 接受台師大學術訪談 Q & A
《穩健理財十守則》投資理財 4 大學習重點
《看見價值》華倫‧巴菲特 の 自我投資之道
臺灣理財教育 の 發展背景 & 私人研究
投資人的大腦革命》報酬系統VS.損失避免系統
《M型社會》中產階級 の 貧窮心理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