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決策心理學》該用理性還是感性做決定?


人生中充滿了決策,諸如早上出門要穿什麼衣服、午餐要吃什麼…等,這類每天會面臨的小決策;乃至於該不該買房子、要不要結婚生子、是否要離職創業…等,這些人生過程中的重大決策;甚至是要選擇怎樣的生命形式、該訂定怎樣的人生目標…等,這種關乎你一生是否幸福快樂、是否有意義的終極決策。

這些決策到底如何形成,而我們又如何確定自己是否做出較好的決定呢?決策心理學就是研究人類大腦如何做決策,以及教你如何做出更好決策的科學。



依演化的順序來區分,大腦大致可分為兩個系統。其中較早演化出來的「第一系統」屬於直覺的、本能的、自動的、經驗的、情緒的;較晚演化出來的「第二系統」則屬於分析的、理性的、反省的、深思熟慮的。在本文中將使用較貼近日常用語的「情緒腦」(包含邊緣系統等)和「理性腦」(包含額葉皮質等)來說明。

說到做決策,也許你會認為當然是越理性越好,尤其是越重要的事情,越不該只靠直學或情緒來做決策。長久以來,不論哲學、心理學或經濟學…等領域,也都偏向這樣的理解,而把情緒認為是干擾理性決策的敵人。

例如柏拉圖將心智比喻為「馬車夫」與「馬匹」、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中「自我」與「本我」的衝突、以及古典經濟學派的理性經濟模型…等。而這些重理性而輕情緒的經典論述,全都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其實想要做出良好的決策,必須同時使用你的「情緒腦」和「理性腦」。且與一般人的想法剛好相反,過度倚重理性分析常常讓人做出糟糕的決策,而直覺和情緒反倒常常是相當可靠的決策工具。



理性腦或說額葉皮質,是大腦中最後才演化出來的、功能強大的,以及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部分。許多人類創意的發想、文明的進步與科技的發明,都是因為有它。通常人類老祖先在大草原上生活時所不存在的事物,例如牽涉到機率、統計、數學等問題時,理性腦大多可以運作得很好

但理性腦也並非萬能,通常四個以上變數的問題,就會讓理性腦吃不消。另外也有由研究指出理性腦同一時間只可以處7±2條資訊。所以當問題複雜到某種程度,光靠理性腦便無法分析所有相關資訊,造成忽略某些重要資訊,或過度重視某些不重要的資訊,而做出糟糕的決策。這時候就得換情緒腦出馬了。



靠直覺或情緒做決策,通常讓人覺得很不可靠,那是因為我們通常不知道直覺或情緒從何而來,以及如何產生,以至於不太信任情緒腦所做的「無法解釋的」決定。

例如妳和男友交往多年,他是學生時代的風雲人物,是大家都喜歡且樂於相處的人,工作與經濟狀況穩定,雙方家長和好友們也都希望你們結婚,若依照理性腦的分析一切是那麼完美,但「不知道為什麼」,妳就是有所遲疑,不過由於無法解釋,所以你還是硬著頭皮嫁了。結果如何當然因人而異,但某個真實案例中是以離婚收場。

情緒的產生非但不是毫無來由,反而是相當具有邏輯的。大腦中的「多巴胺神經元」會藉由你過去的經驗(甚至包含存在於你基因當中,你的祖先的經驗),建立起一套對外在環境刺激的預測模式。一旦外在刺激符合過去的良好經驗,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等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使你產生良好感覺,反之會產生負面情緒。

所以你不用列出各項比較,就可以做出「現在比較想吃鹽酥雞還是滷味」的決策;妳也不用畫個表格來分析A男和B男的優缺點,就可以選擇該接受誰或拒絕誰的追求。

你的情緒腦就像一個超強的分析機器,分析的依據是你從小到大所有的經驗資料,而這些龐大的資料,以及外在刺激的細微差異,是你的理性腦無法處理或分辨的。

情緒腦做出良好決策的前提,是你在該領域累積了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如此你的情緒腦才能依據豐富的資料,做出正確的判斷,此時的直覺與情緒,才是比較可信的。

至於情緒腦的缺點,則是它具有太多古老的本能,在現代世界中有許多已經不適用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犯下趨避損失、定錨效應、模式辨認…等多種心理偏誤的原因。



一般來說,較為複雜的問題就交給情緒腦,傾聽你內在的聲音;較為簡單或可以數字化的問題就交給理性腦,避免衝動的決定。但實際上,生活中的問題卻沒有明確的界線可以區分複雜或簡單的問題。

例如挑選果醬這種小事其實是複雜問題,牽扯太多需要考量的因素,運用情緒腦才能做出最佳決策;而像買賣股票這種看似複雜的問題,其實卻是個單純問題,因為股市存在著太多看似重要,但其實毫無價值的資訊,會使你的情緒腦做出錯誤決策,運用理性腦分析幾個最重要的因素,例如低成本、分散風險,以及低買高賣,反而能做出較佳決策。

我的建議是,從事件結果的對價關係來看,如果是你不在乎、不重要的小事,例如日常小額消費,就算決策品質不良其實也沒關係;但如果是會影響一生的大事,例如大額消費與投資、結婚生子、職涯規劃…等,便需要在平日多學習正確知識、累積經驗及培養智慧,好讓你的情緒腦有足夠豐富且正確的資料,在第一時間做出良好決策。

而理性腦的工作,則是試著解讀情緒所代表的意義、藉由平日學習的多寡判斷直覺可不可信,以及根據演化的觀點判斷該聽從情緒腦的決定,或是由理性腦接管決策的任務。

在持續關注人生重要議題並終身學習的前提之下,讓情緒腦考慮所有細節作出全面性的決策,理性腦則持續監看情緒腦的運作,並適時加以修正。當情緒腦與理性腦以完美地平衡狀態存在、各自專注在自己比較擅長的區域、兩個系統不斷糾正對方時,這就是做決策的理想模型了!



--


相關文章推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