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理學,或其他將心理學融入經濟、財務領域的行為科學(如行為經濟學、行為財務學),其發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更早還可追溯到凱因斯所提出的「動物精神」。但投資心理學真正受到重視,則是在2002年心理學家卡尼曼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後。
卡尼曼和其研究夥伴特沃斯基對一件事情感到好奇,就是為何大多數(90%)的股票投資人都賠錢,於是開始著手研究。他們發現股票投資人普遍地、有規律的犯下一個錯誤─出盈保虧,也就是股票小漲就獲利出場,而股票下跌則續抱不停損,導致大部分投資人都是滿手賠錢貨,當然不可能賺錢。這便是投資心理學上著名的「處置效應」。
為了找出處置效應的原因,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發現人們有一種「趨避損失」的心理傾向。每個人都不喜歡損失,這是無庸置疑的,但研究發現人類趨避損失的強度遠比想像中大。損失帶來心理衝擊的程度,大約是獲利帶來心理衝擊程度的2倍。甚至人們為了趨避損失,常常做出不理性的行為,導至最後蒙受更大的損失而不自知。
現在有一個擲硬幣的賭博遊戲,如果你擲出正面則可獲得10,000元獎金,如果擲出反面,則要付出10,000罰金,你玩不玩?由於損失10,000元的痛苦程度,高於獲得10,000元的快樂程度,所以大部分的人不玩。如果獎金增加為15,000元呢?增加為20,000呢?大多數的人還是不玩。平均要等到獎金增加為25,000元,一般人才會參加。
這傳統經濟學假設的理性決策模式並不符合,畢竟只要期望值為正數(平均獲利大於損失),人們應該就會選擇參加,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人們做決策時考量的並非只有單純的經濟誘因,還包括心理動機等其他因素。
除了損失趨避之外,另一個在投資心理學中著名的心理偏誤便是「框架效應」,指的是運用不同的方式(框架)來描述同一個問題,就可以讓同一個人做出不同的決定。這當然也違反人是理性的假設,畢竟是同一個問題,怎會換個問法就有不同的答案呢?
假設國內爆發罕見的傳染病,預料某隔離地區可能會有會有600人喪生,目前已提出兩個因應計畫:
採用A計畫─可挽救200人性命
採用B計畫─有1/3機率挽救所有人,2/3機率救不了任何人
面對上述問題,大約有2/3的人選擇A計畫。
若換個方式描述問題:
採用A’計畫─有400人會喪命
採用B’計畫─有1/3機率沒有人喪命,2/3機率所有人皆喪命
面對這個重新描述的相同問題,有超過3/4的人選擇B計畫。
這便是框架效應。而框架效應要能夠奏效,則必須和配合人類其他的心理偏誤。上述例子便是運用損失趨避的心理偏誤,來重新框架同一個問題,使人們做出不同的決定。
在待解決的難題中,A、B或A’、B’兩種選項的期望值都一樣,但第一種描述中的A計畫,將焦點放在獲救的人數(獲利框架),而第二種描述中的A’計畫將焦點放在喪命的人數(損失框架)。由於人們會趨避損失,所以在第一種描述中自然會趨避B計畫,而第二種描述中則會趨避A計畫。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將損失趨避心理和框架效應,進一步發展出一套可運用在投資上的理論,也就是其獲頒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展望理論」。
展望理論解釋,當投資人邁進股票後上漲,便是處在「獲利框架」中,投資人可以選擇獲利了結或繼續持有而有可能續漲或下跌,為了趨避損失,投資人自然會選擇獲利了結。
但是當投資人買進股票下跌,則是處在「損失框架」中,投資人可以選擇停損出場或繼續持有而有可能續漲或下跌,為了趨避損失,投資人自然會選擇繼續持有。
傳統經濟學認為投資人是「趨避風險」的,但在展望理論中卻不是如此,還要考慮投資人處在何種框架之中。當投資人處在獲利框架中(持有股價高於買進股價)時,的確會「趨避風險」急著獲利了結;但當投資人處在損失框架中(持有股價低於買進股價)時,卻會「偏好風險」賭它會反彈上漲。
展望理論解釋了處置效應的原因,但由於趨避損失是人類的天性,所以即使知道這個道理,如果沒有長期學習,訓練自己的心智(大腦)強度,一般人是很難克服的。停損的道理8歲小孩都聽得懂,但80歲的老翁卻做不到,所以九成投資人都賠錢,只有極少數花時間學習(或一時運氣好)的人能在股市中獲利。
展望理論亦解釋了許多現象,例如賭徒為何賭到傾家蕩產還不收手,原因也是因為一旦輸了錢,處在損失框架中,便會偏好風險,想要再賭一把,一次贏回來。
另外如果有不肖醫生為了賺取較高額的醫療費用,便可將提供給當事人選擇的醫療處置選項,套上不同框架(例如聚焦在手術成功的機率,或手術失敗死亡的機率)便可誘導當事人選擇對醫生有利的選項。
但所有心理偏誤只是人類的天性和本能,它是中性的,並非只有壞處。除了藉由終身學習和閱讀可以訓練自己的大腦(如額葉皮質)、有效克服眾多心理偏誤之外,我們其實也可以適當運用這些心理偏誤,來幫助自己。
例如,就算工作再怎麼痛苦、老闆再怎麼機車或同事再怎麼白目,一般人總是不敢冒險離職,轉換跑道或創業。用展望理論來解釋,那是因為你把自己架設在獲利框架之中,你覺得處在現在的工作中,有穩定的薪水和保障,所以偏向趨避風險,不敢貿然離職。
但如果你能換個方式描述現在的工作,你會發現你其實每天都過得不快樂、無法發揮潛能、對社會沒有貢獻,人生也毫無意義,簡直浪費時間和生命。把自己架設在這樣的損失框架中,也許可以使你偏好風險,寧願出去闖一闖,而不是繼續說服自己情況會有好轉的一天。
投資心理學就是一門判斷與決策的科學,不只運用在投資上,更能幫助你在人生中做出更好的決策!投資也不只侷限在財務上,我們更強調投資自己的腦袋與人生,運用投資心理學和正向心理學的智慧,幫助您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
B’計畫敘述寫錯了喔
回覆刪除感謝您,已修改。
刪除(說明:第一種計畫描述,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導到B選項的「可能損失」上,使人們本能性的趨避B選項;第二種計畫敘述,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導至A'的「必然損失」上,使人們本能性的趨避A' 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