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行為經濟學》海耶克大戰凱因斯


【註一】C=消費 I=投資 G=政府支出 Y=所得(當時凱因斯認為C+I+G=GDP,但是後來被修正) 。目前更新的修正為C+I+G+(X-M)=Y,其中X=出口總額 M=進口總額

【註二】這句話是凱因斯的名言,他用這句話反對長期的觀點

【註三】英文原文是Broken Window,意指經濟學上的破窗理論,主張損害一樣對經濟可以是有利的,然而這種論點至今依然有爭議

【註四】凱因斯死後多年,他的凱因斯學派在70年代開始受到質疑

【註五】整個經濟體的生產成本,可以大略從原物料價格判斷

【註六】海耶克(演員)在申辯時,吧台的Ben(暗指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及Tim(暗指美國聯準會紐約分行總裁Timothy Geithner),不斷對凱因斯(演員)罐酒,暗指兩人對於採用凱因斯的理論而洋洋自得,隨後凱因斯(演員)的宿醉,則暗指採用其理論必受其後遺症所苦。

【註七】2:47處,凱因斯闡述央行若持續「零利率政策」,會有流動性陷阱,新錢會卡死在銀行,我個人認為有可能是誤解,因為一般而言零利率是為了增加資金流動性才會有的政策,反而有助於資金流動才對。原文為If the Central Bank’s interest rate policy tanks A liquidity trap, that new money’s stuck in the banks!供大家自行翻譯

(註一~註六為原翻譯者註解加上網友補充,註七為我個人提出之疑問)

--

凱因斯學派和奧地利學派,對於「由政府主導」「讓市場自由」長期以來爭辯不斷,當然也各有其立論依據。

首先就像海耶克(演員)講的,政府過度干預市場,顯然不是好事。市場是所有人類行為的集合體,雖稱不上完全有效率,但是光憑一小搓人制定出來的政策,肯定會有不足之處,往往為了拯救這一次的經濟衰退,卻又造成了下次的金融危機。

例如金融海嘯從某個層面來看,是市場的自我修正與治療,可以篩選掉一些體質不良的金融機構和產品,但政府害怕資金流動性產生問題而做的紓困動作,卻破壞了這個淘汰機制。

但其實凱因斯理論之盛行有其時代背境因素,當時正值二次戰後及經濟大蕭條,人民苦不堪言,百業蕭條,看不見任何希望。凱因斯理論之實踐正好提供了人民就業機會以及面對未來的一線生機,進而順利帶動經濟復甦。

關鍵就在於凱因斯(演員)在影片中不斷強調的「刺激消費慾望」(animal spirits),他的理論創造就業機會,配合當時的國家社會狀況,正好可以激發人民的樂觀心理,成功地帶動實際的投資與消費。所以凱因斯理論的引用者,應該更嚴謹去分析理論與當代社經背景之配合,更應該了解人類的animal spirits在經濟運作中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

由此可知凱因斯並不像海耶克(演員)在影片中所講的,忽略人類行為及動機的重要性。凱因斯反而是非常重視人類行為,他在投資上非常重視投資人的心理,可說是投資心理學的鼻祖之一,也是極少數經濟學家在能在股市中賺到大錢的。

再回過頭來說,海耶克等奧地利學派的主張,若以「行為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過度放任市場的自由機制,顯然是高估人類的理性程度

就投資的市場而言,過度自由的市場,在人類短視近利及從眾等各種心理偏誤下,就容易造成信用過度擴張,加上一般人對於經濟或投資的學習明顯不足,讓高風險的黑心金融商品反倒成為獲利的保證,也埋下了經濟危機的種子。

究竟2008年金融海嘯,是市場太過自由造成,還是拯救上一次金融危機時的後遺症呢?我想都有吧,或者其實還有更多因素,是我們無法用過度簡化的理論去解釋的。

至於「由政府主導」或「讓市場自由」的爭論,當然也沒有答案,或者其實我們已經知道答案並不是二選一,而是在兩個極端中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一方面讓市場保有一定的自由與效率,另一方面政府也必須負起監理的責任,避免人類集體的不理性行為,以及黑心金融商品氾濫所造成的傷害。

最後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你所要知道最重要的是,任何經濟學家對於經濟或市場的預測「從來沒有準過」這些經濟學理論頂多只是幫助你解讀過去和現在發生的經濟事件,至於想藉此預測未來甚至獲利,效果相當有限。

但我們可以藉由歷史經驗和理論,預先設定較佳的投資策略,以便重大經濟事件發生時,我們知道該怎樣做對自己最好,而不至於慌了手腳。

--

相關文章推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