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每一個城市的天黑之後,人們會避開某些治安警戒區。在投資的大都會裡,情況也差不多,只有一點點不同,在這裡,你連離開家門50公尺都不敢。
謹慎務實的投資人會將金融業者建構的世界,全部視為警戒區。包括投資產業三大支柱「券商」、「投信」和「媒體」,以及其他金融投資相關產業。金融投資產業排放至投資環境中的毒性汙染,比第三世界國家的煉油廠還要多。在這裡你幾乎無法相信任何人。
投資一定要自己學、自己操作,如果因為偷懶、想不勞而獲,而將投資理財假手他人,如理財專員、投資顧問、保險業務員…等金融從業人員,那等於「是請鬼抓藥單」,注定要虧本!如果你覺得我們的說法太過主觀,請聽聽實務界和學術界的大師們如何評論金融投資產業:
巴菲特風趣地比喻:「永遠不要問理髮師該不該理頭髮了(意指金融投資產業只會做出對自己有利的建議)。」
勝間和代則直言不諱:「金融機構是合法的詐騙集團!」
威廉‧伯恩斯坦語帶諷刺地說:「證券經紀人服務客戶的方式,與銀行大盜服務銀行的方式完全相同。」
高柏瑞解釋金融業在結構上與投資人產生利益衝突的必然性:「資本主義下,金融業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的做法,乃是無罪的詐欺」
墨基爾更是直接大聲疾呼:「開除你的投資顧問!」
投資產業三大支柱的工作內容和投資關係密切,所以常給人「投資專家」的形象。但我必須不厭其煩地提醒大家,什麼都可以相信專家,就只有投資不行。
原因一:影響投資結果的因素太多、太複雜,其中運氣又占了很大成分,所以根本沒有專家;
原因二:從來沒有哪一個產業像投資產業一樣,和消費者之間存在那麼大的「利益衝突」,所以當他們提出「保證獲利」的投資建議時,你一定要搞清楚是「誰」保證獲利。
投資產業 3 大支柱一覽表:
券商(經紀商)
|
投信(共同基金)
|
媒體(平面&電視)
|
|
獲利來源
|
1.手續費 & 買賣價差
2.替上市公司代銷股票
|
1.手續費(約1.5%)
2.管理費(約每年2%)
|
1.廣告收入
2.銷售量(收視率)
|
利益衝突
|
1.交易次數越多,對券商越有利,對投資人越不利。
2.分析師推薦的股票,對券商有利,對投資人不利
|
1.投信只重視基金規模,而非投資人在意的投資報酬。
2.投資時間越久,投信的管理費收入越多,投資人的成本越高。
|
1.只會重視主要客戶(廣告商)的利益,而不在意次要客戶(投資人)的權益。
2.報導故事而非事實,永遠看多而非看空,有助於增加銷售量(收視率),卻不利投資人決策。
|
錯誤 投資策略
|
1.技術分析 & 基本分析,前者增加交易次數,後者存在利益衝突。
2.停損策略:徒增交易次數而無異於股票獲利。
|
1.在熱門時間,買進熱門基金,有助於擴大基金規模,但通常使投資人買在高點。
2.長期持有 & 定期定額,增加投信管理費收入,卻增加投資人成本。
|
1.看財經雜誌(節目)學投資,資訊已被投資產業壟斷。
2.向投資成功人士學習投資方法,無法複製成功。
|
相關文章連結
接受《Smart智富》月刊專訪
投資產業三大支柱(券商、投信、媒體)
《Smart智富》月刊專訪 全文
《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陰性建議
《漫步華爾街》投資理論 4 大取向
金融研訓院 周舜欽演講「投資產業的資訊壟斷」
金融研訓院「兒童理財教育:身教重於言教」
《再想一下》行為經濟學:誘因 & 金融海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